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這是IAB物智鏈《李有龍·保險業數字化升級與轉型200講

》系列分享的第194講,保險業抗疫情專題特輯第01期

2020年春節出現了較為特殊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由於其在人與人之間的高傳播性,導致保險行業以代理人為主的線下銷售模式遭遇了十多年未曾一遇的黑天鵝事件。

這次,我們特意暫緩了《200講》原更新進度,準備用半月左右的時間更新一整套的《保險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特輯》,簡稱《抗疫專題》,專題總共四篇內容,分別是:

第一篇:疫情的本質與應對方法(本篇);

第二篇:保險行業具體怎麼做及應對突發事件成功案例(下篇);

第三篇:代理人破局(給代理人);

第四篇:保險業長期展望:大健康生態建設的轉折點。

在整套的《抗疫專題》中,我們不會浪費筆墨去介紹中國傳染病的分類、感染與死亡等,也不會去分析保險怎麼賣,代理人該如何發朋友圈吸引用戶促進轉化,怎麼開通直播課圈錢等等內容,為了保證和堅持一貫“

啟發重於認同,系統大於熱點”的原則,我們會從更高的維度去分析整個疫情,以及當下、未來如何應對此類事件,此類事件對我們保險企業經營、保險代理人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危害,幫助。

以及更重要的是有什麼機遇,特別是為成功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重大機遇我們希望,這個專題在這次肺炎疫情對行業有用,更希望這個專題在未來任何一次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時候,都對行業有參考價值

以下是本篇的重點內容:

  1. 疫情的本質;
  2. 黑天鵝事件;
  3. 不同黑天鵝事件對經濟的影響;
  4. 怎麼應對黑天鵝事件;
  5. 危機管理:要看短期,更要學會算總賬。


一、本次疫情的本質


認識任何事情,我們的三段論:本質,階段,怎麼做。這次依然採用三段論的方式展開討論。

1、企業將長期面臨不確定性和業務顛覆

根據著名的信息技術研究、分析、諮詢公司Gartner發佈的最新一期《Gartner 最高管理層大勢洞察》,目前全球市場與商業環境出現前所未有的高不確定性。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圖01:市場趨勢前所未見,商業環境充滿不確定性

來源:《Gartner 最高管理層大勢洞察》

這種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自2008年大蕭條以來,所有Gartner劃分的商業趨勢同時彙集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不確定性。這些趨勢主要包括:

  • 業務轉型的不確定性趨勢;
  • 競爭帶來的不確定性趨勢;
  • 經濟政策與衰退概率帶來的不確定性趨勢;
  • 就業市場員工的活力帶來的的不確定性趨勢;
  • 資本效率降低帶來的不確定性趨勢等等,具體如上圖。

高位、多因素、複雜來描述當下的商業環境一點都不為過,也就是說不光是我們保險行業,所有行業都整體面臨這種極高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這種風險被著名風險管理專家米歇爾·渥克和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佈劃分為兩種:灰犀牛和黑天鵝。前者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例如中美貿易摩擦就是灰犀牛危機,數字網絡化趨勢對傳統產業也是灰犀牛危機。後者黑天鵝指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的事件,例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不同的是黑天鵝事件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無論是我們個人還是企業經營,要努力讓自己儘可能多的處在積極的黑天鵝事件中,而避免暴露在消極的黑天鵝事件中。

2、保險業領頭羊的反應

行業方面,除了各種政策、學者、企業積極展開肺炎疫情下的風險防控、復工復產外,最值得提及的一點是2020年2月21日,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親帥高層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直播。

雖然事發與中國平安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有關,但其中兩點不得不提:

第一個,新內容湧現。肺炎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讓新內容前所未有的爆發,直播、短視頻、課程錄播、遊戲等各種頭部內容進入第二次集中爆發。特別是供給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2B的優質內容將集中爆發。這部分主要體現在傳統企業核心資源的快速線上化。原來的核心業務無法線上化的主要原因還是無法做到線下利益的平衡,現階段線下完全失效,生死關頭,過去幾十年無法線上化的內容今朝一日實現。

關於新內容可以學習這一節《一邊做頭部內容,一邊搭建平臺②:新內容及其對傳統產業的影響 | 李有龍平臺圖譜(十二)》。

第二個,價值觀轉型

。馬明哲原話是壽險市場已經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的傳統模式應對新的環境市場、需求變化逐漸已經不適應了。經過26年的發展,平安集團需要一種新的方法。這種新的方法就是“從業績或企業目標為核心轉型真正以消費者為核心”。

說這些話的原因一方面是業績的某些方面承壓,第二方面是新型主體開始挑戰原有業務模式,例如支付寶的相互寶,水滴互助和輕鬆籌等等,開始大量的吸走傳統保險企業的人才、客戶、資金和市場關注度,這對傳統保險公司而言是致命性打擊。第三個是消費者需求轉變,轉向體驗更好、更容易獲取、更願意說人話的數字網絡生態型企業中。這三方面,逼迫保險公司不得不從價值觀方面進行較為徹底的轉型。

我們且不管平安能不能真正做到像馬總說的“從以公司為核心轉為以消費者為核心”,也不去討論我們各自理解的“以消費者為核心”是否有較大的出入,但從平安現如今的體量來講,能承認現實、面對現實就值得保險行業所有人學習。

3、本次疫情的本質

前面說到,本次疫情,對全社會而言,是一次非常典型的消極黑天鵝事件。是社會、市場、企業和個人風險管理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事件。只是我們不知道這種事件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出現。

這就是本次疫情的本質,這不過這次的肺炎疫情是一次消極的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時間是2020年春節前後,出現的形式是人傳人的新型冠狀病毒,從而直接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型需求完全隔斷。

既然將其本質定性為黑天鵝事件,那麼應對的理論和方法就只有兩類:

第一個,通用的應對消極黑天鵝事件的理論或者方式方法

第二個,針對本次疫情事件,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


二、黑天鵝事件


什麼是黑天鵝事件呢?

1、黑天鵝事件的概念

黑天鵝是風險管理學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在其名著《黑天鵝》中提出的,所謂的黑天鵝,也叫黑天鵝事件(Black swan incidents),指非常難以預測,且不尋常的事件,通常會引起市場的連鎖負面反應甚至顛覆。

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滿足以下三個特點的事件:(1)它具有意外性;(2)它產生重大影響;(3)雖然它具有意外性,但人的本性促使我們在事後為它的發生編造理由,並且或多或少認為它是可解釋和可預測的。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圖02:黑天鵝事件的三個特點

來源:李有龍《保險業生態戰略系列培訓課程》

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商業、經濟、科技、人文亦或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它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或機遇。

2、現象、理論與解決方案

作為風險管理的專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是有一整套應對此類事件的完整方法論的,《黑天鵝》一書討論的是風險的現象、理論,他在《黑天鵝》之後發佈的另一本書討論的是解決方案,也就是著名的《反脆弱》。也就是說你首先要明白現象、理論,充分理解《黑天鵝》是第一步,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理解今天反脆弱理論,才能明白從理論上,我們應該怎麼應對像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這樣的消極黑天鵝事件。

3、黑天鵝的主要思想

實際上黑天鵝概念主要強調了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從心理學層面來看,我們的心理機制,特別是數萬年的集體潛意識固化結果,讓我們根本認知不到會有黑天鵝事件的存在。這方面,我們現如今的思想,和部落時代的原住民的思想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承認自己無知才有機會進步。

第二個,從學習提升自我的層面看,由於我們的方法論,也就是認知地圖錯誤,所以我們大大低估了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概率。研究金融危機的專家凱恩斯是這麼說的,他說所謂風險,是知道會發生什麼,只是發生的可能性是隨機的,是有一定幾率的。所以最可怕的是你研究風險發生幾率的模式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說白了就是,我們一方面高估了自己的認知,低估了世界的不確定性。同時我們還嚴重低估了黑天鵝出現的概率。這時候問題來了:如何應對黑天鵝?

第三個,我們首先要承認,我們是無法預知的。


4、黑天鵝的主要特點

除了前面三個所謂的認知上的特點外,黑天鵝還有三個特點,分別是不可預測性,影響重大,事後具備可解釋性。要充分了解黑天鵝就要充分了解這三點:

(1)不可預測性。說的是我們無法預測黑天鵝事件會什麼時候出現。你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個世界究竟正在發生什麼?美國總統特朗普、世界五百強CEO和出租車司機知道的一樣多,沒有人知道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將要發生什麼?

(2)影響重大。黑天鵝的出現不是簡單的影響一個人、企業或者地區,而是可以徹底的改變世界。例如9.11事件、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人類歷史不是緩慢爬行的,而是有少量黑天鵝事件引導我們從社會的一個斷層飛躍到另外一個斷層中去的,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1900年前後的工業革命,直接將人類GDP提升了數萬倍,而在這之前的幾千年中一直處於穩步且低迷的狀態,我們熟知的世界級鉅富家族像洛克菲勒、摩根、範德比爾特等等都誕生在這個時間段,新一代的世界鉅富像微軟、亞馬遜、Google和中國的阿里、騰訊等等,普遍出現在PC應用成熟的時間段,從這個角度你的出生時期也非常重要,巴菲特自己也承認如果出生早十年或者晚三五年都不會有現如今的自己,因為1930年後的幾十年是全球經濟和美國經濟發展崛起最為黃金的幾十年。

(3)事後具備可解釋性。人們不重視黑天鵝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這個,因為同樣一件事情,事前看和事後看感覺完全不同,如果我們從事前看會發現這件事並沒有原因,在當時根本沒辦法預測。但是如果我們從事後去看,會發現有無數個理由來解釋這件事。這也是人類這個群體普遍的弱點:把不確定事件的確定性結果當做確定性解釋去預測下一個不確定性事件,多麼可悲。

瞭解了黑天鵝,那麼黑天鵝應該怎麼應對呢?我們就要討論通用的應對消極黑天鵝事件的理論或者方式方法。

5、黑天鵝影響分類

目前,黑天鵝事件主要分為兩大類:不太黑、純黑。前者像美國的911恐怖襲擊,日本的311地震,中國2003年的非典疫情。後者如美國2008年的金融危機。目前看,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是不太黑的黑天鵝事件。不同類型的黑天鵝事件對經濟的影響效果不同。

  • 純黑的黑天鵝事件。對經濟的影響深遠,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當初美國居民舉債過度,金融危機錯綜複雜,對美國甚至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的副作用,特別是美國持續出現了好幾年負增長。一般認為此類事件造成的
    直接經濟損失至少10萬億美金起步。後面我們會說到,經濟損失直接關係到居民人均壽命的損失。
  • 不太黑的黑天鵝事件。這類黑天鵝事件發生後影響短暫,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隔離控制、加強交通管制後,疫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般認為此類事件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至少1萬億美金起步。這次中國經濟受損保守估計10萬億人民幣,但是根據這幾天黨zhong央和國wu院的精神,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和任務依然不變,後半年增長壓力會非常的大。

目前看,如果像歐美某些專家預測的一樣,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果失控,在全球範圍內感染超過一半的人數的話,就會成為純黑的黑天鵝事件。


三、黑天鵝事件的通用應對方式


如何應對黑天鵝。首先,黑天鵝作為系統性風險,我們沒有辦法避免,這一點非常重要,只有充分認識到並且承認我們無法預測黑天鵝事件,我們才能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其次,塔勒布給出了三個方法,分別是增強自身抗打擊的能力,爭取從中獲利,以及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系統。

1、增強自身抗打擊的能力

要想抗打擊能力強,有一個術語叫:保持適度的冗餘。

我們能做的首先是增強自身的抗打擊能力,保證充分的“資源”冗餘,例如經營企業要保證充足的現金冗餘,過日子要保證現金和情感、身體健康的冗餘等等。

這種冗餘我們其實更應該從自然界學習,例如生物醫學已經證明,人只有一個腎就夠用,但為什麼人類進化出了兩個腎臟?

2、爭取從黑天鵝事件中獲利

其次,我們要爭取利用黑天鵝事件獲利,採用一種所謂的“槓鈴式”的投資,例如第二職業,有的人白天做保險代理人,晚上做網絡小說寫手;有的人白天當世界500強CEO,晚上做樂隊鼓手;有的人白天是記者,晚上是超人;有的人開學階段是老師,假期是旅行家;有的人白天是保潔,晚上是夜店小王子...

3、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系統

最後,也就是第三個,最關鍵的一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反脆弱系統。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給出了利用不確定性獲益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的系統,也就是《反脆弱》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說,這本書改變了他對世界如何運作的看法。

4、脆弱與反脆弱

總結下來,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的系統,需要三個步驟:首先要降低自身的脆弱性、其次要利用槓鈴策略、最後要理性且積極地出擊。下面我們展開來講。

(1)塔勒布的事件分類。塔勒布把所有的事件分成了三大類,分別是脆弱類、強韌類、反脆弱類。

脆弱類是指喜歡穩定環境,一旦有不確定性就容易被摧毀,例如溫室的花朵,溫度和環境變化就很容易將其摧毀;例如普通的玻璃,掉在水泥地上肯定粉身碎骨,再例如紅遍網絡的當年東北高速公路35歲收費員,收費站撤銷即失業。脆弱性的事物一般喜歡穩定的環境,例如穩定的工作,舒適的環境,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等,環境一旦有變化或者有不確定性,這類事物就容易被摧毀。溫室的花朵就普遍具備這一特點,國企和機關事業單位的螺絲釘也具備這個特徵。


強韌類是指不太依賴環境,環境怎麼變它都不變,例如苯,是化學中著名的穩定碳氫化合物;例如鋼鐵相對於我們接觸的其它物體,僅僅質地的堅韌性這一點上的表現就非常的穩定;再例如那些職場高手、CEO等等,一天二十四小時謎一樣的標準式微笑表情等等。強韌類事物不太依賴環境,不管環境怎麼變,它都不會變。例如真正的知識,真理,例如鐵球,例如各種元素等等。


反脆弱類是指,外界環境越波動、隨機、混亂,越不受傷,反而利用波動環境茁壯成長。例如塔勒布分享的九頭蛇,你砍掉它一個腦袋,它會長出兩個;例如我們所喜歡的鳳凰傳說,每500年浴火焚身而重生一次;例如我們人人熟知的錘子羅永浩,創業失敗可以做相聲演員,實在不行還可以回學校當英語老師,三種職業之間自由切換就是反脆弱的。反脆弱的事物或人,是最為神奇的一類,外界環境越波動,越隨機,越混亂,他們不但不會受到傷害,反而能利用這種波動的環節茁壯成長,例如塔勒布講的一個九頭蛇的故事,你砍掉它一顆腦袋,它立馬會長出兩顆,外部的攻擊不但不會消滅它,反而會讓它更加強大。

反脆弱和脆弱的例子還可以延伸一下,放到企業身上,例如一家年收入10億的製藥公司,和一家年收入10000億的製藥公司,同時投資100億去研發一種新藥,誰是脆弱的誰是反脆弱的?很明顯,對收入萬億的企業而言,如果研發失敗,100億的損失不會影響其根本,反而會讓其收穫相應的經驗和人才,但10億收入的企業一般是GAME OVER,手裡的牌都揮霍乾淨下桌子走人的節奏,這時候,前者是反脆弱的,後者是脆弱的。同樣,你可以對標到自己的企業去理解。

實際上,對事物或者事情的三分法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常見,塔勒布認為,要想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立於不敗之地,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要擁抱變化,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系統,像生命一樣而不是機器一樣去生存。

那麼反脆弱系統應該怎麼建立呢?塔勒布給了三個步驟,分別是降低脆弱性、採用槓鈴策略和積極主動的出擊。

(2)降低脆弱性

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就一個,通過減少不利因素來降低脆弱性,也就是要減少讓自己暴露在致命風險當中的概率,例如消極的黑天鵝事件(也叫負黑天鵝),你一定要儘量避免它。

放到一個人身上,就是要儘量少從事高危行業,例如鍊鋼、高空作業等等,你只有活下來並且擁有健康的身體,活得足夠的長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放到一個企業身上,也是要優先保證這家企業活下去,例如足夠的現金儲備、法律儲備和優秀的人才儲備,千萬不要像某些號稱大數據的企業,實際做數據偷盜和買賣的生意,一旦被查,全司遭殃,這種行為就會把企業放置於一個脆弱的系統之中,因和果是非線性的,很可能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導致企業破產倒閉。

(3)槓鈴策略

在避免暴露在負的黑天鵝事件中後,我們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建立反脆弱系統的關鍵方法,塔勒布認為:槓鈴策略是所有不確定性問題的解決方法。

槓鈴的特點就是兩頭重,中間輕,放到塔勒布的三分法中,兩頭分別是極好、極壞的極端情況,而中間是一箇中庸狀態。不過必須強調的是,這個中間並不是權衡後的中間平衡態,實際上也不存在這麼一個狀態。比如,你可以把大部分的資源放在收益確定、風險足夠小的事情上,同時把少量資源放在風險很高、收益也可能很高的事情上,最後放棄那些中等風險和中等收益的事情。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圖03:兩頭重中間輕的槓鈴策略

來源:李有龍《保險業生態戰略系列培訓課程》

這其實和我一直說的《孫子兵法》的思想完全一致,作為“消極”思想的先祖,《孫子兵法》只講了一件事情:不敗之法。

例如你做投資,手裡和家裡總共1000萬,看到三個趨勢中的大項目,A項目募資10億,五年年化10%,可以隨時退出,風險接近於零;B項目募資800萬,失敗的概率取決於研發團隊能否在全球找到足夠多的合適的人才,年化回報率約50%;C項目募資70萬,失敗概率極高,一旦成功可獲得成千上萬倍的收益。

這時候你應該怎麼做?按照槓鈴策略,你應該拿800~900萬購買項目A,然後拿70萬投資項目C,同時放棄項目B。

好,我現在告訴你,C項目就是早期的滴滴天使輪的融資金額,滴滴現如今是指號稱5000億人民幣,按照王剛當年的投資70萬金額計算,這部分投資讓他賺了近萬倍。但是如果滴滴這個項目失敗,虧損70萬也不至於影響到他。

當然,這不是說讓你拿出其中的十分之一買雙色球這種中獎概率極低的“投資”。我們說了,70萬的C項目的前提是打車這件事一定會跑出一個市值幾百億美金的企業,同時做這件事的團隊有非常的靠譜,這是我這70萬投出去的關鍵所在。

槓鈴策略另一個典型的應用是人的知識結構,例如我們要生存下去,一定要具備某個收益,例如寫文章,做調查,寫代碼,再不行學開車,搬磚等等,只要你做的足夠好就能賺錢。但是當你掉進海里,僅僅會寫文章寫代碼是不能救命的。這時候你首先應該避免掉進河裡這類對你個體而言比較負面的黑天鵝出現,其次就是學會游泳,也就是隻有專一的知識或者技能往往非常的脆弱,你要學會增強你自己的反脆弱性。

我前面說有些人白天CEO,晚上架子鼓手;有些人白天教授,晚上玄幻小說作家;有些人不但是作家,還是經濟學家,還是AI科學家,也是音樂大師,就是這個道理。

(4)理性且積極的出擊方法

在做到避免負黑天鵝,應用槓鈴策略之後,你要想更進一步,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就應該理性且積極的出擊,去試錯,想方設法的增加積極(正向)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概率。

增加積極(正向)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概率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有意識的試錯來提高概率,例如我們做戰略、做產品,提供諮詢服務,本身依靠客戶資源就可以養活這個小小的團隊,但是我們將我們的研究成果《李有龍·保險業數字化升級與轉型200講》免費的分享出去,只要內容足夠好、足夠稀缺且能解決行業的問題,就一定會獲得關注,從而提升我們客戶數量增加的概率。

再舉一個例子,你可以想想,如果你知道一艘價值10億美金的沉船在渤海海域,假如國家允許你打撈,怎麼做才能提高你找到沉船具體位置的概率?塔勒布在書中分享了這麼一個案例,斯德姆是一位非常擅長打撈失蹤多年沉船的船長。2007年的時候,他發現了一艘1804年被英國人擊沉的西班牙護衛艦,這艘船的價值在今天高達10億美金。船長是怎麼發現這艘船的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

科學的把自己積極的置身於正面黑天鵝中。

從獲利的角度看,發現10億美金沉船是個正面黑天鵝事件,但是它發生的概率卻特別低,怎樣讓自己在這種事情當中獲益呢?

斯德姆船長採取的方法就是理性地試錯。例如,他先對所有可能出現沉船的海域進行分析,然後把海域劃成一個一個的小方格,每個格中標註出沉船出現的概率,然後制定搜索計劃,確保每個最高概率的小格沒有沉船之後,才轉移到下一個較低概率的海域。他從最高概率的方格開始找,排除了一個又一個方格,排除的方格越多,剩下的地方找出沉船的概率就越來越高。這就是塔勒布說的,我們找到一個可能會發生正面黑天鵝事件的領域,然後想辦法用最低的成本來嘗試最高的概率,來促使這樣事情發生,從而讓我們在應對不確定性的時候,有了更多的主動權。

5、好壞生意的基本模型

總結一下,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我前面分享到的好壞生意的模型。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圖04:好生意的模式VS壞生意的模型

來源:李有龍《保險業生態戰略系列培訓課程》

你要用確定的有限成本去獲取無限的收益,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要想辦法找到自己人生中的這一模型。最為關鍵的是,你一定不能只是一個模型,應該有多個這樣的模型,防止一個模型枯竭導致人性陷入極大不確定性之中。

同時,這個模型本身不僅僅適用於生意,也適用於身體、信息、家庭經營等等萬事萬物。要知道身體、信息、風險等萬事萬物都具備反脆弱的能力。

例如,健康的運動習慣就是一件成本有限,收益無限的模型。

再例如,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一件成本有限,收益無限的模型。

再例如,良好的寫作能力,審美能力,文學素養和同理心,也是成本有限,但收益無限的模型。這些在職場中就是一個個中觀的套路,你只要願意花幾年就可以成為高手,且終身受用。

同樣的例子非常的多,減肥、戒菸、戒酒、學幾門手藝、教育好小孩、服務好客戶等等等等。

對個人如此,對企業猶如是。

階段性小結:前面討論邏輯是按照我們的三段論:本質,階段,怎麼做。本質上,這次疫情就是不太黑的黑天鵝事件(目前看,後續繼續發展有可能純黑),應對黑天鵝事件,介紹塔勒布關於風險的現象、理論、解決方案。從理論上講,保險行業和個人,應該從三個方面積極面對黑天鵝事件:增強自身抗打擊的能力:保持適度的冗餘;爭取從黑天鵝事件中獲利:“槓鈴式”的投資;把自己變成一個反脆弱系統

具體到怎麼做的三個方面,我們下一篇保險業短期應對策略會詳細展開討論。


四、既要應對當下,更要計算總賬


奇書《孫子兵法》蘊含了七大商業思維,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是“總成本思維模型”,大意是:戰爭要有總成本意識,要看到整個戰爭的成本,而不是隻看局部的成本。

1、肺炎疫情的總賬

這次肺炎疫情,對個人、企業和國家而言,都應該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總賬。針對此次疫情,這份總賬至少應該包括兩大部分:費用總賬、生命總賬。

2、費用總賬

2020年中國經濟開局極其不順,增長下滑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這個增長分兩個層面,一個是GDP的表面數據,一個是財富的創造。

(1)GDP的增長。只要員工工資照發,統計意義上的GDP增長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這一點要站在更長遠的維度去看,這裡面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控制疫情的週期,不外乎這三種情況。

  • 樂觀。二月底三月初徹底搞定。
  • 中性。溫和控制流感化,持續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 悲觀。徹底失控,演化成類似墨西哥豬流感,成為世界性難題。

實際上,像最後一種,歐美不乏科學家的觀點,全球近一半人口會感染。那對GDP的影響,樂觀和中性的,只要不出現企業大面積倒閉的情況,GDP的表面數據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肯定會輕微的下挫。

(2)社會財富的創造,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居民要消費就要先有創造,經濟要發展就要投資,投資的前提是要有創造。線下各種門店關閉,居民宅在家裡不出門,是無法憑空創造出財富的。受牽連比較嚴重的像交通運輸方面,旅客發送下降過半;消費旅遊方面,幾乎全部停止;節後復工延長或推遲導致生產下降;人口遷入明顯變慢;還有最為明顯的就是治療預防花費的費用等等。

按照2019年中國GDP(這裡這財富)的總量和大致的增速,樂觀情況下的財富創造,直接經濟損失10萬億人民幣的概率非常的大。根據目前的數據,和2003年非典疫情對比,短期影響大於2003年。

這時候促進經濟流動性的第二手段只能是央媽放水,手裡錢多了居民消費動力才足。

3、生命總賬

生命賬有兩種,直接生命損失和間接生命損失。

直接損失:主要表現在因肺炎疫情去世的幾千人,這裡麵包括肺炎去世患者,因肺炎導致正常醫治受阻去世患者,因肺炎疫情間接產生的死亡。一方面,生命無價,另一方面作為勞動力,活著就能為社會創造財富。

間接生命損失。根據著名人口與社會科學家梁建章的計算,保守估計,人均GDP降低50%的話,人均壽命會減少一年半,那麼從數學上來講,人均GDP每減少1%,人均壽命就會減少10天左右。我們假定這次疫情最終導致的直接損失14萬億人民幣,人均GDP減少約1萬元左右。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中國經濟數據,我國居民2019年人均GDP為70892元。大致可得到人均GDP減少為14%。也就說說我國居民人均壽命會因為此次疫情減少140天左右。14億人口就是1960億天,7.4億年。這就是總賬,全國人民為此付出的代價


全文完,歡迎留言批評,我是李有龍,我們下一節分享具體怎麼做。這是我們給保險行業和所有朋友們的十年承諾《這是李有龍及團隊給您、給保險業,給自己的十年承諾!》,歡迎朋友們留言批評,併為我們提供建設性建議!


文章觀點,啟發重於認同,系統大於熱點!



關於作者



肺炎疫情的本質以及對我們人生髮展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