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把貧困村打造成省級美麗鄉村————記市人大代表、鄄城縣舊城鎮葵堌堆村黨支部書記盧景生

魯網10月22日訊 目前,鄄城縣舊城鎮葵堌堆村400多畝的桃園內仍有不少市民前來採摘。“我家的採摘園能採摘到11月份,今年又掙了很多錢,這多虧了盧書記啊!”村民馬福榮一邊幸福地在採摘園內忙活,一邊向記者介紹。該村3年前還是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如今卻成了省級美麗鄉村示範點,這一切與市人大代表、鄄城縣舊城鎮葵堌堆村黨支部書記盧景生分不開。

盧景生之前一直在外省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在葵堌堆村也算是一個“能人”。“當時我們村是典型的‘三無村’,無集體土地、無集體收入、無集體資產,村裡的道路、水電等基礎建設嚴重不足,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種植小麥、玉米,2014年精準識別貧困戶111戶、293人,是省定貧困村。”盧景生說,村裡的現狀深深刺痛了他,經過艱難的思想鬥爭,他決定回村為父老鄉親的生計問題做好服務。“能帶領鄉親們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比自己掙再多錢都好!”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於2014年10月返鄉創業,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葵堌堆村是歷史上齊桓公葵丘會盟之地,自然環境優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內有葵丘會盟遺址及明代塔元寺。“這是我們村的優勢,怎樣把這些優勢轉化為能為村民們生‘金蛋’的母雞呢?”盧景生沒少為此動了心思。經過多方考察,盧景生決定帶領村民發展生態農業及鄉村旅遊業。他首先成立了“葵丘莊園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方式,流轉土地1100餘畝,種植了蘋果、桃、梨、櫻桃、葡萄等果樹,讓村民們通過採摘園脫貧致富。“以前俺家有2畝荒地,種的全是楊樹,20年總共賣了不到2萬元,平均一畝地一年的收益還不到500元。現如今種上了蘋果樹,每年每畝的毛利就能有1萬多塊錢,是原來的20倍。”村民孔祥坤喜滋滋地說。同時,盧景生還通過產業扶貧資金,流轉土地40畝,建設了蔬菜大棚16個。2016年,盧景生又多次向省旅遊局申請,將葵堌堆村列入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並爭取了省旅遊局和省扶貧辦的鄉村旅遊扶貧資金140萬元,全部投入到鄉村旅遊工程建設上。

經過盧景生多年的努力,現如今的葵堌堆村無論是基礎設施、村容村貌,還是村民的思想認識,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生態農業,打造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全體村民的共識,全村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村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好風氣、好面貌。”盧景生說,通過多方宣傳,現在葵堌堆村鄉村旅遊已小有名氣,先後被省旅遊局列入“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和“全省十條精品鄉村旅遊線路之一”,被省扶貧辦納入“鄉村旅遊精準扶貧發展規劃”,鄉村旅遊作為“一村一品”特色項目列入鄄城縣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7年初,盧景生本人被評為“鄄城縣返鄉創業標兵”。他說,下一步村裡將大力發展“農家樂”,將鄉村旅遊與生態農業結合起來,力爭形成景色獨有、產業多元、文化深厚、城鄉一體的新型鄉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