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對禮尚往來,怎麼理解的?

NCP疫情戰略分析師


平衡禮節。回報他人尊重,以德報德,有恩必報,相互尊重,互相理解。


纏鬥


禮尚往來,就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用同樣的態度和做法應答對方。我對禮尚往來的理解就是這是一個人待人處事最基本的方式,人際關係中最應該堅守的底線。

  • “禮尚往來”的出處

禮尚往來,最早出自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其實,比這個更早的,是《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只不過不叫“禮尚往來”,而叫“投桃報李”,意思是一個意思,你給我一個桃子,我回報你一個李子,你來我往,關係融洽。

  • 禮尚往來的現實表現

現在社會,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關係淡漠,甚至有時候是人心冷漠。但大多數人至少還遵循著“禮尚往來”這個約定俗成的道德習慣的,比如最常見的隨份子錢,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幫忙;再比如現在頭條作者之間的相互點贊留評……中國是禮儀之邦,你幫我一回,我必要助你一次,甚至更多,不然心裡都有點過意不去,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就是這個理兒。

  • 禮尚往來的必要性

禮尚往來最大的用處就是你會和周圍的人和諧共處,會有好人緣,會很好地融入圈子和社會。要是一個人連最基本的禮尚往來都不懂,或不去做,那就是太不知好歹不知道感恩了,會逐漸被孤立被疏遠的,用農村老話講就是“換不出大小頭兒”。

將心比心,每個人做事即使不求回報,但至少求回應,以禮相待是情份,你不能讓人家一廂情願寒了心。

結語:

如果想要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不僅要做到禮尚往來,還要自己積極主動些。“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種下善因,結了善緣,終會收穫善果。


hyg陌上花開


“禮尚往來,”這是句漢語成語,意思是在禮節上我們要注重有來有往,借指用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對方 。這成語是出自《禮記·曲禮上》。

也就是說朋友之間應該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現如今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以禮相待,有來有往,如此才好。

分享幾則有關禮尚往來故事給大家吧。




一.

先說說我們人民的周總理吧,雖然在周總理身上卻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但有一件小事,至今仍記猶新。

什麼事情呢,就是周總理從來不收饋贈者的禮物。有一天,一位老警衛給他從外地捎來一筐新鮮桔子,他立馬問清此價錢如何,得知25元后,立即讓人寄去50元。

怎麼還多給警衛員了呢,他是如此回答的:“多餘的錢讓他自己處理,不這樣做,就制止不了他,這樣以後他就不再送了。”周總理這一招可真叫絕。


這件小事讓我們真正感受到周總理嚴於律已,兩袖清風,一身正氣的高尚品質與人格魅力。

其實,作為自己的老部下送筐桔子,也是沒有多少錢的,他完全可以收下。但,並非周總理沒有人情味,而是害怕他人為之效仿,不好了社會風氣等。

二.

之前熱播的劇《請回答1988》,有一情節是這樣的: 衚衕裡連排住的五個家庭,她們都讓孩子們把自家炒的菜給鄰居們送去些,結果每家餐桌上原本零星的幾道菜,最後變成了滿滿的一桌菜。


讓我透過電子屏幕,也感受到暖暖的心意吶。

我們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人情往來”就是我們的傳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節日裡,迎來送往,便也是人之常情了。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我們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很高尚的一件事。

俗話說的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生活交往中,我們就應主動地為別人提供幫助,勿以善小而不為啊。

這不但讓別人得到幫助,也會增加你以後請求幫助的機會,你的心靈同時也得到一次淨化等,何樂而不為呢?


君好哇


我對禮尚往來的理解是

我們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人情往來”就是我們的傳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節日裡,迎來送往,便也是人之常情了。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我們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很高尚的一件事。

俗話說的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生活交往中,我們就應主動地為別人提供幫助,勿以善小而不為啊。

這不但讓別人得到幫助,也會增加你以後請求幫助的機會,你的心靈同時也得到一次淨化等,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




大蜀黍影視匯


禮,在這裡應表示尊敬的態度、動作或禮物;往來表示有來有往,如果老死不相往來,禮也就無從談起。

子曰:禮之用,和為貴。也就是說禮的用途是和平、和氣,相互尊重,為人們的相互理解、相互合作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

一個很有禮貌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重,不管這個人和你熟悉還是不熟悉。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所以,禮是相互的,即所謂禮尚往來,禮貌不僅僅是素養,他會時時刻刻為一個人的成長拓寬道路。

在北京的時候,我在一家公司做財務總監,一大早有個朋友到公司找我,當時我比較忙,下面的一個小會計給他倒杯水,禮貌的退出去了,半年過去了,朋友說幫他找個財務經理,我說不好找,他說,上次去你那裡給我倒水的那個小姑娘,問問看是否想來。這件事對我最大的啟示:禮貌在隨時隨你為你創造機會,應該努力做一個禮貌的人,不愁沒有好的成長機會。

禮尚往來,只不過往來之間的時間長短有差異。


一家人健康管理


禮尚往來就是:我結婚你隨份子600,你結婚我隨800,永以為好,錢不重要!但你最好不要結兩次婚,否則,我非得結三次。


溫樹哥vlog


禮尚往來,是中國人自古留下的,千百年成為了傳統習俗。來而無往非禮也,人家給你禮物,你卻不回敬,人家尊重你,你卻不尊重對方,這就失禮而失德。

傳統的禮尚往來自有價值意義,人與人在禮尚往來中增加親情友誼。親屬講來往,朋友講過程,禮尚往來就在其中。投桃報李,你敬我一隻,我敬你一丈,點水之恩,湧泉相報,禮尚往來加深人與人的聯繫並增進人間情誼。

而講禮不講理是傳統中糟泊的東西。禮中有利益,重禮輕理,讓腦袋決定於屁股。在由禮所建立的美系中,沒有了精神原則的位置,這應該棄除。

禮尚往來的送禮不能不帶有目的,人敬有的,向富人送禮是為換得所需的東西,這樣的禮尚往來多有俗氣,加重人的物化,讓人以會來事巧取,就是少送多得。禮尚往來在當今也有不健康的內容。

應該保留傳統中優秀的,不要讓傳統習俗中劣質的成為今人精神的負累,心靈的損害。





圓化者


古語有云:來而不往非禮也。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釋,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

群居社會關係網的利益鏈條

古代崇尚禮節,注重禮儀,講究禮尚往來。主要是為了財富、名聲等東西的傳承,牢牢地把群居關係綁在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現在也會有禮尚往來的情況,但是情況相比古代要好的多。由於目前互聯網的高度發達,我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急劇縮短,厭惡和醜陋見得多了,慢慢的習慣了孤獨,畢竟網絡上什麼也能幹,不用在求人了,結果距離還產生了美。

所以社會在往大融合的方向發展,只有提高自己能力,面對孤獨,才是未來人類進化的方向。

有所為有所不為

孔子《論語.子路》裡面講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同"。莊子《莊子·山木》裡講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間的交情,並不因利益驅使而怎樣,小人之間的交往,卻多因利益驅使,利益過後,人與人如過眼雲煙。君子之間,不因無利益不互相關心,小人之間,卻多因利益關係而互相勾結。由此可以看出禮尚往來顯得有些世俗性了。

大道至簡殊途同歸

基於平等的交往,基於友好的交流我們歡迎君子之間的禮尚往來;基於世俗的交往,基於利益的交流我們抵制小人之間的禮尚往來。

個人愚見,如有意見,請批評指正。


雙擊劉遛溜


中國的傳統文化提倡——禮尚往來。

來而不往,非禮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親朋之間,喜事,白事,喬遷之喜,生日宴會,出點適當的禮金,禮物,既增氣氛,又添友情,主家也有面子。這一切都是在有來有往的基礎上,也是與人相處的起碼標準。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熱衷於辦亂七八糟的宴請,份子錢越抬越高,禮品越來越多,給親朋帶來交往壓力,就不可取了。

還有一點,現在大多數人都有買房買車的壓力,如果之間存在金錢借貸,一定要守信用,按時還錢。而且他人急用時,主動多借,這樣的親朋關係才能保持長久。


WANGANHE


禮尚往來是中國人的待人之道,人家對你夠意思,你也得有所表示。不能是人家對你怎麼好,你卻始終無動於衷,比說你結婚辦婚禮,人家來表示慶賀,隨了幾百塊錢的禮,人家孩子滿月了,要辦酒席,你卻連面兒都不露。這是一種不夠朋友的表現;另外人家上門兒提著點心匣子來看你來了。你就不要馬上也買個點心匣子去看人家,這樣會讓人想到你這是拒絕人家的好意,把禮物退回來了,不想跟人家好,合乎情理的做法是,人家送你點心匣子,你要看準時機,給人家買幾瓶好酒或是其他禮品,親戚朋友之間保持禮尚往來是應該,但要注意細節方式,搞不好會鬧誤會,傷了和氣的,我對禮尚往來就是這麼理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