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發展1678名會員“眾善國際”女高管發財夢碎

原標題:以慈善互助為幌子,以30%高額回報為誘餌,發展1678名會員

“眾善國際”女高管發財夢碎

发展1678名会员“众善国际”女高管发财梦碎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不斷髮展,傳銷活動由線下轉為線上,變得越來越隱蔽,打擊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我市一名中年女子,加入了一個叫“眾善國際互助社區”平臺的項目。該項目以慈善互助為幌子,以30%高額回報為誘餌,引誘眾多市民加入,有部分家庭,甚至全家人一起加入。

該女子通過微信群等途徑,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發展1678名線下會員加入,其賬號共獲利58萬餘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女高管。

不過,她的很多下線在投資後,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賠了很多錢,最終,引起警方的關注。

近日,女高管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十個月,處罰金八萬元,並對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她的發財夢,最終以“夢碎”為結局,令人深省。

一條信息

讓眾市民發財夢碎

去年7月份,市公安局發佈一條信息稱:根據群眾舉報,公安機關對黑龍江果池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蔡某海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立案偵查。

經調查,全面查清了該犯罪團伙的組織架構和犯罪事實。該犯罪團伙成員眾多,案件涉及多個省份。

2018年7月8日,公安機關統一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市公安局通過周密組織,將包括主要犯罪嫌疑人蔡某海、公司高管等多名該犯罪團伙骨幹成員,抓捕歸案。

蔡某海等人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看到這樣的信息,很多加入該組織的市民,難以置信,一直以來,他們都覺得,這個項目回報特別大,將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今,發財夢破碎,很多人對財富的狂熱,開始漸漸冷卻,被拉回到現實。

記者瞭解到,從2015年9月份開始,一個叫“眾善國際互助社區”平臺的項目,走進了大慶人的生活。

該項目打著“愛心互助,同捐共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旗號,用月收益高達30%的高額回報為誘餌,以加入“互助會”的名義,大量發展人員,繳納1000到3萬元不等的費用,參與互助投資。

有人曾表示,其和親友50餘人,已經被騙取資金30多萬元。

“眾善國際互助社區”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稱,該社區就是一個非盈利機構,是完全免費的平臺,因為創始人並不缺錢,他們的理想是倡導公平和自由,要給人們指一條大道,建立一個慈善互助的完美的金融互助體系。

表面看起來,該項目類似於一個慈善機構,幫助大家賺錢,可是其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一女高管

共發展下線1678人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眾善國際互助社區”平臺的經營模式是,以資金互助的形式,吸引投資者,設立靜態獎金、動態獎金制度,發展下線,按比例獲得獎金。

投資者通過平臺購買“眾善幣”,每15-30天為一個投資過程,前15天為凍結期,不能交易。15天后,新的投資者加入後,給匹配對象打錢。

一般通過支付寶、微信、銀行轉賬等方式轉錢,等待15天后,新一輪匹配,通過這種方式無限循環。

實際上,其是採用拉人頭、繳納入會費等方式,發展會員,並將會員入會的先後,分為不同層級。普通經理可在下屬6代內收取返點獎勵,高級經理可在下屬10代內收取返點獎勵。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眾善國際互助社區”的獎金分配製度,完全符合法律對傳銷的定義,屬於涉嫌傳銷的違法行為。

以高額回報為宣傳噱頭,拉眾人加入其中,一直是傳銷機構最為擅長的手段,在高額回報的誘惑下,很多市民加入該組織,希望通過該項目發財致富。

2015年9月28日,趙玲經人推薦,註冊了“眾善國際互助社區”網站賬戶,她建了微信群作為宣傳平臺,拉一些人加入,向其講解該傳銷項目,她的丈夫,也加入了傳銷活動,他的賬號,主要由趙玲管理。

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趙玲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發展下線1678人,共獲利58萬餘元。

趙玲的賬戶,在整個會員網絡中處於第二層,其下級網絡還有12層,是該組織名副其實的“女高管”。

全家加入

投資六萬賠了一半

很多加入“眾善國際互助社區”的市民,不但拉身邊的朋友加入,還把自己的親人,拉進該組織,結果損失慘重,無法向家人交代。

張雷通過趙玲瞭解到,“眾善國際”特別賺錢。

趙玲幫張雷註冊了一個賬號,然後,張雷用其父親和其弟弟的身份證,又註冊了兩個賬號。

這三個賬號,均作為趙玲的下線。

張雷在每個賬號裡,都投資了3萬元,以為肯定能賺到很多錢。

然而,事實是張雷不但沒賺到錢,還損失了5萬餘元。

劉洋經趙玲介紹,成為“眾善國際”的會員,她同樣覺得,該項目不錯,值得進行投資。

之後,她發展老公和兒子,成為自己的直接下線,一家三口均加入了該項目,可謂“家庭總動員”。

一家三口,每人在賬號裡投資2萬元。

按照該項目的獎金制度,應該賺取很多錢才對,然而劉洋非但沒賺到錢,還賠了3萬元,相當於本金的一半。

由此可見,所謂的高額回報,只是該機構的一個誘餌,其傳銷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組織傳銷

被判兩年零十個月

去年7月份,該傳銷機構走向了盡頭。多名像趙玲一樣的高管,被公安機關抓捕歸案。

戴著冰冷的手銬,趙玲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然而,大錯已經鑄成,一切都追悔莫及。

法院認為,趙玲以投資“眾善國際互助社區”為名,在沒有任何實體經濟支撐的情況下,以網站的高額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為誘餌,採取拉人頭的方式,發展會員,並將會員入會的先後,分為不同層級,以直接或者間接發展會員投資的數額,作為返利重要依據。

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本案系共同犯罪,趙玲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應減輕處罰。

近日,趙玲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十個月,處罰金八萬元,並對其違法所得,予以追繳。(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大慶晚報記者 霍然 製圖/劉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