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海军一直都是一个浪漫的话题,笔挺的军装,浩瀚的大海,蔚蓝的天空,都是很多人儿时的梦想。然而抗日战争期间的国军海军却与浪漫无缘。抗战初期,国军伤亡二百万以上,空军损失殆尽,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到1939年,国军已经没有一艘舰艇能下水御敌。

“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不足6万吨,最大舰艇不过3000吨,大部分都是陈旧不堪的百吨小舰艇,而且还是北洋水师的遗留之物。而此时的日本海军已有舰艇285艘,航母4艘,万吨级巡洋舰10艘,总吨位达116万吨。国军海军最大的平海、宁海、逸仙、应瑞四舰加起来还不如日寇一艘万吨巡洋舰吨位。国军海军官兵为2.5万人左右,而日军达12.7万人。然而,就是这样一直海军部队,仍然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给了日寇惊人一击,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而光荣的一页。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宁愿葬身鱼腹,也要与日海军死拼到底!”这是国军海军次长兼第一舰队司令陈继良在战前的发愿。战争爆发初期,为了阻止日军沿长江西进,陈继良将军命令把不能参战的旧舰艇全部自沉于江阴段,用以构筑防线。日军很清楚,如果不能突破江阴防线,那么日海军只能在长江口游弋,而不能进入长江腹地。

1937年9月,日军出动70余艘舰艇,三百多架飞机,十多万部队准备对江阴发动进攻。22日,日军开始对江阴封锁区进行狂轰滥炸。没有空军掩护的中国海军,面临的将是从没有过的海空血战。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日军首先以80余架飞机分批次集中攻击当时中国海军实力最强的平海、宁海两舰,两艘舰艇在陈继良将军的指挥下进行了殊死抵抗,使敌不能前进。让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的拥有加贺号、驰骋号两艘航母组成的日海军未能如期达到从长江口包围国军的战略目的。80年过去了,有几个人中国人知道,国军平海号、宁海号巡洋舰与日军加贺号航空母舰奋战两天,在击落23架敌机之后,最终因舰体多处中弹而沉入江底。

负伤后的陈继良移住逸仙舰并挂出司令旗继续指挥战斗。有人告诉他挂出司令旗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陈将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说到:“司令旗在,中国舰队就在,对敌就是蔑视,对己就是鼓舞!”舰上的高射机枪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与敌周旋了十余天,但终因力量悬殊,江阴失守,所有参战舰艇全部沉于江阴。

在江阴海战中,国军海军遭受重创,面对日军巨大的火力优势,血肉毕竟筑不起真的长城,最终国军海军败下阵来。但是英勇顽强的中国海军用鲜血告诉敌人,为了国家民族,纵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从12月10日上海失守开始,到12月27日江阴失守,历时17天的江阴保卫战也没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国军海军除一部分在烟台自沉外,主力舰艇全部葬送在江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军最严重的损失。

然而不同于甲午海战的是,甲午之后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这一次国军海军虽然在江阴海战以及后来的武汉会战中拼光了最后一艘舰艇,却很快在1939年1月组建了布雷总队,开始用鱼类打击日舰。在1943年的“鄂西保卫战”中,驻守石牌要塞的国军海军,一直冒着日军飞机、舰炮的猛烈轰炸,在长江布放水雷,同时用要塞的十门巨炮向日舰猛烈轰击,有效的消除了日舰对国军陆军的威胁,保证了鄂西会战的胜利,促进了抗战的最终胜利。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当时一位在江阴战场观战的德国顾问被陈继良和中国海军英勇无畏的精神所震撼,他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亲眼看到的最惨烈的海空战,中国海军的参谋长如此英勇,中国军队如此无畏,中国必胜!”

1945年9月2日,时任国军海军总司令的陈绍宽上将代表中国海军受降,出席了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盟国受降盛典,抗战到底几乎全军覆没的国军海军殉国烈士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他们的英名也终将同千千万万的反法西斯的英烈们永远彪炳史册。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国军海军用全军覆没的代价谱写了一段悲壮史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