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自殺身亡、自殺未遂、跳樓致傷……這些人經歷了什麼?

央視網消息:一筆千元的借款,在3、4個月內經過利滾利後,最後總還款金額可以高達幾十萬元,這是“校園貸”的常用伎倆。2017年,浙江杭州一名大學生就因深陷不斷壘高的“校園貸”,最終無力償還債務選擇了輕生,由此牽出了“校園貸”涉黑案。  

2017年12月31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年僅19歲的蕭山某高校大一學生小倪從33層高的樓頂一躍而下,當場死亡。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小倪的父親至今難以接受。

自殺身亡、自殺未遂、跳樓致傷……這些人經歷了什麼?

平日裡乖巧懂事的兒子為什麼會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選擇自殺,在去派出所的路上,一通電話更是讓他不知所措。  

犯罪嫌疑人:你小孩欠錢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受害人的父親 倪先生:他欠錢?欠什麼錢。我不知道。  

犯罪嫌疑人:放款公司借的錢。  

受害人的父親 倪先生:我不知道,他從來沒有和我說過。  

犯罪嫌疑人:你不信,我明天就到你家裡來。  

受害人的父親 倪先生:9月份開學的,短短的2-3個月時間,欠債22萬,每個禮拜生活費都給他的,不可能有那麼多借款  

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隨即成立專案組,在大量走訪調查後,民警分析研判,小倪生前曾在網絡借款平臺上借款,深陷“校園貸”陷阱,最終因不堪債務與精神上的雙重壓力選擇了輕生。  

浙江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民警 孔巨闖:從1000元2000元開始,借條總共有22萬,實際到手只有4萬多,前期扣除所謂的審核費,到後期利滾利之後就是寫一張借條,你根本什麼錢也拿不到,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這是無法償還的。  

警方出擊 55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自殺身亡、自殺未遂、跳樓致傷……這些人經歷了什麼?

隨著調查不斷深入,一個以胡某冰為首的特大涉黑“校園貸”團伙逐漸浮出水面。民警發現,從2016年10月開始,該團伙採用公司化形式運作,以民間借貸為名,長期盤踞在杭州下沙高教園區等地,向在校學生放貸,截至2017年年底,該團伙已形成了一條包括招募、審核、放貸、催債等業務在內的完整鏈條。在掌握相關犯罪證據後,專案組民警在杭州、義烏、長興、南昌等地陸續展開抓捕。  

浙江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民警 周飛波:我們從2018年2月份到2019年7月份,共計分4次抓獲犯罪嫌疑人55名,凍結房產5套,查扣車輛4輛,凍結銀行資金300餘萬,查扣了一批作案使用的借條憑證共計數百萬元。  

“校園貸”瞄準在校大學生 壘高債務暴力催收  

據公安機關統計,這個涉黑校園貸團伙自成立以來,有組織地實施敲詐勒索、詐騙、非法拘禁等違法犯罪活動48起,最終導致2名在校大學生自殺身亡、1名在校大學生跳樓致傷、3名學生自殺未遂、18名大學生受影響退學、休學。如此惡劣的“校園貸”究竟是如何引誘大學生落入圈套的?

自殺身亡、自殺未遂、跳樓致傷……這些人經歷了什麼?

專案組民警介紹,犯罪嫌疑人胡某冰等人會誘騙學生簽訂虛假的借款協議,以審核費、利息、保證金為由扣除先期款項,借款大學生只能拿到貸款本金的5到7成左右,他們之所以把犯罪對象選定為在校大學生,就是瞄準了部分大學生好面子、愛攀比、社會經驗少的特點,各個步驟層層遞進,最終編織成一張大網,讓借款大學生一旦觸網就難以脫身。   

受害人 小徐:他們基本上都是借一萬,簽訂兩萬或者三萬的借條,他們說這就是寫寫看的,到時候會按照實際還款來的,借一家還不上給我推另外一家,總共到手十來萬,籤合同簽了五六十萬。  

在大學生無力償還網上的高額借款後,犯罪嫌疑人便會將其推薦給線下的另一名所謂的中介借款人,繼續為其辦理貸款,以供其償還此前欠下的債務。   

浙江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民警 孔巨闖:他們會讓學生籤雙倍借條,把債務滾得越來越高,從線上的幾萬塊變成線下的幾十萬。   

警方發現,對於很多沒有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雖然到了後期知道自己已經上當受騙,但是面對犯罪嫌疑人的暴力威脅以及顧及面子等,只能在陷阱中越陷越深。

自殺身亡、自殺未遂、跳樓致傷……這些人經歷了什麼?

受害人的父親浙江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民警 孔巨闖:嫌疑人還會去加一些學生的微信,天天發一些比如說你不還錢怎麼被打,到某些人家裡去催討,送花圈,噴油漆,高音喇叭喊之類的視頻發給學生看,被害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非常擔心這批嫌疑人去找到他們的家人,所以只能不停借貸,也因此步入了嫌疑人另外一個圈套,最終把債務越滾越高。   

2019年4月,這起校園貸涉黑案在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因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敲詐勒索罪、詐騙罪、非法拘禁罪,該團伙主犯胡某冰獲刑25年,其餘成員分別獲刑1年5個月至22年不等。部分被告人不服判決,提起上訴,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二審審理,於2019年12月對外公佈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  

警方提醒,學校需加強校內管理,及時清除“校園貸”廣告,並定期開展防範“校園貸”宣傳,學生一旦發現自己落入“校園貸”陷阱,應立即報警,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