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信中国》的意义在于通过朗读信件、讲述背景,将历史情感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关照现实的目的。

“《信中国》让英雄重新有了鲜活的生命”、“节目有一种让人身临其境的魅力”……近期,由中央电视台和世熙传媒联合出品的《信中国》掀起不少热议。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在这档节目中,因主持人身份被人熟知的朱军,多了制作人和总导演的新身份。多年来,朱军查阅了诸多名人、伟人的信件,以及重要历史时期普通人的书信,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存在,并认为新时代下,这些信仍然值得被更多的人关注。

于是,《信中国》第一季便以“党性与人性的辉映”为主题,从1921年建党以来的2000多封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件中甄选了50多组信件。

自3月9日开播以来,《信中国》将这50多组信件逐一打开的同时,也打开了字里行间隐在历史中的时代故事,这其中有亲人间的对话,有爱人间的倾诉,也有朋友间的畅谈。

写给亲情

写信人:黄继光、邓芳芝——读信人:杨洋、张少华

1952年,上甘岭战役爆发,黄继光曾在战斗间隙给母亲写过一封家书,其中一句“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表达出黄继光为国捐躯的决心。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但很多观众对他的了解更多局限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节目选择与当时的黄继光年龄相仿的杨洋演绎,中间穿插张少华诵读其母亲写给毛主席的信,再加上“黄继光班”战士的现身,为观众多维度还原了他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写信人:陈觉、赵云霄——读信人:沙溢、胡可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两件并置的书信展品: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一封是这位妻子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写信人是湖南的一对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陈觉和赵云霄在就义前留下的这两份遗书,无不饱含着革命志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从流畅工整的笔触中,观众看不到他们的恐惧,感受到的只是共产党人面对死亡的从容和满腔真情的流露。

写信人:赵一曼——读信人:刘涛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不屈的民族气节,几十年来,一直被牢记并传颂。这位黄埔军校的女学生、东北抗日联军的女政委,留给孩子最后的心声是“好好学习”。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短短的书信言语中,赵一曼屡屡提及自己未能对儿子尽到教育责任的遗憾,但同时不悔自己为国奉献的决心。印象中,赵一曼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抗日英雄,但通过刘涛的演绎,使得赵一曼舐犊情深的母亲形象跃然荧屏,感人至深。

写给爱情

写信人:杨开慧——读信人:韩雪

1927年8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藏在家乡。三年后,杨开慧因拒绝与毛泽东断绝关系和不肯叛党,在长沙被枪杀。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几十年后,人们在修缮杨开慧的故居时,发现了用蜡纸包裹着的书信手稿。这封信件的存在,再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爱情的见证,也使得毛泽东和杨开慧的英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可亲可感。

写信人:张亚——读信人:王丽坤

2016年5月,辽宁舰本该迎来它的又一名舰载机飞行员张超,但就在前几天,他在驾驶舰载机进行训练的时候,飞机突发故障。为了避免战机损毁,张超错过了4.4秒的最佳跳伞时机,不幸牺牲。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这是一位军嫂(张亚)“再也无法寄出”的信。王丽坤把中国军人背后的爱人带到荧屏前,让更多人了解了新时代军人们的使命与信仰,也更真切地感受到在军人背后默默支持与付出的“最可爱的人”。

写信人:衣国玲、李刚——读信人:徐峥、陶虹

5.12汶川地震,有一群奋斗在一线的“超级英雄”,飞行员李刚就是其中一位。在李刚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妻子衣国玲为丈夫送去鼓励:“其实我很自豪,因为我的爱人,你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李刚在给妻子的回信中只字未提灾区的艰难状况,反而句句宽慰妻子。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这两封写于地震期间的信件,字里行间透露着质朴,蕴藏着一种浪漫和感动,将惊心动魄中的温暖传递给观众。同时,这两封信更表达了夫妻二人“舍小家,顾大家”、相互扶持的真挚情感。

写给友情

写信人:朱德——读信人:杨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在与旧识谈话时得知,四川老家正逢旱灾,于是想到了自己的两位老母亲(生母、养母),无奈囊中羞涩,于是给儿时好友戴与龄写了这封“借款信”,并直言“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通过这封书信,很多观众才知道,作为中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朱德,虽然在战场上战功赫赫,但是在生活中却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看罢,让观众感知到革命先驱“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情怀。

写信人:马三立——读信人:常远

节目第六期,常远带来了一封马三立于1989年写给友人钟德海的信件。在这封字字风趣的信中,“相声泰斗”马三立讲述了一段乱辈分、认好友钟德海为“干爹”的故事。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很多人都知道马三立的相声,但鲜少有人知道他还上过朝鲜战场慰问过部队战士。通过朱军的演绎,这段历史得以被更多人熟知。“不管怎么样,能长寿无病就是幸福”,在二人的书信中,观众不仅可以看到马三立的艺术造诣,也能看到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信中国》通过“讲述人”与“信使”的演绎,将那些为历史留下光辉印记的人物拉到我们面前。临近收官,回顾经典片段,无论是烈士赴刑场前的诀别书、妻子对已牺牲丈夫的反复呢喃,还是抗战在前线的战士写给后方亲人的手信,都让观众为之动容。不难发现,剖析这档文化类综艺的内核,最能触动人心的恰恰是每一封信所承载的厚重情感。正如《信中国》总制片人刘熙晨所言,更希望观众在被情感被打动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感悟和力量,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动力。

《信中国》回眸:触动人心的是信件承载的厚重情感

来源 :广电时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