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文 | 王鲁湘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1907-1989)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1978年

设色纸本 立轴

180×97 cm


钤印:

李、可染、在精微、河山如画

题识: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吾曾至绍兴兰亭写生,过山阴道遇雨,得见崇山茂林,葱郁华滋,奔流急湍,如鸣管弦,深感山川生气,兹写其意。一九七八年一月,可染写于北京。

出版:

1.《李可染中国画展》,图编48,朝日新闻社(日本),1983年版。

2.《李可染画集》,图编109,飞龙图书公司(香港)。

3.《李可染的世界》,第38页,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00年版。

展览:

1.“李可染中国画展”,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东京日本桥高岛屋,1983年10月13-18日。

2.“李可染中国画展”,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大阪难波高岛屋,1983年10月20-25日。

3.“李可染艺术生涯六十周年”,北京,1988年。

香港拍卖会,1992年5月5日,第162号拍品。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1983年日本的“李可染中国画展”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致黄茅信札言及1983年日本展览情况

李可染作于1978年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高180cm,宽97cm,算得上是李可染作品中的巨制了。时隔11年后,1989年李可染又创作了一幅同名作品,高91.9cm,宽55.2cm,差不多只有前幅作品的一半尺寸,论面积,前幅作品差不多是后幅作品的四倍大。由此可见,1978年,刚从“文革”中过来的李可染刚过古稀之年,精力旺盛,创作欲极强,遂能完成此煌煌钜制。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1989年

经典李家山水范式,逝世前两个月所作。“奇峰一见惊魂魄”,其稳健的气象全然没有任何衰弱气息,任何一个细节都在理性掌握之中,无一笔一墨流于松垮、散乱。这样的丘壑,这样的笔墨,只能出自于心智健全、生命力旺盛的伟丈夫之手。从这幅作品的生命气息来看,死亡离李可染还很遥远。如果没有特别的变故,他的艺术生命力本应该像这幅作品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高而水长。

这两幅同名之作在李可染的艺术生涯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先说后一幅。在李可染绘画编年史上,这幅作品基本上被确定为李可染山水画的绝笔之作。虽然无法绝对地证明它就是李可染的绝笔山水画,但可以肯定地说,它是最晚创作的山水画之一,落款为“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秋九月”,是为公历10月,同年12月5日,李可染突发心脏病去世。李可染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山水景象,就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这片山水景象,来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游历所见,却更得力于前贤诗句的启迪。这在他题写于前后两作之上的文字中均有表述。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1978年所作的题跋是这样的:“吾曾至绍兴兰亭写生,过山阴道遇雨,得见崇山茂林,葱郁华滋;奔流急湍,如鸣管弦。深感山川生气,兹写其意。一九七八年一月可染于北京”。

1989年所作的题跋如下:“昔年游兰亭,过山阴道,忆及前人写此地景色二名句。今以意写吾胸中丘壑,非实况也。一九八九年岁次己巳秋九月可染并记。”

两则题跋所叙事同,正如两幅作品构图绝似;但两幅作品立意不同,所以笔墨差异较大。

所叙之事,发生于1954年和1956年。

1954年,李可染47岁,为变革中国画,背负自制写生画具,偕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历时三月有余,其间到过绍兴,过山阴道。

两年后,1956年,李可染再次长途写生,溯长江,过三峡,历时八个月,行程万里,作画近二百幅,其间也到过绍兴,再过山阴道。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山阴道中写生

从现在所存作品来看,1954年过山阴道好像没有留下画稿,但1956年过山阴道,画了一张《兰亭图》,画面上有兰亭等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有茂林修竹,有起伏的丘陵和小溪,溪上有板桥两座,有农民牵牛过桥。景色平静温馨,但不奇。李可染于画上天空处有满题:“兰亭图,可染写生。前人写兰亭景色,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奔流激湍,映带左右。’写山阴道上之‘群山竞秀,万壑争流。’吾于一九五六年夏冒滂沱大雨至兰亭,始信前人所言非虚。匆匆写生,殊未尽意,可染又记。”由此题跋可知,1956年夏天,李可染过山阴道至兰亭,恰遇滂沱大雨,看到了前贤所称道的景象,印象很深。但从他的这幅写生的《兰亭图》来看,却实在无法表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奔流急湍,映带左右”、“群山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景色。所以,李可染只能在题跋中写上“匆匆写生,殊未尽意”八字。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兰亭图》 1956年

为什么没能“尽意”呢?因为“写生”,而且是“匆匆写生”。为了革新中国山水画,也是为了同那些认为中国山水画不能客观反映生活的人“赌气”,1954年下江南时,李可染同张仃有个约定,那就是到自然中写生时,要像印象派等油画风景的外光画法一样,直接在现场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品,写生同时就是创作。这样的话一个问题就来了:雨天怎么办?在1954、1956、1957、1959四年的写生中,李可染只画过一幅《雨亦奇》的西湖水墨写生。据张仃先生回忆,当他们在西湖边上的葛岭支上油纸伞准备开画时,下雨了。雨点打在宣纸上,把墨洇开。张仃觉着画不成,就走了。李可染却还在坚持。晚上,李可染回到旅社,打开画夹,很兴奋地对张仃喊:“雨亦奇!雨亦奇!”但是,这仅仅是个特例、个案。纵观整个50年代几百幅李可染的山水写生,雨景就此一幅。绝大多数情况下,画家都是在晴天和阴天的气象条件中写生作画,尤其是黄昏时辰,那是李可染最佳的写生时刻,感觉最好。但他过山阴道时,遇到的是一场大雨甚至是暴雨,否则不会出现“奔流急湍,如鸣管弦”的景象。这样,按照他同张仃约定的“苛刻”的写生要求,他是无法现场铺纸作画的。于是,滂沱大雨中的山阴道,也就成为了留在他脑海中永远拂之不去的壮丽图景:“崇山茂林,葱郁华滋;奔流急湍,如鸣管弦”!不仅如此,耳畔似乎还响起了徐州老乡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中的故事:“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江南写生

但是,要一直等到1978年,时隔21年之后,李可染才把这样一幅雨中山阴道的图景,用一张六尺大宣画了出来。这已不是写生,而是写意:“深感山川生气,兹写其意。”

大约从1960年开始,李可染结束了他的山水写生创作,全力投入新的山水图式的建构。1963年的《山亭夕阳》,是李家山水图式初构之作,而1964年的《万山红遍》,则可以视作李家山水图式的成熟之作。所谓“李家山水图式”可以这么表述:“上下左右四边皆满的满幅式构图,弱化深度,强化山林造型的建筑感、浮雕感、平面感、垂直感,以扩展视觉上下方向的张力,形成‘门板’式的‘山从迎面起’的突兀感、矗立感,营造纪念碑式的崇高气氛。在画面或左上角或右上角开出一个垭口,以溪流的之字拐造型和远山的多层次重叠造出局部的远势和景深。垭口处形成一个断崖,溪流于此形成瀑布和飞练,笔直跌入山脚,在地坡处形成奔流急湍。”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万山红遍》 1964年

1978年创作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是继《万山红遍》后,完美体现李家山水图式的又一经典之作。

这幅伟大的山水画杰作,基本意象就是两组:一组是“崇山茂林,葱郁华滋”;一组是“奔流急湍,如鸣管弦”。一为山,二为水,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甚至连房舍、桥亭和点景人物都省略了。色彩也很单纯,水墨之上,局部轻染淡墨,略分深浅,以表达“葱郁华滋”的生气;除了树干和局部山石轮廓用浓墨,全画基本上是用淡墨一层一层积墨而成,画出了“草木蒙笼其上”的感觉;山谷远处,“若云兴霞蔚”,水气蒸腾。一左一右两组瀑布,如银练飞流直下,在山崖上跳荡出俊俏的身段;及至谷底,又于溪涧巨石间穿梭奔跃,白水黑石,组合成好看的图样。十几株大树,亭亭玉立,树冠交织出曼妙的舞姿,似在风中稷稷有声,和鸣那奔流急湍带来的急管繁弦!

这就是1956年夏日的某一天,李可染“过山阴道遇雨”,从大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山川生气”。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兰亭图》 1979年

事实是,李可染当年在兰亭逗留到了大雨停歇之后,而且画了以兰亭为对象的写生。1979年,他根据当年写生,创作了一幅《兰亭图》,并题曰:“昔年至山阴兰亭写生,时值宿雨初霁,崇山峻岭,清新如洗,茂林修竹,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弦。世传昔年王右军在此写《兰亭序》,冠冕千古,为书家万世法。缅怀前代宗匠,对景流连,肃然神驰。一九七九年元宵节,可染并记。”很巧妙地将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引录到题跋之中,并表现于画面之上,表达了自己对前代宗匠的缅怀,和对宗匠笔下描绘景色的肃然神驰。是情景交融之作。

因此,当年的“山阴道上行”,留下了两幅山川图画,一幅是有实景写生依据的《兰亭图》;一幅是“兹写其意”的虚构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前者是“对景流连,肃然神驰”,“缅怀前代宗匠”;后者是“深感山川生气,兹写其意。”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美学立意是不相同的。除了1956年那幅写生的《兰亭图》,1979年元宵节这一天,李可染又画了一幅《兰亭图》,除了兰亭等建筑物参考并保留了1956年写生画作的一些内容外,基本上是重起炉灶,构图与意境都不受写生的限制,而是依据前贤的文字描述来画宿雨初霁后,兰亭一带的“崇山峻岭,清新如洗;茂林修竹,青翠欲滴;奔流急湍,如奏管弦。”显然,1956年“匆匆写生,殊未尽意”的遗憾,李可染23年之后想要补偿,才在元宵节心情大好之时再作《兰亭图》。而且,李可染好像还不尽意,又于80年代第三次画《兰亭图》,构图有所变化,用笔愈加纷披老辣,墨色莹润清苍,浑浑噩噩,题跋内容也更加丰富:“晋王羲之记兰亭景色,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又前人称山阴道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吾五六年夏冒滂沱大雨至此写生,得见山川蓬勃生气,归来以泼墨法写之,愧不能尽意。可染又记。”这幅《兰亭图》没有落时间,从笔墨和书法看,应是晚年之作。于不同年代,三画兰亭,总不称意,我想,纠结李可染的,恐怕就是前贤的那些话语。那些看上去文学性极强的夸张的话语,在李可染的视觉经验中却是“始信前人所言非虚”,因为他确实在1956年冒滂沱大雨过山阴道时看见了这样的景象。但是,他所画的写生却又是在“宿雨初霁”后的所见,与他雨中所见是不相同的,他脑子里其实一直有两个画面:一个是“山阴道遇雨”,一个是“兰亭图”,但他又常常分不清这是两个画面。从题跋中可以看出,他也是常常混淆于这两个不同的画面,不能清晰地分割。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李可染 《兰亭图》 1980年代

但是,依据写生而来的《兰亭图》,不管后来有几个变种,都还是无法达到李可染于滂沱大雨中获得的那个印象,为了“尽意”,尽前贤所言之意,他必须摆脱写生的《兰亭图》,以完全想象的诗性构图和笔墨,来重画“山阴道上”他从生命深处感受到的“山川蓬勃生气”。于是,才有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因此,《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其实是写“胸中丘壑”,与其说“山阴道上”的山川映发启发了李可染的艺术创思,还不如说是他在此地想起了魏晋名士的风流逸事,前贤形容山水之妙的美丽的词语启发了他的艺术想象,这才有了这幅单纯而伟大的山水钜构,摆脱了山川实景的约束,而一超直入“山川生气”的诗性表现。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局部之一

1989年秋九月创作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可以佐证我的看法。在这幅画上,李可染直接点明“今以意写吾胸中丘壑,非实况也。”

确实,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二图为代表的李家山水图式,就是李可染的“胸中丘壑”。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局部之二

他从少年于徐州老家师从钱食芝,从“四王”山水入手中国山水画;到40年代于重庆用“最大功力”打进石涛、八大;再于北平拜黄宾虹、齐白石为师,力图融黄之笔墨和齐之构图于一家;再到50年代“为祖国河山立传”,从现场写生创作突破传统山水;再于60年代开始构建李家山水图式,重新回归传统,解构宋元明清山水巨匠的笔墨图式,并同自己写生创作相结合,重构中国山水画的新笔墨、新图式、新意境;最终,他营造出自家的“胸中丘壑”。对于这“胸中丘壑”,李可染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表达:“画要有‘刚柔动静’,‘川浮而动,岳镇而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都是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桂林写生教学笔录》)“山,是主静的,可以给人庄重稳健、雄伟崇高之感,可以增强人的坚定、刚毅的意志。水,是主动的,是生命的源泉,润育万物,可以启发人的智慧。人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不断发现大自然,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发现自己的同时,更进一步去发现大自然。江山可以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生发正气,使人真诚。浩然之气同时可以孕育美好的气质,生发高尚的情操。”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局部之三

自从那群东晋名士从山阴道上走过,并在兰亭流觞赋诗,中国文人便开启了自觉的山水审美文化之旅。人与自然,自相映发,山川生气养人浩然之气,于人胸中,结一至广至大至高至深之丘壑,这丘壑发之于画家笔下,便是山水画。这山水画的极境,对于李可染,乃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千岩竞秀”为雕塑,“万壑争流”为音乐,天地之大观,尽在焉!

2018年4月30日于京南

- The End -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中国嘉德2018春拍精品展

时间安排

深 圳

6月2日 星期六 10:00-20:00

6月3日 星期日 10:00-18:00

深圳瑞吉酒店

罗湖区深南东路5016号

5层 Astor宴会厅

中国嘉德2018 春季拍卖会

预展 Preview

6/15 - 6/17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 Auctions

6/18 - 6/22

嘉德艺术中心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预展 Preview

6/10 - 6/17

嘉德艺术中心

「嘉德春拍」“过山阴道遇雨”:李可染1978年作《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