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美國郵政興衰史

美國郵政興衰史

配送超慢,偶爾丟件,客服不通,虧損經營…讓你猜這是哪家快遞公司,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中國郵政。事實上,美國郵政公司也是這樣。

美國郵政是為數不多的美國國企,它的前身是美國郵政署,少數幾個被寫進憲法的政府部門。就是這樣出生顯赫的老牌國企,最近特朗普打算把他賣掉,徹底私有化。如果此舉成功,將改寫美國郵政史。

美國郵政體系起於殖民時代,英國殖民者為鉗制獨立思潮,對出版和郵政行業嚴格的控制。美國建立後,「公辦郵政」的思路被繼承下來。大農村時代的美國,人口只有幾百萬人,還住得很分散,他們非常依賴郵局。郵政署僱傭大量郵政官,是風頭最勁的政府部門。電報和電話興起,線下交通網也變得很方便,美國人寫信的勁頭沒有削弱。報紙行業崛起,郵政署靠著這項業務,變得更加重要。

郵政是政府業務,也就沒有成本和利潤約束。住得再偏僻的印第安人,滑雪橇的阿拉斯加部落,他們也要把信送到。政府規定極低的郵費,郵政署無權調整,也不能裁站點。任何資費和運營變更都要經過國會最終同意——直至今天,這些規定仍然沒有改變。

很多人會覺得很合理。為確保確保信息流動,郵政最好由政府統一經營,如果郵政行業是私人經營,他們總想賺錢,如何確保做到這點?說得再大點,郵政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智開化,政府掏錢也再所不惜。

事實上,國營郵政的效果並不理想。早期信件是馬車寄送,速度很慢,通信一般限於相鄰本地。本地郵政為何非用國營呢,私人企業也能幹啊。長途通信基本是傳遞政府公文,政府設立郵路即可,何必弄一個包辦民間郵政的郵政署呢?只不過,早期美國郵政問題不突出,這樣的安排倒也相安無事。

19世紀中期,全美的冒險家湧入加州開採金礦,長途通信的需求變得迫切起來。東西海岸鐵路還未開通,巴拿馬地峽還沒鑿開,從美國東海岸寄信到西海岸,怎麼寄呢?先用輪船運到巴拿馬地峽一邊,卸貨,騾馬拉到東海岸,再用輪船拉到西海岸,卸貨寄信。每次寄信最快要一兩個月。傳遞家書,慰藉思鄉之情倒也還行,真有急事可就太慢了。

美國郵政興衰史

連接美國東西海岸的巴拿馬運河航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航線之一。1914年運河鑿通之前,輪船要在巴拿馬地峽卸貨中轉。

長途送信太慢,一方面是自然條件所限,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原因,那就是郵政系統官僚化。

1830年代,超過70%的美國政府僱員隸屬於郵政署,規模比軍隊還大。他們是領薪水的公務員,只向上司交代,不對客戶服務。送信這種事,早到幾天和晚到幾天,有什麼區別?郵費被管得死死,長途送信的成本那麼高,有什麼激勵提高效率呢?看似網點遍佈的郵政署,其實沒有把美國聯成一體。東部和西部的郵政,還是基本隔絕的兩個世界。

1853年,一位淘金客在報紙上發表對美國郵政署的咒罵:

「誰能告訴我,美國郵政署究竟能做什麼?無論是寄一封信還是收一封信,都要一個月以上,還經常寄丟!郵差倒是經常來,但他身上的郵筒也是經常空空如也,說什麼信件還沒下船,信件還沒上船,信件還在海上游蕩!」

國營郵政低效如此低下,私人郵政能不能行?一些淘金客深感通信不便,私自開了一家快遞公司,取名小馬快遞(Pony Express)。幸好當時郵政署頗為開明,允許部分業務「外包」。這條郵路起點是加州聖克利門蒂,終點是密蘇里州的聖約瑟,全程近3000公里。這條郵路設有157個驛站,每天換馬6至8次,通常用10天跑完路程,這比官方郵政一個月快不少。這段路程十分辛苦,只有彪悍的牛仔才能勝任。

美國郵政興衰史

小馬快遞的郵路,從密蘇里州到加州

美國郵政興衰史

1960年美國郵政署發行“小馬快遞”的紀念郵票,紀念這家早期私營快遞企業誕生一百週年。

小馬快遞提供了私人郵政的可能,倘若競爭激烈,效率還可能提高。可惜,這家快遞公司因南北戰爭爆發而夭折。戰後美國大鋪鐵路網,郵政效率大幅提高,美國郵政署的地位得到穩固。

20世紀初,美國政府授權郵局接手儲蓄業務。依靠規模龐大的網點,郵局吸收大量存款,郵政署的日子變得好過起來。全美鐵路網建成,飛機興起,「送信慢」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二戰期間,美國郵政業務爆發,來往於前線後方的書信都是通過郵局寄送,這顯然是私人郵政無法比擬的優勢。

1960年代美國郵政問題再次引起關注。由於政府辦事慣有的混亂,很多地方出現郵件丟失現象。1967年,芝加哥郵局被發現累計積壓和丟失的郵件超過一千萬封,引起公憤。尼克松總統力推郵政改革,經過長達三年聽證、辯論和抗議,1970年郵政改革推出,美國郵政署被撤銷,郵政署長被踢出內閣。

新成立的美國郵政公司11個董事席位,9個席位由總統任命。歷史債務拋給政府,從今往後要自負盈虧了。可是談何容易。管制依舊存在,郵費變更,網點增減,董事會都沒有最終決策權。1970年代美國航空業開放,以聯邦快遞為代表的私營快遞公司崛起。國營郵政網點多,規模大,盈利能力卻非常差。郵件數量還在增長,郵件投遞廣告成為潮流,這些業務並不賺錢。表面上政府不給撥款,各種名目的借款和補貼仍然存在。

互聯網崛起後,美國郵政陷入困境,通訊已進入互聯網時代,還有多少人寫信呢?公函和廣告投遞只會越來越少。很多人認為,這家老牌國企死定了。沒過幾年,電商崛起,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公司將它從懸崖邊拖了回來。今天亞馬遜公司超過六成的快遞,都是通過美國郵政公司投遞。

美國郵政投遞效率低,不過他們網點遍佈,價格便宜,這給他們帶來大量業務。2017年媒體報道了一件奇事。一些中國賣家在美國網絡境內下單,向美國人寄送廉價商品。純粹「盲投」,商品也不值錢,敢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美國郵政的費用低。畢竟,幾十美分郵費的刷單成本,實在太低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抨擊亞馬遜公司,指責它「偷走」稅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蹭補貼」。據說,美國郵政公司為亞馬遜每發一單貨,就要損失1.5美元。去年亞馬遜出貨量13億件,郵政公司一分錢沒賺,還要倒貼十幾億美元。特朗普抱怨,亞馬遜把郵局當成快遞小哥了。

美國郵政興衰史

特朗普抱怨亞馬遜把美國郵政當成了快遞小哥,為此造成數十億美元損失。

2017年,美國郵政公司賬面虧損27.42億美元,看起不算多吧,可是他們從美國政府獲得的各項收入,就超過180億美元。這家國企還有融資借債,赤字高達500多億美元。這家巨無霸國企有64.4萬名員工,相當於每500個美國人就有一人在這裡工作。員工的退休、醫療、養老等福利開銷,佔到90%以上的成本。補貼亞馬遜幾十億美元算什麼?他們估計還感謝亞馬遜帶來業務呢。

現在,特朗普要對美國郵政公司動刀,想把這家國企搞上市,賣掉股份,使它最終私有化。這關係到數十萬郵政員工的飯碗,幾百萬人的利益,亞馬遜這樣吃郵政補貼的企業,也不會善罷甘休。當年尼克松將郵政署改成國企,就引起郵政工人大罷工,特朗普要把它賣掉,那不是跟要了他們命一樣?美國郵政公司有憲法做護身符,搞不好官司會打到最高法院。特朗普也不是善罷甘休的人物,他一定會有自己的政治手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