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大明藩王,血统不明不白,在位六十三年,最终被浸猪笼

明朝各藩王中,身世最不明白的,血统最有争议的,当属楚定王朱华奎。他的血统,不仅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而且在史官笔下也相互矛盾。

说朱华奎,不能不提到他的父亲楚恭王朱英㷿(1541年—1571年)。恭王年少袭封,在位二十一年,可惜是个短命鬼,于隆庆五年(1571年)薨逝,时年三十一岁。除了短命,恭王还身患一项非常特殊的病症——废疾。

废疾,是一种什么病?《礼记》云“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康有为《大同书》云“或老夫无衣,扶杖于树底,夕卧于灶眉;或废疾,持钵行乞,呼号而无归”。《明史·刑法》中也多次提到废疾,如“凡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以下,收赎;……六十九以下犯罪,年七十事发,或无疾时犯罪,废疾后事发,得依老疾收赎”。可见,废疾就是指身体有重大残疾。

至于恭王是哪里残疾,史载不详,不过有野史称恭王喜好男风,热衷搞同性恋,故子嗣稀少。事实上,恭王只有两个儿子,朱华奎和朱华壁。

关于这两个儿子的身世,《明史·郭正域传》称“先是,楚恭王得废疾,隆庆五年薨,遗腹宫人胡氏孪生子华奎、华壁”,说华奎、华壁兄弟是恭王的孪生遗腹子。同时又称,“或云内官郭纶以王妃兄王如言妾尤金梅子为华奎,妃族人如綍奴王玉子为华壁”,说华奎、华壁兄弟均非恭王的亲生儿子。

恭王薨于隆庆五年(1571年),这在《明穆宗实录》中白纸黑字,“己亥……楚王英㷿薨,上辍朝三日,治丧葬如例,谥曰恭”。事实上,恭王薨时,华奎、华壁兄弟早已出生,就连后来楚藩宗室朱华赿控告华奎、华壁“皆非恭王子”时也特别提到兄弟二人是恭王在世时“抱养宫中”(《明史·诸王传》)。至于华奎、华壁兄弟是不是得了“废疾”的恭王的亲生骨肉,成为谜团。

不管怎么说,恭王去世的时候,在名义上是有儿子的,只是年龄太小而已。故此,恭王去世后,穆宗命武冈王朱显槐代理楚藩政务。

万历六年(1578年),朱华奎被神宗封为楚世子。万历八年(1580年),朱华奎封楚王。尽管袭封楚王,但朱华奎身世不明,血统不正,造成楚藩诸郡王不服,人人都想借助这个把柄把朱华奎赶下台,取而代之,故弹劾声不断。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著名的“伪楚王案”发生。为了防止身世被炒作,为了保住王位,朱华奎没少贿赂大学士沈一贯,希望他帮忙消除影响,以正视听。

事情办得不顺利,闹出了不少乱子,最后神宗一锤定音,“帝以王嗣位二十余年,何至今始发,且夫讦妻证,不足凭,遂罢楚事勿按”,几个控告者也被关押起来。就这样,朱华奎依然做他的楚王,其身世、血统问题烟消云散。从此以后,再无人“敢言楚事者。……华奎之真伪竟不白”(《明史·郭正域传》)。

从万历八年(1580年)嗣位,历经神宗、光宗、熹宗,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朱华奎做了六十三年楚王。同年五月,张献忠兵临城下,大军围攻楚都武昌。在生死存亡之际,朱华奎这个守财奴库中有的是金银,却不肯拿出一两来犒劳连日来风餐露宿的守城将士,导致上下离心,最终武昌沦陷。

张献忠进入武昌后,“见其库中金百万,笑曰:有此赀财而不设守,朱胡子真庸儿”(《绥寇纪略》)。关于朱华奎的结局,《明史·诸王传》称“献忠兵至武昌,……执华奎沉之江,诸宗无得免者”。相比而言,《小腆纪年》记载的更细致,“献忠以箯舆笼楚王,沉之水”,也就是把朱华奎浸了猪笼。

朱华奎是明朝楚藩最后一代楚王,谥号定,史称楚定王。在位六十三年间,朱华奎见证了大明帝国的日趋衰败,而他本人也成为最窝囊的牺牲品。(刘秉光)

大明藩王,血统不明不白,在位六十三年,最终被浸猪笼

大明藩王,血统不明不白,在位六十三年,最终被浸猪笼

大明藩王,血统不明不白,在位六十三年,最终被浸猪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