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长春股神”总结投资这件事——一定要留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任先生这20多年来的炒股经历,那一定是“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莫属了。对于他来说,炒股留给他的印象更多的是:等待中的煎熬和独立思考判断所收获的喜悦。


“长春股神”总结投资这件事——一定要留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作为1993年长春成立证券公司后,第一批入市的老股民,任先生亲历了懵懂入市、选股惨败、卷土再战,胜利逃亡的全过程。也因此,他从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打法,他用五个字来形容,想象力预判。

何谓想象力预判?他解释说,做股票这行要经常盯盘看、想、学,掌握当下的实况,预测未来的趋势。做股票最需要的是一种博弈思考,根据多年经验和掌握的知识,运用好短期战术和长期战略。“这就如同数学家陈景润的经历,据说他的数学逻辑超强,却在生活方面十分欠缺。我想,做股票也是这个道理吧。”在申万宏源证券吉林分公司的VIP客户室里,任先生把自己的投资经验娓娓道来。


“长春股神”总结投资这件事——一定要留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任先生如今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凭借20余年的炒股经验,他组建了一个股票微信群,带领大家一同炒股,一段时间下来也是收获颇丰。在当前股市相对低迷的情况下,他仍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临危不乱,甄选出有上升潜质的股票,低吸高抛,判断正确率高达85%,被周围人追捧为“长春股神。”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同时这段时期也成为许多新鲜事物的集中萌发期。任先生坦言,能有今天对股票精准的掌控能力,也是交了不少学费的。

他喜欢关注和尝试新鲜事物,骨子里有种勇于“吃螃蟹”的精神,但他主张不全盘投资,而是留有余地,他说:做股票一定要留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回首这二十几年的投资经历,任先生感慨万千。

最初,他凭借早期售卖君子兰和做生意的积蓄,开始了面向国债、国库券的价值投资。据他回忆,“这个新鲜事物”当时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很多人不懂,总是急于兑现”,而他拿出部分“余钱”低价买进,临近兑换期时卖出,再用这部分钱购进新的远期国债。因此,面值+利息,他常常能获得至少40%以上的利润。“这比银行存款收益要高多了呢。”

再后来,他又因缺乏市场经验,坚持“经营流通增值快”的原则,先是错失购买光复路庆丰大厦产权的机会,后又因判断失误失去购买福寿大厦发售股票的良机。“事实证明,这是两个坐地发财的机遇,新鲜事物往往存在大的发展契机,”任先生事后回忆说。

1990年12月19日!任先生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这一天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之日,他还清楚记得,当时上市股票仅有8支,“以当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而如今,27年过去了,上市的股票已达1463支,上证指数也已经到了3136点。”

股市的壮大伴随着股民队伍的壮大,“这个新鲜事物”让不少人为此交了学费,赔了钱,成为股市发展的铺路石,而任先生就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一员。刚刚入市的他,就被“收割”得一塌糊涂。“93年长春成立了证券公司,因为忙,过了几个月才去开户。因为不太懂,我在前三年赔了资本金的52%。”

虽然付出惨痛代价,但任先生对股市却是认可的,“股市为国民经济发展、为企业融资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再战,任先生撤出了自己所有已购债券的资本金,同时他渐渐的摸索出一套规则:股票一定要在跌到具有投资价值的价位买入,要坚持炒高到投机价位才卖出。遵循这套规则,他的股票投资出现了转机,他先后在申万宏源等多家证券公司开了户。“第五年开始回本,再后期是赚钱多于赔钱,再往后基本多是赚钱的了。”这期间,有的股票也是让他倍感焦灼,“买入后就开始赔钱,但靠判断,一直持有,直到最终赚了大钱。”

任先生认为,证券投资至少要用5年的时间靠实践去积累,不要急于求成,要结合过去,了解当下,放眼未来,运用想象力进行预判。他建议股民一定要形成独立判断的习惯,避免冲动、恐惧和贪婪,还要联系实际来关注K线图这个第一要素,同时要牢记并深知:“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欢呼中消亡”这个道理。

(岸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