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山藥,又名薯蕷,生長於海拔150-1500米的灌叢中,喜溫。適宜疏鬆深厚的土壤,溫縣便是一個這樣土壤適宜的地方。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俗語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溫縣這片土地也孕育奇蹟,"新農人"郭功銘便是其中一個。


他二十那年,在畢業之後去到江蘇崑山小工廠做了倉管,每日機械地重複著動作。"天天在倉庫裡,我甚至能一眼看到我老年時樣子。"郭功銘這句話飽含了作為青年卻無所作為的辛酸。


於是他選擇了回鄉創業,可是如何選擇卻是一大難題。思來想去,他看中了自家種的山藥。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可是作為土生土長的溫縣人,他卻是一點都不會種山藥,雖然家裡有著十幾年的種山藥經驗,可對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真就是"門外漢,不懂行"。


而他也通過農民瞭解了些許:種山藥在於選地。土壤溼度,溫度等等都要考慮,一位經驗豐富的農民,一剷下去,便知有無。可是一旦"地沒成事",農民也只落得乾瞪眼,空流淚。


再加上近年來山藥價格持續走低、行情低迷,導致菜賤傷農。中間商賺差價,市價七八元的山藥,農民只能從中獲利兩到三毛錢,更是令農民利潤微薄。


小郭另闢蹊徑,藉助互聯網途徑解決山藥銷量問題,打造"互聯網+山藥",可如何去尋找平臺成了當務之急!


轉機在2018年國慶節,郭功銘拉上"發小"周超、郭大偉,三人對比一番,選擇了拼多多,讓家鄉特產鐵棍山藥搭互聯網快車推銷出去。

一說起銷量,郭功銘便笑得合不攏嘴,去年十月中旬,網店開業第二天便迎來了第一個訂單——"一提高端禮盒,48元。"郭功銘至今記憶猶新,那一單他親自送,十幾裡的路,伴著笑聲過去。僅去年,郭功銘的網店便獲利二十餘萬元。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沒有了中間商賺取差價,農民與消費者直接線上交易,不但省去時間成本,而且也為農民獲得了大量利潤。"郭功銘說著,"高峰的時候一百多單,到了春節更是火爆!"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隨著銷量的增加,郭功銘等人漸漸為人熟知,主動找上門的鄉親越來越多,鄉里也越來越多地談論。在郭功銘的帶動下,紛紛躍躍欲試。


看著一車車的山藥,郭功銘笑著說:"定個小目標——今年賺他三百萬。"

從流水線工人到山藥少年,小夥翻身狂攬300萬,一線白領都比不上

從二十萬到三百萬,既是郭功銘的未來目標,更是新一代農民對美麗鄉村的憧憬,也意味著那個"離鄉務工"的時代終將過去,"回鄉務農"不再是空談、笑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