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國移動發佈國內首款eSIM芯片,SIM卡會被取代嗎?

範柯左


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會被eSIM卡所取代

誰是eSIM卡的“鼻祖”

如果是四十左右年齡的朋友,可能還記得大哥大和小靈通之前是可以“燒號”,就是將用戶號碼認證信息寫入到手機芯片中。小靈通曾經還可以雙模式,可以插卡也可以燒號。但是,當時技術還比較麻煩和繁瑣,用戶感知也不方便,加之燒號技術容易被別人掌握,當時同號不同手機的現象甚至很普遍。

運營商之前好像積極性不強,為啥?

當時是蘋果力推的eSIM虛擬卡技術,用戶可以通過OTA的方式對eSIM進行遠程配置,以此來實現運營商認證信息的下載、安裝、激活、去激活及刪除。也就是說,只要網絡制式支持,用戶將可以自由的切換運營商,不受任何限制,這將讓一直由運營商牢牢把握的主導權被用戶搶走,對於運營商而言,這顯然是它們不想看到的,他們會盡力去守住他們這塊蛋糕。

但是,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聯通甚是積極地開展蘋果手錶和華為手錶的eSIM卡業務,叫“一機雙號”。

為什麼運營商現在願意推廣eSIM卡

  • 運營商需要在飽和的大眾市場中,尋找新的商機,不斷地鞏固用戶規模,甚至產生更多的新增用戶。

  • 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設備都逐步小型化,微型化,對於芯片所佔據的位置和體積都要更加嚴格的要求。同時考慮功耗和號卡使用環境,也要求採用更加便捷的號碼認證方式,減少人工。

  • 5G時代的到來,各類應用場景都需要號卡資源用來進行網絡連接和認證,這種需求量更大,更多是萬物在使用,eSIM卡無疑是最佳解決方案。


寂寞高手XT


中國移動子公司中移物聯發佈了國內首款eSIM-C417M系列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兩款,均支持中國移動及全球運營商的主流LTE頻段、支持藍牙、Wi-Fi、FM和GNSS多模衛星定位等功能,這是中國移動自主品牌,可提供“芯片+eSIM+連接服務”。eSIM+連接服務意味著未來手機用戶將逐步脫離實體SIM卡。eSIM的最大優勢在於——具備終端預裝、獨立載體、自主激活、靈活切換運營商等能力,而傳統的SIM卡對這些能力都不支持。

eSIM和現在用的手機SIM卡通訊功能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手機SIM卡是一張實體的卡片,使用時插入到終端的卡槽中;而eSIM是一種電子化的SIM卡,通過網絡下載安裝到終端裡,而任何需要接入移動通信網絡的終端設備都可以使用eSIM。主要特性是支持空中寫卡,在最大程度降低終端體積的同時,可避免部署場景環境惡略或震動等造成SIM卡接觸不良、無法通信的情況,進一步提升芯片的穩定性。

eSIM技術其實早已成熟,能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可以隨時變更服務提供商,實現一號多終端,簡化賬號管理。未來eSIM取代實體SIM卡是趨勢,但目前移動推出的eSIM芯片主要是面向物聯網市場,在車聯網、智能穿戴、工業設備監控等領域發揮作用。當前國內通信市場已進行進入飽和期,很難再有上規模的新增市場,這種情況下,中國移動的發展只能去開闢新的戰場,去實現新的連接,至於通訊方面後續如何發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天方燕談


會!

請參考我前些日子在頭條號上的文章分析,謝謝。

中國聯通3月29日開通全國esim卡業務,高調宣傳,但其實另外兩家基礎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開通該業務更早,但未公開宣傳,開通eSim其實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先開通VoLte功能(簡單通俗地講就是通過4G網絡承載語音通話功能).聯通在Apple Watch 3 4G版推出時已經開通了該功能,不過後來被停了。

Sim卡進階

在中國,中國移動在2018年6月宣佈,其“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於6月1日在正式啟動,用戶通過“一號雙終端”業務,可實現手機與可穿戴設備的綁定,共享同一個號碼、話費及流量套餐;

中國移動一號多終端適用於watch 4

而後是電信(電信也是今年2月才開通),另外一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在2018年10月份宣佈,在上海、廣州、成都及南京開通eSIM試點,但僅限當地手機賬號開通使用。蘋果的Volte更是到3月才開通。聯通並不是首發,但eSim卡對基礎運營商相對不利,不是在5G或者攜號轉網上,而是對終端硬件廠商更有利,最先,還是蘋果提出的。

我先前已經寫過兩次關於eSim卡的文章,最後寫這個話題是2014年10月,《蘋果的新SIM卡方案會再一次革運營商的命嗎?》,彼時發佈的iPad Air 2 將內置一張通用的 SIM 卡,也就是所謂的“Apple SIM”,用戶需要用到 iPad 的蜂窩網絡時能夠隨意選擇運營商。如果這樣了,運營商就更被動了,所以運營商能拖就拖,不僅是中國,全球如此!

5G

今年兩位,全國攜號轉網提到日程上,所以三家運營商均發佈了eSim卡方案,但現在,也不全是iPhone等手機廠商得利了,現在是國家戰略,在5G前紛紛表示支持eSim是為了讓更多的物聯設備方便接入運營商網絡,也方便物聯網設備商製造更好性能的設備(尤其是在防水等傳感器上)。

因此,目前發佈的較多是適用於手錶的方案,隨著攜號轉網的到來,運營商系統的改造,到時,以億計的物聯網設備才可以方便的適用於不同的運營商網絡,甚至可自由切換,以實現在不同運營商之間的漫遊功能。從而為5G發展鋪平道路。


華為手錶支持一號多終端

eSim卡帶來的市場潛力是無限的,當然,網絡安全也是必然的,會提到更高的高度。


5G智慧家庭


“網絡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絡世界。


5月25日,中國移動首款4G+eSIM卡芯片在廣州發佈;

正式發佈了eSIM卡芯片,包括C417M-S和C417M-D兩款產品。

那麼,eSIM卡芯片會取代SIM卡麼?

  • 長期來看,eSIM卡取代SIM卡是發展的趨勢;

  • 但是,就如果4GSIM卡取代2GSIM卡一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我們來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eSIM卡。


eSIM卡

  • 傳統的SIM卡是一個可以拔插的芯片,通過手機的SIM卡卡槽進行安裝;

  • 而eSIM卡是直接鑲嵌在主板芯片上的,不在通過卡槽進行拔插;

  • 體積對比SIM卡更小,有利於手機一體成型製作;

  • 運營商號碼信息通過燒錄寫入eSIM卡芯片,可以更加靈活的更改運營商及號碼。

eSIM卡的影響

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是可以靈活的更換運營商和號卡;

對於運營商來說,會改變目前的盈利模式,必將號卡和運營商可以隨時更換;

對於eSIM卡廠商來說,抓住了就是機遇;

對於物聯網來說,依託eSIM卡能夠實現更加豐富的應用。


不管怎樣,該來的始終會來;


大家對eSIM卡的前景和發展有什麼看法?



極客談科技


SIM卡被取代是早晚的事,因為未來物聯網設備對於SIM卡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耐高溫、防腐、小型化等等,想要解決這些問題,直接在設備內部集成一個“SIM卡”成為了唯一的出路。

不過eSIM實際上還是一張卡,只不過通過一些方法將卡數據(ICCID、ISMI、Aka密鑰)虛擬化並存儲在一張芯片中,這就是移動推出的芯片的本質,在行業內將這張芯片稱為eUICC(像小米漫遊華為天際通是利用手機app軟件虛擬出來一個eUICC)。

eSIM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號”(手機號)和“卡”(SIM卡)分離,“號”可以通過空中入網的形式(短信或IP)將數據下載到eUICC中,省去了卡商寫卡或者在營業廳等待寫卡的過程,有利於運營商實現全程線上服務。其次是運營商省去了對SIM卡的管理,能夠省下一定的OPEX成本。

對於用戶而言,完成開機註冊即可使用,還有一號多端業務,豐富了使用場景(不過eUICC的錢是跑不了了)。對於物聯網設備來說,批量激活、更準確的機卡匹配都是能夠提升運營效率的。

其實說到這就已經可以結束了,不過我想對大家關心的eSIM卡可以“任意換運營商”還有“一卡多運營商”做一下說明:

1.eSIM卡是將卡數據虛擬化,可實際上它還是一張卡,和實體卡沒區別,不用了一樣要銷號。

2.eUICC可以下載多張eSIM卡,也就是眾多媒體理解的“一卡多運營商”和“隨意更換運營商”,但是從目前技術來講(受制於基帶和eUICC的限制),多張eSIM卡只能激活一張,其他的eSIM卡處於未激活狀態。

3.eUICC想要下載eSIM卡,也是需要保證安全性的,所以出現了證書。當運營商A想要將自己的號安裝到受運營商B控制的eUICC中時,要麼使用運營商B證書,要麼切換證書。所以“任意切換運營商”也是有門檻的。


北京聯通


中國移動發佈的國內首款的eSIM芯片,那麼傳統的SIM卡會被取代嗎? 我個人的看法是傳統的SIM卡被eSIM卡取代是早晚的事情,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於未來的物聯網設備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了,而且手機的發展也是會要求芯片的製作出現革命性的變革。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eSIM卡,就是可以將卡的數據進行虛擬化的,本質上來說其實還是一種手機卡,和我們傳統的實體的SIM卡的區別不是很大,如果你不再使用了,還會把手機號進行銷號處理的,而且當我們看到這個e的時候,這是代表著電子的含義,就是說這是一款電子SIM卡,但是如果用更加專業的話來說,就是指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把手機卡是直接嵌入到電路板上。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eSIM卡是可以編程的,能夠支持OTA的功能對其進行SIM卡的遠程的配置功能的,也就是說運營配置文件的下載,安裝,激活這樣的功能都是可以實現的,大大提升手機卡的便捷性和實用性的,即便是對於用戶來說,只要是完成開機的註冊,就可以非常方面的開展很多的業務辦理的。

最後雖然對於eSIM卡目前還沒有真正的普及,但是我相信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是eSIM的,而且德國的某家電信機構也是非常大膽的預測,將來eSIM卡將會全面的取代傳統的SIM的,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答案是一定的,肯定會被取代,就算沒有eSIM卡也會有別的卡來取代他

現在科技發展對手機的要求,是一個SIM是完全滿足不了的。而且在以後的要求會更高,比如說薄厚,質量等問題都是很大的考驗。而隨著科技的進展,運營商也不會僅僅停留在一個SIM卡用幾十年的情況存在,所以,取代肯定會發生。

但是eSIM說白了還是一張卡,與SIM不同的是,SIM是存在於手機之外,手動插入,到營業廳進行寫卡才能使用。eSIM卡不需要這一步,而是本身就存在於手機上。卡與手機號分開使用,不是一個卡代表一個號,而是一個卡作為基體,通過空中入網的方式進行手機號的寫入和使用。

eSIM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獨立的載體,不需要複雜的操作流程才能使用。也可以進行自主激活,不需要在跑到營業廳或者手機卡商進行手機卡的寫入與激活使用。最重要的是他可以靈活的切換運營商,也就是說沒有運營商的限制,想用哪個用哪個。

而這些優勢都是現在SIM卡沒有的,相比較來看SIM卡顯得有些呆板,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增高,科技技術的逐步完善,SIM卡被取代也是理所應當。


互聯網深科技


中國移動發佈esim 卡就能取代現有的傳統sim卡?你真以為移動是神?我說她鬼也不如,

在中國 移動除了壟斷能賺錢外他不能取代任何東西,


無恥移洞


手機應該大力支持esim模式,省去因為物理接觸不良引發的信號不好問題


拿勺歪歪


Esim卡還需要國家工信部和經信委還有國家發改委的同意才可以全面推廣使用,不過Esim卡的出現,可以大幅降低水貨手機的出現,因為Esim卡需要工信部的備案和認證。到時候得看華強北的破解和改造技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