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兒子,吃飯了沒?”

“正在做,今兒吃掛麵。”

晚上8時許,荊州市公安局荊州區分局太湖派出所輔警李徵徵和妻子、兒子在微信裡“見了見”。短暫的小家聊天中,除了相互關心有沒有好好吃飯、睡覺,一家人說得最多的還是相互提醒注意防護。

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

這一家三口分別奮戰在荊州、武漢兩座城市的戰疫一線:李徵徵在太湖派出所工作,他的戰場在荊州高新區聯防聯控陣地;妻子朱小玲是護士,她的戰場在荊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兒子李楊也是護士,他的戰場則遠在武漢長航總醫院重症醫學ICU。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奮戰,相互鼓勵、支持,在抗疫戰場上留下最美“全家福”。


45歲的李徵徵是派出所內勤,春節前剛做了白內障手術,一直在家休息。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在工作微信群中感受著同事們的忙碌,他擔心、牽掛,立即返回崗位。

李徵徵高度近視,做過手術的眼睛恢復了正常視力,而另一隻眼睛卻有900度近視,雙眼視力不平衡,到崗第一天就摔了跤。所長吳永國見勸阻不了他上崗,便下死命令,讓他就在辦公室留守,負責數據統計、後勤保障工作。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每天,最早起床的是他,默默為戰友們燒好水、準備好防護裝備,再坐在電腦前彙總防控各項工作數據、情況,及時更新上報。最晚休息的也是他,等換崗的所有民警都安全回來,他才安心休息。

沒過幾天,李徵徵卻出現在戰疫一線,他蒙著一隻眼,解決了雙眼視力不平衡的問題,與其他民警一同奮戰。為不便出行的老人代購藥品有他,苦苦勸說群眾到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有他,道路管制卡口執勤值守有他,集中醫學觀察點維持秩序也有他……這一干就是20多天,他沒有回過一趟家。

“派出所只有警力20人,要參與高新區3萬人的防控工作,卡口值守、入戶摸排、巡邏宣傳、應急處突,樣樣都需要我們。”李徵徵說,自己上一線,就能多個人輪班、多個人分擔。


“他們兩個在奮戰,我也不能拖後腿。”同一時期,患有高血壓的妻子朱小玲也堅守在自己的戰場上。她所在的醫院被指定為發熱孕產婦救治醫院,工作更忙了,分娩手術一臺接著一臺,經常連軸轉。臨戰級別不斷升級,她毫不猶豫主動請戰,時刻準備支援其他集中收治醫院或進入隔離治療區域工作。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身在荊州的夫妻倆,最牽掛的還是遠在武漢戰場的兒子李楊。23歲的小夥子剛參加工作一年,疫情來襲,作為重症醫學ICU護士,義無反顧投入戰疫。

荊州: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警醫家庭舉家戰“疫”

為了節約防護服,兒子不喝水不上廁所,下班後能一口氣喝完三瓶礦泉水;一個班就是10個小時,下班騎車近1小時,到租住房已近晚上8點;獨自居住的兒子買菜不便,就把方便麵一箱箱搬回家,安慰爸媽說“節約時間”;一家人好不容易都在線,開微信視頻看一眼,兒子聊著聊著就沒了聲音,直接入睡……

通過微信,夫妻倆瞭解著兒子在武漢戰鬥的一點一滴,雖然心疼,但把心酸藏在心底,兩人不斷給孩子加油鼓勁:“作為醫護人員,救死扶傷挽救生命是職責、是使命,再難再累挺一挺就過去了,絕不能退縮!”


一家人、兩城市、三崗位,雖然遠隔兩地、心中牽掛,三人卻在各自崗位上幹勁滿滿。李徵徵說,戰疫當前,自己的小家只是疫情防控大家中的一個,相信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堅守職責,積極貢獻,共抗疫情,守護平安。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