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上海本地人喜欢去哪些上海旅游景点?

叫我东海


上海太大了,从上海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就算是坐车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一般来说,老上海人比较喜欢淮海路、大世界、城隍庙这种比较有传统气息的地方。这些年浦东发展快了,好多上海人都安家在浦东,刚开始开发浦东的时候,上海本地人都不愿意去浦东的,因为那里缺乏老上海的记忆。上海的锦江乐园好像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记忆,有一次有个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客人让他推荐上海好玩的地方,他推荐的第一个地方是锦江乐园,那是老一辈的记忆。青浦朱家角也是老上海人的爱,前不久有个同事告诉我,目前经过青浦朱家角的地铁已经开通了,清明假期去玩,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都是本地人去玩的,挤得连自己的脚都要看不见了,同样的枫泾古镇也是人流不少的。


科坛春秋精选


我是老上海人,又喜欢旅游。今天来推荐几个本地人喜欢的,或精致典雅,或宁静悠闲,或神秘幽闭的景点给大家。这些景点上海本地人知晓的也不多,但去过的没一个不说好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景点迎合了上海本地人游览观光的心理。举个例子:外地游客在上海坐出租车,问驾驶员哪里好玩,许多都会回答,没什么好玩的,甚至极端的还会加一句“送我门票我都不会去”。上海是个大都市,节奏紧张、不缺繁华。试想,难得几天休闲日,再去到环境嘈杂、摩肩接踵的景点去,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因此,上海本地人一定喜欢悠然休闲又不失自然气息的游览景点。

一、外滩源

外滩源的位置在外滩第一界面的后面或是西侧,指的是一片区域,核心是由中山东一路、南苏州河路、圆明园路和北京东路围成的部分。在这个区域有各式近代西洋建筑15幢,如外滩源壹号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是外滩沿线现存最早的建筑。如果你徜徉在外滩源,会有种时空倒错的感觉:这里究竟是欧洲城镇,还是中国街道。为此,拍商业广告和拍婚纱照的都慕名而来,拍出来的效果不亚于在国外拍的。

外滩源真正让人喜欢的是她幽静的环境和高雅的格调。这里是极佳的漫步路,人流稀少,十分安静,以至于在南苏州河路和圆明园路上拍汽车飞驰的广告,都不用做特殊的警戒。如果你在外滩欣赏了“万国建筑博览会”壮观气势,在外滩源能呼吸到精致典雅的气息。漫步在充满异国情调的马路上,远离喧嚣,放慢节奏,在路边的咔吧喝上一杯咖啡,是非常惬意的体验。

二、金泽古镇

金泽古镇是青浦最西南的一个镇,离市中心约60多公里。上海地区乃至周边江浙一带古镇不少,但总体感觉似曾相识。尤其是游人如织,环境嘈杂,商业气息太浓,扭曲了古镇游览的初衷,旅游体验并不好。然而,金泽古镇是个例外。

金泽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宋元明清所建的古桥,而且更重要的是古镇没有商业化,没有摩肩接踵的人流和嘈杂的环境。在这里拍照,可以趴地爬树选角度,不用担心被人抢镜头。在这里只听得游船的唉乃声,蝉鸣鸟叫声,大自然宁静而安详。游览者如果有兴趣,可以下到水桥撩小鱼;走累了就在岸边树下的长凳上歇息一会;这种不受拘束的游览很适合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们放松身心。

三、白庐


在上海这座城市,有一处许多人不知道的神秘建筑“白庐”,它见证了老蒋逃离大陆的最后一刻,极具历史价值。

“白庐”坐落在上海东北角复兴岛上的复兴岛公园。民国时期这里是浚浦局体育会花园,这栋小楼是“浚浦局职员俱乐部”。这是一处精致而简洁的日本式庭院,一层建筑,四周绿树环绕,很是清雅。但“白庐”并不对外开放,平时园门紧锁,小楼也缺少打理,显得陈旧破败。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949年4月26日中午,一艘名为“太康号”的军舰经吴淞口缓缓驶近复兴岛,船泊靠岸,走下船来的正是已经下野的“中华民国”总统老蒋。随后,蒋住进了浚浦局体育会花园内的这座小洋房。

在白庐,蒋频频召见党国军政要人,召集部署上海防务会议,布置潜伏特务和暗杀亲共人士的工作。

最终,随着战事临近他还是离开了复兴岛。5月7日清晨6时,蒋和他的一百多名随从乘坐汽艇,登上停泊在黄浦江的招商局“江静”号客轮,由军舰护航,驶离上海。

于是,这座黄浦江上唯一的内陆岛就成了蒋家王朝在上海盘踞的最后一个落脚点,“白庐”成了蒋氏离开大陆前最后停留的地方。

去“白庐”游览,既是一次探秘之旅,去看看与“美庐”、“澄庐”、“爱庐”齐名的蒋氏行宫到底长啥样;也是一次休闲之旅,复兴岛公园也是个幽静之处,而且交通也方便,12号线地铁直达。


佟哥视角


说上海人对本地没什么景点好去的人,多多少少有些想当然。

实际上,上海有不少并不为当地人熟知的值得一去的地方。下面列举个例子,看你服不服?

最应该提的就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可能很多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这是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化大型植物园,四季各有震撼的美景。四季—一万多种植物在国内首屈一指,在国际上也不多见;春—世界上最美的河津樱长廊,中国最美的芝樱-囍林草起伏地形花海;夏—世外桃源式的观赏草谷、南湖三莲胜景(河莲、睡莲、王莲);秋—震撼的向日葵花海、迷人的秋色叶树林;冬—蜡梅在寒意中飘出清香、令人醉,运气好的话,还能一观雪压梅枝的盛景。

实际上,上海还有不少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好去处。






伊甸的花园


这个问题还是二刷酱来回答吧。作为上海年轻人,我来说说我们最近都喜欢去哪儿:

(为啥是最近?因为网红当道,现在流行的,过一阵子,我们又不爱了,节奏就是这么快)

一、被抖音网红带火的地方,拔草,排队多的要死

1、外滩星空错觉艺术馆

(适合拍照,直男绕道)


2、徐汇油罐艺术公园

(适合拍照,直男绕道)


3、宝龙美术馆

(适合拍照,直男绕道)


4、kikyospace艺术空间展览

(适合拍照,直男绕道)


5、星巴克臻选烘培工坊

(刚开业人暴多,现在还好,有一般星级店没有的咖啡品尝,二刷酱本人是星爸爸死忠粉,所以它必须上榜!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师小哥哥小姐姐!互相切磋!目前亚洲最大的这一家)


6、魔都矩阵

(隔着黄浦江高空荡秋千了解一下?北外滩这儿,在滨江绿地公园内,自己点评搜一下)


7、风云再起

(一个超级大的娃娃机游乐场,在人民广场迪美购物中心楼下,上海小册佬童年的根据地,带小盆友的家长可以玩一下)


二、上海本地人吃点啥?

靠近人民广场这地带的话,西藏中路靠近金陵东路转一转,不少小吃

老上海几个经常吃的点心店报几个仅供参考:凯司令、红宝石、哈尔滨食品厂(别问我为毛这个也算,自己科普去)、泰康食品、沈大成、老大房 等等,不服可以补充。


三、没吃过魔都经典大饼油条不算来过上海

(关于小吃我之前写过不少,有兴趣可以赏脸去我主页看两眼)


能保留老上海的建筑已经不多了,太多商业化改造的地儿,繁华背后的弄堂文化才是老上海应该有的样子,转一转淮海坊、武康路、新华路、山阴路等太多了


先写到这儿,我是二刷酱,欢迎关注补充。


二刷酱


我是上海人,对于上海的旅游景点,绝对不会不屑去,甚至会经常去,只是会避开人多的时候或者千篇一律的取景点,去寻找最适合的天气或季节和特别的视角来欣赏这些美景,废话少说,就拿一些名气最大的景点举例来说说吧。


武康路,这是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早期的作品武康大楼,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著名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秦怡、孙道临等曾居住于此。

雨天也能过来拍拍,这位是武康路376号的湿身胖大姐。

深秋的武康路最美,作为最出名的落叶景观路,这几年深秋都不扫落叶了!落叶簇拥着著名的罗密欧阳台。


魔都七八月,是空气最通透的日子,遇上来台风,这天空就开始变幻莫测了。好风不常吹,好云不常在,千万别错过这个时候的外滩。

浦江游艇上,换一个角度看看万国建筑。


或者来到一个制高点的酒吧,继续看云卷云舒。


也可以一清早,来到安安静静的江边,都别有滋味。


早上的城隍庙,空空的九曲桥,是否会让你惊讶,真的是白天游客太多了,本地人还凑什么热闹呢。


陆家嘴人多?没关系,抬头看看上海三巨头。



东方明珠我喜欢,还喜欢远远的欣赏,等一个美丽的黄昏,爬上环球大厦,看看夜色阑珊的上海。



要认识上海,我不建议避开这些属于上海标志的景点,因为它们的美,也就是上海真正的美,等着你去发现,去欣赏。

啰啰嗦嗦说了这些,对于拍美景,我更爱拍的是美食,欢迎分享和关注紫晶洞,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会送给大家。

作者简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自媒体专栏作家、 携程签约旅行家摄影师,

个人摄影、旅游、体验公众号:caophoto


紫晶洞摄影


我来分享几个地方吧!

第一,共青森林公园,我们经常三五成群,自己在淘宝上面购买好烧烤的东西,然后一早去森林公园抢位烧烤,虽然那里的烧烤条件并没有顾村公园或者滨江森林公园好,但是毕竟从小一直去的,所以最喜欢得还是这里,下午还能在草地上搭帐篷,或者去游乐场滑冰,碰碰车,卡丁车,满满的童年回忆!



第二,锦江乐园,去锦江乐园不是因为那里的游乐设施,近几年锦江乐园的夜市做的特别的好,有台湾的,成都的,西安的,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搭配上摩天轮,还真的很舒服。



第三,朱家角古镇,如果近郊的话我会选择朱家角,离市区不远,自驾一小时可以到,景区没有门票,有着古镇的气息,当然配套设施完整,不是节假日人也不多。



其实作为本地人来说,确实不会去东方明珠,城隍庙,古漪园这种热门地方,因为小时候都去过,长大了看的东西多了,觉得这些地方除了人多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推荐?


随变V弄弄


上海本地人应该也不是不屑去,而是有更好的一些选择,毕竟生活在一个城市和旅游在一个城市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

对于游客来说,我们去过一个陌生的城市,更多会去最能体现这个城市历史和风情的地方,比如地标之处啊,最佳建筑的地方,一些具体的风景区。但是对于本地生活的居民来说,这些地方从自己出生到长大都已经看过千百遍了,自然不会为了观看而去,但是对于城市的标志,应该不会是不屑的态度。

至于购物街,很多游客都会去上海南京路,但其实上海本地人也会去啊,或许会去得少,每个人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大多都有经常活动的区域,也会有固定购物逛街吃饭的地方,这些更多是一种习惯,由个人喜好、交通距离、朋友圈子等综合作用下的选择,所以也不是不屑的态度。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去到陌生城市游览观光的时间有很大的限制,很多本质上值得一去的地方都没法游览到,更多是不了解,这就是当地居民和游客最大的区别。比如像西安的回民街,也有很多人说西安本地人根本就不去,其实也不是这样的,西安本地人还是会去的,只是他们会错开旅游高峰,而且会避免那条主街,他们会选择更内巷的一些小店,因为长期生活在此,所以他们比游客更清楚,哪些地方的风味是最正宗的,相信在上海也是,交通以及资讯的掌握问题都决定着当地人和居民选择的不一样。

但说态度上不屑,就有些夸张了,顶多就是嫌人多,懒得去,或者就是觉得游客常去的特色地方,已经玩腻吃腻了而已。有些价值高的地方,哪怕是游客常去之地,本地人也一样会去的。


北石同学


我不是上海人,但是我经常带旅游团队去上海游玩,所以我想,游客喜欢的景点,上海本地人也会喜欢,因此我推荐上海四个旅游景点。


第一,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它总高468米,在259米处设有观光层,在这里不仅可以360°俯瞰整个上海全貌,还可以在透明的玻璃地板上体验悬空拍照,这个景观,类似于现代流行在各个景区的玻璃栈道。东方明珠电视塔底部,是上海历史陈列展览管,这里展示的是上海的历史风貌,人文地理,特别是近代上海民俗的生活的展览非常吸引人。


第二个,上海外滩。上海外滩紧靠黄浦江畔,外滩的景象,从30年代的电影到如今的影视作品,都有展现。外滩之美,美在黄浦江,美在江上的游轮穿流不断,美在坐在黄浦江畔的石级上观看老上海的各式古老建筑。夜晚,从外滩的码头上,乘坐游船,欣赏美丽的黄浦江夜景,我认为这是上海最美丽的景色所在。


第三个,上海城隍庙。上海城隍庙,简单地说,就是一座上海风情小吃城,这里有上海特色,以及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民俗百货,是令人喜欢去的而又流连忘返的地道的上海步行街。


第四个,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于2016年在上海开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游乐场,许多外国游客都会慕名而来。而作为上海本地人,那更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可以选在人流少的时候,公园有打折的时候,甚至可以想什么时候去就可以什么时候去。


摩登晨文


其实哪个著名旅游城市的本地人,不会觉得家门口那几个景点,有什么好去?我们旅行就是为了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所以去到的景点对我们来说肯定都是新奇的,充满陌生的魔力,这时候景点的美,是被美颜过的。可对很多著名旅游景点的当地人来说,再美的风景也是从小见惯了的,早就是日常生活的背景了,没了新奇和陌生,确实很多风景都是要打折扣的。

上海本地人有太多机会见到特别的上海,所以他们怎么会花几百块去东方明珠俯瞰这个城市,几十年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清楚知道这个城市最精髓的部分在哪里,游客看的是这个城市华美的外衣,可只有贴身的里子才真正能沾到这个城市的气息。

我们游客也是啊,逛城隍庙逛了半天,见得最多的是人,吃东西印象最深的是在排队的那半小时里,旁边桌上食物的香气,所以当我们自己回忆起这样的景点,也会觉得索然无味,不会再有故地重游的想法。

去过那么多次上海,喜欢的大都是没什么游客,但有当地人在玩的地方。在BMW上海体验中心各种车型的陈列展览加上酷炫体验,让我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游客,完全沉浸在不断出现的惊喜里。还有在南翔古镇的古漪园,刚好在哪里有小半个下午的时间,就买票进去逛了逛,碰到老师带着小孩子们在花园里写生,很优雅的上海阿姨们在凉亭里聊天唱曲儿,在园子一角的廊上,用毛笔蘸了水,在青石砖上写大字的专注大叔,现在想来都很鲜活的画面。那些除了人挤人就是人挤人的景点,我们都不喜欢,本地人怎么可能想去嘛。


我的旅行小马甲


大部分人选旅行目的地,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然风光和其文化底蕴,这两样在我眼中上海好像都不咋地!但若是为了孩子,上海有的地方还值得去的,几年前的暑假,带孩子去了上海科技馆、野生动物园(这两个都是5A)、热带风暴水上世界,每个景点玩了一天,孩子可开心了!现在迪士尼也开业了,又多了一个选择,考虑到已去过香港迪士尼和长隆欢乐世界,暂时不会再去上海!对于经常出去玩的人,上海没有吸引力,但对于没去过上海的人,怎么着也要去一回吧,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散散步,有时间可以上那几个地标俯瞰黄浦江,上海博物馆也值得去,免费的,其它就呵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