01.31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刚开始看《囧妈》的时候,觉得这老太太也太“无理取闹”了。

像是中国大部分老太太的缩影,几乎所有儿女都能在这位母亲身上看到自己父母的影子。

尖酸,多疑,刀子嘴豆腐心,一心扑在孩子上。

被家庭和子女所困顿住的妇女,最终往往选择舍弃年轻时追求美好和精致的自己,转身走入后厨,洗手做羹汤。

这么多年过去,都差点忘了自己当初是多么的光彩照人,令人着迷。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汤小妹曾是德艺双馨的一位美人,名动全校。

毕业后她与狠追自己的同事闪婚并有了一个男宝宝。

上一次同学聚会,发现她面容憔悴,曾言笑晏晏的活跃分子现在只是静静的看着我们聊天,很少插话。

短短几年时间,她已脱离了社会的轨道。不知当下流行什么,有什么新鲜事可作为聊天的话题。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毕业后就辞了职,成为了家庭主妇。而丈夫为了生计,经常在外应酬,很少回家吃晚饭。

她的世界里满满都是孩子,但被逼上众多辅导班的小朋友并不满意自己老妈的安排,小小年纪便给家里上了逆反心理的第一课。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本应拥有自己的世界,却被孩子和家庭琐事半路“打劫”,仿佛后半辈子就成了它们的奴隶。

但正如电影里所说: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不管怎么样,一个人不能由于任何原因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即便是最亲的家人,也需要互相尊重,最主要的是:自我释放出来。


综艺节目《你怎么这么好看》其中一期就是:医生母亲把一门心思放在工作和孩子上,许多年都不曾打扮自己,也不知道要去过过属于自己的慢生活。

当范湉湉在厨房帮忙烘焙母子二人都接受的营养汉堡时,母亲笑着说:

“儿子喜欢,老妈以后给你做!”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而直到节目最后,母亲也还是没真正

从这种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


《囧妈》里年轻的俄罗斯姑娘娜塔莎在失恋后怂恿徐伊万“逃离”母亲“魔爪”,母亲知道后气得不行。

有多少孩子想要从家庭的保卫中抽离出来,拥有自己的思想与世界。

而父母们又何尝不想逃离捆绑住自己的世界,无拘无束,重新找回自己年轻时的姿态。

牺牲掉自由和快乐而强行施压的爱,本就让人窒息。

“我说话你听得见吗?!”电影里伊万总在提醒母亲停止自说自话而多多倾听他的话。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老太太一开始一直在跟自己40多岁的儿子吵架。

她强制性喂儿子吃各种“营养品”,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用自己的思想乐此不疲的给儿子洗脑。

最后儿子不得不像小孩一样,悄悄的从车厢的厕所里把母亲硬塞的小番茄都扔了出去,还情愿躲到仓库去睡,背对唠叨和指责。

不信任,缺乏有效的沟通,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伊万和自己将离婚的妻子身上。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喋喋不休的争吵,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其实就是无法“共情”。心甘情愿画地为牢,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自然沟通无解。


共情的概念,最早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

罗杰斯说过:

“如一个人被完全的接纳,而这种接纳中没有评判,只有共情与了解,这个人就能够直接面对自己,发展出撤除防御心与面对真实自我的勇气。”

那些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人,无不是将结婚视作了与自由身说再见的节点。

似乎都觉得家是一把枷锁,不仅捆住了有血缘关系的众人,也将两个没血缘关系但有爱情做媒的人套在了一块。

从“家”字面上来看,是一个“丶”和“冢”组成。“丶”代表心,也就是家人间首先应有爱,共情共性,否则才会成为“冢”(坟墓)。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所有悲剧爆发前,肯定都有回旋的余地的。

没有遵守关于“爱”的规则,以爱之名,父母企图充当孩子所有选择的指挥官;

孩子长大后,又试图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父母变得新潮前卫,这才让家成为了伤心地。

“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

对不起让你失望了,我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完美的家人。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小欢喜》里的高三女孩英子,是个学习优异、看上去乖巧懂事的孩子。

她虽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但父母的爱丝毫没有比其他家的少。她终究是个幸福的孩子。

但英子的母亲一心想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走,希望她考清华大学,但英子一直都想考南京大学。为此,母女两个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最终,英子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后患上了抑郁症,并有了轻生的念头。

“你从来都是凭着自己想法决定我的人生,那都是你想的,可是你想过我到底想要什么吗?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她在要跳海的时候这样对母亲嘶吼。

但之后又很无助的哭着对母亲说:“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

在此之前,英子已有34天没睡过一个好觉了。她压抑,崩溃,同时又极度渴望自己母亲的相知与包容。

正是由于极端的控制欲,孩子才一心想要逃离,渴望飞向自由的国度。

“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反观方家,方一凡虽一直是学渣的水准,但如表弟学霸林磊儿所说:是几家人孩子中最幸福的一个。

因为方家从小的教育就是自由散漫的。

高考前方一凡想考艺校,其母童文洁知道这有多难,但在听到儿子的心声、反复权衡后,也同意放手儿子去一搏。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而儿子在知道父亲失业后,也瞬间成长了许多。

跟表弟一起给别家当家教帮家里分担经济压力,虽在不恰当的时机,但也算是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一心想要分担。

这就是“共情”达到的最佳效果。互相理解,在沟通与换位思考中将感情得以升华。

武志红教授提到,同情心的其中一种便是共情,即:我深深的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用适当放手的方式,换得对方的独立成长,自己也将从中解放许多。


电影最后,徐伊万的母亲认识到儿子疏离自己的原因,这样轻声对他说:

“虽然你是我儿子,但你也有自己的人生啊。”

“我一直忽略了你的感受。”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母子二人达成了和解,也将这几十年来儿子对父亲死因的耿耿于怀作了个了结。

有时最亲的人之间有些话反倒说不出口,就好像近乡情怯。

多少人现在仍没法说出“我爱你”,就像春晚小品《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对安杰那样,觉得老夫老妻间不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被6.3亿元“卖身”的《囧妈》:多少人奔走在“以爱之名”的路上

但不把话说出来,可能对方心里永远杵着一个心结。

我爱你,所以想要以更恰当的方式让你感受到我的爱,无关控制与私欲,只想最终成全更好的你。

要知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爱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