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土地又乾又硬如何使用旋耕機?

天涯


說到旋耕機,它可是農民最得力的好幫手,但是使用不但也不見得是好事,還會幫倒忙,尤其是在又乾又硬的土地裡耕作,更是要格外注意。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旋耕機:我們目前使用的旋耕機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它是一種多功能型的機械,一般家裡面自用的基本都是小型機械,我自家就有2臺小型的微耕機。旋耕機配有犁頭、犁花、開溝機、起攏器、碎髮輪、深耕刀等多部分組成。那麼,在又乾又硬的土地上如何正確的使用旋耕機呢?


首先,我們來看,如果“地”太硬的情況下,我建議先把這個地用灌水回潤一下,然後再把水放幹,等待乾溼度適合的條件下我們再進行機耕作業,因為一來就使用旋耕機作業的話呢,先不說傷機器不傷機器,首先就是耗費機耕作業者體力,再者就是太硬太乾的地使用小型旋耕機特別容易吃事故,要麼側滑,要麼側翻,甚至傷人,風險很大。


其次,如果在水利條件不允許,但是地塊面積比較大的情況,我建議先使用或者請大型的旋耕機用犁花翻一道,然後再用碎髮輪把大的土垡給打碎。譬如,像我們雲南山區比較乾旱的地方,我們會出錢請大型旋耕拖拉機來,每畝地80到120元左右,可以反覆三次重疊耕作。接下來就用自家的家用旋耕機圍著地塊四周重新打一遍,原因是大型機器它不夠靈活,在拐角和邊緣處它耕不到。


三是,在水利不允許、地塊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建議使用自家用的旋耕機去作業,前提只能先用碎髮輪低速抵擋把地塊表皮堅硬的部分給打掉,然後第二回合再使用深耕刀作業,第三回合再次使用碎髮輪打碎平整地塊。為什麼說先用碎髮輪,再用深耕刀,最後用碎髮輪呢?首先地面太硬深耕刀作業起不了深耕作業的作用,反而在堅硬地面跳起來會導致機器或者人員受傷,所以先碎後深耕,最後碎髮輪主要就是打碎大的發子平整地塊。

最後,花腰妹溫馨提示大家,機耕安全無小事,這些年被旋耕機傷到的人呢也不少,請注意安全,謹慎使用!


花腰妹


這問題很好解決。

我現在使用的還是小四輪拖拉機,懸掛式的滅茬機。由於我們屯的土地比較少,每年我都用滅茬機滅茬。

您也許聽說過我們遼西,幾乎年年春旱,土地乾的槓槓的,有如鐵石,滅茬機一打一個白印,有時滅茬機在茬子上面轉,推著小四輪往前跑,有時把小四輪憋得皮帶直冒黑煙,都要著了。既費車又費力,當時氣得就不想滅了,直接種,願咋咋滴吧!

頭幾年,地幹滅不下去,有人說用水澆。可我們這最缺的就是水,打眼井要百十來米深,水只能抽個半個小時,還是金水(就是井水來得非常慢)。所以,沒辦法,只有等下雨再滅茬。可老天那雨,下小了不管用,等下夠用了,馬上種地了,那真是腳打後腦勺地忙啊!

最終,我想到了一個,既省車省油省力又不等雨,還非常方便的好方法。每年在滅茬前,我在四輪車後面,裝一個方梁,用油壓控制起落,然後在方樑上,掐上三個我們用來趟地的鏵子,順著壟溝深深地挑它一遍,之後,我們再進行滅茬,那可老省勁了!因為,我們挑地的目的,就是讓乾旱的土地鬆動。所以,我們滅茬就啥都省了。

土地乾旱旋地難,用水等雨來緩解,既費時間又費錢,安上鏵子挑一挑,錢省車輕人又歡。


耕耘路上


你好,土地有硬又幹,如果用旋耕機直接硬旋的話既增加油耗又傷機械

根據我種田多年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可以在原有的土地上灌水,因為土地在經過泡水以後,硬度會大大降低,這樣旋耕起來工作效率高,省油還不傷機械

二:可以提升旋耕機的高度先淺旋一遍,然後第二遍在加深旋耕的深度,切記,不能讓旋耕機滿負荷運行,不然容易造成動力下降,水溫過高,損壞零部件等

三:可以減小耕幅,或掛入低擋,很好理解,減少耕幅就是打比方你旋耕寬寬度是3米的,你可以在第一遍旋耕過後你旋耕的時候跟上一次疊加,實際有效旋耕降到2.5米或者更少

旋耕時要及時清除刀軸、刀片上的纏草,以免損壞刀軸、影響耕深。清除纏草時一定要將發動機熄火。

以上幾點可以根據你實際情況綜合使用以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周遊世界的魚


土壤又乾又硬,也許您是在一茬作物剛剛收穫後的情況吧,比如夏玉米收割後的冬小麥播種前,水稻收穫後的小麥播種前。

遇到這種情況,旋耕機不可能一次性將地旋過,或者旋耕不深,達到了滅茬的作用,也達不到平整土地的作用。在黃淮海以南地區,我們都是建議在頭茬作物收穫後灌水澆地,土壤吸水後再進行淺耕、旋耕。對於水利比較發達的地區,這樣做還是比較方便的。我們處於黃土高原的晉北,這裡旱田比較多,又乾又硬的土壤旋耕就根本不可能了,它是這樣做的。

因為晉北是一季作物,頭年春玉米收穫後大概最晚就是在10月底的樣子,一般勤快農民都會及時僱大型拖拉機進行一次深耕或者中淺耕,這樣玉米茬幾乎已經被刨松或者打爛了,就這樣一個冬季自然叫土壤下雨下雪吸收水分,同時曬土腐熟茬子。

到了第二年春天大約3、4月份,春暖花開了,土壤醒了,直接用旋耕機進行旋耕平地就行。當然了,也有的人家在頭年秋季收穫後並不著急著中深耕,而是連著茬著就那樣在地裡頭荒著,這就如您講的那樣土壤又乾又硬了。這樣只好等開春了再請大型拖拉中深耕一回,再旋耕整地。也有的農民並不深耕,直接用打茬機打一回茬子,再用旋耕機旋地,這樣就會出現您說的那樣地又乾又硬,旋耕機入不了土,或者入不深,入進去走不動的情況。

有的農民就在旋耕機上加上鐵塊負重,順便加上兩塊大點的旋耕犁,以增加入地能力,即使這樣,也是挺費勁,不僅車要加一檔或者慢檔,還要不時地將犁上纏繞的雜草和泥土颳去,增加了勞動力,還費時做不出工。

針對這種旋耕的實際情況,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注意事項,請大家參考 :

1、冬季中深耕,不僅可以方便來年旋耕播種,還可以將茬子打在土壤裡促進腐爛發酵提升有機質,還可以將深土翻出來得到光照促進土質鬆軟。在冬季深耕時畝施5-7斤尿素可促進秸稈腐爛。

2、有條件的可以秋冬季澆水灌溉,以保春季播種方便,水分足夠。兩茬田可以先澆水悶溼土壤,稍幹後旋耕,利於農事作業。

3、開春打茬旋耕的,不如秋季打茬。

4、旱地更要注意施肥,在施用複合肥料的同時,注意加施農家肥或者生物菌肥、有機肥,這樣有利於土壤疏鬆,在旋耕時也不會出現大塊硬幹土。

5、作物追肥時注意穴施或者條施,避免撒施,這樣會丟失養分,同時會促使地表板結。

以上就是關於土壤又乾又硬的情況下,旋耕機無法工作的一些應對方法,各地情況不一,可諮詢當地老農或者農技人員進行合理解決。有時間的話,也可以進我的“農民肥料圈”進行問題的提問,那裡有29名圈友和您一起解決問題,馬上行動吧。


農資人實錄


土地又乾又硬,如果因為季節需要播種時,一種是進行灌溉後再耕。但根據提應該是沒有這個條件,那怎麼樣辦呢?

俗活說物極必反,當土地真正乾透時,土地反而沒有那麼結實。只要把旋耕機調到最低檔加大油門旋耕,很容易耕種。如果是這種情況,最好先撒農家肥再耕,然後播種。也許有人認為這種情況會損種子,其實不用擔心。當土地乾透之後,對種子的保護比人管理更有效。一旦下再,生苗既快且特別齊整,所以無需擔心。

這種土地要麼是多年不用農家肥過度使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地板結,要麼是黃泥土。無論是什麼土質,都必須使用農家積肥進行改善土地,才不會出現這種現象。遇到時無需多慮,依照農諺按季節播種,不會誤莊稼。


滬歲月悠悠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從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來看,題主可能不太懂農作物種植,在我們這裡是沒有人用旋耕機旋耕,又乾又硬的土地的。可能是你們那裡的作務方式與我們這裡不一樣吧?

我們這裡是旱作農業區,大田主要農作物是冬小麥。每年在收割了小麥以後,在入伏雨後土壤墒情合適的時候,用大型拖拉機進行深翻土壤,讓土壤接受風吹日曬雨淋。這樣等到秋季播種小麥前,再用旋耕機進行旋耕整地。由於土壤是經過深翻的,加之在播種小麥前,也是借墒進行整地的,因此不會出現土地又乾又硬的現象。



土地之所以會發生又乾又硬的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由於乾旱少雨,土壤墒情比較差。可能是當地比較長的時間以來雨水少,加之也可能沒有澆水,土壤墒情很差所致。二是在土壤乾旱的同時,可能在長期的作務中大量施用化肥,不施有機肥,導致土壤中有機質嚴重不足,土壤板結僵化,因此才出現了土壤又乾又硬的現象。

出現了土壤又乾又硬的現象,不要急於用旋耕機旋耕。如果有灌溉條件的話,可以先澆一遍透水,等到土壤墒情合適的時候,用拖拉機深翻一遍,然後再用旋耕機進行整地比較好。如果沒有灌溉條件的話,就像我們這裡由於缺水,沒有灌溉條件,就只能等天下雨,然後借墒進行深翻整地了。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土壤又乾又硬的問題,除過要重視解決水源問題,對於沒有灌溉條件的地方,要重視結合農時注意做好借墒作務以外。更要重視採取多種措施,抓好改良土壤這個問題。比如增施農家肥,或者有機肥、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等,來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有益菌群數量,優化土壤團粒結構,破除土壤板結。只要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高了,土壤才能疏鬆,在墒情合適的時候,就不會出現又乾又硬的現象了。

總之,各地作務方式可能不一樣,我們這裡是不會用旋耕機旋耕又乾又硬的土地的,只會先借墒進行深翻,然後再用旋耕機進行旋耕整地的。如果確實土壤又乾又硬的話,可以採取先澆水,等到土壤墒情合適的時候,用拖拉機深翻,然後再用旋耕機進行整地,如果沒有灌溉條件的話,就只能等天下雨,再借墒深翻整地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當前很多地方農村,都開始時興用大型農業機械耕作,尤其是平原地區,大型旋耕機、聯合收割機都在使用。我們老家河南,屬於平原區,雖然是聯產承包到戶,田塊很小,但農民為了提高作業效率,都會用大型旋耕機翻耕土壤。



碰到又乾又硬的田塊怎麼辦?有三農老師會說可以先澆水然後在旋耕,或者說先用大型犁地機深翻土壤然後再旋耕,辦法雖好,但不一定會都適用,比方說我們老家屬於那種沒有水澆條件的怎麼辦?農民不想深翻土壤害怕多花錢怎麼辦?所以有些時候要因地制宜,沒有條件旋耕創造條件也要旋耕。我們老家的土壤也不算多好,又乾又硬的土壤也不是沒有,但不至於會板結乾旱到犁不動的情況。

因為我們老家土壤比較好打理,旋耕土地也不算太貴,一畝地在60元左右的作業費用,這是旋耕兩遍的價錢。犁地機雖好,可以打破犁底層,但是要花兩份錢,估計在90元左右,有些農民會不樂意用的,實在是耕耘時間久了,才會使用犁地機深翻一次,平時季節都是旋耕,旋耕是有弊端的,翻耕的深度不夠深,時間越長,活土層就會越淺薄,對農作物的生長髮育和收成都會有影響。那說了那麼多,不能澆水又不能用犁地機,怎麼來處理這個又乾又硬的土壤的呢?



這裡有兩種辦法可以的。第一種辦法就是硬上,旋耕機第一遍旋淺一些,走慢一些,先把表層板結土壤給它破碎掉,然後再走第二遍,第二遍嗆著第一遍的茬口走,速度再快些再深些,可以把大的土坷垃給摔碎了,等到第三遍的時候幾乎就沒有阻力了,可以撒著歡兒地跑。不過風險性很大,比較傷機器,老師傅都會悠著旋耕,不然旋耕刀會給扯斷。但在我們這裡是沒辦法的事兒,事先要給農民說好,是要收三遍的錢的,如果三遍還不行就來四遍。

再一種辦法就是先滅茬,然後再旋耕。這個辦法也有一個弊端,要調換耕具,所以不可能一次性就能給旋耕完了。畢竟滅茬機械後面帶有一個鎮壓輥,只能滅茬,不能耕深,要滅茬完了再換旋耕耙。所以我們這裡是這樣作業的,旋耕機師傅是本地,然後先和農戶商量,先挨著把四鄰的田塊都給滅茬了,然後回家更換旋耕耙,再回來給旋耕。多少年了,我們一直是這樣的操作模式,也沒有人說什麼的。旋耕土壤我們老家以前只有一季用,也就是秋收後,麥茬地不用旋耕翻耙,後來都種經濟類農作物,為了獲得高產,兩季都開始用旋耕機了。


農村社會發展到這個機械化程度,已經很高級了,這還得益於我們是平原地區,有的地方農村還是牛耕或者手扶拖拉機,有的好點還有四輪拖拉機,後面驅動的是小型耕具,效率是很低的。雖然算下來,我們老家種地投入的成本高了,但也不指望著土地能賺多少。不撂荒,繼續種地,能見多少回頭錢都行,這糧食價格,也指望不上啊。


農村老俗話


土地又乾又硬,旋耕機基本無法正常的工作,這應該怎麼處理呢?

土地出現乾硬的情況,主要就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就是有機質含量少,土壤在經過多年的使用之後,有機質的含量會持續降低,需要補充農家肥或者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經常的使用農家肥,可以增加有機質的含量,補充各種微量元素,以及透水保溫的作用。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土質造成的,長時間沒有澆過水,或者是土質有機質流失嚴重,造成了現在土壤又乾又硬的情況。

這種情況如果及時處理,土壤在使用旋耕機的時候,旋耕機的工作效率變得極低,旋耕的深度很淺,就達不到旋耕的目的。首先,每畝地撒2000千克的農家肥,農家肥一定要充分發酵之後的才能使用,或者每畝地使用500千克的有機肥,均勻的撒在土壤的表層,然後就開始澆水,澆水要漫灌,由於土壤太乾,這一次的澆水可能很多,透水要達到50釐米深度,等到澆透水之後,過7天,然後在用旋耕機旋耕,就會變得比較的鬆軟了。

如果土地乾硬的情況比較嚴重,也可以試試鬆土精,鬆土精的效果好,但是治標不治本,關鍵還是要增加有機質肥料的使用量,保持土壤的水分,減少水土流失。在種植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缺水,土壤乾透之後,土壤裡的有益菌群會快速的減少,土壤板結就會比較的嚴重,從而造成了土壤乾硬的情況發生。


陽臺園藝師


首先向土地上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5~10L/m2;

S2、噴灑清水後將肥料均勻的灑向土地;

S3、在撒有肥料的土地上再次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3~6L/m2;

S4、使用旋耕機對土地進行旋耕,旋耕時間為2~3小時,旋耕次數為3次。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於:本發明的用於硬質土地的旋耕機旋耕方法操作簡單,可以提高土壤的質量,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用於硬質土地的旋耕機旋耕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首先向土地上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5~10L/m2;

S2、噴灑清水後將肥料均勻的灑向土地;

S3、在撒有肥料的土地上再次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


紙坊小吳


旋耕機是一種與拖拉機配套完成耕耙作業的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很常用,旋耕機的安全操作很重要,正確的使用旋耕機,可以讓作業得到高效率,同時又可以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對保持其良好技術狀態,確保耕作質量十分重要。

首先向土地上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5~10L/m2;

S2、噴灑清水後將肥料均勻的灑向土地;

S3、在撒有肥料的土地上再次噴灑清水,清水的噴灑量控制3~6L/m2;

S4、使用旋耕機對土地進行旋耕,旋耕時間為2~3小時,旋耕次數為3次。

這種方法用於硬質土地的旋耕機旋耕方法操作簡單,可以提高土壤的質量,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