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Lpr下调空间到底有多大?银行忍心吗?

化学tree


这得先了解LPR是什么。

LPR是什么?

LPR原本的名称是“贷款基础利率”,改革之后名称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它被设计为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所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的贷款利率在LPR上加减点生成。

实际上LPR是为了替换贷款基准利率而产生的,用于给其他贷款做贷款利率的指导意见。

为什么要改革LPR?

旧版LPR

改革主要是由于旧版的LPR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导致旧版LPR不能作为其他贷款利率的参照物。

我们来看为什么旧版LPR不能很好的作为参考利率。

旧版LPR是由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10家银行对他们各自优质客户报价后,综合起来报价得到的。

原因:

旧版的LPR在运行起来之后,发现这10家银行报价都是基于贷款基准利率报价的。

这就导致了LPR和贷款基准利率相差很小,以至于旧版的LPR根本就没什么卵用。

新版LPR

新版LPR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旧版的缺点,让LPR能够真的成为一个能够指导各银行的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指导利率。

和旧版LPR不同,新版的LPR规定了指定银行必须按照MLF(中期借贷便利)加点,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

具体可以看公告的第二条。

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行应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这就和之前的旧版的LPR完全不同了,新版的LPR必须和MLF同步调节。

当MLF下降的时候,LPR就会下降。当MLF上升时,LPR就会上升。

这样政府可以通过MLF对市场利率进行调控,LPR也可以相对比较好的反应市场。

LPR改革有什么影响?

LPR改革会有什么影响呢?

大葱认为,LPR改革主要是迈出了市场化利率的一大步。

这个要怎么理解呢?

大葱认为,由于各个报价银行之间相互竞争,最终LPR有希望贴近于市场真实水平。

LPR改革的过程中,会大大降低银行躺着赚息差的空间。

原本银行只需要靠着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就能躺着赚钱。

毕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差距不小,更不要说贷款基准利率和实际利率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LPR改革,势必会影响贷款利率,使贷款利率下降。对银行业的利润有非常大的打击。特别是对于获客成本和贷款成本很高的小银行。

当利润空间下降,银行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会希望贷出去更多的款,也就释放了更多的流动性给实业。

如此一来,央行放出去的水也不会一直积压在银行,而不对外留出,打通了资金和利率的传导机制。

那到底换不换?怎么样能节省钱,搞清这些情况,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首先,LPR不是你想换就能换。如果当初和银行约定的利率是按照基准利率定价(上浮或者折扣),就需要转换。如果约定的是固定利率,就不能转换。二套房、公寓、商铺、写字楼……只要是跟基准利率挂钩浮动的个人贷款,都需要转换。公积金贷款、不良贷款不能转换。

在转换的时候,个人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个是,选择固定利率。房贷利率与你当前的利率水平保持不变,以后也不管LPR利率怎么变化,你的房贷利率都不变;

第二个是,选择浮动利率。房贷利率根据LPR的变动而变化。

那么,选哪个好?

关键看你如何判断今后的LPR走势,如果你认为LPR长期看涨,就选固定利率,如果你认为LPR利率长期看跌,就选浮动利率。

目前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正处在全球货币宽松周期,中国的低利率将是大势所趋,此时选择浮动利率更划算。


山亭信息


题主的担心有道理,也说明对我国的利率体制还不够了解。LPR的推出,是为了使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但是,LPR只是贷款利率的基准,单方面的贷款利率下降,银行自然是消化不了的。

实际上,LPR的下降还受一个主要因素的影响,那就是存款利率。宏观上看,经济发展趋势决定了贷款利率,但那有个前提,那就是存款也实行了市场化。

但现实是:央行至今没有说要废除存款基准利率。银行支付的存款利息是影响贷款成本的主要参数,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而让银行降低贷款利率,这无疑是让银行放血,很显然银行是不能承受的。

所以在我看来,只要存款基准利率不进行“换锚”,贷款利率市场化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LPR下行的空间有限。存款利率不动,贷款利率下行的话,银行的利润空间总有被压缩完的那一天,到那时可能就是系统性风险了。

总结:只要存款基准利率没有废除,银行LPR利率不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所以放心,银行不会没饭吃,毕竟这个LPR还是又银行自己制定的。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空谷财谭


降的空间有多大不得而知。参考国外我们的利率还是高的,从发展角度来看肯定会降。

改成lpr就是迎合市场需求,银行愿不愿意这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决定lpr利率是多少不是某一家银行说的算,银行储蓄,企业贷款,信用卡等等都影响着最终的利率。

就好比有十家门店做同样的生意,卖的价格都不一样,有贵的有便宜的,最后都会把利润放到一个合理范围内,这样才会更好的发展暴力肯定长不了。银行也一样。

其实都是市场行为,既然是市场行为那么决定市场行为的有诸多因素。



阿邱Q房产人


这个下调空间不会太大,你想想不管是哪个机构它都是盈利性机构,除过中国人民银行以外,哪个银行不是赚钱的那个中国工商银行还是世界 500 强企业呢,是不是?

所以不要说是因为这个下调空间呀,我会买房呀,买车呀,还是做别的那种贷款之类的,嗯,这个的话它也是一种一种盈利性的,它下调或者上升它是根根据当年的那个市场行情,它不是说只是一味的让利,国家这么大他也需要各种税收和钱来维持他正常的运转,你像这次的疫情,如果说不是国家在前面支着,我们现在可能会向美国和意大利之类的国家都疯了,你知道吧?

嗯,所以说不要盲目,因为毕竟来说的话,这个利率下调过低的话,他也会影响到正常的金融市场,国家是来统战平衡,然后让我们来稳步发展向前走,而不是自己嗯只看一脚或者一一手,嗯,让自己走向毁灭的那个前苏联就是例子。

任何的发展他必须得有一个平衡,它不会说是太过的那个出格,如果出格是有反常必有妖,所以大家要小心。


南山歪理


下调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未来贷款利率不会长时间维持5%以上。LPR的定价是非常市场化的,参照的是银行的平均优质客户贷款利率。长期看,资产回报率在下降,企业和个人能承受的利率也在下降,鉴于目前已经出现了资产荒的情况,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基准存款利率的下调,届时,LPR会再次大幅下调。



奋斗的大熊猫


我个人认为这是国家将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前奏。我国的银行利率一直都是根据央行的基准利率进行调整,非常刚性。这也是造成我国金融业利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金融业的利润居高不下,就意味着要从实体经济抽血。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适当在管控范围内放开基准利率,让银行自由报价。实际上就是反向向实体经济输血。因为撮合交易的结果,肯定是谁的价格低,谁有优势。

什么拿房地产来试验呢?因为房地产都比较稳定。大量的房屋贷款都是中长期贷款,利率的调整对个体的影响,分摊到每个月,感觉影响不会很大。

其实最终的结果应该是金融市场的放开,培育更有活力的金融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谈笑阁


LPR下行,银行大概率是不情不愿的,但是银行也是没有办法,面对实体经济下滑压力,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监管通过MLF资金引导市场LPR利率下行,即使银行不愿意,也只能硬着头皮下行,

通过公开操作如MLF利率下行,银行负债端成本下行是很有限,决定银行负债端成本主要是存款而不是MLF资金,MLF资金占据银行存款比例是很小的,LPR下行,实际上就是银行让利,等于是掏出自己的利润一部分让渡给实体经济,这放在谁的心里都不会很痛快。

就短期而言,LPR利率还有下行空间,有专家预期LPR有下行100个基点,但是我是不太认同的,目前降息概率很小,毕竟CPI 位于高位,5%左右的通胀水平,要降息,央行需要很大的决心,负利率下,一旦降息,银行存款就可能进一步搬家,搬家到哪,地产就是一个目标,如果存款板块地产上涨,整个社会综合成本就会提高,实体经济运行就会进一步艰难,这就是降息的副作用。

在全面降息不可能下,LPR利率下行空间是很有限的,18年银行净息差是2.2%位于世界中位数水平,现在已经没有2.2%了,继续下调LPR压缩净息差并不现实,一旦银行利润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银行要想补充资本金就是一个大难题,没有资本金,银行也就没有办法放贷。

如果央行没有降息,我认为LR利率下行很难超过15个基点,要不然银行吃不消,如果降息,即使央行降息50个基点,LPR下行空间也达不到100个基点。


杜坤维


您好,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忍心,短期下调不代表以后也下调,LPR看起来是市场化的体现,就如同现在的经济体制看起来是市场化一样,体制决定着市场,不可能有完全的市场,市场也要听话,中国的市场化很难完全交给市场,所以利弊难以短期言明,就看以后长期的发展,希望对购房者有利吧!


ngh飞雪


国家政策,不是忍心不忍心的问题,央行的利率调整,银行的利率也会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