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鄭克塽不投降,清朝有能力武力收復臺灣嗎?

一德格天1


有!拿下臺灣只是個時間問題。

我們可以從清朝和鄭氏集團的雙方態勢來分析,“靜yes”認為:

1、三藩已平,鄭氏獨木難支

1673年,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叛亂,三藩之亂拉開序幕。此時的鄭氏集團在東南沿海和吳三桂、耿精忠等遙相呼應,對清朝形成了多面進攻的態勢。

但是,很快吳三桂就被阻擋在長江以南,清朝逐漸扭轉了被動局面,鄭氏集團也只好退回臺灣繼續負隅頑抗。

而在1681年清朝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後,鄭氏集團在大陸真正失去了所有盟友。如果說1661年前的南明以及1681年前的吳三桂勉強可以算作鄭氏集團的盟友的話,那麼此時,鄭氏集團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一直以來,鄭氏集團靠著劫掠東南沿海獲得補給,通過侵擾東南沿海,鄭氏集團獲得發展所必需的人口、糧食等物資。

因為臺灣開發時間太短,因此需要不斷從大陸獲得補給。而且此時的東南沿海還有大量人民反抗清朝統治,因此給了鄭氏集團巨大的支持。

但是康熙很快在浙江、福建以及廣東等省推行遷界禁海,將沿海變成無人區。失去了大陸補給的鄭氏集團很快陷入困境。

應該說,清朝的沿海封鎖作用是巨大的。而且隨著清朝統治的深入,支持鄭氏集團的人也越來越少,鄭氏集團形勢更加孤立。

2、島內不安定,危機四伏

從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島內就一直不太平。

首先是鄭成功和海軍將領施琅產生了隔閡,最後矛盾激化。1652年4月,“曾德事件”爆發,終於導致施琅和鄭成功二人分道揚鑣。鄭成功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親施大宣和弟弟施顯。後來,施琅用計逃脫,鄭成功盛怒之下處死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施琅遂對鄭成功恨入骨髓,決心投靠清朝,誓報鄭成功殺父誅弟之仇。

施琅主動來降後,清朝任命施琅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升為同安總兵。施琅的舊部得知他降清後,不少也追隨而來。就這樣,施琅成為鄭氏集團強大的敵手。

其實,當時的清朝水師實力不足,即使施琅投靠,短時間內也無法攻下臺灣。然而,島內一些列事件的發生,最終讓鄭氏集團越發混亂。

首先是鄭成功兒子鄭經和後媽私通,暴跳如雷的鄭成功很快急火攻心病逝。鄭成功死後,鄭氏集團發生分裂,為爭延平郡王王位,島內大動干戈。在臺灣的鄭軍將領擁護鄭成功的弟弟鄭襲繼位,在廈門的將領推舉鄭成功的長子鄭經繼位,雙方各不相讓。

最後,鄭經平息矛盾,掌握大權。但他公然背叛其父,竟然宣稱臺灣遠在海外,不屬中國的版圖,意圖割據一方,與清廷隔海對峙。

1681年,主政臺灣的鄭經去世,鄭氏子孫為了爭奪王位,再次發生嚴重內訌,這位清朝平定臺灣創造了條件。

3、澎湖之戰後,平臺只是時間問題

臺灣本島狹窄,缺乏戰略縱深,澎湖是其唯一屏障,澎湖一旦陷落,臺灣即可不攻自破。

1683年6月14日,施琅率領大型戰船300餘艘、水兵2萬餘人、230餘艘中小戰船,從福建東山島啟程,進軍澎湖。

16日,施琅向澎湖發起第一次進攻;

18日,施琅攻取了澎湖港外的虎井、桶盤二島,掃清了外圍;

22日,清朝水師兵分三路再次發動進攻:施琅親率56只大型戰船主攻,總兵陳蟒率領由50只戰船東線攻擊,從澎湖東側突入雞籠嶼,總兵董義率領另50只戰船西線攻擊,從港口西側進入牛心灣,佯攻登陸牽制鄭軍。

交戰雙方在澎湖展開拼命廝殺,激戰歷時7晝夜。施琅巧妙利用西南風向條件,採取“五點梅花陣”戰術,集中兵力作戰,一舉攻克澎湖列島,擊毀鄭軍大小戰船近200艘,殲滅其精銳部隊1.2萬餘人,收降近5000人。

鄭軍主帥劉國軒帶少數部下逃回臺灣。

經澎湖一戰,臺灣門戶洞開,搖搖欲墜的臺灣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1683年8月13日,施琅抵達臺灣,由鹿耳門登陸上岸。劉國軒等人到軍前迎接,臺灣各族百姓夾道歡迎。

1683年8月18日,鄭克塽率領鄭氏集團文武官員,及明朝宗室在臺的魯王世子朱恆、樂安王朱凌等削髮投降,鄭氏集團正式壽終正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自從明朝滅亡後,鄭成功佔領臺灣,臺灣鄭氏始終就是大清在西南沿海的威脅。

“三藩之亂”時鄭氏趁機佔領了廈門,漳州,泉州等地,吳三桂失敗後,鄭氏獨木難支再度退回臺灣。

其實從康熙初年,就不斷試圖通過談判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是由於雙方立場差距太大,鄭經要求仿朝鮮例,而康熙堅稱“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故而談判破裂,臺灣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對於如何收復臺灣,清朝內部意見也始終不統一,康熙採用了“剿撫並用”的方針,一方面不斷爭取和平解決,一方面訓練水軍,任命施琅,李光第,姚啟聖等人整軍備戰,隨時準備武力收臺。

鄭經去世後,臺灣政局不穩,鄭克爽在馮錫範等人的支持下,奪取了延平王之位,趁此時機,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軍出征,鄭氏則派出鎮國公劉國軒在澎湖迎敵,雙方爆發了著名的澎湖海戰,由於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劉國軒大敗,所屬戰船僅有三十一艘逃回臺灣。

澎湖一戰臺灣水師幾乎損失殆盡,且軍心渙散,想守住臺灣已經是天方夜譚,其實年幼的鄭克爽如同傀儡,臺灣大權掌握在馮錫範和劉國軒手中,在這種情況下鄭克爽才在馮錫範的勸說下投降清朝,

當時的情況,鄭克爽有兩種選擇,出逃臺灣,征戰呂宋繼續同清朝周旋,永保大明國祚,馮錫範最初也是支持這種方式,但是劉國軒卻力主投降,最終馮錫範妥協,鄭克爽獻降表投降,隨後全家被送去北京。

所以清軍完全有能力武力收復臺灣。


一點點歷史


完全具備收復的能力!

事實上在公元1683年,清朝對臺灣鄭氏集團發起總攻前,鄭氏集團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公元1661年,鄭成功起兵收復臺灣時,鄭成功的軍事力量實際上已經陷於薄弱,收復臺灣出動海陸軍兩萬5000人,鄭成功已經把他的家底基本亮了出來,在大陸也只剩下金廈等少數沿海據點和少量守衛部隊。



在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前,臺灣本土的漢族人口很是薄弱,漢族人口不過數萬,又經過荷蘭當局對郭懷一起義的鎮壓,等到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所得到的人口少之又少,雖然在隨後的20多年時間裡鄭氏集團儘可能的從東南沿海遷移人口,但由於他們的統治區域本來就小,遷移到臺灣的人口也並不可觀,加之開墾臺灣過程中,不斷與當地土著居民爆發衝突,加上多年後參與三藩之亂軍事上的損失也很大,到了三藩之亂結束後,臺灣鄭氏集團幾乎喪失了進攻能力。



在施琅收復臺灣的戰鬥中,澎湖海戰鄭氏集團損失兩萬人,隨後本土的鄭克爽率所管轄20萬人口和兩萬軍隊向清廷投降,從這一點來看,鄭氏集團在最後時刻,也只剩下20多萬人口和4萬軍隊,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當兵,幾乎明鄭王朝旗下絕大部分青壯年都在當兵,人口的緊缺和軍備的緊張,已經在嚴重拖垮明鄭王朝。

而在此前的幾年,由於在清朝經濟軍事封鎖下臺灣鄭氏集團也在不斷的陷入困難之中,在臺灣收復前的前幾年,鄭氏集團已經到了上下層官員每月都要進行捐款以彌補島內供應的窘境,在清朝沿海上萬裡遷界禁海的封鎖之下,通過僅有的海外貿易,鄭氏集團也很難保持自我補充,東南沿海和臺灣本島前後約10萬軍民陸續向清廷投降,即便清朝不主動進攻,鄭氏集團自己拖垮自己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而在軍事層面上,由於臺灣鄭氏集團的不斷弱化,軍事力量和規模都在不斷下降,鄭氏集團只能保持在澎湖列島區域約200艘戰船2萬官兵的規模來守衛整個臺灣海峽,臺灣本島只能依賴於沿海固定的炮臺來保衛沿海安全,而清朝方面,僅福建一個省的水師的規模就高於整個鄭氏集團的海軍規模,對中國大陸基本完成統一的清政府,已經有足夠的人力財力來發動這場收復臺灣的戰鬥,對於臺灣鄭氏集團來說,要麼玉石俱焚全軍覆沒,要麼提前選擇向清政府投降,保留最後的談判底氣,在臺灣鄭氏集團的命運已經進入倒計時的背景下,臺灣的統治高層選擇了最後一條路。。。。


遼寧資深球迷


鄭克爽為什麼投降?還不是因為敵不過大清?既然是這樣,那就是沒有如果。試問,哪個甘願俯首稱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