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一条河的70年:治水兴利 岸阔潮平



一条河的70年:治水兴利 岸阔潮平


水阳江,流淌千百年,宣城的母亲河。

回望水阳江过去的七十年,一条河流的治理史、利用史呈现在眼前。

母亲河的水患之痛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李白咏宣城的诗句。“两水”一为句溪、一为宛溪,句溪就是水阳江的古称。在诗仙的吟咏中,水阳江是沉静、优美的。但现实中的水阳江,却是一条“脾性”特别的河流。

水阳江发源于皖浙交界的天目山余脉——绩溪的丛山,最初一段名为西津河,在宁国的河沥溪,中津河、东津河汇入,汇口以下始称水阳江。沿途左岸纳华阳河、宛溪河,右岸纳郎川河等支流,它绕宣城市区而过,经宣州平圩地区,注入长江。

水阳江全长273公里,流域面积10385平方公里,其中宣城境内流域面积7956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四分之三,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宣城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水阳江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民受其恩泽。但从水文角度来说,水阳江急躁易怒、灾害频繁。可以说,宣城之于水阳江,因水而兴,又因水而困。据市水利局局长李家传介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水阳江是易发灾害的河流。水阳江流域位于南北冷暖气流交汇频繁地带,发源地在皖浙山地暴雨区的中心,降雨量大,加之山高坡陡,河流落差大,导致洪峰高、来水快、冲击力强,极易造成洪灾。

翻开水利历史资料,水阳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历历在目:

最近300年来,流域内共出现大小洪灾200多次,平均三年就有两次。

建国以来的50年间,发生了多次重大洪灾。

1954年,5月至7月阴雨60余天,全区被淹田地518.6万亩,受灾人口267余万人,抢救并转移灾民184.7万余人;

1961年,水阳江宣城站汛期洪峰最大流量为每秒7640立方米,为至今仍未被打破的最高历史纪录;

1983年,全区68个大小圩口破圩64个,宣城、郎溪两地均遭洪水淹没,受灾人口120余万人;

1984年,水阳江干流最高水位18.33米,刷新历史最高水位纪录;

1991年,南漪湖6天水位上涨2.89米,宣城受灾面积126.8万亩;

1996年,宣城站最高水位达到19.38米再度刷新纪录,宁国县城全面进水,宣州市区两大集贸市场淹水达2米以上,双桥、城东等圩堤相继漫溃,大量农田被淹,洪灾损失21.27亿元;

1999年,南漪湖南姥嘴站最高水位15.07米,创历史最高纪录,郎溪县城和南漪湖连成一片,县城内积水深达4米,浸泡在洪水中持续1个多月……

滚滚洪水一次次吞噬家园,给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那些伤痛的画面也深深烙印在沿岸居民的记忆里。

从治理水患的角度,李局长这样介绍水阳江的“身世”:自古以来,水阳江是一条自然状态的河流,中下游即今天宣州区一带,过去曾是湖泊纵横之地,水来了进湖,水满了出湖,任其自然,基本上一直是一条不设防的河流。

在古代,勤劳的当地人民在水阳江上也留下了治水的遗迹:在河流中游的孙埠镇境内,“佟公坝”保存完好至今,该坝早在公元767年唐朝时就已建成,最初名为“铜坑坝”,清代由宁国府知府佟赋伟带领群众重修,遂更名为“佟公坝”,成为国内现存的两座千年古坝之一。

“佟公坝”是一个传颂至今的好官治水佳话,但就治理水阳江而言,小工程的作用毕竟有限——水阳江的防洪能力近乎空白,直到新中国成立。

一部崭新的治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开始大搞水利建设。饱受水患之痛的水阳江步入了新的岁月。

在水利兴修的热潮中,最早的成果体现在修筑圩堤上。翻看《宣城县志》,一段史料简洁地记载:今存之圩垾大多兴筑于明清两代,虽长存不废,但皆为小圩。解放后,开始加固培厚、联圩并圩 。

经过一代代宣城人民的辛勤劳动,逐年加高培厚圩堤、修建涵闸斗门,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终于形成现在的圩区格局:宣州区境内有8个万亩大圩,20个千亩大圩,千亩以下、百亩以上小圩39个。

然而,肩扛手提的低标准建设,依然抵挡不住一年又一年的洪水冲击。小修小补无济于事,为彻底根治水患,上世纪50年代,包括水阳江在内的皖南地区河流水患的治理,便列入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重要工作日程。长江水利委员会多次组织对全流域进行查勘,开始酝酿防洪的系统治理。其后经过反复调查、论证、补充、复核,先后编制《青弋江、水阳江、漳河流域规划意见》、《青弋江、水阳江、漳河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青弋江、水阳江、漳河流域防洪补充规划报告》等一系列规划。

就是在那个时候,“上游建库、中游建闸、下游开卡”三步走治水方案提出:针对“上游山区缺乏控制性蓄洪工程、中游湖泊尚无控制工程、中下游河段泄洪能力严重不足”,初步确定水阳江流域在宣城范围内的主要治理工程有,上游建港口湾水库、中游南漪湖建闸控制工程调蓄洪水、下游水阳江水阳镇河段开卡拓宽工程畅泄洪水等工程。

但囿于时代条件的限制,这一综合治理方案一直等待实施。

1998年10月6日,深秋的一天,西津河上游一处山洼里开工的欢呼声,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港口湾水库开工建设,拉开了二十年来我市快马加鞭、治理水阳江的大幕。

回想当时的情景,至今令人难忘。为了这项期盼已久的水利工程,一批批建设者带着铺盖住进山沟,18324名当地居民迁出库区,全地区机关干部连续3年捐款集资,可谓举整个宣城之力。经过两年多顶酷暑冒严寒、夜以继日的奋战,2001年3月1日,一个初春的日子,港口湾水库下闸蓄水,比预期提前一年。深山出平湖之际,全地区人民为之欢欣鼓舞。

“上游建库”刚刚完工,“中游建闸”随后上马。2001年9月,马山埠闸工程破土动工,2003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2002年12月,双桥闸工程动工,2004年6月投入运行。两个节制闸拦河而立,组成南漪湖枢纽控制工程,成为巨大的人工“开关”,可以自如调节水阳江水进出南漪湖,充分利用南漪湖天然湖泊调洪、蓄洪、分洪。

2011年11月16日,“下游开卡”工程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因为期盼已久,很多水利人对这个日子记得格外清楚。5天后工程即动工,2015年,我市境内总投资5.24亿元、名为“水阳江下游近期防洪治理工程”也宣告完工,若从空中俯瞰,开卡后的新堤疏朗开阔、流线蜿蜒,颇为壮观好看。

三大骨干控制工程相继建成后,自2016年起,另一个“补短板”工程又开启实施——以前,市区及宁国、郎溪的城市防洪标准普遍不到20年一遇,防洪能力较弱,通过高标准的改建新建,城东联圩、敬亭圩除险加固工程相继完工,双桥联圩除险加固工程今年底竣工,防洪标准均达到50年一遇,宋墩、敬亭圩、别士桥等一批泵站新建改建,排涝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眼下在城区周边又一批城区排涝站正在建设中,届时主城区防洪排涝能力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宁国、郎溪县城的城防工程也相继实施,防洪能力大大提高,达到了50年一遇的水平。

一条河流命运的改变

初秋的阳光下,60多米高、高大雄伟的港口湾水库大坝,显示了治水人的能力和意志。

正如人们所期待的,上、中、下游水利工程建成后,为治理水阳江水患,发挥了巨大作用。

20年来,港口湾水库立下了赫赫战功——

2007年主汛期的7月10日,上游降雨量最大达249.5毫米,最大入库洪峰流量3070立方米/秒,港口湾水库拦蓄的水量可谓举足轻重;

2012年台风“海葵”路经宁国时,港口湾水库拦蓄西津河的来水,确保了宁国以下的城市安全;

2016年,洪水肆虐宣郎广一带,为防止水阳江上游来水造成叠加,港口湾水库超汛限3.55米,拦截2.42亿立方米水量;

在今年的利奇马台风期间,在东津河达到超历史水位每秒4000多立方米流量之时,港口湾水库拦截了西津河上游每秒6100多立方米入库洪水,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宁国全城有被淹的可能……

通过拦蓄上游来水、削减洪峰、错峰调度,港口湾水库大大减轻了宁国市、宣城市以及水阳江流域的防洪压力。

此外,它还在供水、发电、灌溉、生态、旅游等各方面发挥着综合效益,水库成为宁国和宣城市区优良的供应水源,年发电1.2-1.5亿度,提供了可观的清洁能源,而它另一个称呼“青龙湾”,已经作为景区之名而闻名遐迩。另据了解,作为国家172项重大供给水项目之一,港口湾水库灌区工程于去年开工,面积50万亩,水库将在农业生产上发挥更大功用。

马山埠闸和双桥节制闸建成后,可以科学地控制南漪湖这个中游最大的调蓄湖泊,分洪量可达每秒1200立方米。在每年汛期的防洪调度中,双闸都是联袂出演的“主角”。最近的一次,就是不久前的“利奇马”台风期间,通过两闸联合调度,两次洪峰到来时,都成功保证新河庄站水位未超过设计水位13米,确保水阳江干流防洪安全。

除了防洪,建成双闸的另一个作用同样不容小觑,这就是南漪湖的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变。以前的南漪湖,“水来洪水滔天,水走锅底朝天”,如今,有了两闸的调适,常年湖水丰盈、风光优美,成为我市等待开发的宝贵的旅游资源。

下游开卡后,则打开了洪水下泄的“瓶颈”,其防洪效益更加显著。“比港口湾水库和马山埠、双桥两闸加起来的作用还要大。”李家传说。

在二十年的时间里,水阳江治理写下了全新篇章,这条河流饱受水患的命运就此改变。

而放眼未来,新的章节将接着书写。“我们将在以上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系统治理,确保江河安澜。”李家传介绍了接下来的水利建设安排:我市将紧紧抓住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着手在东津河、华阳河、郎川河等支流上新建水库,推进南漪湖及周边中游地区的综合治理,将圩堤标准全面提升到20年一遇,一批泵站将进行改造或新建,全面提升整个流域的防洪水平。

“当这些一系列工程实施后,那时水阳江发生水害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沿岸居民将更加远离水阳江之患,共享水阳江之福。”李家传展望了水阳江更加美好的前景。

开启航运新篇章

说起水阳江的航运,则有着久远的历史。

它有着辉煌的过去,曾是“舟楫往来、通南达北”的全程通航河流,曾是“舳舻相继、商旅繁盛”的江南水运网主干线。它在皖南航道网中处于中心枢纽地位,也是我市通江达海的唯一水运通道。

由于公铁运输兴起、兴建水电枢纽、河道长久失疏等原因,水阳江通航里程越来越短,航运能力逐步萎缩,昔日江上繁华景象不再。

时代的变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运的冷落,然而也为今天的水阳江带来新的契机。随着运量大、能耗少、占地省、污染少等优势的显现,水运逐渐成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手段,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重现昨日辉煌,水阳江航运开发摆上日程。

在与防洪治理同步推进的另一条战线上,经过多年的前期准备,2015年,水阳江航运综合开发项目启动建设,包括水阳江航道整治和宣州综合码头等工程。

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长43.9公里,起于市区北郊海棠湾,经水阳到苏皖两省交界处,入江苏接芜申运河。包括航道整治、增设船闸、改建桥梁、新建港口和橡胶坝等五项内容,航道按照Ⅲ级水深、Ⅳ级断面航道标准整治,投资约5.3亿元。

其中船闸工程作为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控制性工程,2017年3月1日开工建设。船闸由上闸首、下闸首、闸室、导航墙、靠船墩、停泊区码头等水工建筑物组成,标准为新建Ⅲ级船闸,设计吨位为1000吨级。

出水阳镇不到1公里,就能看到左岸滩地上的船闸工程,混凝土墙一排排立在江心,雄姿初显。据介绍,现在已完成90%,预计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此外,小河口公路桥已经通车,航道疏浚和拋石护岸都已基本完成。

水阳江Ⅲ级航道的效益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市海事局副局长丁宗斌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了最近所拍的几张照片,照片里一排大船停靠在码头,船上满载货物、整装待发。“停泊处位于水阳江支流的北山河码头,这儿已经有最高能达到一千吨级的船舶。”

而位于宣城高新区内的宣州综合码头一期经过3年的建设,2018年底正式开港试运营。一期工程投资2.1亿元,已建成4个1000吨级泊位,配套装卸设备、流动机械和辅助生产生活建筑物等,设计年吞吐量150万吨。

“以前肩扛手提、板车推,3天装不满一船货,现在在码头大型吊车等机械设备的帮助下,一个小时就能装500吨。”丁宗斌如是说。

由于看好码头区位和腹地经济发展前景,建设方省港航投资集团和市政府已共同决定上马二期工程——以宣州港综合码头为主体,按照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标准建设和完善相关设备,设立海关监管点,建设物流园区,概算投资1.1亿元。

“航道整治+综合码头+物流园区”的实现,将打开水上大通道,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三五’以前,整个水阳江航运方面的建设投资不足1亿元,现在已完成投资11.5亿元,可以说是厚积薄发。”丁宗斌告诉记者。这一系列工程全部完工后,水阳江常年通航能力将达到千吨级,将极大提升水运能力,打通我市水运网,形成铁、公、水大交通格局。“通江达海”的实现,则将对服务地方企业、发展临港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发挥重要作用,为更好融入南京都市圈、长三角经济协作区打通一条黄金通道。(记者 谭艺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