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我有個師姐,牛逼閃閃的。除了剛剖完行動不便的那幾天,月子裡都沒需要別人幫忙,自己帶孩子。吃飯叫外賣,一切都是自給自足。現在又生了老二,強大得不像話,好佩服她。

後來我有了史崽,主客觀原因攢到一起,也有很多需要請帶娃大軍的各位戰友歇歇,只留我一個人上場的時候。

比方說,史崽40多天大的時候,我出去上了一個國家勞動部免費提供的廚藝培訓班,需要每天去學習一上午,上午就全部交給奶奶帶。下午回來讓奶奶休息,我來帶孩子。這是我最早的獨自帶娃的經歷。

然後史崽三個多月的時候奶奶去親戚家玩,老公上班,我就獨自帶了史崽一個多月,上街買菜,和朋友聚會,刷手機哪個都沒耽誤,還搞了一個小社群,感覺自己棒棒噠。

多次試驗和改進,發現一個人帶孩子雖然不像兩人及以上小組那麼方便,但是也沒有之前想象的那麼令人煩躁。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結論就是,相對而言,1歲以前都挺好帶。尤其6個月以前,更好帶。

現在兩歲的史崽反而比她小時候難帶多啦,好懷念她6個月以前的時候啊。

自己帶孩子有三個利器:嬰兒揹帶、紙尿褲、安撫奶嘴。母乳餵養就更方便啦,掀起衣服就吃,連奶瓶都不用刷。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1v1在家帶娃

  • 月子裡

月子裡的小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真正清醒的時候不多,。

考驗的其實還是他們的生物鐘和大人不同步的問題,晚上每兩個多小時就哭醒一次,不是換尿布就是餵奶。冬天離開溫暖的被窩爬起來,真的好難。

至於剛出生沒幾天就急吼吼的要進行睡眠訓練的各位媽媽,你們不要心急。

第一,有時候你感覺睡眠訓練有作用了,其實只是因為孩子的生長髮育到了那個階段,你不做任何事情他們也會睡得越來越好。

第二,以後陪著寫作業的時候有大把時間讓你學習育兒法的,不要在這時候浪費寶貴的學習熱情……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3月內

3個月之前的小朋友活動能力非常有限,能多趴一會就很厲害了。

這時候的好處是隨手把他們放在什麼地方都很安全,沙發上,床上,或者著急了往桌子上放一下也沒問題。等你回來的時候,他們還會衝著你咯咯甜笑,完全不會介意你消失 了一小會。

不過餓肚子的時候例外,餓的時候一秒鐘也不能等,我曾經一邊餵奶一邊坐馬桶……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6個月左右

6個月左右的小朋友活動能力大增,但是還不會走路,仍然是非常可控的。

把圍欄或者嬰兒床放到最低,就能成功地把他們放進安全可控範圍了。然後就可以忙點其他的事情,做個飯洗個衣服(一定要有全自動洗衣機)之類的基本不會有問題。

如果地方夠大,可以把嬰兒床放得近一些,讓小朋友看著你,一邊工作一邊和他聊聊天,做個鬼臉逗逗,他們也會很開心。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這時候的小朋友是沒有什麼耐心聽故事的,簡單直接的聲光電刺激或者做鬼臉更受他們歡迎。

可以準備個火火兔之類的放歌曲或者講故事,沒有的話手機也可以,反正就是弄點聲音出來陪著就行了。

玩具也可以準備一些,基本的要求是好啃、容易清洗,以及沒有尖銳物品。需要注意的是,小朋友開心地啃玩具的時候大人不要強行加戲。想想你正在專心致志的看電影的時候頻繁被人打攪是什麼感覺?

當然,這個從兒童教育學上也有專門的理論: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從專心的啃自己大拇指20分鐘開始。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吃母乳的小朋友在6個月前大概每天要喝10次奶左右,每次哺乳時間從5分鐘到20分鐘不等。如果全部用手抱著,媽媽的胳膊很快就會廢掉的。

強烈建議買一個哺乳枕,小朋友可以很好的固定在上面,一點不費力。

省下兩隻手,可以開心地刷一會手機,放鬆一下心情。這個時間,算下來每天也有至少60分鐘呢。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1v1帶娃出門

出門基本就是三件事,曬太陽,買東西,找朋友玩。

  • 嬰兒揹帶

我們家當時是樓梯樓,嬰兒揹帶就成了我帶史崽出門最方便的選擇。10幾斤的小孩一拎起來掛在胸前就出門了,簡直太方便了。

保暖,安全,感覺自己像個袋鼠。最開心的是媽媽的雙手活動自由,啥也不耽誤,簡直像一個單身人士一樣,身輕如燕。

嬰兒揹帶不用買國外名牌一千多一個的,淘寶上國產的200多就很好了。這個時期的嬰兒用品其實不必糾結在到底要買哪個,也不需要把所有細節都細細比較一番才下單,很多嬰兒用品宣傳的各種功能其實都用不上,買基本款就夠了。

有這個時間不如多睡覺,睡覺才是剛需啊!

經驗之談是一定要密切關注比你們大3個月左右的朋友,他們很多二手貨可以拿過來直接用,對方不但不會捨不得,還會感激你拯救了他們家所剩無幾的收納空間。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吃飯

至於吃的,各種到家服務就很方便,水果啦,蔬菜啦,外賣啦。如果想去外面放風,帶史崽去認識一下各種水果蔬菜,菜市場或者超市也是很好的選擇。

我自己弄一下也很快,燙青菜,煎蘑菇,心情好了還能烤個蛋撻,買現成的蛋撻皮就行了,都是五分鐘能搞定的。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安撫奶嘴

出門去公共場合,除了紙尿褲、乾溼紙巾,小朋友最需要的其實是安撫奶嘴。

心情煩躁的時候來一口,困鬧了來一口,馬上止哭,不會讓你在哭聲中手忙腳亂的還要忍受周圍人投來的各種意味深長的眼神,也不會成為別人抱怨的“熊孩子家長”。

帶安撫奶嘴就一件事情要注意,小心別丟了,我出門一般帶兩個。萬一一個丟了髒了還有一個備用的。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紙尿褲

紙尿褲是一定要用的,真的節約了太多時間和體力了。

生娃前我覺得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全自動洗衣機,現在我感覺還應該加上--紙 尿 褲。等新手爸媽技術嫻熟以後基本沒有外漏的可能,各種貼心的防側漏防後漏防滑脫設計簡直不要太貼心。

一有情況就換,紅屁股的可能性也非常低。紅了也不怕,塗點護臀膏保持乾燥就很快會好了。我們只有一次包著紙尿褲還尿在外面的情況出現,紙尿褲一點也沒溼,不知道史崽到底是用什麼姿勢尿出來的,這一直是我們家的十大未解之謎之一。我現在有點懷疑是我老公尿床然後栽贓給史崽的……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史崽沒出生之前,奶奶給郵寄了一堆小被子小毯子和小布頭,我們一直不知道那個是幹嘛用的。等奶奶來了才揭開謎底:當尿布的。奶奶說,我提議,換尿布吧。還追加了一句:髒了我手洗,不用洗衣機洗。

我們沒有自此上演婆媳大戰隔代帶娃的狗血劇情,因為我當時就勸了一句:

現在冬天好冷,你要是坐在陽臺吹著陰嗖嗖的冷風在冰涼的水裡洗尿布著涼了怎麼辦,親戚們一定會以為我對你不好呢!緩一緩,夏天來了再說。

還沒等夏天到來,奶奶就已經對尿布愛不釋手不離不棄了,誰會不喜歡坐在沙發上就能2分鐘搞定換尿布一點也不耽誤追劇呢,攤手。

後來收拾屋子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那團小布頭,我拿出來在奶奶眼前晃:“還要嗎?”她嘴硬說:“等生老二再用!”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之前看過一個電視紀錄片,說一個二胎媽媽生老二以後,把老大託付給爺爺奶奶照顧,自己在家帶孩子,但是每天仍然只能睡4個小時,因為僅僅洗尿布曬尿布這一項就要花掉她一個多小時。

看的時候很苦悶啊,為啥不用紙尿褲?省時又省力!就算洗也可以用洗衣機,為啥非要手洗?

直到看到後面,她的老公一個人在外面打工,一個月只賺3000塊,要租房,要養家,所以能省就省。開洗衣機還要電費,自己多幹一點就多省一點。忽然感覺好心酸。

只能說,但凡有條件,還是要上尿不溼吧。養育孩子本來就不是輕鬆的事情,大人儘量解放自己,孩子也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壓力。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 大人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6個月前的小朋友基本不生病的,注意好保暖,通風,屁股乾燥,別聽亂七八糟的建議,減少和外人的身體接觸,不要亂喂各種補藥、嬰兒藥,只給他們喝奶和水——如果純母乳連水也不用的。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好帶,純粹是大人們瞎折騰。

孩子眼睛有點藍色就是入風

有枕禿就是缺微量元素

晚上頻繁夜醒就是火氣大

——都是瞎扯。然後就會各種不靠譜的建議紛至沓來。

給孩子喝黃連水!

吃猴棗散!

塗金銀花水!

煮一些奇奇怪怪的葉子洗澡!

離這些人越遠,你的帶娃生涯越順利。

家裡人的支持也很重要,一個不幫忙還嘲笑你“人家都可以怎麼就你不行”的家人,和一個只要有機會就給你幫把手,精神上鼓勵你的家人,誰的作用更大,這是不言而喻的。

  • 媽媽,請和自己講和

比起體力上的辛苦,媽媽的心理健康更重要

生娃之前,朋友和我說,娃以後的身體健康情況,直接決定了你以後的生存質量和精神狀態,現在發現這句話真是金玉良言。

即使上面給出了很多建議,各位新手媽媽仍然要記住,有時候一個人帶不來孩子,不是你不夠優秀,而是剛好遇到一個高需求的寶寶。

有的孩子塞個奶嘴就能自己玩半天,有的寶寶必須要人一直抱才有安全感。這給媽媽帶來的體力勞動和精神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崽除了睡覺不好,一直到一歲半以後才能睡整覺以外,其他還都挺省心的。和婆婆一起帶孩子的時候,婆婆能出去上課學化妝,學唱歌,我能去考初級廚師證,都是基於這個原因。這樣想想自己其實還挺幸運的。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一定要多找人聊天,哪怕是吐槽也好。本來就睡眠不足,然後有時候想到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好辛苦,為什麼別人都有人幫忙,可是我連老公也不能天天見到,就會覺得很委屈的想哭了。

這時候就真的需要自我調節好,不然很容易情緒低落。

萬一你覺得心情不好了,記得要積極和外界求助,找一些能給你溫暖的朋友聊天,遠離那些負面情緒很重的人。

什麼?一個人也能帶孩子?


我認識的一對高管夫婦,從出生起就起了全職保姆。一個星期他們兩個在外面出差五天,家裡只有保姆和孩子。

媽媽說,每個家庭都有養育孩子的方法,全情陪伴是一種,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父母在工作上很投入也是一種。只要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高質量的陪伴,就沒有什麼遺憾的。

你獨自帶過孩子嗎?都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記得來評論區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