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客家民系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說寧化石壁是客家發源地,是客家祖地?

都言不語


客家人出自中原漢族,是中原漢族的移民群體,也是廣東、福建、江西、臺灣等地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漢族先後有三次大的南遷。第一次,西晉末“永康之亂”;第二次,唐乾符“黃巢起義”;第三次,北宋末“靖康之難”。中原漢民為避戰亂,大舉南遷,許多家族遷到閩粵贛結合部寧化石壁開基立業。相對於當地土著居民,這些遠道而來客人通常聚族而居,逐漸形成客家民系。因當時戶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

因為從西晉永嘉開始,客屬先民最先來到寧化石壁地區,和當地居民磨合,休養生息,再向外播衍。所以寧化石壁是客家發源地和客家祖地。有統計說,如今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海外有一千五百多萬。

寧化石壁現建有客家公祠,建築氣勢恢宏。每年都會舉辦世界客家人祭祖大典,屆時,全球客家人來到石壁以尋根問祖。


小重山


這個問題很複雜曲折,如果詳細地表述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書。這裡簡要地回答一二。

一,古歷史地理回顧。我們打開福建地圖,如果從莆田到長汀劃一條直線,就可清楚看到下圖涵蓋了整個閩南。隋代時,這麼大的地域歸屬潮州管理。唐初,“閩南獠蠻反”,唐高宗派陳政率3600名府兵13戰將前往鎮壓。但閩南人不屈服,於711年又反,並殺死繼承父位的陳元光將軍。唐朝廷這才感到閩南人的厲害,先後在閩南增設了泉州,漳州和汀州(今長汀縣),加強管理。

長汀現在緊鄰江西贛州,成為福建的邊緣縣。過去可不是這樣,包括現在龍巖地區所有縣,及劃為三明市的寧化,清流兩縣,劃為江西的瑞金,寧都兩縣都歸古汀州管轄。所以,寧化石城人單獨稱自已是“客家人祖地”不準確,也不科學。因為閩南還有武平,永定,上杭,甚至江西寧都,瑞金,廣東蕉嶺,和平都有客家先民的發生發展事實。怎麼只侷限於小小的石城鎮呢?應該說汀州是客家人的搖籃或祖地。

二,客家人的形成。大量史料證明:客家人是畲族和南宋滅亡時逃亡的漢人民族融合體。據民國著名史學家呂思勉王國維考證:畲族與苗族瑤族“三族同源”,同源於西漢初年的(湘西)“武陵蠻”。(《中國民族學》)他們共同尊祟盤瓠(傳說中帝俊的一條狗)為祖先,都保留“二次葬”古習俗。據《後漢書》載:西漢三年,長沙國王吳芮感於武陵山區人滿為患,盜搶成風,遂派兒子吳陽率軍討伐。吳陽到沅陵之後,才知道所謂的“武陵蠻”是秦將白起偷襲楚郢都後大量逃亡楚黔中郡的楚人後裔,遂將討伐改為疏散,以南徙楚山(今雪峰山)為界。於是武陵蠻一支來到贛州,號稱畲人。

據《贛州府志》載:贛州春秋戰國時屬楚,歸楚豫章郡管轄。特別是公元前378年,楚令尹(宰相)吳起“南收揚越”,在贛州幫助越人種植水稻,開拓大庾嶺梅關古道和水利建設,很得民心。所以畲人在贛南平等幸福地生活了數百年,留下無數帶畲字的地名村名。但到了唐末,黃巢起義軍兩次經贛江討伐嶺南,來回四次大規模掃蕩搶掠贛南,迫使畲人大批逃亡贛閩粵交界山區。但倍受閩南人的歧視和欺侮,被罵為“狗種”。如南靖縣誌中描寫的:“(宋時)經畲坑時,忽然三兩鬼魅從樹洞竄出,令眾客驚嚇不己。實為狗種。”很多畬人成為樹人,坑人,洞人,生活艱難,悲慘不已。

所幸的是,南宋滅亡時,很多宋人逃亡汀州地界。長汀縣誌載:“宋人風湧而至。本州土人好客仁義,稱之為客,款以食宿。”寧化縣誌也載:“昔石城聚宋人逾千,食宿無著。土人憫之,稱為客家,建蓬(棚)挖洞助之。”經過長時間交往,畲人和宋人融合成客家人。即便如此,客家人也飽受閩南人的欺凌。在《漳州府志》和個別縣誌中,至今還有保留閩南人的罵稱“犭+客”。客家人被迫奮起反抗,形成歷史上第一次“土客之爭”。現在永定與南靖一線碉堡(土樓)林立就是明證。總之,客家人是在贛閩粵山區源發的。這是客家學者的共識。

三,客家遷徙說的危害。客家遷徙說最早創立者是羅香林。他寫了一本書《客家源流》。書中說:“客家源於中原望族。經過五次衣冠南渡,到達贛閩粵山區。”書中隻字不提畲漢融合,也不提畲人崇狗和二次葬的習俗。當時的羅香林在廣州教書,面臨著“土客械鬥”後廣府人全面排擠客家人的現實。這起嚴重的土客械鬥背景是:清順治年間,清軍對珠三角和廣州大規模屠殺,殺死逾40萬臣民。造成城鄉十室九空,土地荒蕪。到同治年間清廷被迫大量招民復墾。很多客家人被招僱到珠三角。但土著的廣府人知道,又紛紛回來爭地權,從一家一戶打鬥發展到全村全鄉的大屠殺。當時,清政府正忙於化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矛盾,無暇顧及土客械鬥,使這一族群矛盾竟持續50年,死傷百萬之多。因而,順德人黃節編的《廣東鄉土歷史》說:“客家人非粵種,亦非漢種。閩南人稱狗種。”

上世紀九十年代,客家學者再拾起“遷徙論”,將羅香林的五次衣冠南渡擴大為九次,將藏於大山裡的衣冠人數擴了一倍。1996年,筆者創作拍攝完15集電視片《中國客家人》後,特意邀200多名各地客家學者參加審片,並對“客家遷徙說”提出三點意見:

第一,難以自圓其說。為什麼中原當官的人(衣冠)都要跑到贛閩粵大山溝裡當客家人?

第二,中原的河南山西沒有一個地方講客家話,如何說明客家地區老百姓都源自中原?

第三,現在客學研究全靠家譜引證。但福建社科院出版的《福建族譜》說:包括客家人,閩南人至少1/3弄虛作假。族譜根本不能成為史料。

遺憾地是,遷徙說已成為當前客家社會的主旨。雖然它符合客家人長期受欺凌鄙視的心理反應,但是埋沒了畲族人英武崇文的性格和仁義厚重的品德,更歪曲了歷史事實。


嚴家慶


《世界客都梅州》

梅江由來源何故?

幾多世人費猜度。

濤濤梅江東逝水,

沖刷史蹟淹無數。

閩粵贛邊僻壤處,

緣何今日成客都?

總歸梅絹把邊戍,

客家歷史西漢溯。


客家夢550


客家人的形成,特別是初始時期,至今一直爭訟不已。但客家族群自我意識,確在清代與廣府人等其他族群的接觸與鬥爭中覺醒。所謂的“土客械鬥”,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廣東客家的族群認同。

寧化石壁對於客家人,就猶如山西洪洞大槐樹對於華北地區族群,反映的是一種祖先記憶和家園象徵,不必與歷史真實完全掛鉤。當然,我們並不否認客家人某部分家族,確實從福建寧化石壁遷出,比如廣東五華《繆氏文仁文智公派下家譜》記載,“七世祖聰四公,宋癸卯舉人,自江西移居江蘇崇明縣。元初,其四子允寧,遷居福建寧化縣。後徙廣東歸善。”再如廣東梅縣、興寧《張氏族譜》記載:“(張載)其子端,自陝西遷入寧化石壁,奉為入閩張氏始祖。傳四世楊德,進士及第,任開封府太守,自寧化遷上杭開基。”但幾千萬客家人,祖先曾經生活在區區寧化石壁,必然是極小的人口比例。以我所在的家族為例,江西興國鍾氏,堂號潁川,按照《新唐書》卷七五上《宰相世系五上》的說法,“(鍾雅)過江仕晉,侍中。生誕,字世長,中軍參軍。生靖,字道寂,潁川太守。生源,字循本,後魏永安太守。生挺,字法秀,襄城太守、潁川郡公。生蹈,字之義,南齊中軍。二子:嶼、嶸。嶼字秀望,梁永嘉縣丞。生寵,字元輔,為臨海令。避侯景之難,徙居南康贛縣,生寶慎。”加上我檢視過的《贛南鍾氏族譜》,基本可以斷定,鍾紹京家族與寧化石壁並無瓜葛,但贛州地區自稱為鍾紹京後裔的鐘氏族人,都認同客家人身份。

所以,從個例來說,我們不僅能找到祖先中轉地可能是寧化石壁的家族(族譜並不必然可信),也可以找到許多反證。至於寧化石壁聲名為何驟起,我這裡不好妄作推測,或許與嶺南客家某部分掌握話語主動權家族後裔(經濟文化強勢、僑胞較多等原因),應該關係較大。對於很多客家人來說,寧化石壁是關於客家發源地的被動接受者。關於山西洪洞大槐樹傳說,請參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趙世瑜教授《祖先記憶、家園象徵與族群歷史——山西洪洞大槐樹傳說解析》(《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一文。


syouhouka


我想知道石壁客家姓氏的大全,是否包括我的姓氏,已知的珠璣巷有,山西大槐樹好像沒有

《客家研究導論》中原漢族的五次大遷徙

1:距今1700年前的西晉末年,經過十幾年的內戰,西晉皇朝已經是國力空虛,民不聊生,

此時,北方的匈奴族大舉入侵西晉,很快兵臨洛陽城下。在1700年前五月的一天,幾名西晉的都城守衛人員站在城牆上向遠方眺望時,看到聲勢浩大的匈奴族騎兵從遠處奔騰而來,那天數萬名匈奴族騎兵包圍了洛陽城,城市不堪一擊,很快攻入城內,並虜走了西晉皇帝,西晉王朝從此走向滅亡,王公貴族及市民被殺三萬餘人燒燬好多官寺民居,面對匈奴族的侵略和殺戮,市民便攜妻帶子向外出逃,逃出來的漢人分別沿著水路和旱路,向東南方向的江蘇一帶遷徙,最後大部分人在今天的南京附近落腳。

繼匈奴滅西晉後又有四支北方的少數民族逐鹿中原,戰亂持續了130多年,為躲避戰亂,陝西山西的漢人穿過湖北進入到洞庭湖流域,河南一帶的漢人先是逃到安徽湖北,然後他們中的一部分又遷徙到江西贛州,而山東和安徽北部的漢人,最後進入到福建北部,據史書記載,這次遷徙的人數大約有90萬

2:距離中原漢人第一次南遷,500多年後的唐朝末年,發生了第二次大遷徙,當時在山東渮澤爆發了黃巢農民起義,波及了中國的11省,死傷數百萬人,為了躲避戰亂,之前在西晉末年遷徙到江蘇,安徽,湖北一帶已定居下來的中原漢人,又被迫再次南遷,另外世代居住在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一帶的中原漢人也被迫遠離家園,向南遷徙,這兩股移民的潮流最終彙聚到了一起,躲到沒有戰亂的閩粵贛三角地帶,很顯然這次遷徙的規模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3.距離中原漢人第二次大規模南遷,400年之後的南宋末年,又發生了第三次大遷徙,當時,北元軍隊大舉南下,攻陷臨安俘虜皇帝,朝廷一路南逃,最終在廣東江門一帶被滅。

為了躲避戰亂,中原一帶以及宋民也隨朝廷大規模向南遷,其中許多漢人躲入到閩粵贛交界的山區當中,這三次過來的中原漢人在閩粵贛交界地區,形成了龐大的外來族群,當地高山族把這些北人稱作客人,第三次遷徙標誌客家民系的形成。

4.第四次跟明末戰亂有關,當時張獻宗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曾兩次攻打四川,加上瘟疫橫行,導致川人銳減,在明萬曆年間人口300多萬,到清初短短20多年,就只剩50萬,為了恢復生產,康熙下令,從湘粵贛等地客人聚區向川移民,史稱湖廣填川。陸路:從贛州和石壁出發,先到達貴州,後從貴州到達重慶合川,從合川進四川北部。水路:是韶關一帶客人到長江進入重慶萬州再進廣安遷移到儀隴縣

5:洪秀全是客人手下六王中5人為客,兵中約40%左右是客人,汪海洋最後作戰,梅州是客人聚居最多處,囙此運動失敗後為避鎮壓,梅州處客始四處奔跑,先逃至粵南,海南,港臺等地,後又下南洋至印尼,馬來西亞以及北美歐洲等地,終成遍佈全球的客家民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