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途島海戰,日本航母8艘軍艦200艘,美國3艘航母軍艦23艘,為何日軍慘敗?

大熊影視


首先,題目是有問題的。中途島海戰美日雙方的參戰兵力,不能這麼算。中途島海戰說白了就是在電光石火之間就結束的一場大海戰,主要的參戰兵力是美日航母以及美日航母上的艦載飛機。還有一些只是輔助性的艦船。真正的對決,是航母之間的對決,日方的參戰航母只不過是四艘,飛龍、加賀、赤城、蒼龍。美軍參戰的航母3艘,企業號、約克城號、大黃蜂號。

這場戰役,本來日本從兵力上來講,是佔據優勢的。但是日本方面在情報上面有巨大的劣勢,美軍對於日本海軍密碼的破譯,使得美國海軍對於日本的作戰意圖瞭如指掌。而日本方面卻存在著輕敵的傾向,如果日方再投入兩艘航母,美方絕無勝算可言。日本方面嚴重低估美方的艦艇維修能力,認為美方至多投入兩艘航母迎戰,沒想到約克城號竟然也被修好參戰。日本的兵力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中途島海戰的決勝就在於電光石火般的五分鐘。由於日本方面戰役的目的是拿下中途島,威脅珍珠港,進而威脅美國西海岸,所以日軍航母首先向中途島進行了攻擊。日本方面情報工作很糟糕,竟然沒有發現美國航母。於是就出現了南雲忠一慌亂的指揮,並且由於時間倉促,將大量炸彈擺在甲板上。美軍飛機和航母突然出現,讓南雲忠一手忙腳亂,飛機換裝對地攻擊炸彈,飛機換裝魚類,先前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要回歸母艦,執行護航任務的戰鬥機卻沒有大量升空。除了飛龍號外,日軍的三艘航母幾乎處於解除武裝的狀態,美軍飛機突然出現,連續攻擊,三艘航母當即成為火球。隨即飛龍號也被擊沉。四艘航母全滅。

中途島戰役完全是南雲忠一指揮上出現了重大的問題,給原本佔據劣勢的美國海軍抓住機會,一舉扭轉局勢。此戰之後,日本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的精華幾乎損耗殆盡,美軍在太平洋轉守為攻。這場戰役是亞洲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社長 軍事史研究者 範國平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季我努學社頭條號(搜索季我努學社)及季我努學社微信公號(名稱季我努學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學社系國內著名的歷史學民間學術社團,已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萬字,代表作為《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叢書》(第一輯5卷,第二輯已出1卷)。其創辦的季我努沙龍系國內最著名的公共歷史講座。


季我努學社


很遺憾,這個數字對比其實只是一個假象。日本海軍的8艘航母、200艘戰艦、近700架飛機是用於整場戰役的力量,但在戰役策劃上,日本人犯了經常會犯的毛病——把整個行動計劃搞得無比複雜龐大,以至於任何一點失誤都會造成行動的徹底失敗。在這個計劃中,日本海軍把自己這支龐大的力量給拆分成了若干個部分,而且每個部分之間相隔的距離少則上百公里,多則上千公里,基本無法互相支援,只能各自為戰,這就是兵法中典型的“備多而力分”,無意義的分兵。

日本人的作戰計劃中,要實現的目標也過多,既包括了消滅殘存的美國海軍艦隊,又包括佔領中途島,而且還沒有區分主次,這一方面在戰時造成南雲忠一的舉棋不定,另一方面也讓各支不同的部隊同樣左右為難,不知所措。

事實上,真正的中途島戰役開打的時候,直接參與戰鬥的只有南雲忠一的第一航空艦隊,包括4艘航空母艦、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5艘補給船,一共26艘艦艇而已。實際參戰的飛機也只有第一航空艦隊搭載的272架艦載機。相對的,美軍實際參戰兵力包括3艘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17艘驅逐艦和2艘油船,一共30艘艦艇。參戰飛機除了233架艦載機以外,還有中途島上的120架岸基飛機,總數達到353架。因此,從實際參戰兵力上來看,美軍在艦艇數量上略勝,飛機數量上甚至還大大超過日軍。這就意味著美軍通過集中兵力,使得自己在局部戰場上,反而相對嚴重分兵的日軍佔據了兵力的優勢。

至於其他的日軍艦艇呢?跟在南雲忠一後面近百公里外的主力艦隊有7艘戰列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和4艘補給艦;預定登陸中途島的艦隊在南雲忠一西南方向數百公里以外,包括1艘輕型航空母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2艘戰列艦、8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1艘驅逐艦、14艘運輸艦和8艘補給艦;至於遠在數千公里以外的阿留申群島準備吸引美軍注意力的北方編隊,則包括了1艘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1艘水上飛機母艦、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6艘潛艇、5艘掃雷艦、3艘運輸艦和3艘補給艦。其兵力分散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當然,除了兵力對比之外,日軍在戰役前和戰役中還犯了太多錯誤。比如密碼被破譯、比如低估美軍修理船隻的速度、比如戰前偵察時模糊不清的結論、比如有名的“換彈命令”……但總的來說,至少在戰場上,日本海軍的優勢並不是全局的優勢那麼大。T


聯合防務



此次大海戰,真正體現了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打一開始,威風八面的山本元帥就犯了戰略性錯誤。把航母兵分二路作誘餌,然後用大和戰艦的十八英寸巨炮把尼米茲僅存的三艘航母轟個稀爛。

南路日航母艦隊司令南雲忠一放飛的八架偵察機有一架起飛晚了,偵察扇形隊列少了一塊。第一次轟炸中途島的機隊報告,還需要第二次轟炸,可是將返航的飛機剛剛掛上炸彈,延遲起飛的偵察機卻報告,發現美軍艦隻在迎風航行,南雲馬上意識到,這是美軍航母。他馬上堅定下令,讓機庫裡,甲板上已經掛上炸彈的飛機卸下炸彈,掛上魚雷。


再說美軍,當由情報得知日本艦隊的位置時,從來沒有指揮過航母,不是飛行員出身,臨危受命的斯普魯恩斯少將,竭力說服飛行指揮官對飛機油量的疑慮,把三艘航母上的魚雷機中隊,戰鬥機中隊,無畏式俯衝轟炸機中隊全部放飛去攻擊日軍。就在南雲艦上亂作一團時,美軍三個魚雷機中隊最先到達。他們不顧護航戰鬥機未到的危險,懷著為珍珠港報仇的意志。強行進攻。結果是三個中隊基本全軍覆沒。

可是南雲也很糟,護航編隊徹底打亂,護航零式戰鬥機都在低空追逐美軍魚雷機,他剛氣急敗壞地下令轟炸機起飛時,值班參謀一聲尖叫響徹艦橋:俯衝轟炸機!企業號俯衝轟炸機大隊長麥克拉斯基少校帶著自己的大隊趕到了,與其它二個幾乎同時到達的轟炸機隊立即發動進攻。1942年6月4日上午10點35分,僅僅短短五分鐘,日本聯合艦隊【赤城】【加賀】【蒼龍】三艘重型航母包括一線飛行員全部葬身大海,而優秀的海軍飛行員是很難得到補充的。

僅存的【飛龍】號在竭力組織反擊,重創了美軍【大黃蜂號】後,第二天天剛亮,終究獨木難支大局,被美軍擊沉。山本終於明白,戰列艦的時代已過,而一線主力航母艦隊的被殲,徹底宣告了大日本帝國稱霸西太的美夢完全破滅了。日本也從中途島海戰後一撅不振。趾高氣揚的【皇軍】再也不敢橫行霸道了。


手機用戶崔永方



1942年6月4日,日本海軍對美國位於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發起進攻,由此點燃了“中途島海戰”。

航母對航母,看誰是猛虎。

日本方面在中途島海戰中的戰略部署中,總共安排了8艘航母,120餘艘戰艦。美國方面則只有3艘航母,40餘艘戰艦。自從表面的兵力部署看,日軍兵力幾乎是美軍的3倍,然而在日軍碾壓性的兵力面前,美國最終以付出1艘航母、1艘驅逐艦與147架飛機的代價戰勝了日軍,創造了太平洋戰爭中以少勝多的奇蹟。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太平洋戰爭的戰略主動權開始落到美國人手裡,卡住了日本海軍伸到太平洋上的觸手,並逐漸將它絞碎。



日軍擁有碾壓性的兵力優勢,但是最終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海戰中慘敗?

事實上,對於日軍投入到中途島海戰中的兵力,我們很多人存在認知誤區。誠然,日本方面在中途島海戰的戰略部署中,確實是部署了8艘航母,但是實際參與到中途島海戰的航母並沒有8艘,只有4艘,分別是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美國方面則有3艘航母,因此中途島海戰中日軍雖有優勢兵力,但是並不足以碾壓美軍。

更有意思的是,指揮中途島海戰的日本海軍將領山本五十六與南雲忠一,正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的指揮將領,這兩貨偷襲成癮,所以在中途島海戰中也採取了偷襲的戰術。美國珍珠港被偷襲後,美國空軍還曾於1942年4月18日以牙還牙地偷襲過日本東京,當時將日本嚇壞了,這也催發了中途島海戰。



日本偷襲珍珠港,引起美國人的報復,於是有了美國杜利特爾航空隊偷襲東京,然後又引發了日本進攻美國中途島海軍基地。戰爭便是如此,誰服軟誰輸。

日本為進一步掌控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位於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島成為日本的必攻之地。但是,日本進攻中途島的計劃已經在1942年5月為美軍所破解,而日本仍不知道美軍已經知道己方的計劃,美軍也正是利用這點制定了將計就計的計劃。因此日本仍然按照原來的計劃行事,或者說仍然沉浸在珍珠港事件的美夢裡,1942年5月初的珊瑚海海戰日本也取得了戰術性勝利,殊不知美國已經擺好架勢等著他們來了。雖然日軍先派1艘航母去進攻阿留申群島以聲東擊西,但是美國已經不可能上當了。

這導致日本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山本五十六策劃珍珠港事件時很冒險,在中途島海戰的部署中實際上已經顯得相對保守,但是保守中又透著對日本海軍的自信甚至自負。不過,南雲忠一仍然偏向保守,在珍珠港事件中,雖然日方補給跟不上,但是美方的船廠、油廠等並沒有遭到破壞性襲擊,但是南雲仍然以補給不足撤軍,放棄對美軍航母的搜索。在中途島海戰中,南雲犯了類似的問題,過於謹慎,在偵察機發展美軍蹤跡並有航母時,南雲竟然保守地選擇讓正處於戰鬥狀態或者備戰狀態的戰鬥機返航,甚至命令海軍艦隊向北撤,這無疑是主動脫了褲子讓美軍打自己屁股。

南雲的指揮不當導致日本損失慘重,參加中途島海戰的4艘航母全部被美軍擊沉,1942年8月5日,山本五十六不得不選擇結束這場海戰,下令撤軍。美國則繼續追著日本打,在後續的追逐戰中,美軍再次擊沉日軍1艘重巡洋艦。

在南雲的指揮下,日軍在戰術上也輸了。



中途島海戰的影響。

在這場海戰中,日本海軍在珍珠港事件所創造的神話被徹底打破,當然日本海軍實際上在珊瑚海海戰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美軍在中途島海戰中擊碎了日本妄圖掌控整個太平洋制海權以完成對南太平洋侵略的戰略目標,所以後來日本為了翻盤才有將戰略重心轉移到瓜達爾卡納爾島,試圖從瓜島扼住美國在南太平洋的“脖子”,結果又被美國掀翻了。更不要簡單地認為日軍在珍珠港事件中摧毀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但是在美國的航母完好無損的情況下,這只不過是皮外傷而已,在美國強大的生產力面前,重建太平洋艦隊也不過是美國國會上的幾張投票罷了。

日本耗資源耗不過美國,比生產力也比不過美國,這也是日本為什麼這麼重視太平洋戰場的原因,想到南太平洋掠奪資源,結果被美國踹出去了。

日本在中途島海戰中失敗,對於整個二戰戰局有著積極的意義,甚至也可以說美軍的勝利是二戰的轉折性勝利。


寧糊塗


中途島海戰計劃的制定者是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他以大膽甚至冒險決策的能力而著稱。同時山本五十六還具有十分濃厚的櫻花情結,寧可在短時間內凋謝,也要開的十分燦爛,而中途島海戰這項大規模的計劃無處不體現著這位指揮天才的情懷。

在攻打中途島的計劃中,山本五十六共調動了206艘水面艦艇(其中包括8艘航空母艦)、約470架艦載飛機、214架岸基飛機、1.68萬人登陸部隊和建立基地的部隊,幾乎將海軍的全部精銳包括在內,可謂浩浩蕩蕩,大有一舉中途島的意味。而事實上,日美這次海戰的實力對比,日軍方面卻佔有絕對的優勢,可結果卻出人意料。

其實,這次作戰計劃包括三項獨立的但需要協同作戰的軍事行動:

第一:對西阿留申群島進行攻佔;

第二:對中途島進行攻佔;

第三:決戰於美太平洋艦隊。

這三項獨立的軍事行動,導致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分兵作戰,實際攻打中途島的海軍力量被大大減弱。由南雲忠一率領的第一航母艦隊擔任中途島的主攻,包括4艘航空母艦,運載著26架飛機。另外,4艘航空母艦上分別裝載36架基地空軍的驅逐機,準備將中途島佔領以後到島上進行佈置。另一隻入侵艦隊有12艘運輸艦進行護送,載著5800名官兵,準備登陸。這麼看來,日軍相當於是主動放棄了自己巨大的優勢,日美之間的實力差距就被進一步縮小了。

此外,美國海軍在之前襲擊威克島時,截獲了1艘日本巡邏船,得到了一本日本海軍電報密碼,所以這次海戰美國海軍方面對日本艦隊的艦隊實力、作戰計劃和指揮人員的情況都瞭如指掌。而日軍方面則對此一無所知,只是按著自己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實則是被美國艦隊實實的玩了一把。

另外,南雲忠一的指揮也存在著重大的問題。首先是忽視了偵察任務,南雲艦隊沒有專門的偵查機飛行隊,而且日本艦隊沒有進行雙相搜索,單相搜索導致對美艦隊動向產生遲誤。而且在關鍵時刻,南雲沒有采納山口多聞的建議,導致艦機同沉,損失慘重。山本五十六大將則親自坐鎮戰列艦隊出戰,為保持無線電靜默,自動放棄了戰役的指導。幾個因素加起來,山本不得不接受中途島慘敗的現實。


歷史長流水


中途島海戰,從軍艦的勢力來說,日本海軍比美國海軍稍微佔有優勢。但日本海軍為什麼戰敗呢?

大致原因如下:

1、戰爭目標。1941年的偷襲珍珠港,和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都是日本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發生的。中途島海戰之所以發生,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偷襲珍珠港的偷襲效果並沒有能夠徹底摧殘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活動能力。因此山本五十六在偷襲珍珠港戰後對戰爭效果進行了檢討:


頭六個月或一年大約是可以順利進攻的。但對於第二和第三年的戰事,我就毫無信心了

即山本五十六認為,偷襲珍珠港只能組織美國海軍6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但在第2年、第3年日本面臨美國海軍攻擊的風險大幅度增加。

這是日本海軍沒有能夠在偷襲珍珠港徹底摧毀美國海軍基地從而迫使美國海軍撤回到美國西海岸的後果。

因此,為了再次重創美國海軍,為日本贏得更多時間,山本五十六再次制定計劃,發起中途島海戰,意圖再次伏擊美國海軍。

即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的目的還是伏擊美國海軍,以徹底摧殘美國太平洋艦隊,完全掌控太平洋航海權。

日本海軍在1909年所制定的和美國作戰的《國家防衛策略》中就認為日本海軍和美國海軍決戰的地方就是在馬里亞納群島和馬紹爾群島之間海域。

在1911年羅傑斯少將制定的和日本作戰的《橙色計劃》中,美國就認為一旦日本攻擊自己,美國將會失去太平洋地區,退回到美國加州等西海岸。在保存實力後,美國海軍將收復菲律賓,然後北上和日本海軍展開作戰,最後封鎖日本本土。

二戰前日本和美國兩國對於決戰地點的不同預測:

紅色是日本預測和美國海軍決戰地點

藍色是美國預測和日本海軍決戰地點。

由於山本五十六堅持偷襲,改變了日本和美國兩國原本制定的決戰地點,變成了中途島。

二、日軍中途島作戰計劃分散。在偷襲珍珠港之後,山本五十六和參謀宇垣纏為了對付美國的航母,就策劃攻佔夏威夷瓦胡島,誘使美國海軍出擊並殲擊。山本五十六的目的是在美國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和獨立級航空母艦服役前,摧殘美國太平洋海軍,讓日本海軍獨霸太平洋。

但山本五十六攻打夏威夷的計劃,被陸軍部和海軍部否決,最後大本營決定南下策略。1942年3月6日美國的列星頓號、約克鎮號航母空襲日軍,導致了日本認為這是美國海軍反攻的預兆。

4月2日,山本五十六再次提出進攻中途島計劃,以並離職來威脅大本營,最後大本營統一了山本五十六攻打中途島計劃,但條件是:

攻打中途島計劃(MI作戰),必須同時執行攻打阿留申群島(AL作戰)、攻打莫士比港(MO作戰)。

也就是說中途島海戰並不僅僅是伏擊美國海軍的中途島這個地方的戰鬥,還要同時進行攻打阿留申群島和莫士比港。

一場戰爭,有三個目標。這就註定了中途島海戰成功的機率大大降低,因為這會減少作戰計劃的資源和精力,同時增加計劃洩露的風險。

事實上,正是美國海軍破譯了日本攻打莫士比港的作戰密令,才在珊瑚海擊敗了日本海軍,導致日本海軍有三艘航母無法參加中途島海戰,即MI作戰。

當時美國海軍有5艘航母,分佈是列星頓號、薩拉託加號(回國整修)、約克鎮號、企業號、大黃蜂號。

日本當時有6艘航母: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

珊瑚海之戰後,美國損失1艘航母,日本損失2艘航母。致使原本的6VS4變成了4VS3。

MO作戰先進行,然後同時進行MI作戰和AL作戰,讓美國海軍在破譯MO作戰後,先發制人擊敗日本海軍,在以逸待勞在中途島反包圍日本海軍。

同時進行三個作戰計劃,這也是日本在中途島海戰失敗的重大原因。因為日本海軍如果沒有在珊瑚海之戰的損失和阿留申群島的分散兵力,日本海軍即便被美國海軍反包圍,還是佔據優勢的。從1909年日本海軍就開始準備和美國海軍的決戰,而美國海軍雖然從1911年就開始和日本海軍的作戰,但在偷襲珍珠港之戰後,氣勢上已經遜了一籌。

也就是說,沒有MO作戰和AL作戰,日本和美國不約而同設想的兩國海軍正面決戰將在中途島進行。而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勝算比美國海軍高。美國海軍被迫徹底到西海岸將成為1911年羅傑斯少將預想的事實。

三、因為MO作戰密令暴露,讓日本海軍的伏擊變成被伏擊。山本五十六的計劃是用陸軍攻佔中途島來作為誘餌,讓夏威夷的美國海軍來攻打,從而伏擊他們。

山本五十六的計劃:

1、由田中賴三率領5000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攻佔中途島;

2、近藤信竹空襲並支援登陸部隊,在美國海軍在中途島南面出現時,撤退誘敵北上到中途島北部;

3、南雲忠一的第一艦隊在中途島東北偏東500英里海域埋伏,在美國海軍進入中途島北面海軍時出擊;

4、山本五十六指揮的主力在南雲忠一以西300英里埋伏,

5、高須四郎部隊作為MI作戰和AL作戰的支援。


美國海軍反埋伏計劃:

美國的計劃很簡單:16和17特遣隊專門攻擊日本海軍航母,中途島駐守的飛機和潛艇專門攻打航母之外的其他日本船隻。

這個計劃看似簡單,其實和山本五十六發動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海戰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樣的:擊沉對方的航母。

就打航母,就打航母,就打航母。這也是為什麼中途島海戰日本損失4艘航母后從戰略上由進攻轉向防守的根本原因。

從整體上來看,太平洋戰爭的構建就是航母。誰有航母,誰就佔有攻擊的主動權。

四、日本中途島海戰和攻打阿留申群島的戰鬥機會規模太大,行動準備時間有不足,導致不少軍艦準備不足。南雲忠一在5月25日彙報,登陸機動部隊因為補給問題而無法按期出發,迫使山本五十六不得不把作戰計劃時間推遲1天,這也讓美國海軍在當天撲了個空。第六艦隊的潛艇因為維修和避開美國空軍的監察,也不能按時到達夏威夷海域。K計劃也因為美國增派水上飛機而無法執行。珊瑚島海戰導致2艘航母無法參戰。

這些都是大本營要求山本五十六攻打中途島必須執行MO作戰和AL作戰的緣故。如果只是單純的中途島海戰這個作戰目標,相信日本海軍的準備還是比較充分的。

由於美國海軍提前準備好,先伏擊前往伏擊區的南雲忠一的第一艦隊,打亂了山本五十六原本的伏擊計劃。


總結,中途島海戰日本失敗的原因:

日本陸軍部、海軍部、大本營並不重視山本五十六擊潰美國航母的建議,偷襲珍珠港和中途島海戰都是在山本五十六的辭職威脅下才得以進行;

中途島海戰在MO作戰之後和AL作戰同時進行,導致了作戰計劃洩露和作戰計劃準備不足,讓日本海軍從伏擊變成被伏擊,從準備充分到匆忙上陣。

事實證明,日本在中途島損失4艘航母后,直到1944年才有大鳳號航母服役,但當時美國已經有大量的艾塞克斯級和獨立級服役。日本再無不能和美國爭奪太平洋航海權,也無力東山再起。

山本五十六一心堅持偷襲並摧毀航母的計劃並沒有錯,但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之前重視的是海軍戰列艦,而非航母。

山本五十六在給他姐姐的信裡表達了對偷襲珍珠港效果的看法,也可以看出他為什麼堅持要發動中途島海戰以消滅美國海軍的原因:


戰爭終於要開始了,雖然現在到處充溢著熱鬧喧譁,但這一切都會消失……珍珠港的勝利微不足道,不適合用來大肆宣傳,這樣會使日本人民忽略了事情的嚴重性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中途島海戰,日本投入航母8艘、軍艦99艘、潛艇21艘,飛機約700架。而美軍只能出動包括3艘航空母艦在內的23艘艦隻,飛機354架。實力懸殊,分析原因:多的不說,就說兩點,估計也是大多數人贊成的三點:1)情報,這個故事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就是在大戰前夕,美國屢次截獲日本不加密電文,而在電文中,最經常提到的就是AF,美國情報官於是上報當時艦隊司令--尼米茲,於是情報機構決定恢復中途島上淡水系統冷卻器有問題,讓派人來修為由,成功確定情報裡所指的AF就是中途島,於是尼米茲在這裡調集重兵,勢必要拿下這一戰。

中途島地形

2)技術,這個可能有人不知道,那就是關於雷達技術,二戰期間,東京工業大學的八木教授研製出一種雷達,未受到日本政府重視,連申請日本國家專利也未獲批准,因此八木教授很生氣,後來美國邀請他赴美講學,得到的"八木天線"技術,投入的太平洋戰場,使美軍艦隊的雷達優於日軍艦隊,雖然當時的雷達技術只能探測30海里,當著已經不錯了,相當於明眼人打瞎子,因此美軍的勝利與這種雷達有很大關係。

3)指揮,眾所周知,南雲中一在換彈問題上,一直很凌亂,一會掛炸彈,一會掛魚雷,致使甲板上大量剛卸下的炸彈沒有收回,在遇到美軍攻擊時,無異於自殺。當然這也不能怪南雲,因為他也是根據偵察機反饋的消息,做的判斷,只能說是指揮上立場不堅定,判斷失誤。


小超電影


日軍的慘敗完全是自找的,從一開始就是犯了多個錯誤,整個計劃制定的一廂情願。

日軍根本沒有想好,為什麼要發動中途島戰役?日本的思路相當小組亂,一場以攻佔一個島的目標的行動,最終變成了一場戰略決戰,幾乎將自已的全部兵力都投入進去,而且制定的計劃幾乎就是一個混亂來形容,看似安排周密,其實任何一個地方出現差錯,都會讓整個計劃失敗。

日軍給自已編了一個劇本,先在阿留申方向上發動進攻,引美軍主力艦隊整體來援,再突然在中途島開新戰場,把出援的美國艦隊吸引進來,從而進行一場決戰。如果這中間出點問題,日本就沒有勝算了,美軍行動不在日軍計算之內,那怕出點誤差都是大問題。

為了演好這大劇本,日本進行周密的安排,其實是怎麼不利,怎麼來,原本強大的艦隊被分開了,相互間根本支援不了。而且給各部的任務也相當複雜與混亂。中途島要派航母主力去攻擊,其實這個島本身的防禦力量並不高,這有點殺雞用牛刀,可是日軍的航母編隊還有一個殲滅美軍艦隊的任務。

沒等開演,日本先在情報戰中失敗了,作戰意圖,甚至大體的作戰方式為美軍所知,這讓美軍有了機會按自已的劇本開戰的機會,而不是日軍的計劃。日本一系列作戰安排,在日艦隊發現美軍航母之前,全部是失敗的。美軍艦隊在在最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出現,然後對日軍發起致命的進攻。既便當時,日本偵察機及時發現美艦隊也一樣,因為美軍的艦載機群的出擊不會被改變,日本艦隊被一通轟炸的命運不變。

由於雙方的航母兵力相當不大,以4 :3,日本依然沒有勝的把握,既便日本指揮官沒犯,對於戰局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南國軍情


中途島海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1942年6月,美日海軍在太平洋中途島進行了一場力量懸殊的較量,經過1天的海上激戰,日本損失航空母艦4艘、巡洋艦與驅逐艦各2艘、戰列艦1艘,飛機332架,還有3700名艦員及飛行員;美軍僅損失航空母艦與驅逐艦各1艘,飛機147架,陣亡士兵307人,美國完勝,日本慘敗。如此的兵力懸殊情況下,美國獲勝是通信技術的勝利,是情報獲取的勝利,是戰場指揮藝術的勝利。那麼日本為何會慘敗?請往下看。

(南雲忠一)

先看看美日雙方兵力對比

日本海軍:擁有7艘航空母艦、1艘輕型航空母艦、5艘水上飛機母艦、11艘戰列艦、20艘巡洋艦、66艘驅逐艦、29艘潛艇、21艘補給艦、17艘運輸艦、5艘掃雷艦、390架艦載機及100架水上飛機,總指揮為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戰場指揮為南雲忠一海軍中將。

(斯普魯恩斯)

美國海軍:擁有3艘航空母艦、8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19艘潛艇,238架艦載機,其他軍艦15艘,總指揮為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海軍上將,戰場指揮為斯普魯恩斯海軍少將。美日這場海戰力量懸殊如此之大,大家看了都不相信日本會慘敗。

再看看作戰過程有無瑕疵

1942年5月20日,美軍在戰前已確定了日本襲擊的目標為中途島,而此時的日本並不知情。5月27日,美軍僅用4天就恢復了在珊瑚海遭受重創的“約克敦”號航母的戰鬥力。日本在阿留申的佯攻,美軍並未理睬,將所有航母埋伏在中途島以北200海里處,準備伏擊南雲艦隊。

(日本加賀號航母)

南雲忠一開始了拙劣的表演

6月4日凌晨4時30分,南雲的航母艦隊抵達中途島西北240海里處,派出5架偵察機搜尋美軍航母,並派出180架戰機對中途島進行首輪轟炸,轟炸間隙,有10架美國魚雷轟炸機獨自飛向了南雲的航母,7架被擊落,有3架突破防線對南雲“赤城”號投下了魚雷,但均被躲過。南雲發現島上飛機還能起飛,急忙發出第二波攻擊命令,航母上亂作一團,忙著拆掉飛機上已裝載好的魚雷,換上高爆炸彈。

(美國企業號航母)

所有飛機更換完畢高爆炸彈後,一架偵察機發來訊息,在中途島以北200海里發現敵艦10艘,型號不詳。南雲擔心有航母,立即下令拆掉高爆炸彈,更換魚雷。估計此時的地勤處於崩潰中。航母再一次出現混亂不堪的局面。

正在混亂之時,從中途島飛來16架美軍轟炸機,但全部被擊落。又有15架美軍空中堡壘,也沒有命中目標,被擊落。8時20分,日本偵察機發現疑似航母,此時,日軍第一批攻擊的飛機已返回艦隊上空,等待著艦;第二批還沒起飛;保護艦隊的戰鬥機群燃料也即將耗盡。南雲無奈的命令暫緩第二批起飛,騰出地方,讓第一批飛機降落,甲板上堆滿了高爆炸彈和魚雷。

(中途島海戰圖)

斯普魯恩斯開始了優秀的表演

此刻,斯普魯恩斯已確定了南雲艦隊位置。9時30分,從“大黃蜂”號航母上起飛的15架戰機發起第一輪攻擊,均被擊落。接著,從“企業”號航母上飛來的14架被擊落了10架。10時15分,從“企業”號上起飛的37架戰機悄然出現在南雲艦隊西南方上空。他們發現了堆滿炸彈的“赤城”號和“加賀”號,投下了重磅炸彈,“加賀”號率先爆炸,迅速沉沒。“赤城”號也被擊中,迅速起火,南雲下令棄艦。幾分鐘後,日本航母“蒼龍”號也被從“約克敦”號起飛的17架美軍轟炸機擊中,緩緩沉入大海。

(中途島海戰)

日軍唯一剩下的“飛龍”號航母尾隨返航的美機,向“約克敦”號航母投下炸彈,不得不棄艦。“飛龍”號也被美機擊中,淹沒在火海中。日本丟掉4艘航母后,急於報復,誘使美軍追擊,但美軍沒有上當。次日佛曉,山本五十六明白沒有航母的艦隊太過危險,下令撤退,撤退途中又被美機擊沉巡洋艦1艘。日本海軍一敗塗地。

(中途島海戰)

大家看到這裡,應該已經很清楚日本一敗塗地的原因了。首先,是日軍南雲忠一中將絕對是紙上談兵之輩,指揮水平有待商榷;其次,日軍艦隊過於分散,沒有集中優勢兵力;再次,日軍戰前準備、偵查不足,過於自信、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對戰場形勢的把控實在不敢恭維;最後,通信技術及雷達技術的落後,導致目標遲遲定不了位。中途島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母實力對比。

(中途島海戰)


野史也是史


不請自來!


從宏觀來看,日本中途島海戰的戰敗是必然;總結了7點,算是日軍中途島海戰失敗的7宗罪吧!


失敗之一:部署了8艘,實際中途島海戰只有4艘航母


整個中途島海戰的戰略方面,日本部署了8艘航母,但實際參與到交戰的只有4艘;也是南雲忠一的四艘航母,分別是:赤城、加賀、蒼龍、飛龍;而美國有3艘航母,雖然兵力有差距,但日本不足以形成碾壓之勢。

而其他四艘中,有2艘在維修,有2艘被分配去阿留申群島做無意義的佯攻了。


失敗之二:信息不對稱

在中途島海戰之前,美國就截獲了日本的電報,知道了日本在中途島的戰略戰術思路,及軍力的調動情況;這就形成了美軍提前做好準備在中途島伏擊的狀態,而真因為美軍提前截獲日軍動態,所以提前在中途島部署了122架飛機,這大概相當於一艘航母滿載的艦載機數量;所以從交戰的數量而言,美軍並不處於下風。


失敗之三:戰術過於複雜

雖有8艘航母,近百艘戰艦,但由於同時進攻阿留申島和中途島多地,進行多編隊攻擊;戰術過於複雜,兵力過於分散,反倒沒有了重點。

日軍在珍珠島戰爭之後核心目標是摧毀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戰鬥力,所以打擊航母是關鍵;但在中途島戰爭中一會攻擊島上飛機,一會攻擊航母;戰略目標混亂。

而反觀老美,則是集中兵力一舉殲滅(符合兵法中的重點打擊)


失敗之四:忽視防禦且掉鏈子

碩大的航母,在航母上空長期保留的飛機竟然不足10 架;而且攻擊重點不明確,一會要攻擊對方飛機,一會要攻擊對方戰艦,最後導致艦船上的彈藥經常更換,一會是魚雷一會是炸彈,導致甲板上堆滿了彈藥,被擊中的時候引起連鎖反應也就是不奇怪了;

而且南雲不願意分散進攻力量,組織偵察機編隊,而採用老式的水上飛機偵查,並且在起飛前有2架飛機出現故障,延誤了起飛時間,導致發現美軍的時間較晚。


失敗之五:將帥不和

日本作為東亞國家,受東亞文化薰陶,都同樣有著派系鬥爭;山本五十六和南雲忠一是不和的,山本是少將屬於航母支持者,而南雲屬於鉅艦大炮的支持者;而南雲往往桀驁不馴,不聽指揮;在日本海軍內部永野修身雖然是海軍部的幕僚長,但屬於實際掌權者,而南雲作為永野修身的小弟,他倆人都是鉅艦大炮派的支持者;

機動部隊作為日本的重要部隊,誰能成為司令官,意味著以後官運亨通。按照山口的思路,最佳的機動部隊司令官是山口多聞;

在兩派常常會有爭鬥的情況下,永野修身讓魚雷戰和航海專家南雲中一來當,而且南雲和山本軍銜差別在素來講究等級的日軍中,是一個極大的隱患。


失敗之六:海戰觀念落後

日本從一戰前到二戰,海軍基本沒吃過敗仗;戰術也因為長期勝利沒有進行革新;而美軍在珍珠島被日軍擊沉戰列艦之後反倒是放開了手腳,以航母為核心,對戰列艦和航母進行混編;這直接可以對航母形成對空掩護;而反觀日本則將【大和】號留在駐島,等待決戰使用,由於沒有進行混編,南雲只能用巡邏機對航母保護,力度不夠。


失敗之七:科技實力落後

關鍵的一點就是,兩邊在交戰前,美軍的航母都配備了雷達,日軍還沒接近就已發現,而日本基本還處於靠目測的階段;這個在美軍藉助雲層進行俯衝式轟炸的時候特別明顯。

其次就是維修能力,珊瑚島海戰後日本的【翔鶴號】修理需要一個月,而美國為了讓約克城號參戰,集中3天3夜搶修,這就是科技硬實力的體現。


所以,日本戰敗一點都奇怪;而珍珠島海戰雖然勝利了,但從根本上並沒有達到日本戰前的目標(也就是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航母集群),而只是打沉了大批的戰列艦,而後也沒有立即找尋美軍航母蹤跡進行打擊。二戰末期,海軍戰術已向航母轉型。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