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1萬多元1公斤 海寧有個全國最大的“軟黃金”基地

2018-09-10 09:26 | 浙江老年報

1万多元1公斤 海宁有个全国最大的“软黄金”基地

海寧市袁花鎮紅新村的桑黃大棚,現在已進入豐收季節。

9月初的“秋老虎”,熱力依舊不減。

而在海寧市袁花鎮紅新村的120畝溫室桑黃大棚裡,水霧設備全開,裡面陰涼而潮溼,一袋袋菌棒整齊擺放,就像是洗著“桑拿”。那肥厚的嫩黃色子實體就是被譽為“森林黃金”的桑黃,從一排排整齊擺放的菌棒開口處擠出一團奶黃色,十分可愛。

8月底開始,這裡就已經一副收穫的景象,每天工人們能摘下400公斤左右的“寶貝”。

“借東風”轉型做成全國最大

很難想象,4年前這裡還曾是一片豬棚,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桑黃標準化栽培基地。海寧宏欣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生良告訴記者,去年一年,在這裡栽培桑黃菌袋60萬袋,年產桑黃5000公斤,產值超過2000萬元。

“今年預估產值3千萬元。”姚生良於2014年,借政府東風,轉型種起了桑黃。第一次看到桑黃時,老姚覺得這東西有點像靈芝。從專家那裡,他得知桑黃的經濟效益很高,正愁找不到合適項目的他,決心把原先養豬用的豬棚都改造成桑黃工廠。因為稀缺的緣故,原先桑黃的市場價要2萬多元一公斤。現在,通過技術研發,實現了人工仿野生栽培,大概可以降到1萬元至1.2萬元一公斤。

“桑黃這種藥用真菌過去只能在潮溼的深山密林中找到,現在已在我省實現了規模化人工栽培,相關製備工藝已申請4項國家發明專利。”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李有貴博士告訴記者,就在前不久,他們還拿到了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GLP安全性報告,證實了該公司出產的桑黃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通過權威機構安全檢測的桑黃品種。

為什麼要花成本做這個檢測報告呢?李有貴解釋,古代醫書上記載了桑黃的藥用價值,但並沒有明確其副作用以及毒性。因此,明確人工栽培桑黃的安全性是產品開發的關鍵,也是對老百姓健康負責。另外,省農科院蠶桑所委託國家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海寧基地的桑黃做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檢測。結果顯示:無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極低。

1万多元1公斤 海宁有个全国最大的“软黄金”基地

實現了人工仿野生栽培,桑黃的價格可以從每公斤2萬多元降到1萬元至1.2萬元。

花10年讓“黃金”自己產

桑黃的市場價長期處於高位,一度引發狂熱的野外採摘。跟桑黃打了10多年交道的李有貴說,正宗桑黃,需要在10年樹齡以上的桑樹上才可能生長,一朵桑黃長3至5年,個頭都很小。有很多桑黃,價格低的只有一兩百元一斤,其實是楊黃(長在楊樹上的一種真菌),而有的是長在白樺樹上的樹黃。

“要想讓桑黃造福更多人,就要讓其實現產業化,而基礎是要突破人工栽培技術。”從2008年開始,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桑黃的人工栽培技術研究。李有貴桑黃研究團隊從浙江、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收集十餘株桑黃菌株,對不同來源的桑黃菌進行研究分析,選育出最佳栽培品種,還攻克了人工栽培不易出菇的技術難關。通過近10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建立了桑黃工廠化人工栽培技術。

值得慶幸的是,去年浙江省春季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上,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發的“桑黃高效工廠化人工袋料栽培技術”以300萬元成交,成為全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成功案例之一。

對抗腫瘤細胞與炎症

我國古代醫學論著《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以及現代醫書《中藥大辭典》中,對於桑黃藥用價值均有詳細記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桑黃在腫瘤、炎症、免疫、血糖、血脂等方面具有7大防治功效。”李有貴說。

桑黃對許多症狀都有療效。李有貴團隊曾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用現代科學方法探究其作用機理。實驗發現,桑黃多糖、酚類物質對小鼠腫瘤細胞、實體瘤有抑制作用。桑黃酚還在患有結腸炎的小鼠身上發揮了很好的抗炎作用。

不過,目前老百姓對桑黃的認知度還比較有限。目前,從志願者服用農科院蠶桑研究所示範基地產出的桑黃樣品看,該桑黃讓一些惡性腫瘤患者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