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荀攸傳,荀攸字公達,荀彧的侄子。荀攸的祖父荀曇,曾任廣陵太守。荀攸年少時死了父親。荀曇死後,荀曇的故友張權請求為荀曇看守墓地。這年荀攸十三歲,懷疑張權,對叔父荀衢說:“這人臉色不正,恐怕有隱私!”荀衢醒悟了,於是追查審問,張權果然是殺人在逃犯。從此人們對荀攸另眼相待。何進掌權,徵召國內知名人士荀攸等二十多人。荀攸被授官黃門侍郎。

董卓叛亂後,關東起兵,董卓遷都長安。荀攸與議郎鄭泰、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說:“董卓不守信義,比夏桀、商紂還殘暴,天下人都怨恨他,雖然他擁有強大的兵力,實際上不過是一介匹夫而已。現在我們乾脆殺了他以通告百姓,然後佔據崤山、函谷關,輔佐君王,以向全國發號施令,這正是當年齊桓公、晉文公的作法。”事情將成時被發覺,何..、荀攸被捕關在獄中,何..憂慮恐懼,自殺身亡;荀攸飲食、言談自若,適逢董卓死,倖免一死。棄官返歸,又被官府徵召,考試名列優等,升遷為任城相,沒有赴任。荀攸因蜀漢地險城堅,人民生活殷實,於是請求擔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太祖奉迎天子到許縣建都,給荀攸寫信說:“現今天下大亂,正是有謀之士費心勞神的時候,而您卻在蜀漢靜觀時局變化,不是太保守了嗎?”於是徵召荀攸為汝南郡太守,入京任尚書。太祖素來知道荀攸的名聲,與他一交談,十分高興,對荀彧和鍾繇說:“公達不是平庸之人,我能夠與他謀事,天下事沒有什麼可憂慮的!”讓他作了軍師。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建安三年(198),荀攸隨太祖征討張繡。荀攸對太祖說:“張繡與劉表互相援助,力量強大,但張繡是流動部隊,食物要靠劉表供給,劉表無力供給他時,雙方勢必背離。我們不如暫停進軍等待一下,這樣可以誘之前來;如果急於進攻,他們勢必互相救援。”太祖不聽,終於進軍,到了穰縣,與張繡交戰。張繡告急,劉表果然來救。太祖軍作戰不利。於是太祖對荀攸說:“都是不聽您的建議造成的啊!”隨即設置奇兵再次交戰,大敗張繡。這一年,太祖從宛縣發兵征討呂布,到了下邳,呂布敗退,堅守那裡,太祖進攻,沒有拿下,連續作戰,士兵疲憊,太祖想收兵。荀攸和郭嘉勸說:“呂布勇而無謀,現在三次交戰都敗了,他的銳氣已經衰落。軍隊以大將為核心,首領衰疲,部隊就沒有奮戰的意志了。那個陳宮有謀卻來得慢,現在趁著呂布銳氣還未恢復,陳宮謀劃還未確定,我們進兵,急速攻打,呂布就可以被拿下。”隨即引來沂水、泗水灌進城去,城被攻破,活捉了呂布。荀攸後來隨太祖在白馬救援劉延,設計斬了顏良,詳見本書《武帝紀》。太祖攻下白馬城後返回,命令運軍用物資沿黃河向西進軍。袁紹渡過河來追趕,倉猝間與太祖相遇。曹軍眾將領有些恐慌,勸太祖退回堅守軍營。荀攸說:“這些東西正是用來誘捕敵人的,我們為什麼要退呢?”太祖和荀攸相視而笑。於是讓將士們將軍械糧食裝備等丟在路上引誘賊兵,賊兵爭搶東西,陣勢大亂。太祖隨即派步兵和騎兵攻擊,大敗袁軍,斬了他的騎兵將領文丑,太祖於是和袁紹在官渡形成對峙局勢。雙方軍糧將盡,荀攸對太祖進言說:“袁紹運糧車一天之內將要到達,押車將領韓荀大精幹但輕敵,攻擊他可以獲勝。”太祖說:“誰可以派遣?”荀攸說:“徐晃。”於是派徐晃及史渙半路截擊,打敗了韓荀大,燒了他押送的軍用物資。適逢許攸前來投降,說袁紹派淳于瓊等人率一萬多士兵押運糧食,將領驕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擊。眾人都懷疑他,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太祖聽從。太祖於是留下荀攸和曹洪守營,自己率軍進攻打敗了袁軍,全部斬殺了淳于瓊等人。袁紹的大將張..、高覽等人燒掉進攻用的器具,投降了曹軍,袁紹只得丟棄部隊逃。張..前來投降時,曹洪懷疑他,不敢接受,荀攸對曹洪說:“張..有謀而不被袁紹採用,一怒之下前來投奔,您懷疑他什麼呢?”這才接受了張..等人。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建安七年(202),荀攸隨太祖到黎陽討伐袁譚、袁尚。第二年,太祖正在征討劉表時,袁譚、袁尚又爭奪冀州。袁譚派辛毗來降並請求救援,太祖想答應,就這件事詢問部下。眾人大多認為劉表強大,應先平定他,袁譚、袁尚不值得擔憂。荀攸說:“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而劉表卻穩守江、漢之間地區,他沒有吞併四方的志向不問而知。袁氏佔據四個州的地盤,有甲兵十萬,袁紹憑寬厚得到眾心,假使他的兩個兒子和睦相處,保守他們的既成功業,那麼天下的災難就不會停息,現在袁氏兄弟交惡,結果不會是雙方都得到保全。二袁如果合作,力量就會強大,那時就不易謀取了。趁他們內訌謀取他們,天下就平定了,這個機會不能失啊!”太祖說:“正確。”於是答應與袁譚結親,隨即派兵擊敗袁尚。這以後袁譚背叛,荀攸又隨從太祖在南皮斬殺袁譚。冀州平定,太祖上奏為荀攸請求封爵說:“軍師荀攸,從開始就輔佐臣下,沒有哪次出兵沒有跟從,前後多次戰勝敵人,都是靠荀攸的謀劃。”於是封荀攸為陵樹亭侯。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建安十二年(207),頒佈命令大行論功行賞,太祖說:“忠誠正直縝密謀劃,安撫內外人心,功歸於文若。其次便是公達。”給荀攸增加封邑四百戶,連同以前的共七百戶,轉任中軍師。魏國剛建立時,荀攸任尚書令。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自從隨太祖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太祖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文帝在東宮做太子時,太祖對他說:“荀公達,是人之表率,你應盡到禮節尊敬他。”荀攸曾經生病,太子前去慰問,獨自在床下禮拜,他受到特別尊敬就是這樣。荀攸與鍾繇友善,鍾繇說:“我每次有所行動,都反覆思考,自以為沒有什麼要變動的了;但拿去一問公達,他的答覆總是超出我的意料。”公達前後共籌劃奇策十二條,只有鍾繇知道。鍾繇把它們撰編成冊,未完成,就去世了,所以世間不全知它們的內容。荀攸在隨從太祖征討孫權時,中途去世。太祖說起他來就流淚。荀攸的大兒子荀緝,有荀攸的風範,但死得早。由二兒子荀適繼承爵位。荀適無子,荀攸絕了後代。


譯文:三國志·魏書·荀攸傳


黃初年間(220~226),續封荀攸的孫子荀彪為陵樹亭侯,封邑三百戶,後又改封為丘陽亭侯。

正始時期(240~248),追諡荀攸為敬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