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這些習慣和意外讓孩子的牙齒不整齊,別讓牙齒影響孩子成長!

牙齒是人類身體最堅硬的器官。一般而言,牙齒呈白色(正常人略帶微黃色),質地堅硬。人類語言發音與口中前排上下的牙齒(門牙)密切相關,古漢族標準語稱為“雅言”,牙齒的整潔,甚至關係到社交活動和地位。最早4個多月的寶寶就開始長牙了,寶寶長牙有什麼症狀?如何避免牙齒不整齊?

這些習慣和意外讓孩子的牙齒不整齊,別讓牙齒影響孩子成長!

剛出牙的寶寶可能會出現煩躁、流口水、哭啼,甚至還有寶寶會出現發燒現象。這是因為剛剛萌出牙齒的時候,牙齦可能會有些發炎,會有疼痛不適的情況,這時候要積極的護理小朋友的口腔衛生,通過鹽水紗布,或者是用棉籤沾水進行口腔清潔,保持兒童的口腔衛生。

6歲開始長第一顆恆牙,7歲開始換牙,換牙期通常在6-12歲。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根據孩子的發育情況,換牙的時間可能會提早或推遲一點,孩子換牙是有固定順序和規律的,通常情況下,6~7歲時下頜的乳中切牙(中門牙)開始搖動、脫落,不久,在此處長出恆中切牙;同時,在第二乳磨牙的後方長出第一磨牙。此後,其他牙也陸續替換。恆牙的單尖牙和雙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脫落後,才能長出來。直到12~13歲,乳牙全部脫落,恆牙替換完畢。再以後,單出恆牙:12~14歲在第一磨牙後面長第二磨牙,18歲以後長第三磨牙。有些人沒有第三磨牙也屬正常現象。

這些習慣和意外讓孩子的牙齒不整齊,別讓牙齒影響孩子成長!

  1. 在前牙將要萌出時,牙床上有輕度的不適或發癢,有的兒童就愛吐舌、舐牙齒牙床或咬舌頭。久而久之,就形成吐舌、咬舌習慣,使正在萌出的牙齒受到舌阻擋,上下門牙不能互相接觸,形成了門牙開口畸形。
  2. 在乳牙鬆動期,有的兒童喜歡用舌尖去舔,養成習慣後又去舔剛萌出的恆牙,被舔的牙齒受到向外推力,時間久了牙冠向前方傾斜,呈扇面狀張開,上下嘴唇不易閉攏,呈現"開唇露齒"畸形。
  3. 有些兒童喜歡咬手指,或將鉛筆伸入上下牙之間,結果使上門牙前突,下門牙後移,牙齒變短,上下牙接觸不上,牙齒擁擠不齊,表現為小開口畸形。
  4. 摔倒、碰撞和挫傷在嬰幼兒生長過程中屬於正常。在孩子12~18個月學習走路時,損傷到口腔和牙齒也是相當常見的。出血不止的損傷、牙齒折斷或牙齒脫出都應該看兒童牙科醫生。常常是損傷後需要密切觀察。
  5. 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有些父母讓孩子養成喝夜奶的習慣,孩子常含著一口奶就睡著了。這時,有一定粘稠度的奶就附著在了孩子乳牙上,經過一晚上,在孩子口腔內產生了大量酸,就形成了奶瓶齲,奶瓶齲的發生不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隨著病變加重,會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變,這時孩子會感到劇烈疼痛或牙齦腫脹、流膿,嚴重的還會影響恆牙的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