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五代梟雄 41、劉知遠臨終不忘鋤奸,郭威滅餘孽李守貞,揚正氣!

劉知遠不知契丹內情,恐契丹再來相助,便親自來攻結果還是死傷甚巨。劉知遠見強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許以不死,杜重威就是頑固不降。直到魏州糧草用盡,城中將士多逾城逃亡。直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沒辦法了才出城投降,劉知遠雖知杜是小人必殺之,但他言而有信,沒有殺杜重威,封其為楚國公,弱其實權。

至此,中原才基本上算平定了。

五代梟雄 41、劉知遠臨終不忘鋤奸,郭威滅餘孽李守貞,揚正氣!

劉知遠是一個知信守節的人,他起身於貧苦,愛惜百姓。現在他雖已稱帝,但天下仍然是割據未平。他而今五十多歲,有感於力不足而難成其大志,但他的長子劉承訓,溫厚重德而有智,故而他稱帝之後即封之為王,後立太子。他現在就想打下一個好的底子,讓其子將來成就其未竟之大業。

不料劉承訓不知何疾很快病死。948年正月,劉知遠傷長子劉承訓之死而病重,召史史弘肇、郭威、楊邠、王章等人託孤,臨終前,劉知遠認為杜重威反覆無常,於是授意託孤大臣除掉他。隨即駕崩,時年54歲。劉知遠去世後,宰相蘇逢吉等人秘不發喪,誘殺了杜重威。劉知遠信守承諾,卻不失機智地殺了杜重威。 爾後其次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

五代梟雄 41、劉知遠臨終不忘鋤奸,郭威滅餘孽李守貞,揚正氣!

劉知遠之所以傷長子劉承訓之死,不光是父子之情,而且他也認為只有該子能堪大位。長子死後,他不得已而只有傳位於次子劉承祐。劉承祐當時已經18歲了(在當時18歲已不小),即皇帝位完全可以不須輔政之臣。但知子莫若父,劉知遠仍不放心,還是給他安排了輔政之臣。劉知遠作風正派,所留輔政之臣基本上能相互制約且忠心。但其子劉承祐卻不知其用,任事全憑已之所好,而其才能又不足以令臣下威服,好在其父劉知遠給他留下了一幫忠義之臣。

劉知遠建後漢後,只完成了對杜重威的誅殺。當初與杜重威一起賣國投敵的李守貞等強藩奸臣還在,劉知遠在時,就已決定須將他們全清剿掉。他認為武將須忠貞事主,可惜他走得太早了。

劉承祐即位後,河中節度使李守貞、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等見新主資望與威信不足,便相繼造反,其中李守貞就是降契丹引兵中原的三號漢奸(一號趙延壽二號杜重威都已死)。劉承祐便派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等人先討伐李守貞。李守貞做為奸人叛徒,無什麼民望,很快就被後漢軍打敗了。李守貞戰敗,只得退守河中城內,依仗城固糧多堅守。

這樣便出現了當年劉知遠討伐杜重威的僵局。當時劉知遠可以親征,終是降服了他; 現在劉知遠不在了,但他卻留下了一位很厲害的輔政大臣郭威。

五代梟雄 41、劉知遠臨終不忘鋤奸,郭威滅餘孽李守貞,揚正氣!

郭威攻破河中城的方法很特別。

李守貞是戰之不足而守之有餘。 郭威來了也不招降,也不急於攻城,他想的是如何能讓李守貞來戰。

他在城外築寨,做出不戰就是要困死李守貞的樣子,示之以你想玩持久戰,我就跟你玩持久戰的態度。李守貞死守無援,也怕漢軍久圍不走,於是他就出動出擊去摧毀寨壘,這樣他就化守為攻了,攻他本身就不佔強,若占強他佔就打跑漢軍了。李守貞每次出擊,寨壘是摧毀了,但兵馬卻越來越少了,而漢軍卻無什麼大的損失。

就這樣一年多了,李守貞軍也拖的差不多了,郭威看準城中糧盡時機發起總攻,河中城破,李守貞全家自焚。叛國者必不容於國,這才是叛國者該得的懲罰。

五代梟雄 41、劉知遠臨終不忘鋤奸,郭威滅餘孽李守貞,揚正氣!

永興節度使趙思綰、鳳翔節度使王景崇原本巴望李守貞能重創漢軍,至少能多少消滅些漢軍。那料漢軍討滅李守貞後軍力無損,又見識了郭威的手段。為免滅亡,只得主動的向郭威請降,就這樣郭威不戰而屈人之兵,將這幫亂臣賊子收拾了,一改過去招撫縱容的作派,使風雨飄搖的後漢政權轉危為安了。

之後,郭威移師北伐,大敗契丹,揚了後漢國威,斷了那幫奸臣逆黨的叛國賣國之念。

其實打敗契丹真要不了多少兵馬,當年李存勖5000騎兵都能行,需要的是那份勇猛與忠心。郭威有這份忠勇之心,所以他能將契丹打敗。這樣,他以後就不能外聯契丹,向內奪權了。許多時候那些邊將不是打不贏契丹,而是不打,他們想的是哪一天可以內外勾結,問鼎中原!李克用、李存勖等為自己,都打得贏契丹,郭威忠於後漢也打得贏契丹。只有奸臣逆黨才會攻契丹而必敗,也正是這群奸臣逆黨使契丹壯大,特別是得了燕雲十六州後,真的是很難再將其打滅,只能打敗。

劉知遠給兒子留的輔政大臣可不止郭威一位,還有其他幾位忠義賢臣,後漢在他們的輔助下內政也很安穩。漢隱帝劉承祐本可以輕易地做個安穩天子,但他偏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