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一边是人心惶惶,一边是说风险可控,关于股权质押你信谁?

一边是不断爆出质押风险的“闪崩股”,一边是管理层“数据说话”的风险可控。在现实和理想面前,我们到底应该信谁呢?

一、为何会出现高比例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什么?答案自然是为了融资借钱。知道了这一点,也就解开了上市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的的原因。

1、市场环境差,直接融资变得异常困难;

2、减持新规发布,大股东二级市场直接套现路径基本被堵死;

3、高杠杆运作是中国企业的常态;

4、中小创公司享有的高估值和高市值让大股东将风险置之度外。

股权质押融资本身并没有问题,就像普通投资者信用卡消费一样,问题就在于你不能过度消费。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问题也是出在了“过度”二字,质押比例太高了。

据券商中国统计,截至上周, A股共有52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60%,128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50%,354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40%,有9只股票质押比例超过70%。甚至有9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已经将手中持有的股票全部质押贷款了。 玩得“过火”,风险也就来了。

二、高比例股权质押有哪些风险?

截止2018年6月19日 ,A 股进行股票质押的企业数量有3453家,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数量比例的 97.57%,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涉及股票质押。股票质押作为常见的融资手段, 能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但过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往往潜藏信用风险,尤其是当资本市场波动加大时,企业面临的风险将加速暴露。

1、股价剧烈波动影响投资者利益

股权质押一定是和股价挂钩的,但股价接近平仓线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股价的剧烈波动,影响包括大股东在内的所有股东利益。

2、股价下跌影响大股东流动性

股价下跌超过平仓线的 时候,大股东有几个途径可以避免强制平仓,追加保证金、增加抵押品、重复质押,无论哪一条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备力量,这对大股东流动性提出了极大考验。

3、股价下跌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旦大股东没有新的资金追加保证金或者新的抵押物出现,就不得不强制卖出股票来还钱。这样大股东持股比例就会下降,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也就会大大减弱甚至出现控股权变更。

一边是人心惶惶,一边是说风险可控,关于股权质押你信谁?

4、引发资本市场恐慌

一旦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融资投资的项目没有达到预期,势必让投资人对上市公司发展失去信心。而在弱势市场环境中,股票大范围下跌导致的高比例股票强制平仓,比如引起投资者的情绪恐慌,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的“闪崩股”越来越多的原因。

分行业看,目前股权质押规模较大的行业是计算机、医药、化工、房地产等 。从股权质押规模来看,计算机和医药行业股权质押对应股票市值规模最大,截止6月21日分别为3076.2亿元和3 025.3亿元,而化工、房地产、电子对应股票质押规模也在2000亿元以上。而从股权质押占市值比例来看,除计算机和房地产之外,其它行业都在10% 以下,计算机股权质押占市值比例最高,为18.4%。

一边是人心惶惶,一边是说风险可控,关于股权质押你信谁?

三、股权质押到底可不可控?

官方: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同志26日答记者问时表示,已经注意到市场的关注。根据沪深交易所统计数据,目前, 两市股票质押市值加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维持在 200% ,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在两市总市值中的占比 1% 。股票质押融资风险总体可控。

同日,沪深交易所也分别发布公告称,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总体可控。其中, 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在沪市总市值中的占比不到0.2%,低于平仓线的股票质押市值占深市总市值的比例不到 2% 。

乐观派—招商证券 长城证券 西南证券

西南证券认为,目前股权质押股票市值3.1万亿左右,对应融资在1.5万亿左右。其中在平仓线以下的股权质押股票市值约8000亿元,对应市值不到4000亿元。

一方面,股权质押融资规模以及落在平仓线以下规模有限,特别是与股灾前杠杆资金规模相比。另一方面,由于股权质押操作相对灵活,因而具有较大的转圜余地,即使触及平仓线,大股东也可以以手持股票补充抵押物。当前触及平仓线的股权质押中只有2500亿元左右股票的质押比例高于50%。这部分可能面临较大的平仓压力,其余压力均较为有限。

目前落在平仓线以下股权质押对应市值在8000亿元左右,落在预警线以下股权质押对应市值 1 .3万亿左右,按45%的平均质押率来计算,分别对应 3600 亿元融资和 5850亿元融资。

一边是人心惶惶,一边是说风险可控,关于股权质押你信谁?

然而落入平仓线以下并非意味着需要立即平仓,股东可以继续补充股票抵押物,而决定股东补充抵押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还有多少股票未被质押 。根据 Wind 提供数据,目前抵押比例在 5 0 % 以上的股权质押对应市值 6157.6 亿元,其中股票跌幅在 4 0 % 以上,即面临平仓压力的股权质押市值 2487 亿元,对应融资额 1134 亿元,这部分面临较大的平仓风险。而抵押比例在 20%-50%的股权质押对应市值1.87万亿元,其中股票跌幅在40%以上的股权质押市值4300亿元,对应融资额1961亿元,这部分面临一定平仓压力。而抵押比例在20% 以下的股权质押则面临较小的平仓压力,因为大股东有较为充分的股票可以补充抵押品。

一边是人心惶惶,一边是说风险可控,关于股权质押你信谁?

西南证券指出,如果股市再跌10%,面临较大平仓压力的股权质押市值增量约500亿元,面临一定平仓压力的股权质押市值增量也约3000亿元。无论是有平仓风险的股权质押对应市值,还是对应融资额,均较为有限,更是显著低于“股灾”前股市杠杆资金规模。因而当前的股权质押总体风险有限,不会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悲观派——天风证券 东兴证券 光大证券

东兴证券认为,目前紧信用和股权质押等流动性风险一同抬升市场风险溢价,市场估值受到压制。且这种压制还将继续持续,由于新规的落地加速表外社融萎缩,企业缺乏普遍缺乏流动性 。在紧信用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资产新规的调整加速了融资渠道缩窄,非标融资、通道业务 遭到全面封堵。再加上违约频发企业债融资受到信用风险冲击,市场下跌连锁效应引发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加大,形成恶性循环。

光大证券认为,在股票价格下跌触及补仓线时,控股股东需要及时追加质押品,如果控股股东的质押比例已然过高,则很有可能出现“无券可押” 且流动性紧张的局面。

此时,出借人有可能会强行平仓并使控股股东和公司面临实际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公司实际控制权的转移有可能引发管理层的动荡并给公司的业绩带来不确定性。例如,南玻 A 、山东山水的控制权转移后,其经营业绩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并引起债券收益率的上行(甚至是违约)。

过高的质押比例会使控股股东处于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中 ,因此当财务状况健康时,控股股东大概率不会选用此种明显激进的质押比例 。换句话说,如果控股股东的质押比例过高,则很有可能是因为其穷尽了其余的融资方式,光大证券对其后期的再融资表示担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