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俗话说:“逐水而居,依水而筑”。水,养育了一方人,大渡河,在丹巴境内,人们叫它“嘉莫查瓦绒”,意为女王的河谷,两岸恬静如诗,丹巴的古碉、藏寨为它添上了一份柔情。


大金川为大渡河的上游。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班玛县巴颜喀拉山东端的果洛河,脚木足河流至马尔康县与金川县交界的可尔因与绰斯甲河相汇后,称为大金川。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集高原群流于一体的大金川,已显示出一条大河的气势,河谷宽阔,河水浩荡。一路奔腾而去,在汇集了大小金川以及革什扎和东谷河的水后,浩浩荡荡流入岷江,始称大渡河。大渡河是岷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举世闻名的大渡河的起点就是丹巴县城。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大渡河于其他河流一样也有上、中、下游之分,但是大渡河的上、中、下游之分存在着多种分歧,最主要的上中、中下游分段说法有以下三种:一是甘孜丹巴和雅安汉源,二是康定瓦斯沟口与乐山金口河,三是甘孜泸定于金口河,其中第二种是被采用得最广泛的,此外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其实大渡河无论是从流量、长度,还是从流域面积上说都可以算作是岷江的正源。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但大渡河未能成为岷江的正源,根据学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历史原因,岷江中上游拥有数千年文明发展史,岷江在这里孕育出了金沙文化,孕育出了广汉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岷江世代以来哺育着天府人民,因此获得了天府母亲河的美名,而大渡河对巴蜀天府,甚至对中国人类与历史进程的发展所作贡献远远不及岷江。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第二是自然地理原因,古大渡河在注入岷江之前并没有与青衣江相汇,两河之间有凤洲坝相隔,大渡河是在青衣江入江之后才注入岷江的,因此大渡河的水量与北来的岷江水水量相差不大,而且在乐山大渡河拐了90度的湾才入江,而岷江则是北来南去,加之大渡河水量季节分配严重不均和居于深山而不为人所知的原因,大渡河在水量、长度、流域面积的认知度不及岷江正源。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说起大渡河,第一印象便是宏伟,而说到大渡河大峡谷,可谓雄奇壮观、险峻幽幻,大渡河大峡谷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自然景观媲美,其最大谷深竟达2600多米。大渡河大峡谷北起丹巴县城,南至康定姑咱,全长约108公里。这里江河悬崖绝壁相连,江中巨石横梗,险滩遍布。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峡谷内广泛分布的震旦系石灰岩在流水和重力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如画如雕的山景、峰景、石景,也形成了奇特的深不见底、窄如刀缝的绝壁地貌。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丹巴,作为大渡河畔第一城,它柔情的一面,好像全部献给了丹巴,那里的人们正过着最自然的生活,那模样“静美”得令人心碎!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据传女人在大渡河汇流处沐浴,可求子保胎。婴儿用此处的水洗浴,可变得强壮、聪慧。当地老百姓要出远门或身体不适时,都要到此洗浴,以求平安吉祥。革什扎等乡的居民在修筑新房时,都要到此处取水和沙石,埋于房基下,据说可以镇魔驱邪。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那里的景色,同样让人心醉。在春天,丹巴居民们相约赏花。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夏天,我们看漫山碧绿。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秋天,我们在红叶中迷醉。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冬天,享受着高原独有的暖阳。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我们可以在墨尔多庙会上带着信仰和敬畏,向墨尔多菩萨倾诉他们的希冀。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在需要安静的时候也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追溯大渡河|她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这就是我们的大渡河的源头,在这里它被当地的人们寄托了无限的情怀,饱含了太多对于丹巴的热爱,太多需要溢出的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