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小猪佩奇教坏孩子,家长纷纷叫停并呼吁停播该剧,你怎么看?

亲娘嘞说不定影响仕途


小猪佩琪是近几年来很火的低年龄段孩子动画片,是很多小朋友都爱看的动画。在无忧精英菌看来,这部动画片还是很不错的动画片,但关键时候家长应该加以引导。主要理由如下:

1、 小猪佩琪符合低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发展需求

首先,小猪佩琪具有一个完整的幸福家庭结构——恩爱的父母、慈爱的父母、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友爱但偶尔有矛盾的朋友,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更为直观的家庭观念和朋友观念。其次,日常生活场景中例如雨后玩耍、生日会等等,融入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朋友在一起的相处之道,帮忙孩子更好的认知在不同的场景下,如何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习如何与朋友和谐相处和如何处理矛盾。它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进行非功利性的社交,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最后,无忧精英菌认为小猪佩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教会了孩子们待人接物的小技巧,例如小猪佩琪见到朋友和长辈们都会打招呼,显得特别有礼貌。甚至,小猪佩琪动画中猪妈妈和猪爸爸都有着比较和谐的夫妻关系、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去吵架,能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些是值得我们大人自我反省的。

2、 动画片中的不良习惯,家长要加以引导

作为一部动画片,小猪佩琪亦会有一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例如学猪叫、跳泥坑或无病装咳嗽等,有家长会担心动画片后模仿。但在无忧精英菌看来,无需过于介怀,例如跳泥坑,本来现在的小孩子,都很少有亲近大自然,偶尔来一次,也是不错的体验,让孩子的回忆更丰满,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最大代价无非就是孩子弄得满身泥,衣服可能报废了,需要好好给他洗个澡,甚至要多冲几次凉而已。

至于学猪叫或者无病装咳嗽之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不好,那么,家长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引导的作用,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

最后,无忧精英菌想告诫亲们:育儿,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将一部IPAD扔给孩子,或者将电视机打开给孩子观看就好。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尤其是在看动画片时,这个指引的需求尤为重要。切记!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无忧精英网


听到这个新闻,说真的,我觉得家长们有些“矫情”了。一个动画片能够那样风靡全球,必定有它成功的道理,到了中国,你可以说它水土不服,但它能够适应世界各国,说明它传达的价值观,传达的教育意义是得到公认的。

我大概也看了一下家长们的吐槽,实际上,这些家长朋友想想自己小时候怎么度过的就应该能够释然一些,其实我们的孩子很可怜,他们很少有机会接受到我们小时候那样的环境和条件了。可能有朋友会说,现在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孩子们应该适应新时代的环境,这个没毛病。但是所谓我们“旧时代”的那些玩法,其实才是真正符合一个生命个体自然成长规律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70、80后的家长朋友们,有多少朋友,除非是孩提时代遭遇重大变故的情况,正常的家长成长起来的孩子,有多少朋友敢说自己的幸福指数不如现在的孩子高的?我们那个时代虽然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但它为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却提供了更适合的环境和条件,在精神的幸福上秒杀当下的孩子。


反观小猪佩奇,它用一家小猪做主角,也映射了一点,人如果能做到像小猪身上的某些习性那样去生活,可能才是最能解放人性,实现一种真正的返璞归真,将人这个“高级生物”彻底融入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种洒脱、快乐,无忧,率真,纯洁的生命状态。

家长们思维一定要更加开放一些,不要用自己主观的权衡标准去约束孩子们的一些“孩子行为”,孩子如果没有了孩子样,反而是更可怕的。我知道即便我这样说了,很多家长仍然是不以为然,至少仍然会反对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出现“小猪”的种种“不良行为”,宁愿孩子是个“小大人”,因为这样能得到普遍的认可。所以,这样孩子也就被淹没在了芸芸众生中,继续着自己的《平凡之路》。平凡之路没什么不好,讽刺的是,几乎每个家长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不平凡的,那我只好表示无语了。


油菜花少儿财商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觉得好搞笑。这是目前我找到给孩子看的最有早教意义的动画片了。

主要不仅孩子能学到东西,更多的是,我一直觉得猪爸爸猪妈妈遇到问题的做法很棒。我一直在学习。

担心孩子跳泥坑?动画里猪妈妈佩琪都多次强调了要换上靴子,所以我儿子要跳的时候,我也告诉他要换上靴子,因为他根本没有靴子所以他也不跳。

最主要的是我脾气急躁,很容易对孩子动手。因为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看了小猪佩奇我发现,猪爸爸猪妈妈在动画里,佩琪和乔治做的不对的时候,都会,和善而坚定的告诉孩子不可以。在自己做的不对的时候,认真的对孩子说,噢,对不起佩琪。而孩子也会在做错的时候,说对不起,教育理念多么好啊!
我们中国的父母最缺的就是尊敬孩子,总是命令,还要求必须服从,我们的孩子都不懂的说不。我们作为父母也总是批评孩子,从不认错。而我们却希望我们的孩子,懂得尊敬,懂得道歉,怎么可能。看看猪爸爸猪妈妈的教育方式,真的特别棒。而且他们从不强迫孩子,而会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想办法。两个孩子的时候也做到了公平公正,每次佩琪一开始上来就要玩的时候,猪爸爸会说,那你弄完接下来就该乔治了。从来不会说。佩琪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弟弟。这样不仅照顾到了佩琪的需求又没有冷落到乔治。让两个孩子都感受到被爱。

在陪着佩奇乔治收拾完房间,立马又被弄乱的时候,猪爸爸说,好吧,至少干净了那么一小会。而我们国人父母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特别暴躁,可是暴躁对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理解啊!而且只是弄乱了而已,有没有什么损失,小孩子需要的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重复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很多东西。她们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要放的整整齐齐呢。
猪爸爸,猪妈妈,猪爷爷奶奶会很用心的赔孩子玩。有海盗派对,猪爷爷是海盗,还专程准备了宝藏,还有寻找地图,全家参与进来一起玩,孩子自然特别开心。猪爸爸猪妈妈从来不说教,只会帮助佩琪和乔治去寻找解决办法,关键时刻帮帮忙。猪妈妈会在做饭的时候让佩琪和乔治添一下盘子,让孩子拥有参与感和归属感。

每次佩琪遇到问题,猪爸爸猪妈妈都是以询问的方式去让佩琪自己做选择。佩琪和苏西闹别扭了的时候,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而是等到佩琪没有朋友而难过的时候,询问。那你要给苏西打个电话吗?也没有去说教,或者教给佩琪如何处理。打完电话,佩琪处理的更糟糕了,猪爸爸和猪妈妈只是表达了理解佩琪的心情,也没有说教,直等到佩琪和苏西见面了,都希望和好又都不愿意道歉的时候,猪爸爸再次出现,调和了关系,让两个人同时说对不起。既没有委屈佩琪也没有委屈苏西,这些处理方法真的需要我们大人去学习呢!

佩奇要给苏西打电话的时候,猪妈妈拨通电话,就会说,请让苏西接电话,一个请字多么礼貌,不多说没用的,不参与问题处理,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去说。两个孩子自己沟通。多好的教育理念!

有的父母说看这个动画片会对孩子有不好的影响,我只想说,是您自己引导的问题。您家孩子看什么动画都会有问题的。

家有两岁半男宝的全职宝妈,喜欢育儿知识,欢迎一起探讨交流。


桥南梧桐


      《小猪佩奇》老少青咸宜,风靡一时,却遭到一些家长的批评与抵制,反对的理由之一,就是教小孩学坏:踩泥坑。看过佩奇踩泥坑那一集后,小孩子们见到泥坑水坑就要踩,不让踩就哭闹,踩得一身泥一身水,让家长很无奈,很苦恼。

         我们家宝宝也喜欢踩水坑踩泥坑踩沙坑,甚至喜欢到发狂地步。只要看到地上有水洼就要去踩,即使是湿地,也要踩。最为夸张的是,夏天去五道口超市广场玩,彩色喷泉池没有喷水,池中却积满了水,宝宝见水而奔,踩水而喜,玩水而狂,摸爬滚摔全用上了,浑身湿透,高声啸叫,跟在大孩后面欢呼雀跃,别提多兴奋了。那么多小孩就数她玩得最酣畅淋漓,忘乎所以,乐不思返。结果是强制抱着声嘶力竭哭着离开,整整哭了一路,可见宝宝是如何喜欢玩水。

        姥爷我是不反对宝宝玩水踩泥坑的,我认为那是儿童天性使然,是儿童身心健康的表现,不喜欢玩水的儿童不正常!既然是天性使然,既然是儿童天真烂漫的表现,既然能给儿童带来无比的快乐,既然玩水能刺激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乐观积极的品质,那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自然成长才有最好的童年!

        那些反对的家长,其实是从成长的眼光心理看儿童:踩水坑脏,不文明,是不良习惯!弄脏弄湿衣服,要洗,太麻烦!这类家长怕乱怕脏,总是把环境收拾得干干净净,一丝不乱,不允许玩具乱放堆满房间地板,其实最不利儿童的成长,压抑儿童好奇的天性,消弥儿童单纯的自由快乐,以成人的文明习惯约束儿童,教育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让宝宝踩水踩得更开心吧!



兰阿姨育儿故事


一部作品受到目标用户的欢迎,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和分析到底是不是一部有意义,值得让孩子学习的动画片。


《小猪佩奇》为什么这么受孩子喜欢?

这部动画片的特点是风格简洁明快,笑点突出,故事情节简单不失温暖。最主要的是他的内容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动画片呈现的融洽家庭氛围,生活化情节其实对于孩子很有益处。


《小猪佩奇》是否是对孩子有意义的一部动画片?

这部动画片里的很多故事情节,其细节设计都非常的讲究。比如猪父母要求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墙壁上时钟都是在七点。这样的设定,可以引导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和家庭规则。

另外,这部动画片是原产于英国。如果坚持给孩子播放原版动画。那对于正处在语言学习最好阶段的孩子,能接受到纯正的英语口语及听力地洗礼,对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孩子看了《小猪佩奇》会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吗?

如报道所说,孩子会出现模仿“佩佩猪跳泥坑、学猪叫”等行为。其实,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很多行为都来自于对周边日常生活的模仿。所以,这不是单单叫停一部动画片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是需要家长担负起责任,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而我们很多时候,给孩子看动画片就是给他一个电子设备,自己就撒手不管了。其实,家长陪伴孩子看动画片是非常有必要。一方面,你能及时将动画片里的好习惯、好个性,引导让孩子知道并学习。另一方面,你也能及时过滤掉动画片里的一些不好行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让她开心并且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作为家长应该双手支持,但也要学会恰当应用这些内容。孩子的童年时光能开心快乐,并能学到东西是最重要的,不必太纠结在某些细节之处。


我们是关注中小学教育的洋葱数学,点击关注,成为家长们的教育好助手。


洋葱学院官方


小猪佩奇教坏孩子,家长纷纷叫停并呼吁停播该局,竟然是怕孩子模仿动画片里面的动作。说说我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普及一下小猪佩奇的知识

小猪佩奇,又名粉红猪小妹,英文名Peppa Pig,是一部英国动画片,也是历年来最具潜力的儿童动画品牌。动画片围绕小猪佩奇和家人的一些愉快的经历,以幽默而有趣的方式来宣扬家庭观念和友情,鼓励小朋友们体验生活。


小猪佩奇自从进入我国,就收到了热捧,这些数据可以做佐证。截止目前,爱奇艺网站上小猪佩奇的播放量已经达到140亿左右,优酷150亿左右,腾讯视频200亿左右,加起来这三大网站的播放量已经达到390亿左右,由此可见这部神剧动画片多么受欢迎。

对这部动画片的反对之声

小猪佩奇里面比较经典的片段有佩奇一家人跳泥坑,学猪叫,洽洽是这些片段给有些家长和幼儿园带来了困扰。孩子们学习佩奇跳泥坑,学猪叫,甚至在幼儿园也停不下来。于是,有些家长抓狂了,幼儿园老师也不高兴了,担心孩子会学坏,就提出来停播该剧。

我想如果这就叫学坏的话,家长可以不让孩子看动画片了。国产动画片熊出没里面,光头强整天喊着“我要杀了你”,这会不会让孩子学坏呢?有些家长说了,孩子至少不会模仿着去做啊,不会让我们看着心烦!一语中的。孩子不模仿着去做就影响不到家长,他们不关心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他们普遍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到自己。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孩子会“学坏”,而是出在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影响了某些家长和老师心中的秩序,孩子就应该有个孩子样,按照我们的要求做我们希望做的事情。

家长没必要大惊小怪

这部动画片我们是从小就开始给孩子看的,基本上孩子在电脑上看了一个遍,对孩子的好处还是非常大的。从动画片里面孩子学习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礼貌。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动画片。

孩子看完动画片后短暂的模仿,家长不必担心,只要孩子没有危险,让孩子释放天性对孩子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啦。模仿过后,给孩子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


欢迎访问我的头条号“睿爸快乐育儿”,浏览更多育儿知识。睿爸和睿妈是一对真诚的爸爸妈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双学位,我们育有两子,一个9岁,一个3岁,孩子学业优异,我们以亲身经历分享育儿经验。所有回答全部保证原创,欢迎分享、收藏、评论、关注。


睿爸数学课堂


每个熊孩子后面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的熊家长。

很多家长反感小猪佩奇的原因就是孩子喜欢模仿佩奇踩泥坑,学猪叫。

JUMP君想说,踩泥坑怎么了,小朋友的天性使然,即使没有小猪佩奇的时候,小孩子就不喜欢玩泥巴了么?还有学猪叫,即使没有猪,孩子还会学狗叫、学鹅叫的。

动画本身没有错,而是你这家长有没有去引导孩子去学习好的那一方面。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自己却在孩子面前抽烟喝酒说脏话;不想让孩子玩游戏,自己却喜欢约好友去打麻将;告诉孩子要性格好,自己却当着孩子面吵起架来比谁都狠。那些在审视孩子错误的时候,为何不审视一下自己呢。

反观小猪佩奇中的爸爸妈妈,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例如小猪佩奇中有一集,佩奇去踩泥坑,妈妈看到了,和佩奇说要穿上水鞋才能踩泥坑,佩奇很听话的换上了水鞋,还教育了弟弟乔治,换好水鞋才能踩泥坑。

还有乔治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会倾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遇到重要的事情,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佩奇的爸爸妈妈教育得都比现实大多数的家长要好,要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孩子做出不好的行为时,就应该先反思自己,而不要去怪动画!


骚年JUMP


如果看到孩子出现了问题,就马上想到是别人的错误,却从不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那么,这种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

孩子们在四岁到六岁期间确实喜欢模仿,但我想问的是,孩子从动画片中学到的比父母言传身教的还要多吗?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动作说明了什么?背后的动机有没有考虑过呢?

其实,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动作大多是因为好奇,如果父母能够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并讨论哪些应该学习,哪些不应该学习,那么,观看动画片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

当然,作为家长,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孩子看动画片,大多数时候,家长都要趁孩子看动画片自己忙点别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将孩子往电视前一放就万事大吉。一是孩子看动画片时间太长对其身心发育不好,二是父母要及时询问孩子在动画片中都看到了什么。

大多数动画片都经过严格的审核,但因为情节需要,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家长觉得不适合孩子看的地方。这时,家长并不是一关电视了之,而是要给孩子讲明白遇到动画片中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同时,不得不说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束缚已经超越了适当管理的范畴。跳泥坑很显然会弄脏衣服,但在父母或其他家长的监护下,让孩子开心地做点属于他们的事情也未尝不可。

父母陪不了又没有正确引导的时候,动画片才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而且,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只有学习和动画片,更应该有肆无忌惮的玩耍和无所顾忌的开怀大笑。


亲子沟通如何说


《小猪佩奇》在孩子群中很流行的一部动画片,从第一部到第四部,每一集我都陪我家孩子看过,里面并没有什么教坏孩子的情节。

说实话,我还听感谢这部动画片的,由于孩子学习语言比较慢,后来接触了这部动画片后,在语言方面突飞猛进,他会一直模仿里面的说话内容。

至于题主提出的孩子模仿佩奇跳泥坑、学猪叫,这本身就是引导问题。

跳泥坑,这是孩子的天性,哪个孩子不喜欢跳来跳去,而且医生也建议,在孩子长身高的时候要多做青蛙跳,这样有助于孩子长高。或许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跳泥坑把衣服弄脏了,要洗,这是很麻烦的事情,那这就是家长自身的问题了。而且《小猪佩奇》里,第一集的时候就交代过了,跳泥坑之前要先穿靴子,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点,不知道这些呼吁要禁播的家长是否做到了这一点。下雨天,我孩子要跳水坑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只有穿了靴子才能跳,因为佩奇也是这样的, 他就能明白。

学猪叫,如果因为这个要禁播就更奇怪了,模仿本来就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如果他不会模仿,他连语言都学不会。他在学猪叫的时候,你就不能问问他小猫小狗是怎么叫的?让他知道更多动物的叫声,这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与其纠结模仿猪叫对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更何况没有),还不如想想在这个时候怎么去引导孩子学习更多的东西。

说白了,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引导问题。很多家长让孩子看动画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清静点,如果孩子在看的时候,你能在旁边引导他,告诉他剧情为什么会这样发展?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去处理?很多时候,动画片里也会出现一些反面教材,但给出的结果是正面,这种时候孩子可能看不懂,或者看到了不好的地方,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就非常有必要了。不要寄希望于一部动画片就能较好你的孩子,或者,动画片里一点不好的地方,就看成洪水猛兽,这都没必要。关键还在与人。



我是YQYsmama,一位全职太太,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YQYsmama


不请自来。

现在有的家长说《小猪佩奇》教坏孩子,希望能停播该剧,原因是小朋友会模仿佩奇跳泥坑、学猪叫,让幼儿园老师困扰。我不知道家长呼吁停播《小猪佩奇》的时候,有没有从头到尾看过《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呼吁停播只是因为它教坏了孩子,让孩子“学猪叫”“跳泥坑”,还是因为孩子看了这部动画片,本质上就变坏了,才呼吁停播的。

但是看了网友的一些评论,发现孩子只是在模仿,譬如“学猪叫”、“跳泥坑”或者孩子学佩奇一样自私等等。

但是,《小猪佩奇》是围绕小猪佩奇与家人的愉快经历,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扬传统家庭观念与友情,鼓励小朋友们体验生活。它旨在“体验生活”,宣扬传统家庭观念和友情的。

一些家长因此而要抵制它,是不是有些“因噎废食”的意味呢?

我家孩子现在2岁多,他也会看一些动画片,譬如《爱探险的朵拉》、《小猪佩奇》、《熊出没》、《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超级卡车》、《猪猪侠》等。如果不忙的话,我会陪着他一起看动画片,动画片里的故事哪些讲的有道理,事后会跟他强调,并用动画片的故事来教育孩子。如果动画片里讲得不对,就会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可以的,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譬如《爱探险的朵拉》里,有一集是讲“大声和小声”的区别的。后来孩子就一直大声的喊叫,而且还故意为之,我也苦恼了一阵子。后来他再大声喊叫时我就装听不见听不清楚,他自然而然就把声音降下来了,或者我做出“嘘”的动作,告诉他我们要小点声音。试验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正常说话,正常表达情绪。

我不知道那些要禁播这个禁播那个的家长,你们有没有在给孩子看动画片之前,先删选一遍,挑一些口碑好的让孩子看;孩子看动画片时,你们有没有做到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及时指出动画片里一些不对的东西;当孩子开始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才能让孩子的模仿不造成困扰或伤害?

如果这些都没有做到的话,就不要随随便便就呼吁说要禁播这个禁播那个了,因为不用别人出手,自己就可以禁播了。关掉自家所有的电视,电脑,手机等一切可以接触到的资源,就可以了。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家长连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只能借助“外援”。

八爪妈咪,2岁男孩的妈妈。同你一起分享育儿的故事,也跟你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