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3月份,都能正常上班吗?

油漆工李子


今天刚好是3月份的第1天,但是仍有部分单位和企业没有复工复产复学,哪些领域和行业可以在3月份正常上班,很难进行明细的划分,这里可以按照第一二三产业来进行宏观推测。

第一产业基本可以正常上班。

第一产业主要就是指农业了,此次疫情对于农业领域的影响还是比较小。如果你看新闻的话,早两天国家大力部署了春耕生产的有关事宜,现在各级各地都在抓紧推进春耕生产的相关工作。加上农业的生产地大部分都在农村,而这次疫情主要影响的是湖北地区以及部分其他省份的城市。所以第一产业相关的行业基本上可以正常上班。

第二产业大部分可以正常上班。

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工业。其实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国家就在大力推进各类工业企业复工生产,也有很多的企业已经复工复产,在复工复产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来看效果都还不错,几乎没有出现因为复工复查而导致疫情感染的。由此可见,到了3月份的时候,除了湖北地区以外,其余省份的工业企业大部分都可以正常上班。

第三产业少数可以正常上班。

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此次疫情,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服务业,比如说餐饮行业、宾馆住宿业、文化和旅游业、电影业等等。因为服务业难免要人员大量聚集,这就为疫情防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到了3月份的时候,仍然不能做到全部正常上班。但是服务业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服务业,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时间了,所以为了避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太多的不便,3月份少数的服务行业会正常上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交流探讨。


凭栏思君VIP


中小企业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3月份全国各地除了湖北外基本可以正常上班了,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我老家是安徽的,身边年轻人基本在江浙沪一带上班。今天是3月1日,很多人这几天坐高铁前往工作地上班。有朋友是上海本地人,已经在家上班半个多月了。

目前影响老百姓上班最大的问题:交通问题。

因为现在很多地方大巴车还没通,又没有高铁站,所以出省工作会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可以想办法到有高铁站的地方,乘坐高铁前往工作地。

如果有私家车,可以开车前往工作地,今年上半年的高速公路不收费了。

今年上半年求职找工作会非常困难。

对于年前失业,今年遇到这次疫情,很多公司裁员降薪,不会有招人的想法。如果没有工作,当务之急是降低自己的求职期待,先找份糊口的工作凑合着,等到下半年看机会再跳槽。

专家的分析:

钟南山院士估计疫情要到4月底才能完全结束,大家即使已经上班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病毒是有潜伏期的,在这段时间内还是要戴好口罩,每天量体温,拒绝病毒死灰复燃。

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随手点个赞留个言,你的鼓励是我回答的最大动力。我是@江少,职场问答达人,专注分享个人成长、职场高价值干货,欢迎关注。

江少


我的答案是3月份,很多企业还是不能正常上班的。因为我每天在多方打听大家的动态,寻找还没复工的“战友”,惺惺相惜。下面我就列举一下周围比较典型的几个职业人物。

人物一:我朋友的老公律师

就比如说,我朋友的老公是律师,从事法律相关职业,在2月底的时候就看到她发朋友圈,说老公公司决定,延迟到5月份开工,这期间发放市内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薪水。

这也是朋友发朋友圈吐槽的原因,因为突如其来的降薪停岗,这使得她非常苦恼,她老公是家里最大的收入来源,降薪无疑是给目前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因为有房贷要按期还,还有小孩,日常的一些开销,之前他们每个月开销大概小两万块,现在至少3个月低保工资,也是非常艰难,不知道支撑多久。

人物二:外贸行业的业务员

还有另外一个,是做外贸行业的表弟。

因为他们工厂目前不开工,招工人困难,所以他们公司也不能接国外客户的订单。年前接的订单一再延迟,有些客户实在等不及已经退单了,目前他们公司通知,已经延迟到了6月份开工会不会再一次延长下去还是未知数。

他们老板也是承受了很大损失,有的已经接订单的客户,无法按时交货,需要赔偿违约金,不光订单到手的订单飞了,还要赔偿客户,这是雪上加霜。

更加无力支付员工正常的工资,没有订单就没有收入,公司无法正常运营,老板只能是宣布所有员工在家待岗,期间不用工作,但是也没有工资,只能保证员工的正常缴纳社保。

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想要跳槽,他们老板也不阻拦。

人物三:网站运营负责人

还有做网站售后的负责人朋友,他们公司也是在家办公,基本公司附近都属于封闭状态,但是他们可以线上沟通,不影响正常工作,所以在家工作,保持联络。

但是要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打卡,公司也会发放正常工资,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方式了。

其次身边还有一些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朋友,也是在家办公,云沟通,每天定时开会,加班赶方案,线上沟通,开会讨论方案,既居家隔离,保证了安全,又不耽误工作,也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效仿的一种新的办公状态。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所以每个企业也都在努力适应现在的疫情趋势,毕竟现在还不稳定,偶尔还是会爆出来疫情隐患,所以很多企业为了员工安全着想,也是尽量选择在家办公,做好防护措施。

如果大家上班出现什么问题,对于公司,和自己都没有好处,所以企业还是尽量避免冒险的。

现在整体经济处于下降状态,企业也是非常艰难的维持,这个时候大家一起共度难关,度过这次危机,比什么都重要,等到疫情结束,经济复苏,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所以短暂的休整还是有必要的,一些企业也在这个时候沉寂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然后改变策略,这次疫情真的可能改变很多人和企业的发展方向。

【芒果总结】以上很多典型的例子,大家都还没有复工,仅仅是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的情况,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很多企业早早就开工了,路上车辆也逐渐躲起来了,所以大环境都是这样子,也没有必要压力太大,放松心情,冷静想想自己的规划,在待工的日子里,做些有趣的事情,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注@疯忙的芒果,2020年全新起航,喜欢我的文字请持续关注,将为您带来更多故事和干货


疯忙的芒果


因为我是从事餐饮业的,目前我们餐饮行业是允许复工了,但是只限于外卖,拒绝堂食,由于我现在上班的店没有开通外卖服务,所以我们三月能否开工仍然是未知数。这是目前我所在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这边的情况,现在都是等通知上班,但是到现在任未通知





孤狼生活记


说说我表哥的情况吧!

表哥的眼睛不太好,学了一门按摩的手艺,现在一家按摩店工作。表哥的工作就是底薪很少,只挣提成的那种。

往年,年后是生意比较红火的时候,整个正月的收入,能挣平时一个半月,甚至两月的总和。

可是,今年新冠病毒突然来袭,表哥所在按摩店,一直不准营业,已经一个多月了,没有办法,只能等通知。

今天,已经正式进入3月份了,还没有收到开业的通知。表哥内心焦急,忐忑不安呀。再不开业,怎么吃饭呀!本来表哥还想趁正月给孩子挣学费,也完全泡汤了。

现在表哥最大的希望的就是赶紧消灭新冠病毒,能正常营业。

其实像表哥这样的情况,还有好多,比如餐饮业,大街上的酒店全部关门,娱乐业,KTV、电影院也是完全歇业状态,只要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基本上全部停业!

其实能不能正常上班,还要看抗疫情况。我们这里已经有十二天没有新增病例了,再过两天就超半个月了。相信,超十四天没有新增病例,各行各业就会陆陆续续的复工了。

1.正常上班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祈盼

疫情要抗,可工作也要做,总不能天天藏在家里躲病毒,喝西北风!有的行业已经完全停工一个多月了,即使现在复工,估计一时半会也难以恢复元气。但是早一天复工,就早一天取得主动权。所以,当下很多人都盼着赶紧上班!

2.上班要做好充足的防护

虽然当下疫情已经得到暂时遏制,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但是越紧要关头,越不可大意。复工后,大家仍然要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上下班带好口罩,与人交流保持一定距离,不聚会,不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公共区域经常消毒,通勤最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尽量避免坐公交。

只要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在三月复工,正常上班,还是很有希望的。

但是,湖北地区应该是不可以。看看湖北的疫情数据吧。目前,湖北已经累计确诊66907例,具体见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湖北当天新增570例,其他省份,大多是0增加,可以说,湖北的抗疫形势依然严峻。所以说,湖北在三月要做到正常复工上班,应该是希望不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相信复工生产也会近在眼前!


长鹿生


要想全面的正常上班,个人感觉至少要到4月底。

一、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复工,但各种管控措施仍然非常严格

从2月10日之后,不少企业就开始陆续复工了,即便到了3月份的今天,各种防护措施仍然非常严格,各地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但仍然有确诊病例的增长,尤其是湖北地区,尤其是武汉地区。

我自己正式上班是从3月1日开始,到了公司之后才发现,仍然有部分人员在家隔离,而来上班的人,全副武装,中午吃饭也是相当麻烦,要么是带饭,要么是到食堂吃饭,每个人至少相隔1米远。

以往常见的会议也少了很多,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领导不会找我们开会。所以,虽然已经复工,但算不上正常上班。下班回家的小区,也是全副武装,各种检查措施。当然,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不能在最后疫情要结束的时刻,功亏一篑。

二、钟南山教授预测,疫情在4月底可能会完全控制住

按照钟南山教授的说法,4月底才有可能完全控制住,那基本上在4月底之前很难做到正常上班的,各种防护措施仍然不会放松。

2月2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建议,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大家对疫情还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大规模聚会办不得。

那么,口罩还要戴多久?张教授说:“这个状态可能还要维持1到2个月。那时候没有新增了,基本上就可以把口罩摘了。”

我认为,只有把口罩摘掉了,才能算是完全正常的上班,那么这个时间是多久呢,1-2个月的时间,也就是4月底左右的时候。

三、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最终战胜疫情

4月底的时间点,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对战胜疫情至关重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政府,积极配合公司,积极配合所在小区, 做好各项防控措施,不给病毒反扑的机会,最终闷死病毒,战胜疫情。


八鱼先森


明天就踏入3月了,今年一季度已经剩下三分之一。

这个超级魔幻的开年,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似乎让人经历了一生。

能正常上班吗?

看你怎么看正常这词,我认为至少有段时间内,是恢复不到过年前那个熙熙攘攘的日子的。

现在出门,有太多的不正常了,

你要带着口罩,甚至有人还戴着一次性手套,口袋里揣着免洗手液……

公司里有些同事一直都没法回来上班,平时写字楼里挤得满满的电梯,现在里面只有三五个人,你都不敢进去……

老板愁眉苦脸的,有些生意压根儿没法做的,即使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以前下班,你会随便在外面吃饭,唱K,喝啤酒,接着再来个烤鱼或者白贝的宵夜,现在,下班立马回家,闹市区的酒吧没有一家能营业的……

你说正常,能上班就是正常吗?

能上班是庆幸,你还有份工作可以支撑下去,度过这个疾病危机和经济危机。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一年,大家都有工可开。

无论如何,3月,依旧春暖花开。

——汤汤,四年一次的2月29日



我是绿豆汤


理解题主问这个问题,内心充满焦虑,因为这个春节假期实在是太长了,长到一个月后我们都忘了从过年放假以后,我们就一直待在家里直到现在。

我记得我一月底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不在医疗系统的我们,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当时在文章的末尾部分,我就预言:随着复工日期的一延再延,焦虑必然成为生活的主题。

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都还处于待工状态,宅在家已经快一个半月了,不过回想起来,这段时间过得倒是没那么焦躁。

所以我可以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些想法,给你参考:

不要和别人作比较

题主问这个问题,如果很多人回答自己的情况,我猜测,题主只会越看越焦虑,因为,题主难免那自身的处境和别人的情况作比较,这样就更容易增加焦虑。

其实别人复工的情况怎么样,跟我们没关系,更好的做法是,把关注的点从别人身上放回到自己身上。

比如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梳理、复盘一下平时工作中有疏漏的地方,想想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大胆的考虑是不是需要换一份工作。

通过理性思考这个动作,能够最大程度从焦虑的情绪里走出来,因为我们大脑里负责感性的杏仁核和负责理性的前额叶皮质是互相抑制的两个脑组织。

意思就是:一个活跃,另一个就会被压制,所以,启用理性来思考,就能缓解感性的负面情绪。

保持平时的生活节奏

焦虑的原因之一是:平时的熟悉感被改变,人不得不面对陌生、未知的状况,不确定,所以就焦虑。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试想,如果你面对的状况是非常确定、非常可控的,你还会感到焦虑吗?大概率,不会。

所以,在假期里怎么样才能减少不确定性,形式上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和平时一样的生活作息。

平时几点睡觉、起床,这段时间也照做,如果平时工作的时间暂时没有工作要做,就安排一些同样需要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最好是同时能学到些东西的事情,这样还能一举两得。

然后同时,因为时间相对宽裕,还可以发展新的兴趣爱好,让每天变得和前一天不一样,想我最近就爱上了冥想。

觉察自己的心态变化,好的不好的,通通接受。

要学着对自己的情绪敏感起来,特别是负面情绪,不然它们溜走以后很容易形成积压,不知不觉就对我们造成很深的影响,这个时候再去追溯原因,就很可能对不上,因为已经过去太久了。

所以,对自己的情绪敏感点,好的不好的都需要这么做,这么做最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它的存在,然后接下来,做最重要的一步:接受它们。

这不是鸡汤,你只要试着做一次,就知道它对于在非常时期平衡自己的状态,是有用的。

希望这次疫情早日过去,我们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到那时,一定要珍惜平静的日子,不要因为它太过于平淡而抱怨。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霖小姐慢半拍


湖北省外的大部分公司,目前都已经复工了。

除了旅游和娱乐行业基本还没有恢复之外,大多数公司,包括部分餐饮企业,也在有序地恢复经营。

比较惨的是我小叔,前年投资开了一家做旅游产品的门市,过去两年倒是没少赚钱。但是今年,他恐怕要把前两年赚到的钱都吐出来了。

现在旅游业完全没有复苏的迹象,主要是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出行还在受限,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也没什么心思旅行。更别提当地的政策还暂时不允许旅游市场恢复常态。小叔的门市租金只被免了一个月,现在是有出无进,日子难熬的很。他自己为了赚点外快贴补家用,已经暂时转行做微商了。

不过旅游和娱乐行业之外的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复苏。最近的疫情数据显示,湖北以外的省份,每日新增病例的数量几乎都是个位数,形势喜人。

戴着口罩上下班的人越来越多,周一的早高峰,我所在城市的交通主干道,又开始堵车了。从这就可以看出,企业在复工,大家的干劲十足,一方面是担心被裁员,另一方面也有点像缺席了好几堂课的学生要急于赶上功课的劲头。可以预见的是,落下的功课会赶上,缺席的一个月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总之,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警惕性,上班时也要注意疫情防护,工作和防护疫情两不误。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全行业复工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关注@职场绿皮书,职场军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述职场上的那些事儿,与你一起成长。认同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

职场绿皮书


我现在在广州这边,看到好多工厂都复工了,应该是一些大型的工厂复工,每天一早工业园区门口大排长龙测体温,经过自制的消毒棚全身消毒,听说一天还测两三次体温。再不复工,工厂和员工都会受不了,压力太大了[奋斗][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