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梨树叶子上长虫子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药能喷好?

qwer1253


我是植物草虫,关注获取免费植物医生,题主问,梨树叶子上长虫子是怎么回事?用什么药能喷好?

敲重点:题主的梨树叶片上不是长虫子,而是爆发了梨树锈病,而且是非常严重的时期。

我们先来分析题主提供的图片: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

1圈位置明显不是虫,而是梨树锈病,梨树锈病在农民朋友的口中称之为羊胡子病,而且已经长出了绒毛,说明爆发的很久了。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梨树锈病,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梨锈病使梨树叶片干枯,果实呈畸形,易早落,影响梨果产量和质量 ,可以说梨树锈病是梨树上重要的病害。

梨树锈病病症   

梨树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幼果和新梢,叶片受害,开始在叶片下面发生鲜明的橙黄色圆形斑点,数目不一,然后病部中央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孢子器,天气潮湿时,溢出浅黄色粘液,此粘液由无数的性孢子组成,粘液干后小粒点变成黑色,病斑组织变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在隆起的部位上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长约4—5毫米,此为病菌孢子器。一个病斑长出毛状物10至数十条,孢子器成熟时,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后期病部变黑,叶片枯焦,易引起早期落叶。   

幼果受害,在果面产生橙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和毛状物,病部生长停滞,梨果变成畸形容易早落。   

新梢、果梗和叶柄被害时,与果实被害症状大体相同,病斑上也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器,后期病部龟裂,叶柄、果柄受害易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部分常枯死,易被风折断。    

梨树锈病病原

梨树锈病属于真菌病害,属于担子菌亚门,病菌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在梨树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器,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上产生冬孢子角,如果砍除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菌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梨锈病发生规律

梨树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显露冬孢子角,气温14—15度时,冬孢子成熟约需10-20天,冬孢子的萌发时期在3月下旬—5月上旬,主要是4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后冬孢子才能萌发,产生担子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梨树发芽展叶至幼果期,均为感病期,当担子孢子飞散,落在嫩叶、新梢和幼果上时,孢子萌发后直接从表皮侵略者入,也可从气孔侵入,侵入10天左右手形成病菌斑。

一般展叶1—9天叶龄的梨叶感受病最重,展叶13—21天侵染较轻,展叶25天后,潜育期约6—15天,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并由性孢子器孔口随粘液溢出,靠昆虫、雨水传带到其他性孢子器上,经受精后约25天,在叶背面形成锈子器,在锈子器中产生锈孢子,于5月末到7月上旬传播到桧柏上,侵入皮层组织,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

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1,清除转主寄主

彻底砍除距离梨园5公里以内的桧柏类树木,是防治梨锈病菌的有效方法,在建立新梨园时,也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存在,如有零星桧柏,应彻底砍除。

2,对转主寄主喷药

如梨园附近桧柏不宜砍除时,可对桧柏喷药杀灭孢子,喷药时间在梨树发芽前,冬孢已角已经成熟,但末胶化时为宜,基本可以控制梨树发病,使用药波美3到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100液。

3,对梨树喷药

对桧柏喷药,还不能彻底防治此病时,必须对梨树进行喷药,预防担孢子的侵染。梨树喷药时间,应在梨树萌芽至展叶后25天内为宜,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盛期限进行,每隔10天喷药一次,连喷三次。

药剂种类,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彻底清园,减少越冬病原菌和害虫。

梨树上的僵果、病技和落叶,常窝藏有多种病原菌和害虫。因此,秋天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掉树上的僵果和病枝,并及时打扫落叶、落果和树枝,集中烧毁。

5,加强梨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

一是在秋冬季深翻土壤,清除杂草,以便改善梨园卫生条件,同时消灭越冬虫、卵;二是结合秋、冬季梨园深耕,每年施一次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或施有机肥),及时搞好排水和灌溉;三是用生石灰涂干(按石灰、水1:3的比例稀释),防止害虫产卵,有虫治虫,无虫防病。


植物草虫


从题主提供的照片看,梨树叶子上长的并不是虫而是病,是梨锈病。这种病在“木头工程师”这里很常见,“木头工程师”也曾经发表过有关梨锈病识别与防治的顺口溜(见本文末),所以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梨锈病又叫羊胡子、赤星病。各地均有发生,特别是周围有柏类树木的梨园发生更严重,因为柏类是其转主寄主,也就是说,有段时间它必须依附在柏树上生存。梨锈病除了为害梨树外,还危害木瓜、山楂与海棠等树种。它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嫩梢和幼果。

梨锈病的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春季其孢子随风雨传播到周边2500-5000米范围内的梨树上。梨树受害侵染期为花期前后至幼果期,特展叶20天以内的叶子极易被侵染,如果此时降水次数、降水量较多,该病更易发生与流行。侵染后10天左右就出现病斑。先在幼叶正面出现橙黄色和橙红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为圆斑,斑中长出橙黄色小粒点,渐渐变黑,叶面凹陷,在隆起的叶背上丛生出很多毛状物,象羊胡子一样。严重时会引起梨树落叶落果,被害的嫩梢也易龟裂折断。



梨锈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梨园周边5公里范围内不栽植柏类树木,如有应及时清除。


2.对于不便清除的柏树,每年春季梨树发芽前,对柏树喷洒4-5度石硫合剂1-2次,以铲除在柏树上越冬的梨锈病。

3.梨树发芽至花后幼果期,每隔10天连续喷药2-3次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溶液或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


梨柏是冤家,同栽必出岔;梨有梨锈病,易发危害大;春季雨水多,锈病多爆发;危害梨之外,山楂与木瓜;主害叶新梢,重时果也怕;叶片初染时,叶面易观察;橙黄小斑点,慢慢渐扩大;长成近圆形,病斑有色差;中部橙黄色,周围淡黄压;叶背斑鼓起,叶面稍凹下;病部叶增厚,后期再变化;斑背长黄毛,如同羊胡茬,正面生颗粒,黄色密麻麻;溢出黄黏液,最后变黑啦。梨园十里内,桧柏全砍伐,转主寄主除,锈病难引发;加强树管理,树壮病不怕;秋冬彻清园,扫叶环境佳;剪除病枯枝,僵果一并拿;生石灰涂干,病虫一起垮;梨树发芽前,冬孢未胶化;梨旁有桧柏,柏上药喷撒;富美砷药液,有效之方法;梨树萌芽后,粉锈宁喷杀;对梨喷三次,十天是间差。

图片均来自网络


木头工程师


这那是虫子啊!这不是"山羊胡子"吗?!


"山羊胡子"是梨区果农的俗称,其实它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叫梨锈病,也叫赤星病,全国各地的梨园都会普遍发生,侵染叶片也危害梨果。凡是梨园附近或混栽在梨园内有桧柏之类的树木,发生隔外严重,南方多于北方。

一,症状

梨锈病侵染叶片后,在正面产生橙色圆形斑,斑上密生黄色针头状的小点,斑上会溢出黄色黏液,叶背面病斑略微突起,后期长出黄褐色的毛状物,像极了山羊的胡须,"山羊胡子"一 名由此而来。


成熟后的这些山羊胡子就会顶端破裂,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的病菌锈孢子。幼果发病造成畸形和早落,果柄上也会发生,果与果柄上的症状与叶背上的症状相似。

二,发生规律

梨锈病非常自觉,只在每年的春季来一次,典型的单病程病害。梨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类植物的枝条上形成菌瘿越冬,春天形成孢子,在梨树发芽期,孢子吸水膨胀萌发再生孢子,然后就随风雨传播到梨树的嫩叶,新梢及幼果上开始危害。



梨树自展叶开始至展叶后20天内最易感染,展叶25天后一般不再感染。梨锈病菌的潜育期6-10天,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病斑,在叶背面形成锈孢子,锈孢子不再传染梨树,而是借风雨再回到桧柏等植物上,并在此安家,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再探访梨树。

三,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梨园周围5000米以内的桧柏类植物,消灭其寄主,这是最根本的方法。

2,如果不能达到(1)的目的,那就剪掉桧柏上的病枝并烧掉,或喷一次石硫合剂。


3,可在梨树发芽前喷施一次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等真菌性杀菌剂,也可以喷一次石硫合剂,也可以喷施甲基托布津等,都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努力就好


首先纠正题主,叶子上这种像虫子般的东西并非虫子,而是梨锈病(叶片正面呈黄褐色病斑,背面呈虫草形状),虽然感觉有点像缩小版的虫草,一般情况下,梨锈病对梨树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发病严重后,还会危害果实,从而影响产量,梨锈病往往在高温多雨的情况下比较容易发生。

梨锈病是属于一种典型的转移性病害,一般梨园周围如果有大量松柏林,梨园梨锈病发病较为严重,因为梨锈病病菌主要寄生在松柏林类,条件适宜后,会转移到梨园。因此,在建园之初,考虑到梨锈病危害,一般不建议将梨园建立在松树林、柏树林附近。

对于梨锈病的防治,主要为以下两方面:

  1. 清除梨园方圆几公里之内的松柏树,当然这是下策,乱砍滥伐是违法行为,切忌不能太过分,惹不起,我们可以躲得起,因此,在建园时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尽量建立在方圆几公里没有松柏树的地方。

  2. 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是梨锈病病菌的高发期,同时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建议可以喷施粉锈宁1500—2000倍液。


Power泡儿


梨锈病。用粉锈宁或三唑酮。两药交替使用。相隔十天到十五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