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满山林果、水边清洁、道路平整、清溪穿村而过,周末老人在村内卖自家的山货,孩子们在清水池边摸螃蟹,初夏的阳光中,鹤壁市鹤山区西部山村显示着朝气与清新。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曾经的山村落后、破败,村内小溪淤塞严重,垃圾随处乱堆,几年时间河道干净了,可以戏水,来山里玩的游客多了。鹤山区践行“两山理论”,杜绝先发展在治理的老路,以生态发展谋求区域进步新动能,进一步推进山区生态战略。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鹤山区在西部山区建设水利工程几十项,基本满足山区蓄水调控需要,道路两旁绿化种植行道树,通过招商引资统筹安排山、水、林、田资源,建设山区国储林通道、绿色经济廊道,构建山区生态农业旅游系统,形成丘陵地区特色生态产业扶贫基地。大大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增强山区小流域蓄水保墒能力。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在黄庙沟村,缇香谷有机生态风情园可以满足游客采摘到桑葚、桃、草莓等应季林果,还能购买桑葚酒、蜂蜜等初加工农产品,农民趁着旅游人群销售自家山货,平时还能在缇香谷扶贫基地上班,多项增收措施使得贫困群众生活好起来。山区依托地势、气候等资源,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通过提升品质、完善产品链条,挖掘农业价值链。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不仅是农家菜、传统民宿,鹤山区以全域农业旅游统领产业发展,将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的近郊农业新模式,休闲观光、康健体验、食养耕读等新业态,推动健康、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挥生态经济的红利。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以五岩山景区为核心,统筹缇香谷、西顶小镇差异化发展,从不同角度切入产业链条,明确自身定位,缇香谷园区做好无公害林果产业,向产业链要效益;西顶小镇发挥产业融合优势,以民宿为主打,做出太行山区特色民宿基地,多级企业协同发力,形成山后生态经济链。

生态治理带来鹤山区乡村好风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