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最近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兒,我想,每個人的心情都是複雜的、慌張的、疑慮的,甚至灰暗的。


從大寒那天開始,從一位菩薩般的眼科專家被傷開始,接踵2019年底的悲痛,再一次撕開了很多人還沒有癒合的傷口,血流如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病毒在人們即將返鄉團圓之際兇猛來襲,讓本該祥和的佳節被蒙上了灰色的面紗。


在這樣一個徹骨的冬天,還會有溫暖嗎?


分享我最近經歷的兩件診室小事給大家,希望這些有溫度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重拾信心,一起面對和戰勝社會與大自然對我們的考驗。


【診室故事一】


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寶寶來看我的營養門診,同行的還有育兒嫂。爸爸媽媽坐在我電腦桌對面,育兒嫂抱著寶寶在診室裡溜達、免得寶寶煩躁。


在就診過程中,育兒嫂隨意溜達到了我身後的窗邊,想要讓寶寶看看窗戶外面。此時,漂亮溫柔的媽媽,忽然用很堅定的語氣跟育兒嫂說:“阿姨,麻煩你帶著寶寶去門那邊,不要站在醫生的後面”。


這句話瞬間感動了我敏感的小心臟——急診楊醫生遇難時,兇手就是站在她後面舉起的刀。


感謝這位家長的細心與體諒,這樣的醫患理解,令冬日平添溫暖。


【診室故事二】


也是一位母親,帶寶寶看診過程中,認真地跟我說:寶寶能避開很多養育誤區,都是要感謝醫生們。以後等他長大了,我也想讓他當兒科醫生。


我問媽媽:最近的事件,您不怕孩子遇到嗎?而且做醫生很苦的!


媽媽說:但是醫生這個職業特別崇高,救死扶傷,我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也可以成為白衣天使,幫助更多的人。


在兒科醫生越來越少的現今社會,這位媽媽的心願,令我敬佩。


其實,不僅診室,在問答平臺,在微博,在其它媒體平臺,都有從未謀面卻一直關注的網友給我留言,叮囑我做好防護,無論是對暴力,還是對病毒。這一切,都很令我感動,這裡就不一一曬圖了,太多,曬不過來……每一句來自陌生卻溫暖的心臟的關心與問候,都讓我覺得:


只有眾志成城,才能光明長存!


相信你們每個人的心裡,懷有同樣的期盼!


那麼,為了我們共同的心願,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醫患互相尊重。每個人都不容易,各自有各自的難處,互相理解才能加速病情的好轉,減少意外的發生。而且,真的沒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習他們的前輩在治病救人和從死神手裡搶回生命!也沒有什麼歲月靜好,你我的闔家團圓,都是不同崗位的勞動者嘔心瀝血甚至捨生忘死換來的!


第二,面對疫情,做好力所能及的個人防護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級別的保護!保護自己的同時保護家人保護社會!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病毒的傳播者,你不會希望身邊你所愛的人因你而受傷害,同樣,每個愛你的人也不希望你會因他們而添擔憂。通過簡單的戴口罩這一個行為,你還能夠減少醫生護士們的負擔,減少他們的工作壓力和被感染機會。


想想看,每倒下一名醫生,就會有多少個患者看不上病?


第三,面對公共衛生事件,不信謠傳謠。例如:吃維生素C片和燻白醋並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關於維生素C的問題,我既往的推文中也科普過,大家自己去翻翻看就知道了。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明補充它可以起到預防作用。


真正的預防,除了前面說的個人防護,還要多喝水、保證新鮮水果蔬菜攝入、將肉蛋魚奶等動物性食物加熱熟透,同時像八十多歲依舊支援一線的鐘南山院士那樣保持適度合理的體育鍛煉——病毒面前,最強大的抵抗力還是要靠自己的積累。


第四、心懷敬畏。有那麼多飼養的動物滿足口欲,就別動不動惦記野生動物了,好麼?


我已經寫過很多建議大家控制肉製品、特別是紅肉類攝入量的科普文——對健康並沒有多少幫助,反而會因為過量而增加很多慢性病及癌症發生風險。現在,甚至還要加上一條:增加冠狀病毒的感染風險!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最後,附上來自公眾號「和睦家醫療」“一圖讀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預防,幫助大家科學客觀地瞭解疫情併合理防護。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寫在最後】


我們大家的心,要擰成一股繩,既不讓這個世界笑話我們的無知與短視,亦不讓病毒嘲笑並戰勝人類本該有的聰慧!


願每一位天使擁有強健的翅膀!

願每一位病患告別疾病的傷痛!

願每一個城市恢復原有的安寧!


佩戴口罩、正確防護——這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責任,如果你還未執行這份責任,請即刻開始!


遂謙在這裡給大家拜年,

祝願一直支持和關注我的你:


新春快樂!

闔家安康!

鼠年大吉!


理智防護,心存光明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健康、減肥等前沿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