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紅樓夢》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就摔玉,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思,作者這麼寫有何寓意?

黑白文章澤淵詩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的場景,令人過目難忘。

首先寶黛二人把各自的面貌看了一清二楚,與對方都是一見鍾情,覺得對方在哪裡見過。只不過是寶玉明說:“這個妹妹我見過的。”而黛玉是大吃一驚,心中感嘆:“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這就是所謂的三生有緣,今生相見吧。

寶玉摔玉是非常突兀的事,正說得好好的,他忽然就問黛玉有玉沒有,黛玉說沒有。他的呆病立刻發作,摔了玉,還罵起來:“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

然後嚇得眾人趕緊去撿玉,而林黛玉當天晚上就開始哭泣起來。

寶黛的愛情悲劇從此開始正式上演。直到黛玉淚盡而亡。


《紅樓夢》是一部寫實與虛幻相結合的小說。有關通靈寶玉的部分全都是虛幻手法。

這塊玉是女媧補天遺留的一塊石頭的幻影。從寶玉一出生開始就被這塊玉套住了,他的生活,他的婚姻都和這塊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他竭力想擺脫這塊玉的束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愛情,所以他經常摔玉。

可惜這塊玉堅硬得很,怎麼摔都完好無損,所以也寓意著無論寶玉怎麼反抗,都不可能擺脫自己身上的枷鎖。

我想《紅樓夢》的結局應該還是和這塊通靈寶玉有關。

黛玉死了,寶玉出家了,通靈寶玉也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又變成了青埂峰下的一塊頑石!


凡眼看紅樓


我們都知道賈寶玉是銜玉而生,實屬罕見。通靈寶玉終身與賈寶玉息息相關,不可分離。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就摔玉,原因有二。但與薛寶釵毫無關係,這是前世仙緣,今世敘緣。

賈寶玉見面的第一句話便是這個妹妹我見過。黛玉見玉心驚,好眼熟啊。急的賈母說:你這不是瘋話嗎?你何曾見過。



說明在靈河岸邊,神瑛侍者(下界的賈寶玉)以甘露灌溉的絳珠草(下界的林黛玉)結下了不解情緣,這次雖說是下界歷練,希望再緒前緣。不料神仙妹妹沒有跟他一樣的玉,想必不是什麼稀罕之物,不要也罷就摔了出去。惹得眾人忙撿拾,賈母說林妹妹原是有的,因姑媽去世,遂玉帶全殉葬禮,盡你妹妹孝心。寶玉這才安靜下來。

寶玉第一摔玉,沒有任何徵兆,聞得黛玉說沒玉,他突發痴傻病,也引得黛玉下世還淚的第一次流淚。

第二次摔玉是發生在第29回下半章,更是痴狂。賈寶玉對林黛玉情有獨鍾,在心中有著絕對重要的位置,摔玉是向林黛玉證明自己的真心,可林黛玉不理解他的真心。我們來看原文:

那寶玉又聽見他說“好姻緣”三個字,越發逆了己意,心裡幹噎,口裡說不出話來,便賭氣向頸上抓下通靈寶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麼撈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沒動。寶玉見沒摔碎,便回身找東西來砸。林黛玉見他如此,早已哭起來,說道:“何苦來,你摔砸那啞巴東西。有砸他的,不如來砸我。”二人鬧著,紫鵑雪雁等忙來解勸。後來見寶玉下死力砸玉,忙上來奪,又奪不下來,見比往日鬧的大了,少不得去叫襲人。襲人忙趕了來,才奪了下來。寶玉冷笑道:“我砸我的東西,與你們什麼相干!”



其實兩個人都是愛對方的,又都不明好說,互相傷害,互相折磨,又覺得不安,又都不向對方道歉或承認錯誤,林黛玉多麼高傲的人,你不來找我,我也不去找你,我們看誰拗過誰。這是青春期小兒女的打打鬧鬧,日夜悶悶不樂。後來還是寶玉看黛玉,道歉。

任何時寶玉的摔玉,和鬧彆扭,林黛玉必哭,總之是哭,哭,哭,前緣註定,今生還淚,糾纏不清,終無姻緣。

都是為林黛玉,不可能是薛寶釵。也有因為薛寶釵要寶玉上進求功名,而林黛玉從不要寶玉好好讀書,所以他們不是一路人。


日月詩語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摔玉的細節讓人印象深刻,作者這樣寫,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凸顯了玉對於寶玉的重要意義,那是他的命根子。所以寶玉第一次摔玉,場面很緊張。見了漂亮的林妹妹沒有,寶玉摘下那玉,狠命的摔去……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撿,而賈母急的連忙摟住寶玉,一個勁的安慰:生氣可以打人罵人,萬不可摔那命根子了!寶玉摔了一下玉,賈府上下亂成一片,讓人印象深刻。

第二,展示了寶玉自由平等的意識。在寶玉心裡,並非恃寶而驕,以為自己有了玉,便認為高人一等。發現如花似玉神仙般的林妹妹居然沒有玉,便摔玉展示了自己的不滿。

第三,通過寶玉摔玉,也讓林黛玉感受到寶玉的個性,還有自己初次見面因為一句話讓寶玉發狠,生髮出的敏感和自責。反映出黛玉多愁善感的個性。



寶玉摔玉,場面獨特,人物個性凸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最最主要的是:通過一個細節,將寶玉體貼愛惜女性的千古情人形象刻畫出來。讓人過目不忘。




我是《每天讀名著》,歡迎光臨賜教!敬請留言分享!


每天讀名著


寶玉初見黛玉就摔玉,實際上包含著三層意思。

一、寶玉的反封建,反傳統、反禮教的叛逆性格。

你們都說玉好,玉神奇,賈家個個把她當稀世珍寶,連北靜王爺都說是個稀罕的東西,可在賈寶玉看來不過就是一塊破石頭,一個俗物而已。從這點可看出他股子裡透露出來那種叛逆的情緒。

二、林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從而折射出那種純真無邪、美好的愛情之光。

摔玉既是對金玉良緣的抗議也是對木石姻緣的肯定和讚許。家裡的姐姐妹妹都沒有,現在來了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說什麼通靈不通靈,既然玉有靈,既然玉是個稀罕的寶物,想我妹妹這樣天仙般的人兒像水一樣清純的人就該配有,她都沒有,可見你是多麼俗不可耐,所以,他要摔玉,不要這勞什子。玉摔碎了,金玉良緣也就摔破了,木是姻緣就該有結果了。事實並非如此,摔玉並沒有摔來木石姻緣美好愛情的實現,寶黛的愛情最終是水中望月,鏡裡看花,空歡喜一場。

三、對仕途經濟,為官做府一種宣戰。

既然玉代表美好的東西,那它肯定也代表賈府所希望的成龍成鳳,你們把它奉為命根子,其實賈寶玉知道,被奉為命根子不是玉本身,而是玉產生的形式,它是一個嬰兒出身時銜在嘴裡誕生的,正如冷子興所說的,這人恐怕有些來歷。說白了不是普通人投胎,肯定是什麼星宿下凡,這人註定要當大官,有大作為,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這也就是為什麼賈政看見週歲的賈寶玉不抓官印金銀,偏喜歡那些釵粉指環所表現出來的極大失望和無奈。因為他們認為這孩子的出身太不一般了,準是異人、大人物什麼的。結果卻大相徑庭。

寶玉摔玉,事情發生雖然簡單,但蘊含的意義卻很是複雜,一場摔玉把各方的反應,刻寫的生動活潑,有哭的,有呆的,有嚇的,有罵的,有勸的,一件事物,百態人生,不愧是神作大斧!


一萌文化雜談


金玉良緣一直是黛玉心上的結。

寶玉有玉,上面寫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寶釵有金,上面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怎麼看都是一對。

並且,寶釵有孃親,有疼愛自己的哥哥(雖然薛蟠不長進,但是對妹妹卻是很好的)。寶釵在賈府只是暫住,就像走親戚那樣,是光風霽月的大小姐。

眾人都看重寶釵,沒有一個不道寶姐姐好的。

而她什麼都沒有。

她父母都雙亡了,沒有人幫著自己說話。

把林家的財產帶了來,也叫賈府給揮霍一空。

她多想,像寶釵一樣,

在母親的懷裡撒嬌,像個被寵愛的孩子一樣。

她不吭聲,她在賭,賭一段姻緣。

雖然是個小姐,但是也知道自己就像寄生一般。

整天叫醫藥養著,擔心著僕人私下裡嚼舌根子。


寶玉的玉,是他和黛玉之間的結。

也是寶玉生命的一部分。

他含著玉出生。

丟了玉的時候,他神志不清。

這其實象徵著玉是寶玉的命根子——出生。

他含著玉誕生在賈府,自然比別人生活優渥些。

多少人,生於茅草中,死於茅草中,見過的繁華,只有蘆葦。

他努力地反抗著封建的帝制,他把玉摔在地上,卻沒有辦法徹底離開這種日子。

他為了愛情,為了自由,想要拋棄優渥的日子。

但是他卻沒有辦法。


一邊是黛玉哭紅的雙眼,

一邊是寶玉想要反抗卻被壓制的苦澀,

這是木石良緣,

這是不被看好的愛情。


摔玉這一筆,就點出了整本書的愛情悲劇。



kiki07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一句話看哭多少人,人世間最難解釋的就是這句話,豈止是寶玉見黛玉如此,很多人第一次見到某人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感,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最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寶玉初見黛玉就摔玉,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四個層次的意思,分別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作者寫這個片段的意圖。


第一,紅樓夢是一本奇特的書,開篇就告訴你結局,這種奇特的方式至少是前無古人的,摔玉的動作有點一語成讖的感覺,初見面就摔自己的命根子,這明顯就是在暗示最終寶黛二人的結局,必將是分離的,因為這塊玉本省就象徵著寶玉,摔玉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見面不過是短暫的一場夢而已,最終寶玉還是要離開,一見面就作出這樣的動作,是作者在提醒讀者,不管後面寶黛之間的感情多麼纏綿悱惻,多麼山盟海誓多麼生死糾纏,最終兩個人還是要分開的,這就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因為後面寫到他們兩個之間的愛情寫的實在是太好了,但作者一開頭就說了一切不過是一場夢而已。

第二,摔玉事件直接表明了林黛玉的與眾不同,眾姐妹中只有寶玉有玉,以前也沒有發生過因為其他人沒有玉而摔玉的情況,但這次林黛玉以來寶玉終於要摔玉了,嘴裡說的是如今來了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玉,他也不要玉了,其實就是在點名林黛玉的身份不一般,他和寶玉是有仙緣的,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這一點作者寫的非常直接,直接藉著寶玉的“瘋話”說出了林黛玉仙子的身份,更是用自己的舉動明確表示林黛玉和其他人都不一樣,以後他和黛玉之間個感情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也是任何人都插不進來的。



第三,安排摔玉事件間接說明了這塊玉對於寶玉的重要性,從寶玉摔玉的反應和賈母及眾人的反應看,大家都覺得銜玉而生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大家都把這個寶玉當做是賈寶玉的命根子,象徵著寶玉的性命,有一次寶玉差點被馬道婆害死,最終還是這塊玉救了寶玉一命。後來寶玉跟林黛玉吵架吵得狠了,也摔過一次,充分說明了這塊玉在寶玉心中的作用,一開始就因為這塊玉發生過矛盾,也為後來再次因為這塊玉發生矛盾打下了基礎,使後來的摔玉事件顯得不那麼突兀。

第四,摔玉事件表明寶玉是個多情的人,他總是希望好的東西是要和姐妹們分享的,這一點也是寶玉性格的最大體現,開篇就把寶玉的這個性格點出來,為日後寶玉種種“奇怪”的行為打下基礎。寶玉有很多在外人看來很奇怪的行為,本質上都是因為寶玉有一顆平等的心,他認為人與人都是平等的,美好的東西就要要和人分享,別人都沒有隻有他自己有,他心裡就會很不舒服。寶玉的這種個性很容易被認為是多情,濫情不專一,但其實寶玉愛的人只有黛玉,其他的寶玉都是一種欣賞,一種愛憐,一種對生命美好的尊重,一塊無法分享的玉也說說明了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和被人分享。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寶玉的玉是獨一無二的,一開頭作者就安排這一場摔玉事件,目的有很多,圍繞著這塊玉後面還有很多故事,後面還有更多的愛恨糾纏和生離死別,最初也不過就是一個小男孩的任性之舉。

對於寶玉摔玉你有什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昭烈名臣


寶玉初見黛玉就摔玉一事,見《紅樓夢》第三回。這是寶玉在全書中第一次正式出場(此前均是通過冷子興口中介紹),也是他的第一個“大動作”。這就像戲曲舞臺上,人物一出場,必定有一個漂亮的“亮相”,和一句“定場詩”一樣。這就是寶玉的“亮相”和“定場詩”。曹雪芹之所以這樣寫,誠如提問者所言,這絕非作者閒筆,而是深有其意的。



《紅樓夢》第二回中,曹雪芹借賈雨村的口,發表了一番震驚天地的“正邪兩賦論”。他指出:“天地生人”,有大仁大惡之分。“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大惡者則應劫而生。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堯、舜、禹……孔、孟……皆應運而生者;蚩尤、共工、……始皇、曹操、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除此而外,天地之間,尚有“正邪兩賦”之人。現在,我們就看看曹雪芹所舉的這些“正邪兩賦”的都是些什麼人:

許由、陶潛、阮籍、嵇康、劉伶、王謝二族、顧虎、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劉庭芝、溫飛卿、米南宮、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倪雲林、唐伯虎、祝枝山、李龜年、黃幡綽、敬新磨、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

以上,除王謝二族之外,共二十六人。為了更好地理解曹公的深意,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這26個人:

許由,一個一聽說要讓他當官,就趕快去“洗耳朵”的高人逸士。

嵇康、阮籍、劉伶——六朝時“放浪形骸”,不守世俗禮法的狂士。

顧虎頭——顧愷之,大畫家。是出名的奇絕之人。

陳後主、唐明皇、宋徽宗——都是亡國之君,又都是大藝術家(歌午、音樂、繪畫書法)。

柳耆卿(永)、秦少游(觀)——宋代大詞人,多風流軼事,詞作天下傳唱。

倪雲林(瓚)、唐伯虎(寅)、祝枝山(允明)——元、明時代的大藝術家。

李龜年、敬新磨、黃幡綽——唐代名伶。

卓文君、紅拂、薛濤、崔鶯、朝雲——歷代出名的女流人物。她們或“私奔”,或為妓,或“私婚”,皆為當時世俗不容。

以上這些人,直白的說,都是一些不為世俗理解的“怪人”,是一些“正邪兩賦”的人。曹雪芹之所以費了這麼大勁兒,舉了這麼多人物作例,其根本用意就是把“正邪兩賦論”作為描寫《紅樓夢》人物的一個總綱。



正是在這一總綱的指導下,他才讓寶玉一出場,便把正與邪表現到了極致:一聽說黛玉也沒有玉,便一下發起邪瘋——狠命摔玉;後聽賈母告訴他,黛玉原本是有玉的,只是為母親陪喪了,便立刻“改邪歸正”了。

曹雪芹在這裡這樣寫,恐怕有幾層意思:

其一,一開始就告訴讀者,寶玉是個“正邪兩賦”的“怪人”,這是他的人生基調。

其二,不同尋常的開局,預示著寶黛的愛情之路,雖有前緣,但卻充滿曲折坎坷,有流不盡的眼淚,不會有好結果的。

其三,這塊來歷不凡的“玩石寶玉”,真的是賈寶玉的“命根子”。“銜玉而生”,失玉而死。


自樂堂主


從賈寶玉摔玉,可以看出他是個真性情的人。雖然出生在烈火烹油的繁華富貴之家,他內心的善決定了他的言行,賈寶玉發自內心地牴觸封建主義思想,追求公平和自由。

他覺得自己有玉而與眾不同,和一眾姐妹非平等。這時,偏偏來了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玉,心裡更覺得不自在。

他問林妹妹有玉否?

黛玉答:“我沒有那個,想來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個人都有?”。賈寶玉聽後頓時癲狂起來,摘下了玉,狠命的摔了出去。口中怒罵道:“什麼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擇人而棲,還說什麼通靈不通靈的”嚇得眾人急忙去搶拾。

繼而聽說林妹妹也有玉,只是她母親去世拿去陪葬了才罷了。

寶黛初見如相識,全因前世灌溉恩。初見便摔玉,也預示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波折迭起,必然以悲劇收場。

通靈寶玉是有靈性的稀世珍寶,寶玉摔玉,只能是因黛玉,絕不會是其他人。





清心一棧


寶玉出身奇特,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就取名叫做寶玉。這是冷子興出場時給賈雨村介紹時的情景。

正因為其出身奇特,寶玉成了賈府裡的寶,眾星捧月般呵護著他,上至老祖母無限疼愛,下至兄弟姐妹萬般謙讓,只要是與寶玉相關的事,他永遠都是頭等大事。

那麼,寶玉本人是什麼態度呢?寶玉其實特煩這個。試想一下,當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你時時處處都被告知與眾不同,你是那尊貴無比的身份,別人無法跟你相比,可能你永遠都無法融入他人的世界,是不是很孤獨很痛苦的事?

所以,當寶玉見到黛玉,一見如故,就產生了特別想了解黛玉的願望,恨不得立馬對她問個底朝天。從讀書到名字,再到有玉沒有。他希望這個自己一見傾心的妹妹能跟自己一樣,可是,當他聽林妹妹說那是罕物,豈能人人都有的時候,他崩潰了。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這時候的寶玉,當他看到神仙似的妹妹的時候,強烈迫切希望自己能和林妹妹一樣,相比之下自己居然多了那麼個玉,生生地把他跟林妹妹之間拉開了差距,這當然不是寶玉想要的。

這時候,在別人眼裡堪稱是寶玉護身符的那塊玉,成了他和林妹妹之間交流的妨礙,是多餘的東西,他堅決不要,公子哥兒一性起,砸了它!

其實,砸了玉,也暗示著要砸了今後所謂的“金玉良緣”,雖然此時尚不知,但作者早已埋下伏筆,寶玉的嫌棄,寶玉的摔玉,都預示著他的將來,跟這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某種意義上,玉是捆綁他的繩索,要丟得越遠越好。

可惜他摔不掉,那是他與身俱來的,丟了玉就要丟魂丟命,找到玉命就有了。這個玉於他就是如此神奇,而他也只能為之無奈。

我是蘇小妮,跟你一起讀紅樓,聊一聊讀紅樓的感受。


蘇小妮


為了整部小說中人物性格、思想、行動的發展統一性和小說故事發展的起伏和合理性。

《紅樓夢》雖是現實意義的一部偉大作品,作者為了躲避“文字獄”,同時也是為了小說的神秘性、閱讀性、趣味性,在小說中設置了神話故事。我覺得,作者最初的目的是躲避當朝政權的迫害。其實呢,即便不是為了政治上的躲避原因,為了小說中故事的精彩,增加神話故事,會增強小說的趣味性。

賈寶玉摔玉這個行為,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小說結構安排,一是故事情節發展需要。

小說結構安排:

作者之所以第一次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就摔玉,就是為了使故事變得曲折有味,有矛盾有衝擊,不平淡無味,才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 其一,若是賈寶玉見到林黛玉就相見恨晚,和睦相處,兩個人親密異常。故事情節就會少了一份感覺上的衝擊力。

  • 其二,作者這麼寫,也是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性格的鋪墊,從最初的賈寶玉看到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玉,覺得自己“濁物鬚眉”更不配有這個獨一無二的稀罕物。點明賈寶玉骨子裡有股痴傻氣。同時說明,在賈府,這個男主人公,在家中的地位,以及性格有點任性、痴情,與眾不同的地方。摔玉的行為上,說明賈寶玉在乎林黛玉程度,比在乎世人認為的命根子“寶玉”還深。這裡寫賈寶玉摔玉,主要是為了兩個主角的性格發展鋪墊的。

  • 其三,作者既然設置整部小說的構架是神話故事。就會把神話故事巧妙的過渡到小說中,與小說中的故事情節銜接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主人公見面時的衝突,讓讀者印象深刻。同時也是為了整部小說脈絡相通。

作者在文中開頭就寫明,這是石頭上刻的一段故事,故事的年紀時代無考,不過是一個女蝸廢棄的石頭,無才補天,幻形入世,歷盡離合悲歡、世態炎涼的一段故事。“歷盡離合悲歡、世態炎涼”這才是寫書人最終寫書的宗旨。


故事情節發展需要:

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天上下凡的神童、仙女,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他們下世歷劫,雖然不記得前世,但兩個人歷劫的目的就是相互還“情”。

絳珠草說:“他是甘露之蕙,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他了”。

既然兩個人都是為對方而來,第一次見面,不會與不相干似的無動於衷。冥冥之中,有一份親近和似曾相識。賈寶玉本來就把女子看得高貴,自己因有這個稀罕的“玉”才得到祖母和家人的厚愛。看到自己最喜歡的妹妹沒有玉,當然覺得上天不公平,於是就砸玉。

林黛玉既然是絳珠仙子下凡來償還他的甘露之蕙,償還眼淚的,第一次見面必定會哭。這個情節安排,就是最奇特又合理的。也是小說開頭的精彩一筆。

賈寶玉摔玉,只會為了林黛玉,才會摔“寶玉”這個命根子,為其他人不會。這一點在小說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如此安排的。

一般世俗的男子,胎裡含著一塊玉出生,一定把“寶玉”看得勝似生命一般珍重。賈寶玉卻不,因為和林黛玉鬧彆扭,摔了好幾次玉,是把感情看得比其他富貴、仕途重要,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最後,摔玉也暗示著寶黛兩人的愛情會以破碎失敗結束。

總之,作者這樣安排故事情節,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心,使小說曲折、生動,引人入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