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我家孩子奶奶老說男子漢不做飯,這種想法對嗎?

愛驢逗


孩子奶奶說男子漢做飯,那你問一下他奶奶,他兒子吃不吃飯。如果沒吃飯的話,不做沒有意見,人家都不吃飯憑啥給你做飯吃。如果吃飯的話那麼就請幫忙做飯,我管你男子漢不男子漢的。

現在的男人有幾個不會做飯的,哪個飯店裡的大廚不是男的。相反我覺得男人做飯特帥,我特別喜歡吃公公炒的菜,喝老公熬的湯。


古韻晨曦


問問孩子他奶奶,孩子爺爺做飯啵?再問問孩子爺爺和他兒子吃不吃飯?怎麼不說"男子漢不吃飯",有些俗話和口頭禪怎麼能信隨便信呢,只能當玩笑話。我家婆婆也特別迷信,我特別討厭有人在我家搞封建迷信,本來我還不害怕,她在家搞的,還真覺得有什麼一樣,連我老公都被她影響了,也迷信,我女兒還學她奶奶唸經,哎!我不阻止誰去迷信,因為迷信有時候也是心靈上的一種寄託,但是太迷信了就過了,還影響了別人。


生活如此美好1


這種觀點當然不對呀。

首先,可以看看大部分的廚房的主廚甚至是廚師大部分都是男的,新東方學做菜的也是男的比較多;像我們老家都是喜歡在自己家裡做席面,一般請來的廚師都是男的,所以也排除了農村男人不做飯的說法。所以從職業角度來說,男人做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呀,甚至這個行業對男人更友好,能說這些人都不是男子漢嗎?人家靠本事養活一家人,妥妥的男子漢大丈夫。

其次,其實可以看得出現在好多綜藝節目也在有意識的打造這些形象。從一開始的十二道鋒味,到嚮往的生活,到做家務的男人,深夜食堂,都是男人在做飯做家務,人家覺得這是良好的社會現象,都覺得會做飯做好飯的男人反而更帥。如果男子漢大丈夫都不能做飯了,那這些綜藝傳達的思想都是三觀不正嗎?我覺得肯定不是。

最後歸於我們每一個小家庭,每一個家庭都是由妻子丈夫孩子組成的。現在的女性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男人也有自己的事業,那麼在家務上就不應該再定什麼女人就應該做家務什麼什麼的惡俗。都是為了經營一個家庭,應該誰有空誰做,大家公平公正,根據事實情況來定。妻子在打掃著屋子,丈夫在廚房忙著全家人的餐食,孩子在一旁玩著玩具,一家人其樂融融,想想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呀。

我家就是這樣子,從老公爺爺開始,到公公,到老公,都是男人做飯。爺爺已經過世了,我不瞭解,只是聽說奶奶是很少下廚的,都是爺爺做飯。到公公這裡,節假日回家,我們從不進廚房都是公公一手操辦餐食,公公覺得我們難得回家,他做好吃的看著我們吃完,他會覺得特別開心。而我和我的小家庭,一般都是誰有空誰做飯,我出差多,每週末回來,老公都會做三兩個小菜給我吃,我閒的時候也會做好飯菜等他回來。大家都在家的時候就搶著做,都希望對方嚐嚐自己的手藝,所以,生活總是很溫馨,有著深刻的幸福感。

題主奶奶可能是有一些歲數了,還保留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我覺得不必刻意去當面違逆老人家的意思,真正的生活中,還是要兩個人攜手,互利互助,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男一半女一半,才是最完整的心,最美的家哦



暖暖的暖暖6


這種想法自然是不對的。

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不是封建社會,還實行君子遠庖廚這一套理論。

無論是男是女,都應該從小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這對以後的成長健康都有很大的幫助。

況且,做飯等家務活不是屬於女性的專利,一個家庭裡無論男女都應該主動參與並分擔,這對建立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如果從小就被教育男子漢不做飯這樣莫名其妙的理論,將來孩子能不能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我們暫且不說,但將來無論是對父母,還是長大後對於自己組建的家庭,都容易形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憊懶和懶惰。

而且容易給孩子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比較容易形成一種大男子主義的性格,不利於整個家庭的和諧,和孩子自身的健康發展。


魚遊山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e75000d6764f83c153b\

亦文媽媽


男子漢大丈夫不是不能做飯,而是更要做飯。

老人的想法是封建落後的想法,這樣的思想早該摒棄,不能縱容。

當今社會的真正男子漢,絕不是叫出來的,而應該做出來的,有擔當有責任心,不僅要工作掙錢,也要承擔相應的家務。

只工作不管家或好吃懶做的男人絕對算不上男子漢大丈夫,所以,老人的想法大錯特錯!

家裡有這樣的思想觀念的老人,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1.跟老人溝通,講講新時代的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如何做。講道理,可能難以改變老人家的思想觀念,可以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來給老人擺事實講道理也許更有效。

2.多跟愛人溝通,爭取取得理解,讓愛人做好孩子的榜樣。

老人思想觀念難以改變,與她所經歷的舊時代有很大關係,但愛人生活在新時代裡,思想觀念會比較先進。

跟老人難以溝通,但跟愛人溝通也許並不難。我們女人也不容易,又管家帶娃又上班,我們也不是超人。如果愛人足夠疼媳婦的,一般都能理解並心疼自己的媳婦。

只要愛人願意用實際行動來做孩子的榜樣,孩子自然會受到積極的影響。

沒有誰天生下來就是男子漢大丈夫的,飯不做家務一點不幹的人真算不上什麼男子漢。

一個家庭的幸福,與男人的付出有很大的關係。願意做飯幹家務的男人,往往更懂得經驗婚姻,家庭更加和諧幸福。

而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長大了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大人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十分重要。


檸檬遇上姜


奶奶疼兒孫,老太太愛說什麼就讓她說什麼。從生存來講,男人女人都要學會做飯,這是最基本的。從生活質量來講,學會做飯,能讓自己吃的更舒服,更可心一些,何樂而不為。作為家庭的男主人,是媳婦的丈夫,是孩子的父親,兩口子都會做家務,有助於家庭生活快樂。再說了,做飯有什麼不好,我愛人就是做飯,他主內,我主外。從結婚到現在,多少年過去了,只要到做飯時間,他會放下一切,回家做飯。他的朋友都知道“該給老婆做飯去了”。我的肚子也是不爭氣,吃哪裡的飯胃口都不舒服,甚至跑肚,只有吃他做的飯,肚子沒毛病,而且愛吃,真是太慚愧了,不說了。在一定程度上,做飯也是一門手藝,是一門技術,做飯也有滋有味,其樂無窮,所以我也喜歡做飯,也儘量尋找機會展示我的做飯功夫!都學做飯吧,無論男女,也不分男女!


萍姐ai生活


孩子奶奶說男子漢不做飯,這種想法不對,原因如下:

1、既然不管是男是女,都要吃飯,就應該學著做飯,這樣不管到了哪裡,都至少能照顧好自己。

2、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已經過時了,女人要外出工作,男人也要分擔家務,會做飯的男人,看起來更帥氣,找女朋友時也可以加分。

3、男人會做飯,能更好地照顧家人,這樣家庭關係也會更融洽、穩固。


小不點日記


  • 老觀念。
  • 男人圍著鍋邊轉沒出息。
  • 婆婆養的兒子不洗衣不做飯,家務都是女人的,男人只管掙錢養家。
  • 嫁給這樣的男人很累,你得當他“媽”,啥事都得替他打理好。
  • 現在男孩女孩都得教他(她)學會做飯,不然以後天天吃外賣。男孩和女孩都走入社會,經濟獨立,誰都不會伺候誰。當走進婚姻時,家務需要共同承擔。
  • 除非你兒子是特殊人才,十指不沾陽春水,那手很重要,不能用來做飯。還有就是你家很有錢,有專門做飯的。普通老百姓還是主張男孩學習做飯。
  • 民以食為天。學習做飯,是一個人基本的需要。不要想那麼多,更新觀念。

我心向未來


不對!

這個說法明顯是婆婆在護兒子,男尊女卑思想要不得!一對夫婦共同生活,憑什麼做飯就是女人的事情?

如果男人有足夠的能力養家,讓老婆在家裡做全職太太,那麼女人在家洗衣服做飯,相夫教子,無可厚非。

如果夫婦倆都是打工一族,下班後必須倆人同時做家務,一人洗菜淘米,那個另一個必須上鍋臺;一個人看寶寶,那個另一個人必須洗衣服。

一個女人除了上班八小時回到家還要包纜所有的家務:洗碗抹桌,洗衣拖地……男人累了吃飽飯筷子一扔上床休息,女人每天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熄燈!

請孩子的奶奶記住,兒媳婦也是她媽媽懷胎十月生的,也是血肉之軀不是鐵打的,請不要用舊社會的那套家規來作祖訓,該修改下老皇曆了[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