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保德張家河人的日子越過越好

4月初的陽婆暖洋洋。保德縣張家河村村口文化廣場上,七八十歲的老人們正享受著陽光的沐浴,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北山坡上是熱火朝天栽果樹的繁忙景象。“現在好活了!老人們賣果子、吃光伏,青壯勞力耍手藝。”正在給果樹澆水的66歲老人張巨貴高興地說。

張家河村過去是個典型的“四無”村,這裡的人難活。張家河無河,且嚴重缺水,飲用水也需到將近一公里外的泉眼去挑;無路,通村的小路只能過一輛毛驢車;無資源,村子雖然緊挨著一個現代化的水泥廠,但村子周圍山上的石頭含硫高,水泥廠不適用,做鋪路的石料、蓋房的石頭又涉及生態問題,不便開採;無信號,打電話還得爬到山頂上。惡劣的生存環境使一些青壯勞力外出謀生,村子破破爛爛,好多房屋年久失修,殘垣斷壁、搖搖欲墜,整個村子63戶181口人中,就有22戶63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為30%。

張家河的貧困還突出表現在“精神貧困”上。“接受不了新事物”“懶漢思想”“等靠要”嚴重。建通村公路本來是大好事,但好事卻在張家河難辦了,為爭公路佔地補償款“獅子大開口”,長達半年攔堵公路開工。在半年的時間裡,市縣鄉駐村工作隊千言萬語、苦口婆心、挨門逐戶做思想工作,最終才以補償60萬元達成共識;“五位一體”金融貸款是增加貧困戶收入的好事,但張家河的貧困戶接受不了:“還不了咋辦?”

“必須讓這裡的老百姓好活起來!”市縣鄉駐村幹部態度堅決:“力氣要發在最吃勁的地方!當要是解決水、路、網、房的問題。”投資8萬餘元建設的引水工程,將泉水引到了村口;投資164萬元建設的一條水泥公路順村而過,貨用大車、客用班車進村了;投資13萬元建設的無線網絡,全村公共無線網全覆蓋了;改造危房8戶17人,貧困戶20家60人搬到縣城移民小區安居樂業,全村住房安全率100%。

技能培訓,長本事,闖市場。沒技術是致貧原因,駐村工作隊變輸血為造血,靠立業來立志,結合產業發展優勢,積極組織青壯勞力,進行駕駛、廚師、保姆、養羊、養雞等技能培訓,讓貧困勞動力身懷技能,勇闖市場。30多歲的張寶全、閆潤林經培訓掌握了駕駛技術,在水泥廠開翻斗車,年收入5萬餘元;40多歲的崔奮宇學會了廚師技術,在神華電廠食堂做飯,年收入近5萬元。全村23位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年收入都在3萬元以上。

產業發展是脫貧的根本保障。優先發展黑豆、胡麻、穀子等小雜糧,特色種植301.54畝;村中退耕還林栽植的檸條,是山羊、綿羊最好的飼料,發展養殖200餘隻;大力發展林果經濟,種植海紅果、蘋果200畝,人均1.2畝;建設光伏電站100千瓦,可保孤寡老人、弱勢群體20年衣食無憂。

現在,張家河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全村人都好活了,在奔小康的路上,他們跑得更歡實了。

本報通訊員 菅峻青 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