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意大利“公羊”坦克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

3014房间


“公羊”的两个最主要分系统制造商都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底盘和发动机是依维柯防务来做,炮塔和火控交给了奥托梅拉。依维柯防务基本把菲亚特当年的军用部分都接下来了,实力还是不错的。1984年意大利军队提出了自己的战后第一个国产主战坦克技术指标。此前意大利先是大量接收M60,后来在1974年采用许可证生产的方式生产“豹”1——奥托梅拉前后造了720辆。

但总让意大利人给克劳斯玛菲打工是不可能的。1977年菲亚特和奥托梅拉开始设计面向外贸的OF-40外贸坦克,计划在1980年完成样车。由于奥托梅拉有生产“豹”1的经验,所以菲亚特主要就负责特用动力系统。OF本身就是奥托梅拉和菲亚特两家的首字母缩写,40代表了40吨的空载重量。

OF-40最终产生了一个车族,除了主战坦克外,还有配套的装甲抢救车。另外Palmaria自行火炮以及Otomatic76毫米自行高炮,传说中的35毫米高炮设计应该没有下文了。在OF-40问世之初,泰国、埃及、西班牙和希腊都表示了兴趣,最终却只有阿联酋买了36辆坦克和3辆装甲抢救车。155炮版本到时卖的更好,利比亚卡大佐弄了210辆,尼日利亚搞了25辆,阿根廷买了一部分炮塔。

由于OF-40比较成熟,菲亚特和奥托梅拉在1987年在OF-40基础上拿出了最初的“公羊”原型,基本相当于OF-40 Mod.2A的意大利自用版本。但是事实证明意大利实在太穷,一直到1995年意大利军队才弄到足够的资金,但此时“公羊”C1已经落后于北约其他国家,例如这东西连爆炸反应装甲都没有....意大利原定买700辆,苏联解体后立刻砍掉了500辆。2004年“公羊”总算上了战场,参加了伊拉克战争。考虑到这车从投入使用就有动力问题,意大利人也真够不靠谱的。今年意大利陆军四处化缘总算弄到3500万欧元,说要改出二代,咱拭目以待吧。


强武堂


奥托-梅莱拉和依维柯-菲亚特于1984年底组成了工业联合体,负责研制意大利新型主战坦克。意大利陆军为新型国产主战坦克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要求:①必须具备高级火控能力(即指挥仪式火控);②使用120毫米高膛压滑膛炮(德国RH120型或授权国产型号);③具备良好的防护能力和勤务性能;④动力系统最大程度地和在研以及未来陆军其它履带式战斗车辆通用;⑤提高应对直升机威胁的能力。

意大利作为一个车辆工业强国,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从敲定最后的技术指标到第一台试验样车出厂,只用了两年的时间。1987年2月,第一辆“国产新型主战坦克”就在奥托公司的试验场向时任意大利陆军参谋长波利将军进行了动态展示,并被命名为“公羊”。到1988年末,奥托-梅莱拉和依维柯-菲亚特联合体又生产出6台样车交给意大利陆军进入全面测试。在为期450多天的部队试验中,7台样车(含1台台架测试车)共发射了3000多发120毫米炮弹,试车总行程超过16000千米,其中机动样车单车行驶里程超过6500千米,完全达到了陆军的测试要求。意陆军对“公羊”非常满意。为了尽快列装,陆军甚至启用了“年度防御拨款计划”,打算直接通过议会表决来获得采购资金。

根据陆军计划,前几批采购的大部分“公羊”坦克(约200至230辆)将用来替换第132装甲旅、第32装甲旅和第8机械化旅的M60A1坦克。但就在三支精锐部队摩拳擦掌等待新坦克列装的时候,却接到了推迟装备的通知。这不是因为坦克出现什么技术问题,而是由于苏联解体,外部威胁迅速降低,议会暂停了“公羊”的采购预算,直到1995年1月才重新通过了约9.7亿美元的采购申请。最终采购数量被压缩到200辆,2000年采购结束。(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16年第01期)Z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