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讓孩子為別人付出愛?

薇微看花gqy3697


想要讓孩子為別人付出愛,

首先要讓他懂得愛是相互的。父母不要一味地去付出,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什麼也不讓孩子幹,這是不行的。在我們為孩子做事,付出時,也要告訴孩子,比如告訴孩子:媽媽為了給你洗衣服累了一中午,腰痠背痛的,你可以給媽媽捶捶背嗎?要讓他知道去心疼人。

然後,多請孩子幫幫忙。比如家裡大掃除,可以讓孩子幫著一塊打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被需要的,同時在被需要中得到快樂!

最後,要告訴孩子在與人相處中,也是需要互相幫助,互相分享的。沒有人會喜歡只會索取的自私的孩子,讓孩子也懂得幫助和關心別人!!



蘑菇貓仔仔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自己現在也有兩個小孩,大的5歲,小的17個月,每次看到大的欺負小的,有東西不會分享,我就跟苦腦,為什麼老大都不會讓著老二呢?不會保護妹妹呢???我腦子裡無數個問號。於是最近我有什麼事都會叫老大幫忙,比如幫媽媽拿妹妹的褲子,尿褲,水杯等這些他能做到的小事。而且每次他幫做完我都會說:謝謝哥哥,我們哥哥好乖,長大了會幫媽媽,妹妹幹活了。自從叫他幫忙,發現他現在真的沒那麼自私了。這些都是我的經驗,我現在也是在摸索中,你也可以試試。希望能幫到你。



瑞心寶


現在的孩子都是一大家人的寶貝,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裡,要什麼有什麼,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最先給寶寶。久而久之,養成了什麼都是以孩子為先的相處模式。那麼孩子就容易養成自私、不包容、不願分享的毛病。

要讓孩子學會對別人付出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以身作則,孩子往往容易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如果父母是有愛心的,不自私的人,孩子能夠感受得到。比如最簡單的,看到他人有困難時,我們可不可以伸一把手。當你帶著孩子去做一些好事時,那種助人為樂的快樂和滿足,孩子能體會得到。

2、除了身體力行的去給孩子做榜樣以外,我們不能忽視語言的作用。所謂言傳身教,我們在看到一些故事,或者身邊的事情時,都可以教育孩子對他人付出。譬如這次疫情,醫者仁心,那麼多醫護人員不計報酬、不計生死,舍小家為大家,還有社會那麼多有愛心的人捐款,送口罩、蔬菜等物資到一線,這些都是鮮活的教育材料。

人不能凡事只想著自己,可以說,生活裡的教育機會很多。就看父母有沒有時間和心思,引導孩子思考。

3、在孩子與同伴相處時,讓孩子多分享。比如你幫助了別人,同樣也會收穫別人對你的幫助和友情。學會分享,讓孩子體會到分享並不是失去,而會是另外一種收穫。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並不是一個善於付出和分享的人,那麼在平日生活裡要多引導和教育。相信孩子,會給你一個不一樣的變化。





稀笑媽媽


我們都知道愛永遠不是單方面的索取,即便是孩子,也應該學會付出自己的愛,只有學會主動地付出自己的愛,因為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在長大後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愛,那麼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應該怎樣教會孩子付出愛呢?

1 做父母的不要對孩子保護太多,干預太多,不要為孩子包辦一切:

如果媽媽對孩子保護的過多,孩子可能就會覺得這種做父母的應該做的,漸漸的就會變得理所當然失去愛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在感謝父母為他做的一切了。所以,做媽媽的應該要讓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讓他感受到付出帶來的幸福。

2 做父母的千萬不要讓孩子吃“獨食”:

從小讓孩子吃“獨食”這會讓孩子覺得他吃好的東西,擁有好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養成這個習慣後,會不懂得分享帶來的幸福感。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只知道索取那麼在以後的生活中就會很難去考慮到別人。因此我們要避免讓孩子從小習慣吃“獨食”,讓孩子從小學會分享,然後在以後成長的道路中漸漸學會付出自己的愛。

3 不要讓孩子覺得一切都來的太容易:

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做父母的應該先考慮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要堅決決絕,並且告訴孩子為什麼不合理。要堅持做到不要有求必應,更不要沒有要求就先答應的原則,讓孩子感受到挫折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所需要的東西。這樣他才會知道有父母的愛和在父母保護下最好能夠的是多麼習慣法的,漸漸的孩子才會懂得付出自己的愛。

4 經常給孩子聊聊自己工作中的艱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是為了孩子卻時常給孩子一張笑臉,因為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快樂,其實如果媽媽能經常告訴孩子 一些苦惱,讓孩子懂得感同深受,那麼孩子不僅學會了聆聽海學會了付出自己愛讓媽媽能夠減輕負擔。

5 做父母的要為孩子做出榜樣:

言傳身教的作用就在於,從自身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漸漸孩子也就會按照媽媽的所作所為來做事,自然也就明白怎麼樣來付出自己的愛了。

6 做父母的應該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我們要知道自己最大的責任不是讓孩子學會讀書,而是讓他首先學會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懂得感恩懂得付出,他才會懂得珍惜,懂得體諒別人。

7 讓孩子明白付出的 意義:

一個不懂得付出自己愛的孩子是不會得到別人真心的祝福和愛的,應該告訴孩子,如果他想要讓更多的人愛自己,那麼就要真心地去愛別人,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相互的。






一念一天堂



別山妹子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它是我們生活中和工作上的小助手,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其它方面的負面影響。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能看到太多的低頭一族。


親戚朋友,同學同事,鄰里之間等已減少和缺失正常的交流與溝通,親情與友情逐漸在消弱與流逝。相互之間只有文字在傳送信息,表達情感。


成年人對網絡都如此痴迷,何況孩子呢?

在網絡盛行的時代。上至耄耋的老人,下至呀呀學語的幼兒都被其所吸引並著迷。


沉迷網絡的父母。把玩手機的時間能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多放些心思在孩子身上,在能力範圍內積極參加有益孩子的公益活動。

父母在言行上以身作則。生活與學習中父母對孩子要時時關心與愛護,在言行上以身做則。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家庭中的每個人都積極、陽光理性的去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事物。


沉迷網絡的父母

1、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專注和興致勃勃的玩弄手機


孩子在平常即使有一些言行上的小錯,或因對某事的不解向父母提出自己的疑問求解答時。為了不影響或打擾自己玩手機興趣,父母往往裝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最多“嗯嗯”兩聲敷衍了事。


漠視孩子的存在與孩子的心理反應,會讓孩子的心裡感到失落和對父母的反感。對別人也會採取漠然不關心的態度。


2、在自己玩的起勁的時候,父母怕冷落了孩子,討好似的讓孩子也過把手機癮。


接觸手機後的孩子,立刻會沉迷進去,比父母更甚。此時再想讓孩子杜絕手機,已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對手機的痴迷,讓孩子忘卻了學習的重要性。對手機的痴迷,讓孩子忘掉了對長輩應該做到的禮貌。對給與他(她)幫助和關愛的親人與身邊人,失去了感恩的心。只索取別人的愛,對別人“不知”或“不會”付出自己的愛。


父母在言行上以身作則

1、節假日,父母帶孩子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老人噓寒問暖,對老人的問答是尊敬有加。積極的幫老人做些家務,嘮嘮家常。


父母之間互相理解、體諒、尊重、不為瑣事而斤斤計較。和孩子茶餘飯後,適當的進行娛樂等互動節目,讓家庭處處散發溫馨快樂的氣氛。


熱情招待來家做客的親戚朋友。對他(她)們有求於自己的事,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她)們。在受到對方的幫助時,對他(她)們表示真誠的感謝。


對社會上碰到需要幫助的人,父母盡力並積極地伸出援助之手。不因貧窮與富貴的差別來改變自己的態度和思想。


父母在工作中認真踏實,與同事領導之間關係融洽。做事先人後己,不計較芥末小事。


父母是每個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你平時的一言一行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不要說孩子這不好,那不行,父母要先從自身找原由。


孩子的某一方面出現問題後,只能是父母的疏忽與大意,造成了孩子出現的問題。


父母如做到上述所說的正確做法,孩子是不會存在“這”和“那”的問題。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如能克服並糾正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的事情與做法。


相信孩子會對別人付出愛,並常懷一顆感恩的心。


平霞中年服飾


1、不要過於干預孩子和為孩子操辦一切事物。如果我們家長干預的過多及過多的保護孩子,孩子就會漸漸的習慣家長包辦代替,就會覺得這一切理所應當,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

2、不能讓孩子吃“獨食”。不能因為一個東西很好吃就覺得我可以全部吃完,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懂得我有一個好的東西可以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不要讓孩子只懂得索取而不知道分享。

3、不能要求必應。不可以讓孩子覺得得到一個東西很容易,也會致使他不去珍惜。對孩子提出要求,家長應該分析這個要求的合理性,適當的拒絕,給孩子一些受挫的心理,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通過一些努力獲得他自己想要的東西。

4、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家有老人,應該關懷關愛老人,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對家人長輩也要有愛,自身的傳教遠遠大於口頭的教育。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也必須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幸福生活是靠爸爸媽媽辛辛苦苦掙來的,是靠老師的教導和關心帶來的,要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家長。感恩不能只存在於形式,要培養孩子的愛心,只有懂得付出愛,懂得感恩的孩子才會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莫蕭然寂


我們做父母的往往為孩子付出很多,卻忽視了孩子也需要學會付出愛,學會關心別人、愛別人。父母如果一直單行道地把愛付給孩子,不給孩子回饋表達愛的機會,孩子就會把接受愛當作是理所當然,會成為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無情無義的人。 

讓孩子懂得感恩。 要學會愛別人,起先要從愛父母開始。其實這都不用教,孩子會很自然地模仿父母的行為,比如:媽媽給孩子洗腳,孩子也會給媽洗腳,大人只要順其自然,不去阻止他就行了。 

還有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偶爾表現出身體不舒服,請孩子來照顧一下自己。要讓孩子不再把自己當作是“小皇帝”、“小公主”,什麼事要以他為主,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要讓他們懂得生活的不易,明白父母為了操持這個家,也為了讓自己過上好日子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力。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更加珍惜這一切,並且學會付出自己的感恩之愛。 讓孩子從身邊小事做起。


我是蒙氏教師


愛,是一種情感,是積極情緒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種情緒。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愛。我們可以通過語言表達、行為表達(擁抱、撫摸、親吻)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是愛他的。

第二,以身作則,孝養老人、感恩孩子的表現和驚喜,感恩我們身邊的人。可以通過每天記錄打卡三件好事堅持 21天,如果可以,跟孩子一起記錄打卡,孩子如果不情願,那我們自己先做到,慢慢影響孩子,給孩子營造愛的成長氛圍。

第三,跟孩子一起交流溝通感恩的故事。可以通過電影、視頻或者教育意義的紀錄片。

第四,對孩子避免過度滿足和保護,不縱容孩子,抑制孩子的任性、自私。

第五,讓孩子親身體驗。帶孩子去孤兒院、養老院做感恩的事,帶孩子感恩老師的幫助和付出。

第六,不過分強調感恩回報。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Zj冰雨海蝶


大家好,我來回答一下你所提出的問題。 (1) 當孩子上幼兒園時就誘導他無論什麼玩具都不要獨自佔有,要和小夥伴們去分享,讓他在幼小的心靈中就埋下願意為人付出的種子。 (2)當孩子上小學時,教育他如何用實際行動去幫助別人(比如幫助小夥伴們打掃衛生。在家裡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話),讓他看一些實際為人的電視劇或者視頻。言傳身教,告訴他與人分享,助人為樂是無尚光榮的。 (3)上中學時,教育他舍與得,厚德載物這些有因果關係的大道理,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例的。只有這樣人生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平坦寬闊,循序漸進逐步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