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人民日報轉發提醒!這些大學千萬不要去

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公佈,家長們也開始通過各個渠道來為自家考生尋找“重點學校”。而近日人民日報在官方微博高調曝光的虛假大學名單也在提醒著各位考生家長:高考報志願,別上當!

人民日報轉發提醒!這些大學千萬不要去

對此,百度安全專家表示,高考後是網絡黑產爆發的高峰期,不法分子已經針對高考考生和家長“定製”了多個詐騙陷阱,家長和考生在挑選心儀學校的時候,應提高防範。

高考期間的詐騙,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種手段:

手段一:創辦虛假大學

這些學校部分仿冒正規高校的校名,學校簡介多是抄襲拼湊而成,部分“虛假學校”被曝光多次仍換個域名繼續存在。

虛假大學通過對並不存在的學校進行包裝,抓住考生及家長“低分上名校”的心理,從而實施詐騙。

手段二:謊稱有“內部指標”

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省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朋友,稱有辦法讓“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重點院校,讓專科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本科院校,或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等,實施詐騙。

手段三:網絡詐騙

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設立虛假招生網站,聲稱可以代辦入學,讓考生取得正規學籍、文憑。實則為騙取錢財。

手段四:偽造錄取通知書

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錄取通知書,讓考生或家長將學雜費事先打入銀行賬號,欺騙學生。

手段五:冒充高校招辦人員

不法分子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攜帶高校招生宣傳資料,誘騙學生及家長填報志願。

在取得家長的信任後,又強調錄取的難度,暗示考生及家長慷慨出手,往往交錢後再無音信。

人民日報轉發提醒!這些大學千萬不要去

那麼,對於高考考生和家長而言,如何才能避免上當受騙呢?

首先,放平心態,通過官方渠道查詢招生信息。雖然每位考生希望考取更好的高校,但也不排除一些考生考試失利,考取心儀大學可能就比較危險。萬萬不可因“只上重點”的心理,隨意相信不靠譜的“內部招生”“關係名額”等詐騙信息,應以學校發放的《考生指南》招生信息為準,先選定自己的意向學校及專業,到官方招生網站查詢歷年分數線,最終應該嚴格通過各省官方網站報考。切不可聽信網絡、電話或短信裡所謂“內部消息”。

其次,收發相關文件等,通過學校走流程。錄取通知書等重要文件。對此,百度安全專家提醒寄送地址選擇學校,一是避免寄送時自己不在家無法領取,二是防止不法分子偽造相關文件或竊取考生信息實施詐騙。

此外,考生也可以直接使用正規查詢工具驗證所選學校的真偽,比如百度安全的“虛假大學曝光榜”,如果查詢結果中顯示“虛假大學”,那就請一定不要相信這所學校!

人民日報轉發提醒!這些大學千萬不要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