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隔離病房“上網課” 代理媽媽“亦瘋狂”

  本週一,廣州市全體中小學生開始了線上教育。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隔離病區裡的新冠肺炎一些小患者來說,同樣在病房裡上起了網課。沒有家長在身邊,“代理媽媽”們同樣嚴格,會給他們佈置作業、監督上網課、限制玩手機和看電視的時間……

  一週前,市婦兒醫療中心輪換下一批連續工作14天的“代理媽媽”們,目前她們正處於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點中。她們的年齡在24歲-36歲之間,工齡2年-15年不等,

  其中還有未婚未育的“90後”。

“和輔導自家娃的心情是一樣的”

  2月10日,廣東最小患兒——2個月的寶寶(化名)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隔離治療。朝夕相處之間,“代理媽媽”們和寶寶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寶寶一見到穿防護服的人就會咧嘴笑,其中一位“代理媽媽”彭芬霞更真情流露道:“我們是離開了自己的孩子來照顧他們,所以我們都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照顧的。”寶寶和“代理媽媽”的真情感動了不少網友。

隔離病房“上網課” 代理媽媽“亦瘋狂”

“代理媽媽”有時間會給小朋友們輔導功課。

  據瞭解,由於兒科新冠肺炎患者病症普遍較輕,不需要十分特殊的治療,所以在市婦兒醫療中心隔離病區裡,日常氣氛相對輕鬆。“代理媽媽”們也盡最大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孩子們的生活狀態儘量接近常態。

  比如,“代理媽媽”們會根據孩子的年級,收集相應的習題給孩子們佈置作業。最近,廣州的中小學生開始在線上課。在隔離病區內,“代理媽媽”們也建議病情穩定的學齡期孩子參與網課。一個大孩子就提出要求,每天11:00-14:30期間可以進病房進行日常診療工作,“其他時間不要打擾他,因為要上網課”。

  醫生叔叔、護士阿姨們相對空閒的時候,會給孩子們親身面授,在病房裡開展簡短的小課堂,也會輔導作業。對於不少親媽來說這是一件頭痛事,“代理媽媽”們輔導作業是什麼心情呢?未婚未育的章文婷,發出了一張“啊啊啊啊啊”的表情包表達她的心情。有孩子的“代理媽媽”則笑稱:“和輔導自家娃的心情是一樣的,不過行動不一樣。”

  在市婦兒醫療中心的“代理媽媽”中,有部分是還未婚未育的“90後”。要在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的情況下,照顧低齡小寶寶的“吃喝拉撒”,對於這些姑娘們來說,還是具有挑戰性。不少姑娘在正式進入隔離病區開始生活護理前,會主動向高年資的護士請教“怎麼帶孩子”,甚至提早進入隔離病區“實習”。為了確保護理的質量和安全,高年資的護士也會先帶著她們一段時間,讓她們找到“做媽媽的感覺”。

  因為進入隔離區的醫護人員,24小時都在院內,同吃同住的“代理媽媽”們一聚在一起,聊天話題就離不開病區裡孩子們每天的日常。“通常這些時候,媽媽們就會將帶自己家小朋友的經驗傳授給我們。我感覺自己一夜之間變成了‘N孩媽媽’,忽然加入了媽媽圈。”未婚的“代理媽媽”黃淑婷說。

為了哄娃變身“戲精”

  在隔離病區,孩子們難免會有心情低落的時候。有時候,為了哄孩子們,“代理媽媽”們要用上渾身解數,“戲精附體”。

  在孩子對隔離區內環境還沒太適應時,兩個“代理媽媽”交接班時,會默契地互換站位,不讓孩子發現換了人,避免增添孩子的焦慮,保護他們的安全感。因為穿著防護服,帶著面屏、護目鏡,“一兩歲的孩子都不知道(換了人),連12歲的大哥哥有時都分不清我們”,“就叫我們‘超人阿姨’”。

  “媽媽”們都隔著防護服和麵屏、護目鏡,孩子們看不清她們的表情。未婚的“代理媽媽”黃淑婷學會了用誇張的語氣和肢體動作,來逗孩子們開心。

  做CT前,年齡較小的孩子都需要先服用鎮靜藥物,睡熟後才能做檢查。藥水的味道不太好,不少孩子比較抗拒。一個1歲9個月大的孩子吃藥時,喝了一小口就鬧起了彆扭。“代理媽媽”彭芬霞和負責治療的護士就變著法子,嘴裡“嗚嗚嗚”地表演起“飛機空中運輸”,這才把藥送到孩子的嘴裡。

隔離病房“上網課” 代理媽媽“亦瘋狂”

小朋友給醫護畫的“獎狀”。

“代理媽媽”筆記

1歲多的歡歡,睡覺喜歡趴著,要抱著他專屬的小被子。

1歲多的“小貝殼”,喜歡我們陪他看書,每次都要告訴他防護服有幾種顏色。

7歲的“奧特曼”小王子,最愛和大人分享奧特曼的故事,只要一有“知音”跟他聊起奧特曼,就會很興奮。

12歲的小林,正處於青春期,要多鼓勵、多交流,聽聽他講內心的鬱悶;喜歡吃麵食,儘量讓營養室滿足;要給他制定學習及鍛鍊計劃,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中學生來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