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為什麼我的音響不好聽?

我的音響為什麼不好聽?在廠商那邊分明就很好聽,為甚麼買回家後卻不一樣。其實想玩 Hi-Fi 是不能只偏重調校某一環節,而疏忽其它因素的影響。器材除了要配搭得宜之外,更要有一個好的聆聽環境、悉心的調校和正確的使用,才可以達到目的 。這些道理相信大部分的發燒友都懂,但能夠顧及全面去玩的朋友畢竟不多,單就器材使用方面,很多發燒友對自己的器材性能都不甚瞭解,往往因為使用不當 ,而將衰聲的原因歸究在某些器材身上,結果“玩”Hi - Fi變成了不停地“換”Hi-Fi。

一、適當的音量是確保靚聲的必要條件

其實靚聲與否,跟操作是否正確和調校有極大關係。

很多朋友不管聽什麼音樂,都以同一音量去聽,以為錄音靚放出來自然就靚聲,更要命的是,他們以為大聲就是靚聲,所以不管是聽交響樂或是單一樂器演奏,都用同一音量去聽,結果聽到鄧麗君的歌喉聲如洪鐘,嬌小的身軀變成丈八金剛,小提琴的體積足以和大提琴匹敵,吉他的高音像大鋼琴,低音部分像打鼓。當你聽得皺起眉頭、心中發悶時, 他們卻為上述聲音的表現洋洋得意,告訴您他的系統動態如何的勁,歌手是如何的夠中氣,錄音細節是如何多 ..... 等等,有時候還真不知怎麼跟他說。

為什麼我的音響不好聽?

為什麼這些朋友會這樣子去聽音樂呢?

這純粹因為他們很少去聽真正的音樂會,我指的是正統的現場音樂會,像兩廳院的大型管絃樂表演等。當聽過在同一音樂廳裡演奏的交響樂隊,和單一件樂器演奏時的音量大小及真正樂器 的發聲時,他們才能明白到什麼叫做比例,才能真正瞭解到單一件樂器演奏發聲時的音量響度。除了聽現場音樂外,另一最直接瞭解樂器發聲和音量的方法,就是聽一些不用擴音機系統的真人演奏,或乾脆買件樂器回來”親自操刀”,那麼當你再去聽 CD 的罐頭音樂時,就不會毫無準則地去調節音量,不但使聲音失真、樂器變形、耳朵受罪外,日子久了,聽覺也可能受損呢!音量控制的最高技巧和器材的最佳表現,當然就是能把樂團、單一樂器或是真人唱歌時的音量 ,原汁原味地表現!這就是一些 Hi- Fi 友日夕追求的 1:1 的音量,也就是同樣比例的體積和同樣大小的立體音場。他們是希望將整個交響樂團搬回家作現場演奏!所以經常去兩廳院聆聽現場演奏的愛樂者,他們對整體音量的控制,總是比鮮少去聆聽現場演奏的愛樂者來的正確 。假如您家中有拉的絃樂、吹的管樂、彈的鍵盤樂器,或許可用它們來調校音量,將音量的大小調整得宜,使得聆聽音響所播放的樂器演奏與實際樂器演奏差不多時,此時您的音響才能叫做 Hi - Fi。

為什麼我的音響不好聽?

音量控制是一種藝術,音量的大小足以影響到整個系統靚聲與否。

音響為什麼不好聽?這個問題其實原因很多,也正因為實在太多了,如果連自己都弄不清楚的話,我想旁人恐怕更難替您發現原因。音響不好聽的原因可能是買的器材質量不如您意,所以不好聽;也可能是搭配不當,所以不好聽;當然更可能是揚聲器擺位不對,所以不好聽 …。總之,不好聽絕對是事實,它也一定有其不好聽的因素存在。在這裡,我想撇開其它,單單提兩個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而且不會去仔細考慮的原因。或許 ,府上音響不好聽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而已,它明顯的擺在您的面前,但是您每天聽音響時卻視而不見,而拼命往牛角尖鑽。這二個原因是什麼呢?其實它就是一個大原因,那就是“您的音量是不是開得太大聲了?”經由這個大原因,才會轉成二個小原因:揚聲器無法負荷太大的音量;空間也無法負荷太大的音量。

為什麼我的音響不好聽?

音量開得太大聲而不自知。

大部份的人存在著一個誤解,以為只要是音響器材,喜歡開多大聲就多大聲,音響器材無論大小聲都應該可以唱得很好。事實上,音響器材在最大聲與最小聲時都有其天限存在 ,就以電子學而言,擴大機應該是把由音源取得的訊號,在不失真的情況下原汁原味的放大,而喇叭是一種把可聽範圍內的音頻電功率信號,通過換能器(揚聲器單元 ),把它轉變為具有足夠聲壓級的可聽聲音。為能正確選擇好的揚聲器,首先必須瞭解聲音信號的屬性,然後要求揚聲器能“原汁原味”地把音頻電信號還原成逼真自然的聲音。所以適當的調整音量,讓所播放的音樂大都屬不失真的信號,是讓您聽到靚聲的必要條件。所以正確的音量調整是很重要的,絕對不是開多大多小聲都可以的。為什麼音量不能開得太大聲 ?原因有二個:一是擴大機與揚聲器可能早已受不了那麼大聲,而產生嚴重的失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輸入信號被切割了;二是聆聽的空間無法承受那麼大聲。擴大機的失真很容易瞭解 ,那是因為它本身沒有不夠力,卻要它連吃奶的力量都用盡,結果當然是癱在那裡。至於揚聲器,這就是我所要說的重點了。通常每一個揚聲器單元所能承受的功率(或說發出的音量)都有其限制存在,如果在其能力範圍內,它可以發出失真很低、很悅耳的聲音。但是,一旦音量超過它本身的負荷,它就會產生嚴重的失真。喇叭單元一失真 ,所發出的聲音就會刺耳難聽。

揚聲器有失真天限,不能開太大聲。

在這裡可以舉幾個例子證明:其一,如果覺得聲音難聽刺耳時,將音量調小,通常它就不再難聽了;其二,一般迷你床頭音響 ,如果在一定的音量下聽時,經常會發現竟然比自己的大套音響還好聽!當然,開大聲後就完全走樣了;其三,如果您的汽車隔音還算不錯,在汽車裡以適度音量聽音樂時 ,往往也有很好的聲音表現。從以上幾個日常生活中可以獲得的例子中,可以充分驗證“適當音量”的重要性。可惜,一般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音響群組合 ,以為那麼貴的價錢買來的小揚聲器,說什麼也要能夠發出很龐大的音量才對。其實,無論您是花了多少錢去買揚聲器,小揚聲器就是小揚聲器,它所能發出來的音量 是有其的限制存在。即使您的揚聲器單元比一般要好,也只是增加一點音量的承受能力而已。

為什麼我的音響不好聽?

用男高音與小提琴來試音量。

到底該如何正確的使用揚聲器,使它們發出不失真的適當音量呢?很簡單,只要用耳朵去聽就行了。在這裡我提出二種聲音來測試 ,一種是人聲,一種是小提琴的聲音。先說人聲,人聲是最難表現的樂器,也是一般揚聲器單元的最大考驗,尤其是男高音與女高音。請拿一張男高音的唱片來聽(最好是帕華洛帝 ,他的聲音能量最具摧毀性),只能將音量開到男高音唱到很強處,聽起來還不會“難聽”的地方為止。如果開始覺得難聽,那就已經超過揚聲器的負荷了。 揚聲器發出難聽的這個界線的音量到底會有多大聲?我不知道,有些揚聲器可以唱大聲些,有些則只能唱小聲。到頭來您可能會驀然發現,怎麼我的揚聲器只能唱這麼小聲而已 ?再大聲就開始難聽了。不要懷疑,揚聲器單元不是超人,它無法無限制的驅動而不失真。到底揚聲器單元在超過負荷時的失真會有多嚴重呢?如果不是工程師 ,我們可能無從得知,因為揚聲器的敘述書出從來不會列出揚聲器的失真數字。倒是擴大機因為失真很低,所以即使列出失真數字,大家反而不去注意它了。 人聲試過之後,再來我們用小提琴來試。不必用協奏曲,只要用小提琴奏鳴曲就可以了,只有一支小提琴與一座鋼琴,可以聽得比較清楚。要注意,當覺得小提琴的聲音開始緊繃 、刮耳、變尖銳時,那裡就是極限,此時應該再將音量降低一點,一直到小提琴的聲音聽起來不會緊繃,而且甜美的琴聲能夠顯現出來為止,那裡就是最適當的音量。

要有龐大的音量就必須有龐大的單元群。

或許當您依照要領調好音量之後會很失望,因為那麼小的音量並無法滿足您的聽覺。沒錯,現實是很殘酷的,否則為什麼會有多單元四件式的大揚聲器 、大口徑的單元出現。揚聲器設計工程師們深知揚聲器單元的天限,所以,為了不失真的呈現龐大的音量,他們必須使用幾十個小單元或數量較少的大口徑單元 ,讓每一個單元僅發出最適當的音量。想想看,幾十個不失真的單元所呈現的輕鬆自然龐大聲音,豈是一個高音一箇中低音單元的小揚聲器所能相及的!但話又說回來 ,大喇叭整體的音效要能表現出來,需要在較大的聆聽室以適當的音量來聆聽才會有靚聲,而我們身處在寸土寸金的 大都會,一般的客廳大都七、八坪,在此小空間內想擺大支的揚聲器 ,倒不如擺一對書架型喇叭比較實際,因為空間小大型揚聲器所表現的聲音較模糊且沒細節動態,音量太大又怕吵到鄰居,所以我們只能重新考慮,如何讓書架型喇叭發出最好聽的聲音 。因此,無論使用什麼揚聲器,瞭解自身揚聲器的天限,將它的音量控制在最適當的情況下,這就是讓您的音響聲音不難聽的最大秘訣。您有沒有發現,深夜聽音響特別好聽 ?除了電源充足是可能的原因之外,外界噪音的降低,使得音量相對調小(已經覺得夠了)恐怕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聆聽空間負荷不了太大的音量。

聆聽空間又不是揚聲器或擴大機,怎麼也有負荷的問題?當然有!而且也是一般人很容易去忽略的問題。其實,聆聽空間的音量負荷 ,就是空間內六面牆的聲音反射負荷。在北美,大部份的房間都是以木板、石膏板隔成,板與板之間都有夾層,這是標準的軟調空間。像這樣的空間可,以吸收很多的聲音能量 ,也就是說它的聲音負荷量很大。無論是高頻段、中頻段或低頻段,這樣的空間都能夠吸收。反觀臺灣的聆聽空間,都是磚牆或水泥灌漿的六面牆,這樣的堅硬牆面所能吸收的聲音能量 ,自然無法與軟調空間相比。一個是吸收,另一個卻大多是反射;軟調空間的吸收有時候可能會使低頻量感不足,但是大部份都能使高頻順耳;而硬調空間的低頻不會逸失(還會增強) ,但卻也很容易因為高頻反射太強而刺耳。權衡得失,我傾向音響迷應該擁有軟調空間,因為這樣的空間對於音量的負荷比較大,比較不會讓您覺得聲音吵雜刺耳。

二、喇叭如何擺位

正三角形擺位法很好用。

如果您不想改變硬調子的空間,有沒有辦法解決空間內反射音太多太強,空間負荷不了的這個問題呢?有!第一個最簡單又不必花腦筋的方法 ,當然就是降低音量,這個方法就不必再多加敘述了。第二個方法就是利用揚聲器“擺位八法”中的“正三角形擺位法”(有些空間可能還要變成“長邊擺法”加上“正三角形擺位”)。為什麼要用正三角形擺位呢 ?最大的關鍵是這種擺法先天條件揚聲器就離四面牆較遠,當揚聲器離牆較遠時,它所產生的反射音也會較弱,這樣一來,所聽到的亂七八糟的反射音就會減少 ,耳根也就能夠清靜了。

不要忽略了加上長邊擺法的妙用。

其實,正三角形擺位法,就是將空間因素干擾降到最低的擺位法。您可以把整個正三角形(二支揚聲器與人)放在房間內移動 ,慢慢找出最佳的擺放正三角形位置。或許您會奇怪,為什麼我在上段還要加上“有些空間可能還要變成長邊擺法加上正三角形擺法”?這是針對一些二側牆反射太強 ,或二側牆距離很窄的空間。在這樣的空間中,從二側牆傳來的反射音嚴重干擾到直接音。此時,您可以嘗試將揚聲器擺在長邊,這樣一來,二支揚聲器距離側牆也就更遠 ,從二側牆傳來的反射音就會減弱降低。請不要拘泥於揚聲器一定要擺在傳統短邊的位置上,當您用“三一七比例法”或“三三一比例法”都得不到良好的聲音時 ,請開放想象力,運用其它的“揚聲器擺位八法”試試看。試過之後,或許您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麼可能只要將音量降低聲音就會好聽?

如果是這樣,音響店還有生意做嗎?如果您不相信,請按照我的方法,將音量降低到適當的位置,聽二、三天之後,再回過頭來重讀這篇文章。只不過 ,將音量降低之後,通常有一個問題可能會隨之而來,那就是低頻量感的不足。低頻量感不夠要如何解決?其實也很簡單,再加一點低頻就好了嘛!說得倒真容易,要怎麼加呢?加低頻的方法百百種 ,每一個高手可能都會有他們自己的方法。如果您不是高手,我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加一個超低音。請千萬不要以為加個超低音就是要聽震耳欲聾的低頻,超低音真正為我們服務的地方就是“加那麼恰恰好的一點點”,請注意我是說“一點點”。

音響追求的是高傳真,為了實現高傳真,發燒友們用上耗電的甲類放大器,和越來越高級的音源和喇叭,這一切無非是企圖忠實地還原原來的聲音 ,但實際上往往做不到。假如播放出來的音樂都保持與原聲完全一樣,哪還有設備具有個性之說。其實,房間的個性就更加千奇百怪,在朋友家中聽得很好的設備 ,放到自己家中就變味了,其原因是駐波、混響、反射聲都不同,除了能把聲壓調到一致,音箱動動方位,其它的改造大多數人都感到困難,這有知識和實 行二方面的原因。對於實際聽音環境來說,要的是聲場,而非一個個單個的聲音混合。

三、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聲場所

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音樂的細節才能聽到真切,才能感人肺腑。亂轟轟的場合只是在追求刺激。聲音的音量一定要足夠,才能令人興奮激動和情緒高亢。聲音要來自前方 ,才有一種面對面交流的感覺。影音多聲道的後方是增加趣味的效果聲。要聽得到鮮活、豔麗的聲音,不能幹癟枯燥;沒有噪聲雜音、整個聲場均勻穩定。 想聽到上述的靚聲,聽音室的房間要符合三個條件:

(一)良好的隔音

為什麼把隔音放在第一點,有二個原因。首先要把妨礙聲音表現的其它雜音擋在外面。音樂廳演奏時都要門窗緊閉 ,而門窗本身的吸音和封閉性能都十分好,從而防止外面的聲音串進來。其二,為了能實現與原音同樣的音量。若外面的聲音串了進來,要聽清楚音響重放的微弱聲音就須放大音量 ,那麼就與原音的音量不一樣了,音樂表現的沉思或蟲鳴聲音將被大大誇張。如果隔音不好,在家使用常怕聲音太響傳出去擾鄰,又只能把音量放小,這時激越的情感和動態較大的音樂效果就打折扣。不把內外聲音隔開就很難實現與原音等響的起碼條件。

(二)適度的混響

所謂適度混響,是指聲音從發生到消失的那段時間,不能太長又不能太短。混響時間過短的房間稱為死房間;混響時間較長的房間稱為活房間。死、活兩字是直接從英文表述直譯過來的 ,原用詞很抽象,不妨直譯。一般較空曠、棉織物多的寢室及有吸音天花板和眾多窗戶的房間裡,所聽到的聲音較乾枯、沒有圓潤感、音樂缺乏趣味,就是”死”房間的結果 ;而在浴室、倉庫和洞窟等場所,到處是硬質或微孔的牆壁,又無其它吸音材料,聲音持續不散,混響時間很長,聲音”活”得過頭了。在第二個聲音出來之前 ,第一個聲音還沒有消失,音樂就完全走樣了,也無法保留原汁原味。所謂適當的混響,就需要達到:音色圓潤、前方的聲音像清晰、即使音量較小時也還有適當的混響音量 ,聲音不會一開始就被吸光。不同大小和不同用途的房間混響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頻率越低,混響時間要求越短。其實,好的聽音室低音的混響時間要比高音短 ,即對低音要有較強的吸音。加強低音的吸音能力,木材是吸收低音的好材料。

(三)消除駐波、平行面、反射及聲聚焦

在一般的聆聽室,擺位時要特別注意,聽音席離聲源近些,這時直達聲就比反射聲強,頻響會平坦一些。而不少房間尺寸不很大,音箱和聽音沙發常常靠著兩邊的牆壁安放 ,要做到上述要求較難,這時,應把牆壁的吸音能力做得強些,或形狀成凹凸不平,也有利於減弱駐波影響。房間尺寸大,駐波頻率就會成比例地降低,降到幾十 Hz 頻率以下 ,對聽感的影響就小了。還有就是房屋長、寬、高三度尺寸的比例,以互不成整數倍為宜。加強低音吸音,也有利於減弱駐波影響。

對於房間中已有特定的駐波頻率,可用共鳴吸音箱來吸收掉這些頻率。此方法比較專業,要按照實際測量到的房間駐波頻率數,設計特殊尺寸的共鳴吸音箱 ,來吸收掉這些頻率。房屋裝修時的穿孔板和後方龍骨形成的空間,也是一種共鳴吸音體,對吸收特定的頻率很有效。

平行面反射是指聲音在兩個硬質平行平面之間的來回反射。二平行面間的距離比平行面本身的尺度小,聲音吸收不掉,又擴散不出去,最終就會產生像鳥振翅時的那種拍搭拍搭的有害聲音。明顯聽到拍搭拍搭聲的場合不會很多 ,那時要有很強的聲能。一般情況下,這種迴音的後果是使聲音失真,聲音的輪廓變得模糊。這種有害的聲音很難有什麼好的方法改善,因此必須在聽音室建造和挑選時就要加以重視 ,避免出現這種結構。

如果聽音室有拋物面形的天花板或弧形的牆面,就有可能產生聲聚焦。在聚焦的區域內,聲音被加強,別的地方就顯得薄弱,整個聲場變得不均勻。 一般家庭居住場所,這種情況不大會出現,但用小型公共場所來放音時,這種情況需要加以避免。否則,聽音展示室佈置得很美觀,但不同位置的聽眾卻聽出了不同的聲音結果。

總之,聆聽的地方最好不要太過空蕩,這種空間最大的問題就是迴響時間太長,使得音樂聽起來不僅太吵,而且會含混不清。可以放置多一點傢俱在聆聽的地方,這有助於聲波的吸收和擴散,例如沙發可以買布質或皮質沙發,它們的表面與重量都有很好的吸聲效果;牆壁旁也可以擺些各類櫃子,例如唱片櫃與書櫃、雜物櫃等,這些櫃子也有吸收與擴散聲波的功能。此外,地板上可以再擺一張厚的地毯或木質茶几(最好不要玻璃的,因為玻璃光滑表面反射聲波的能力很強)。除了以上雜物之外,牆壁上也可以吊掛一些畫或突起 的造型裝飾,這些物品也都有助於聲波的吸收與擴散。

最後:祝您在音響發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找到自己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