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如何理解《道德經》“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此篇承接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立契本來是社會互助濟難的好制度,如同今日的保險。有德之人向聖人學習,即使守持債權憑契也不會向債務人惡意追討,要等到債務人(遭難者)度過危難,自行歸還債務。這是純樸的時代。無德之人則只知道徵稅,老子再次呵斥

重稅導致百姓飢寒交迫(七十五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厚”)。

二句經文的含義是有德之人永遠施恩與人不求回報,無德之人則正好相反,不施恩與人而索取無已,君王徵稅就是如此。契和徹音近,老子用諧音表達二種相反品德。

如何理解《道德經》“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王弼注:“有德之人念思其契,不令怨生而後責於人也。徹,司人之過也。”立契是人我求合,不是求異。有德之人立契的本意是幫人度難,不會在受幫者尚未度難就惡意追討。

河上公注:“有德之君,司察契信而已。無德之君,背其契信,思人所失。王弼河上公對徹的解讀與“徹”的普通意(周朝的十一稅)不同,是指人的過失。有德之君立契,建立社會互信制度,不是司察他人過失,不像追債一樣向他人追責。


如何理解《道德經》“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經文的本意是有德之人(聖人)施恩與人從不求回報,無德之人不僅不施恩與人,反而像徵稅一樣用強制手段奪取他人財物。“司”是專司,唯一追求之意。

王弼河上公用契的本意“合”、“信”解讀經文,是深層含義,不是表面含義司徹就是吹毛求疵,司察人過。按王弼河上公註解,契、徹、責均是雙關語。

如何理解《道德經》“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河上公注:“天道無有親疏,唯與善人,則與司契者也。”周朝的宗法制度是親親疏疏,這是家天下的價值觀老子說“天道無親”,是對家天下的價值觀的超越。世人都用家天下的價值觀看待一切,老子用公天下的價值觀看待一切。

天道助佑善人,這就是“善有善報”。誰是善人?施恩與人而不求回報者才是善人。天道是公平正義的化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永恆的天道法則。《道德經》的教義是公天下的價值觀,不是私天下的價值觀。

如何理解《道德經》“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經文爭議。

1,帛書甲本:聖人執右契而不責於人。高明高度贊同“右契”之說。認為歷代“左契”大誤,並由此證明帛書是《老子》原本,王弼河上公本反而是改動本。大誤。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吉事居左,凶事居有。

今天的習俗相反,房間東廂為大,東,正門如則居右邊。喪事、用兵則貴右。顯示吉事喪事區分嚴明。吉凶是《易經》占卦的目的,所以古人區分吉事和凶事是很嚴格的。後人逐步淡化,一律以右為上。墓碑上先考居右,先妣居左。考為上,妣為下,男尊女卑故也。宗祠的祖宗牌位亦是從右到左,書寫亦是從右到左。

但這樣的習俗是後世形成的,不是遠古的習俗。遠古左為吉,右為兇。華人多用右手,而只有道家知道神經左右交叉,右手由左腦控制,左手由右腦控制。世人不知腦神經左右交叉的道理。後世用兵頻繁,以兵為上,手握兵權就可以威嚇他人。所以古老的貴左習俗就改變了。

貴左是文,貴右是武。文王是完人,武王不及文王。故文王言八卦,拘於羑里而演八卦。孔子所尊崇的是文王和周公,二步武王稍次。這是貴文賤武,貴文賤武就是貴左賤右。後世吉事凶事不再區分左右,一律貴右,這不是遠古重文的華人文化之本。


2,“以德報怨”從六十三章移到本章“和大怨,必有餘怨”和“安可以為善“之間,實在不可接受。陳柱、嚴凌峰力主此說,今人陳鼓應、傅佩榮等支持此說。”以德報怨“是老子的偉大教言,在六十三章十分貼切,在此處則難以解讀。輕率移動經文,而且是跨了這麼多章,實在有失嚴謹。

3,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以德和之,其傷不復,故有餘怨也。”“其傷不復”就是已經造成的創傷不可能再修復如初了。世人用契責債與人,追討無已,成為冷血的討債人,如同威尼斯商人,要求割一磅肉以還債。必致大怨。

違反立契的本旨是立信,即建立互信。契者,合也。甲乙之心本相合,不善用契者破壞本性之合,反而生大怨。老子以契為喻,使人明白人性本合。但不善用契者反而分裂人性,而生大怨。大怨既生,即使以德和之,為時已晚。

知此契理,則不責於人。此是有而不用,無用為大用。但契不可無,無契則不得一。得一妙旨有三,無為,合,與無合。契為合,故不可無契。有契而不用,是聖人境界。乙有難,甲有餘,甲乙相濟,乙能度難,甲有餘恩。

甲乙不濟,則乙不能度難,甲有餘而不能濟人之難,等到甲有難,乙不相濟,則甲不能度難。人間本來互濟時艱,沒有契合機制,則世人不能互濟時艱,大難必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