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袁世凯的北洋大将无一汉奸,东北王“阀二代”手下为何叛将如云?

胡超


清末北洋系是非常强的势力团体,当时袁世凯是他们的领导人,这些人虽然是朝廷的官员,却只听袁世凯一人的命令。不过袁世凯走了一步错棋,那就是称帝了,这件事引起了百姓的反对,因此他的政权只存活了83天。尽管袁世凯走到了尽头,可是他手下的人却没有当汉奸。袁世凯死后,他手下的这些人分裂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当时段祺瑞,张作霖等人,都是非常有名的抗日将领。他们虽然平时有些贪财好色,但是在国家利益面前,却从不向日本人妥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是汉奸。

老一辈英雄都是好汉,当时张作霖因为反对日本,被他们陷害,因此被炸死在了铁路上。后来曹锟等人,也都是反对日本人,他们没有一个人跟日本人妥协。这些人之所以不当汉奸,与他们的信仰有关,他们都是袁世凯的手下,受他的影响,所以是不会跟日本人妥协的。可是东北王“阀二代”手下就不一样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匪寇出身。匪寇自古就是为利益驱使,所以他们是唯利是图的人,不懂得国家大义这样的大道理,所以出的叛将就多。

另外这些东北王“阀二代”们从小就是在长辈们的庇护下长大的,他们虽然生活在战乱年代,却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所以当日本人稍稍对他们威逼利诱下,他们就妥协了,一点骨气都没有。

另外这个说法其实也不是很准确。虽然北洋将领都是抗日的好汉,但是也有几个败类,比如说王克敏,他就是投靠日本人的汉奸。此人不仅自己当了汉奸,还将以前北洋中的齐燮元等人都拉过去当汉奸。不过这个人最后也没有好下场,他被关在监狱喝毒药自尽了。

再看东北王“阀二代”们,张学良的手下就几乎没有叛将,因为他的领导能力特别强,即使之前有背叛他的人,也都被他收服了。有一个叫刘伟的叛将,此人背叛过张学良,但是张学良却再次启用他,最终刘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取得了多次胜利。他晚年的时候,依旧记挂着这份恩情,而他感觉自己十分愧对张学良,竟然还得了精神病。由此可见,手下人是不是汉奸,还得看领导!如果领导没有当汉奸的想法,手下也不会有,而领导生了当汉奸的想法,手下自然会受影响,也沦为汉奸!


江上孤舟


北洋系的崛起,始于1895年的小站练兵,袁世凯成为北洋派系的实际领导人,当然,名义上的创始人得算李鸿章。

在袁世凯的努力下,北洋系不仅迅速成为近代最具战斗力的新式武装势力,而且最大的特点是,“只认袁世凯,不认政府”。随着袁世凯的称帝,北洋系逐渐开始分裂什么冯国璋、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纷纷粉墨登场,成为一方诸侯。

这些军阀们,有的嗜杀成性、有的贪权爱财、有的沉迷女色……。或许,他们都是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或许,他们都与不同的国外势力眉来眼去。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在民族大义和国家命运面前,他们都不是孬种,即便不是铁骨铮铮,但也绝对不会卖国求荣,充当败类。

所以,后世有言“北洋无汉奸”。

一、袁世凯

这是近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不仅做过中华民国大总统,而且还做过中华帝国皇帝,尽管很短暂。因为他与日本人勾勾搭搭,因为《二十一条》,被后世辱骂了许久。但是,我要说,你可以因为恢复帝制而骂他,但不能说他出卖国家,勾结日本。因为,他对于日本,基本上是利用为主,并没有出卖国家利益,仅仅是在弱势下做出过妥协而已,和之前的李鸿章有很多相似之处。1916年,袁世凯被迫下台后,不久就抑郁死了,享年57岁。

二、冯国璋

北洋系中的直系军阀,在袁世凯称帝后,多次公开通电,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之后出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是一个标准的政客,内斗可以,卖国不行。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在北京病逝,终年60岁。

三、黎元洪

严格来说,黎元洪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北洋系军阀,他先后担任过中华民国副总统、大总统。他是这些人当中,除袁世凯以外,总统资历最久的一位。可惜,由于他从来没有掌握过北洋的军权,始终只是一个傀儡而已,除了“府院之争”时,基本上没有多少事迹。1928年,在天津去世,享年64岁。

四、段祺瑞

北洋系中的皖系军阀,人称“北洋之虎”,担任过中华民国的国务总理。作为北洋系内的实力派,段祺瑞一直身居高位,实际控制了国家许多年,最有名的也莫过于“府院之争”了。之后,被张作霖驱逐,回到了天津老家。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邀请他组建一个傀儡政府,被段祺瑞断然拒绝,表示自己不能背弃祖宗,成为汉奸。1936年病逝,享年72岁。

五、张作霖

北洋系后崛起的奉系军阀,人称“东北王”,担任过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这是北洋的最后一个国家元首。张作霖最被人诟病的,当属他和小日本的关系了。为了扩充实力,他将日本引为自己的靠山,但是,出身草莽的张作霖,对日本更多的是口头的承诺,没有太多出卖国家利益的实际行径,不然,也不会被小日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乘火车返回东北时,途经皇姑屯被关东军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

六、徐树铮

北洋系的皖系军阀,也是段祺瑞的盟友。1917年时,为了帮助段祺瑞,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1919年,派兵收复外蒙古,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爱国人物。1925年12月29日晚,被冯玉祥所部的张之江劫持,并于12月30日被杀,时年45岁。

七、徐世昌

北洋系的老资格军阀,与其他北洋军阀不同,他这个人很爱惜名声,是袁世凯最值得信赖的智囊和高参,曾经帮助袁世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是,他反对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登基时,他还是坚持共和制,无奈离开了袁世凯。当他上任大总统时,比其他军阀更体会民间疾苦,并享有“文人总统”的美誉。 1939年,徐世昌死于天津,享年85岁,是北洋一系中最长寿的一个。

八、曹锟

北洋系中的直系军阀,担任过民国大总统。他的名声是北洋系中最臭的,本人能力一般,却贪得无厌。为了谋求民国大总统之位,他公开以五千大洋的价格贿选,并且多次投票才终于上台。不过,在晚年时,没钱没权没兵的曹锟,面对日本人的拉拢引诱,坚决拒绝为日本人效力,声称宁愿不喝粥,也不愿为日本人做事。1938年,他死于天津,享年76岁。

九、吴佩孚

北洋系中的直系军阀,担任过十四省讨贼联军的总司令,听起来很拉风,实际就是拼凑的一支联合部队。他在北洋系中属于后来崛起的势力,北伐战争时被击败。但是,兵败后的吴佩孚,并没有接受日本的诱降,始终没有丢掉一个中国人的骨气。 1939年,他在吃羊肉饺子时被骨头碎片损坏了牙齿,结果被一名日本牙医给治牙治死了,享年65岁,事后证明,他是被日本特务给毒死的。

十、孙传芳

北洋系内的“东南王”,是后期北洋系内最强大的大军阀,在北伐战争中被击败。在“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同学土肥原贤二,多次来天津拉拢他前往东北,他都毫不动摇,拒绝和日本人合作。 1935年,他被仇人的女儿石剑桥暗杀致死,享年51岁。

古来有言,“兄弟睨于墙而外御其侮”,这句话的确就是对北洋军阀的真实写照。他们会为了权力和利益而争斗,但当国家和民族出现外敌时,他们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卖国,而且坚决不当汉奸。无愧于“北洋无汉奸”这句话。





文史不假


北洋军阀的老汉奸不仅有,而且不比“阀二代”张学良手下叛将少。

北洋军阀领袖像徐世昌、吴佩孚、段祺瑞、张作霖等,确实在日本人面前保持了民族气节,誓死不当汉奸。但他们手下还是出了不少汉奸,现在举几个大汉奸的例子。


齐燮元

直系军阀齐燮元, 曾担任北洋军第六师师长,江苏督军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齐燮元马上当了汉奸,在华北临时政府担任要职,充当日军的开路先锋,残杀了很多中国同胞。


齐燮元有点斜眼,他的部下都说“斜眼将军善辩”,果然不假,日本投降后,他被捕在军事法庭上受审时还狡辩说:“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我齐燮元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我自己的。”不过再怎么狡辩,也掩盖不了他的罪行,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人民的制裁。

王揖唐

王揖唐是段祺瑞的心腹大将,曾担任北洋政府众议院议长,官至中华民国陆军上将。日伪时期,不甘寂寞的王揖唐投靠了日本人,出任伪华北自治政府委员长。


王揖唐大肆宣扬“大东亚共荣”,积极为日本人筹集钱粮,是个铁杆汉奸,日本人投降后,王揖唐被抓,以汉奸罪被处以死刑。

王克敏

王克敏曾是袁世凯手下得力干将,是北洋政府的“财神爷”,担任过北洋政府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克敏出任伪华北自治政府委员长。


他真是罪大恶极,自己当了汉奸还不算,还到处游说以前北洋政府的高官,最终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被他落下水当了汉奸。


军统对他采取的几次暗杀,都被他逃脱。日本投降后,被军统抓获,1945年12月25日,王克敏在监狱畏罪自杀。

由于段祺瑞、吴佩孚在民族大义上很硬气,所以网上很多人吹捧“北洋军阀无汉奸”,这是不尊重历史事实的。当了汉奸,这个千古骂名还是要背的!


花木童说史


北洋无汉奸?其实是老的不中用小日本不想要而已!

北洋军阀,说到底也只是军阀而已,在卖国这条路上,他们丝毫不比新军阀差。听我给你盘点一下出自北洋军阀的汉奸们。

1,唐绍仪。

唐绍仪是袁世凯在朝鲜时期的好友,辛亥革命期间,他代表袁世凯势力与南方和谈。民国成立后又担任了北洋政府第一任总理。

唐绍仪在北洋集团中曾担任北洋大学校长、奉天巡抚等官职,和徐世昌一样都是北洋文官的主要代表。1938年,唐绍仪有意加入日本人组织的北平傀儡政权,被军统暗杀。

2,王克敏。

王克敏是段祺瑞财政上的大管家,1917年段祺瑞执政期间出任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毫无疑问,王克敏是段祺瑞内阁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七七事变后,段祺瑞内阁是日军控制华北的首选汉奸团队。

然而,大部分的段祺瑞内阁成员被军统和杜月笙转移到香港。只有王克敏纠集梁弘志、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二线政客加入汉奸政府,靳云鹏、吴佩孚、曹汝霖等相对名气较大的人,拒绝了日本人。

王克敏、梁弘志、董康、汤尔和、朱深、王揖唐、齐燮元等人,毫无疑问都是北洋军阀的中坚力量,后来成为日寇组织的北平汉奸政府的骨干成员。

3,江朝宗。

江朝宗在北洋政府中的势力,丝毫不亚于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等人,1912年民国初建就被袁世凯委任为北京步军统领,执掌京城治安大权。这个相当于前清朝九门提督的官职,是北洋系最显赫的职位,江朝宗因为支持张勋复辟被段祺瑞免职,赋闲在家。

1937年北平治安维持会成立,江朝宗任会长。后来江朝宗担任了北平市伪市长,1943年病逝。

唐绍仪是北洋袁世凯的财政管家、外交代表,王克敏是段祺瑞的财政管家,江朝宗也是北洋嫡系,这些都是北洋军阀中最显赫的人物,后来都做了汉奸,谁敢说北洋没有汉奸。

北洋的旁支晋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也出了不少汉奸。比如阎锡山在抗战期间鼓吹和平,希望能在日军支持下回太原;再比如张作霖与虎谋皮,被日军最终抛弃。

东北军中,当汉奸的人的确不少,但大部分以张作霖的老派为主,张学良的少壮派,几乎没有当汉奸的。

东北军走出的汉奸,张景惠是张作霖结义兄弟,袁金铠是张作霖头号军师,相反在张学良失去权势之后确实张学良少壮派应德田,苗剑秋、孙铭九、鲍文樾等人当了汉奸,更多的是于学忠、吕正操等抗日队伍。


历史知事


首先,北洋出身的大部分将领确实是没有做汉奸的,这一点必须给以承认,比如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人,都是坚决抗日的!当汉奸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渣滓,比如齐燮元,江朝宗,王辑唐,王克敏都是一些失意的军阀、政客,在当时日本人最想拉拢的吴佩孚、靳云鹏、曹汝霖这些北洋系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组织伪政府,但是这些人全都拒绝了日本的合作要求,日本人这才不得不找王克敏这样的货色滥竽充数,这些汉奸们才开始粉墨登场!

同样张作霖的奉军(东北军)之所以叛将如云,原因是多方面的,东北军投敌主要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次就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日本关东军挑起事端,几个月席卷了东三省,东北军的头头脑脑投降的不少,比如张景惠,张海鹏,熙洽,于芷山等等都投降了日本人,这些人大都是跟着张作霖起家的老兄弟们,绿林出身,在张作霖时代比较受重视,但是在张学良时代基本不大受重视。

比如张景惠,他在张作霖死之后就和张学良闹掰了,张学良只给他一个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的名头,虽说也不算小,但是跟其它的把兄弟张作相、汤玉麟比起来,就很惨了!

张海鹏也是一样,他不属于张作霖的嫡系,张海鹏最早是跟着冯德麟混的,后来才投靠张作霖,到了张学良主政东北,张海鹏想做黑龙江省主席,张学良没搭理他

这些人都是那种没啥能耐,还心比天高的人,做人无廉耻,有奶就是娘!但是有一个人例外,此人就是熙洽,九一八事变时担任代理东北边防军驻吉林副司令官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的一切官民政务,可谓是位高权重!他为啥投靠日本人呢?因为他是满清皇室后裔,一心想着复辟清朝

爱新觉罗.熙洽,沈阳人,他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气的后人,满清灭亡那会儿还参加过宗社党,不知怎么的混进了东北军,一路高升,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公开投敌,宣布脱离张学良和蒋介石,这是个铁杆卖国贼!

第二次东北军大规模投敌就是西安事变以后了,这完全是蒋介石逼出来的结果!当时,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被蒋介石扣押,东北军内部出现分裂,元老派和少壮派互相仇杀,王以哲、高福源等东北军将领都死在了内讧中,因为元老派手里掌握着军权,所以少壮派大都逃离了西安。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主要就是依靠少壮派来做的,张学良被扣押了,蒋介石是恨死了这帮人,掌握东北军的元老派也跟这帮人视若仇雠,于是这帮人在抗战之后大都投降了日本人,比如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鲍文樾等都做了可耻的汉奸!

其实东北军少壮派有很多路可以走,敌后抗日大有作为,这些人偏偏选择背叛民族背叛国家做了汉奸,真是对不起被囚禁的张少帅!


李老师历史课


这不得不说袁世凯的人品真的是无可挑剔,在北洋时期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袁世凯。一生传奇,但是后人对他评价褒贬不一,因为他在晚年称帝,很多人把袁世凯的野心就放在这个上面,对他做的其他事情置若罔闻,也有因为他曾经和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认为他丧权辱国,可是这个真的也是他的无奈之举,而且他是完全可以不公开的。我不是洗白袁世凯,用史实说话。

袁世凯是完全知道日本人的野心的,他曾经多次和他的部下说:我们国家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沙俄,一个是日本,别的国家无外乎要钱,这两个国家是要我们亡国灭种。在1884年的时候。袁世凯当时在韩国,日本方面为了占领韩国,武力将韩国皇帝劫持,袁世凯临危不惧,当即下令夺回韩国皇帝,使韩国免于了日本的侵略,这也让袁世凯认识到了日本的野心和弱国的悲哀。

袁世凯的部下,如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都是在甲午战争与日本人展开战斗的,而且因为袁世凯的原因和甲午战争过去的时间还不远,所有的北洋新军的士兵都对日本反感。在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的时候,因为日本参加了一战,英,美把日本当成了自己人,也放纵了日本在我国的所作所为,于是,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目的就是要把中国置之死地。但当时的袁世凯确实是没有能力反抗,国家还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所以他把条约公之于众,想利用外界的舆论,使日本去除一些条款,这一招让日本方面措手不及,再也没想到袁世凯会以国家大义为重,不惜让自己挨骂。

当时的袁世凯虽然名义上是国家的大总统,但是南方的许多省份是不服从与他的,国家没法集中全力对抗外敌,于是袁世凯准备称帝,想利用帝制的集权性,整合全国的势力,一致对抗外敌。有的人认为他完全就是想称帝,其实完全大错特错,袁世凯在死时,将徐世昌,段祺瑞都叫到身边交予后事,想让黎元洪继承自己的大业,完全以国家大局出发,不存任何自己的私心,希望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

因为袁世凯的影响以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确实越来越狠,包括袁世凯在内的所有军官都对日本深恶痛绝,都深刻认识到外国侵略者的本性,从而对外国从不投降,没有一个汉奸。一代枭雄袁世凯,建立的北洋时期,中国人的血性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文由本人{历史深度解密}原创,抄袭必究!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想和我讨论文章内容或者有什么想看或者了解的知识的朋友们,我都会看的,你们想看什么,请评论,我会写的,谢谢你。


历史深度揭秘


可能跟出身有关吧,袁世凯手下的大将有的是读书人,有的是良民,而且还经过了小站练兵,接受了正规的军事教育,所以还是比较重气节的。可是张作霖和他的手下都是什么出身,大部分都是土匪罢了,土匪哪里会管什么国家兴亡,哪里会有那么多气节,土匪是有奶便是娘。


正是国人


袁世凯政治斗争经验丰富,小站练兵时已经三十七岁,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识人用人,独具慧眼。张学良,1928年掌控东北时只有二十七岁,虽说年轻,但是识人用人经验缺乏。1925年郭松龄倒戈就是证明。李世民二十七岁就发动玄武门之变,开创贞观之治。所以,年龄不是借口,唯一原因就是张学良本人识人用人的能力问题。


蓝海173824745


北洋大将各个是枭雄独占一方的人,又怎么会与人勾搭,为其效力。何况那人是日本人,倭寇本就是我国人讨厌之人,他们又怎么会联合日本人对付自己人呢?以他们当时的能力与担当是不会投靠日本人的。

而阀二代是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 ,事业都是传下来的没有了那种情怀与信仰,受到点诱惑和压迫就妥协了。


霸气农村放牛娃


清朝末年的枭雄袁世凯,其部下北洋将领无一做汉奸,可见其血性!

在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的那些年里可谓是风云变幻,一时多少豪杰!如果研究那个历史的话最离不开的一个人就是袁世凯了,这个曾是北洋新军领袖的大将军,后来又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可是千不该万不该的是袁世凯在晚年称帝了,这也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但是清朝末年的枭雄袁世凯。在他去世后他的那些老部下北洋将领无一做汉奸,可见这些人们的血性!

其实袁世凯称帝不是他的本意,而是一个叫杨度的人一直的教唆,不过这里我们不谈这件事。在袁世凯死后的国事交代书中,人们发现他搞的这个皇帝并不是想要做家天下的皇帝。而且他死后钦定的继承人也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老部下黎元洪,段祺瑞之类的人。其实在袁世凯卧病在床的时候他想的是不做皇帝重新做回大总统,但是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

失去了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顿时群龙无首,一时间为了权力地位和底盘闹的是不可开交。但是在面对国家的根本利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卖国求荣,这些北洋的将领们无一做汉奸,可见其血性!那时候的秀才将军吴佩孚,在晚年落魄面对日本人的拉拢时丝毫不为所动,最后因为医治牙齿被日本人害死,徐世昌也是居住在天津租界内,因为拒绝日本人的拉拢而被日本人软禁,导致生病不治。这些人都是袁世凯的部下,但是无一做汉奸!可见其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