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我從來不喝豆漿的!"李女士是婦產科醫院的高年資護師。

"為什麼呢?"我覺得不可思議。

"自從查出子宮多發性肌瘤以後,我就再也不敢喝豆漿了,很多人都說會使子宮肌瘤長大!其實,我以前很喜歡喝豆漿的。"李女士對豆漿心存疑慮。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讓李女士和部分女性對豆漿如此擔憂呢?

俗話說"無風不起浪", 傳說在大豆及豆製品中含有一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神奇物質——大豆異黃酮,它有類似於雌激素樣作用,可以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促使子宮肌瘤長大,或者增加癌變風險。

事實真的如此嗎?

就此問題,專門請教了某知名大學教授:"從營養學角度來說,患子宮肌瘤的病人當然可以喝豆漿,因為豆漿經過了各種加工程序,營養成分流失嚴重,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幾乎沒有。"這兩種說法處於兩個極端。

豆漿的營養成分果真如此嗎?大豆異黃酮又是何物?我帶著一團迷霧。

一、大豆及大豆製品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大豆家族包含黃豆、豌豆、黑豆、綠豆、蠶豆等眾多兄弟姐妹,這個大家族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古時被稱為"田中之肉",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氨基酸;脂類以不飽和脂肪酸居多,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理想食品;還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其中就有大豆異黃酮。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二、什麼是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是大豆生長過程中形成的次生代產物,主要包括染料木素、大豆苷原及黃豆素。其結構和人體雌激素極為相似,且具有雌激素樣活性,所以被稱為植物雌激素。通俗的說,就是和人體雌激素是一對雙胞胎,性格特點各不相同,有各自的風格特點。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提到雌激素,很多人就會談激素色變。擔心雌激素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乳腺癌等疾病的風險,其實,植物雌激素和人體內的雌激素是不同的,大家完全不用擔心。

  • 其一,大豆異黃酮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生物活性,受多種因素影響 。有研究發現,常食大豆的亞洲人群中,成年人的轉化率為50-60%,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轉化率降低。大豆異黃酮的生物活性,在人體內只有雌激素的千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
  • 其二,科學家們驚訝的發現,大豆異黃酮在人體有神奇的雙向調節作用。當人體內雌激素水平偏低時,相當於女性絕經時期的低雌激素時期,大豆異黃酮佔據雌激素受體,發揮弱雌激素作用,提高體內雌激素水平。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 當體內雌激素水平偏高時,相當於女性青春期、生育期時有充足的雌激素,大豆異黃酮以"競爭"方式佔據受體位置,發揮弱雌激素效應,總體上表現降低體內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它的雙向選擇作用,就像是一個蹺蹺板的作用,高的一頭要降低,低的一頭要升高。
  • 並且與不同組織的雌激素受體,有選擇性的結合,與子宮、卵巢、乳腺等組織的雌激素受體親和力弱 ;與腦、前列腺、心血管、骨組織等親和力強。就好像是一個人交朋友,脾氣性格相處不累就能成為朋友。

三、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

子宮肌瘤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青春期前少見,好發與生育期,絕經期往往萎縮或者消失,根據這樣的特點,猜測可能與性激素有關。

超過半數以上的子宮肌瘤長在身體內是沒有症狀的,也沒有感覺,它只是靜悄悄的長在你的子宮裡,所以不要有精神壓力。正常飲食中,適量喝點豆漿,吃點豆製品,並不會影響子宮肌瘤,增加癌變風險。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李女士在平日飲食中,雖然多年滴漿不沾,但是美味的豆製品從不曾離開餐桌。

四、 哪些食物中富含大豆異黃酮

有人曾經對豆製品做過檢測,發現大豆異黃酮含量依次為:豆腐>豆粕>豆芽>大豆>豆豉>豆漿。經過多道不同程序加工,我們每日早餐喜歡的豆漿、豆腐腦,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幾乎為零,蛋白質含量低到1%-2%。

五、專家建議

35歲以後的女性,應當有意識的在日常飲食中,每日攝入大豆約40g,或者豆腐300g左右,相當於一盒盒裝豆腐的三分之二左右,以補充優質蛋白和大豆異黃酮,並可起到保健作用。進入更年期後,更應注意大豆及豆製品的攝入。

女性得了子宮肌瘤,還能不能喝豆漿

溫馨提示

大豆及大豆製品需經充分加熱,煮熟後再食用,各種營養素才能更好的被人體消化吸收。最理想的烹飪方式是蒸煮,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同時,在進餐時,儘量避免與高纖維素食品一起食用,因為,膳食纖維會干擾大豆異黃酮的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