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劉文軒:咸陽西里村的來歷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刨 根 問 底 話 西 裡

蓋聞,上古之初,天地混沌,是為一團元氣。越四萬八千年,盤古開闢,輕清上浮,重濁下沉,遂分二儀。又越四萬八千年,上浮為天,現日月星辰,謂之四象;下沉凝地,生金木水火土,謂之五行。再越四點萬八千年,動植物遂生,有了人類。至此,天清地爽,天、地、人,三才確立。

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周公制禮,開啟中華文明。經周秦漢隋,唐有香柏李。五百年後,村人增多。元代中期,約公元1260年前後,該村李姓分家,數戶村民遷往村西一里之地的董家莊,另建新村。因董姓獨戶,李姓戶多人眾,數年後董家莊易名西李家。

劉文軒:咸陽西里村的來歷

元末,戰爭連年不斷,民眾傷亡甚多。山西相對穩定,人口較眾。明洪武年間,朝廷由山西大槐樹向各地移民,劉姓家族由此遷徙而來。清咸豐年間,馮姓兩口由兩寺渡遷入。鄭姓家族為避回族叛亂,於清末由新疆奇臺縣遷徙至此。朱姓祖籍蘇州,先祖清末咸陽為官,後居於此。姬姓周公後裔,民國初年從王家村遷入。張姓祖籍鳳翔,解放前由吳家堡遷入。王姓、羅姓由興平遷入。樊姓由山西遷入。魏姓由咸陽城遷入。崔姓由香柏李遷入。周姓祖籍藍田,解放後由西安遷入。司、吳、郭、白姓,分別由山東菏澤、河南溫縣、孟津、許昌、四川成都等地,或投親靠友,或逃難而止。近年來,又有賴、黃、鄒、宣等姓贅門入戶。至今,西里已有二十姓,人口由1942年的44戶285人增加到現在的458戶1826人。從董家莊算起到今天的西里社區已有800多年了。

劉文軒:咸陽西里村的來歷

八百多年來,西里村所受管轄的政府機構也在發生著變化。

史載,明代咸陽歸西安府管轄,縣下設裡,裡下設鄉,西李家歸陳良裡西寶鄉管轄。

清代咸陽延襲明代的十里,又設五衛、七票。衛、票與裡並列,下設若干村。西李家歸西鄉陳良裡西安陽鄉管轄。

民國二十年(1931),西李家更名西里家,民國二十九年(1940)改為西里村,歸安陽鄉第四保管轄。

1949年5月18日咸陽解放,6月1日開始區鄉建制。50年4月區鄉劃分,編為7個區39個鄉。西里村歸珠泉區(駐大泉村)第三鄉(駐過唐村)管轄。50年10月,改原來區的名稱以序數命名,改原來鄉的名稱以地名命名,西里村歸第六區過唐鄉管轄。56年4月撤區並鄉,全縣併為15個鄉。原過唐鄉、留印鄉、渭濱鄉三個鄉併為渭濱鄉(駐東南坊),西里村歸渭濱鄉管轄。

54年建初級社後,西里村為黎光三社,三個月後改名為曉光三社。

58年公社化後,12月撤銷咸陽縣制,併入咸陽市。全市劃分為周陵、渭城、馬泉、釣臺四個農村公社和城區、和平、上游三個城市公社,下轄29個管區,177個生產隊。西里為馬泉公社(駐大王村)第二管區(駐陳良村)第一生產隊。

劉文軒:咸陽西里村的來歷

61年底,撤銷大公社和管區建制,把全市農村編為16個公社,西里村為渭濱公社西里生產大隊,66年文革中更名為聯盟公社戰鬥大隊。72年又改為聯盟公社西李大隊。80年公社解體,恢復渭濱鄉,村名西李村。84年更名渭濱鎮西里村。隨著經濟的發展,2012年渭濱鄉過渡為渭濱辦事處,西里村為西里社區。近年來,西里人在上級的領導下和村兩委會的帶領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取得了巨大成績,村容村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外地人驚呼“小北京”,西里成為省級文明村。

正是:

三皇五帝夏商周,

歸秦繼漢三國暮。

晉終南北隋唐帝,

五代宋元西里生。

明清民國解放後,

惟有今朝更繁榮。

李馮劉鄭二十姓,

團結奮鬥八百秋。


劉文軒:咸陽西里村的來歷

作者 劉文軒

作者簡介:劉文軒,男,1946.10.19生於陝西咸陽秦都渭濱西里村,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中學高級政治教師,咸陽市第一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先後任西里學校校長,聯盟中學教導主任、校長,渭城一職中辦公室副主任,渭城高職中教務副主任,咸陽渭城中學副校長。曾30多次被評為校級、鄉級、局級、區級、市級先進教師、優秀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偶遭車禍,妻亡而己重殘。在行動不便的情況下,撰寫出版了《夢學禮賓》、《夢習詩詞》、《夢迴西里》、《夢憶人生》、《夢研孝道》、《夢究忠道》等著作,文章和詩詞亦見於有關報刊雜誌和微信平臺。現為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咸陽市詩詞學會會員、咸陽市詩詞學會國學讀書會顧問、咸陽市詩詞學會西里創作基地主任、咸陽市青春詩社理事、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專家委員會研究員,被《大美關中~人物圖志》收入名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