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一邊是人心惶惶,一邊是說風險可控,關於股權質押你信誰?

一邊是不斷爆出質押風險的“閃崩股”,一邊是管理層“數據說話”的風險可控。在現實和理想面前,我們到底應該信誰呢?

一、為何會出現高比例股權質押?

股權質押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什麼?答案自然是為了融資借錢。知道了這一點,也就解開了上市公司大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的的原因。

1、市場環境差,直接融資變得異常困難;

2、減持新規發佈,大股東二級市場直接套現路徑基本被堵死;

3、高槓杆運作是中國企業的常態;

4、中小創公司享有的高估值和高市值讓大股東將風險置之度外。

股權質押融資本身並沒有問題,就像普通投資者信用卡消費一樣,問題就在於你不能過度消費。A股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問題也是出在了“過度”二字,質押比例太高了。

據券商中國統計,截至上週, A股共有52只股票質押比例超過60%,128只股票質押比例超過50%,354只股票質押比例超過40%,有9只股票質押比例超過70%。甚至有9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已經將手中持有的股票全部質押貸款了。 玩得“過火”,風險也就來了。

二、高比例股權質押有哪些風險?

截止2018年6月19日 ,A 股進行股票質押的企業數量有3453家,佔A股所有上市公司數量比例的 97.57%,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涉及股票質押。股票質押作為常見的融資手段, 能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但過高比例的股權質押往往潛藏信用風險,尤其是當資本市場波動加大時,企業面臨的風險將加速暴露。

1、股價劇烈波動影響投資者利益

股權質押一定是和股價掛鉤的,但股價接近平倉線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股價的劇烈波動,影響包括大股東在內的所有股東利益。

2、股價下跌影響大股東流動性

股價下跌超過平倉線的 時候,大股東有幾個途徑可以避免強制平倉,追加保證金、增加抵押品、重複質押,無論哪一條都需要大量資金作為後備力量,這對大股東流動性提出了極大考驗。

3、股價下跌影響上市公司控制權

一旦大股東沒有新的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者新的抵押物出現,就不得不強制賣出股票來還錢。這樣大股東持股比例就會下降,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也就會大大減弱甚至出現控股權變更。

一邊是人心惶惶,一邊是說風險可控,關於股權質押你信誰?

4、引發資本市場恐慌

一旦大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融資投資的項目沒有達到預期,勢必讓投資人對上市公司發展失去信心。而在弱勢市場環境中,股票大範圍下跌導致的高比例股票強制平倉,比如引起投資者的情緒恐慌,這就是為什麼市場上的“閃崩股”越來越多的原因。

分行業看,目前股權質押規模較大的行業是計算機、醫藥、化工、房地產等 。從股權質押規模來看,計算機和醫藥行業股權質押對應股票市值規模最大,截止6月21日分別為3076.2億元和3 025.3億元,而化工、房地產、電子對應股票質押規模也在2000億元以上。而從股權質押佔市值比例來看,除計算機和房地產之外,其它行業都在10% 以下,計算機股權質押佔市值比例最高,為18.4%。

一邊是人心惶惶,一邊是說風險可控,關於股權質押你信誰?

三、股權質押到底可不可控?

官方: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同志26日答記者問時表示,已經注意到市場的關注。根據滬深交易所統計數據,目前, 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 200% ,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兩市總市值中的佔比 1% 。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同日,滬深交易所也分別發佈公告稱,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其中, 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滬市總市值中的佔比不到0.2%,低於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佔深市總市值的比例不到 2% 。

樂觀派—招商證券 長城證券 西南證券

西南證券認為,目前股權質押股票市值3.1萬億左右,對應融資在1.5萬億左右。其中在平倉線以下的股權質押股票市值約8000億元,對應市值不到4000億元。

一方面,股權質押融資規模以及落在平倉線以下規模有限,特別是與股災前槓桿資金規模相比。另一方面,由於股權質押操作相對靈活,因而具有較大的轉圜餘地,即使觸及平倉線,大股東也可以以手持股票補充抵押物。當前觸及平倉線的股權質押中只有2500億元左右股票的質押比例高於50%。這部分可能面臨較大的平倉壓力,其餘壓力均較為有限。

目前落在平倉線以下股權質押對應市值在8000億元左右,落在預警線以下股權質押對應市值 1 .3萬億左右,按45%的平均質押率來計算,分別對應 3600 億元融資和 5850億元融資。

一邊是人心惶惶,一邊是說風險可控,關於股權質押你信誰?

然而落入平倉線以下並非意味著需要立即平倉,股東可以繼續補充股票抵押物,而決定股東補充抵押物能力的重要指標是還有多少股票未被質押 。根據 Wind 提供數據,目前抵押比例在 5 0 % 以上的股權質押對應市值 6157.6 億元,其中股票跌幅在 4 0 % 以上,即面臨平倉壓力的股權質押市值 2487 億元,對應融資額 1134 億元,這部分面臨較大的平倉風險。而抵押比例在 20%-50%的股權質押對應市值1.87萬億元,其中股票跌幅在40%以上的股權質押市值4300億元,對應融資額1961億元,這部分面臨一定平倉壓力。而抵押比例在20% 以下的股權質押則面臨較小的平倉壓力,因為大股東有較為充分的股票可以補充抵押品。

一邊是人心惶惶,一邊是說風險可控,關於股權質押你信誰?

西南證券指出,如果股市再跌10%,面臨較大平倉壓力的股權質押市值增量約500億元,面臨一定平倉壓力的股權質押市值增量也約3000億元。無論是有平倉風險的股權質押對應市值,還是對應融資額,均較為有限,更是顯著低於“股災”前股市槓桿資金規模。因而當前的股權質押總體風險有限,不會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悲觀派——天風證券 東興證券 光大證券

東興證券認為,目前緊信用和股權質押等流動性風險一同抬升市場風險溢價,市場估值受到壓制。且這種壓制還將繼續持續,由於新規的落地加速表外社融萎縮,企業缺乏普遍缺乏流動性 。在緊信用去槓桿的政策背景下,資產新規的調整加速了融資渠道縮窄,非標融資、通道業務 遭到全面封堵。再加上違約頻發企業債融資受到信用風險衝擊,市場下跌連鎖效應引發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加大,形成惡性循環。

光大證券認為,在股票價格下跌觸及補倉線時,控股股東需要及時追加質押品,如果控股股東的質押比例已然過高,則很有可能出現“無券可押” 且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此時,出借人有可能會強行平倉並使控股股東和公司面臨實際控制權轉移的風險。公司實際控制權的轉移有可能引發管理層的動盪並給公司的業績帶來不確定性。例如,南玻 A 、山東山水的控制權轉移後,其經營業績出現了明顯的波動並引起債券收益率的上行(甚至是違約)。

過高的質押比例會使控股股東處於控制權轉移的風險中 ,因此當財務狀況健康時,控股股東大概率不會選用此種明顯激進的質押比例 。換句話說,如果控股股東的質押比例過高,則很有可能是因為其窮盡了其餘的融資方式,光大證券對其後期的再融資表示擔憂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