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水浒传里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是什么样的存在?

赵信义


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乡绅阶层。现在的人肯定很好奇,就是像祝家庄、曾头市以一家之力控制三千余家,五七千,甚至上万人马,如此夸张的军事集团,衙门为什么不管也不问?



但是这种现象,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从秦朝至清朝,甚至是民国,都是如此。只不过水浒传中,将祝家庄的军事力量夸张化了。因为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在作者生活的时期,乡绅阶层有这个军事实力。比如说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他就是濠州当地的大地主,结交千名勇士,起兵造反成功。但是回到北宋时期来说,乡绅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关于古代的乡绅阶层,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乡绅主要由经过科举有功名但未出仕做官或落榜的士子、当地比较有文化的地主、退休或赋闲在乡的官吏、宗族元老等一批在农村有影响的人物构成。他们近似于官而异于官,近似于民又在民之上。

史学界有一种说法,叫“皇权不下县”。当然,这个说法并不是说皇帝的命令完全下不到乡里去,而是大体原则能下去,但更多的细节或命令很难渗透到乡下面,或者强行执行了也会变了味。举个例子说,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大城市的执行力度普遍很高,但到了部分农村,该多胎还是多胎。这就是中国从古至今的农村生态。

北宋时期虽然不像魏晋南北朝,士绅阶级可以控制国家政治。但是北宋的乡绅阶层仍然是代替朝廷和官府,在乡村落实政令,并领头执行的角色,皇帝的命令必须经由乡绅阶层才能晓知于民。乡村民众对朝廷政令及各种赋税的服从或抗争,都会反馈到乡绅那里,并听从乡绅的建议,争取乡绅的认同,再经乡绅向官府反映民意。这样一来,北宋时期的乡绅阶层就会成为农村的民众政治首领,充当乡民利益的保护人。



水浒中的祝家庄和曾头市都属于民间实力比较大的乡民势力。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恢复了秦朝的保甲制度,也就是十家一保;十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一个都保设保正一人,相当于军队中的千户将军。以祝家庄的规模来说,很可能就是都保。祝家庄的五七千兵丁,放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五七百人还是有可能的。这些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家丁,而是在政府承认的半专业化的军事体系内的地方豪强。

注意,当时的官府是允许乡村的豪强自组乡民搞半军事化武装的。

但是,这种制度是存在弊端的。王安石变法推保甲法,初衷是藏兵于民,以便在外战时随时抽调,同时方便镇压地方兵乱。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乡兵不但无法抵御外敌,也无法镇压地方兵乱,甚至为地方兵乱输送了力量。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勇于私斗、怯于公战”。

他说的这句话,不能说都对,但确实有一点道理。北宋时期的乡兵,没什么战斗力。欺负欺负老百姓还可以,真的对付正规军,完全是不堪一击。



总的来说,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就是北宋时期的地主武装。但是在北宋时期,不可能存在这种大规模的,成千上万人的地主武装。因为北宋时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这样大规模的武装,能够动摇官府统治。

只有像两宋交际,元末明初的这种混乱时期才会出现这类拥有强大实力的地主武装。作者施耐庵正是元末明初人,他显然见识过这类地主武装的强横,因此才把在他所处时期,他自己亲眼见过的上万人规模的地主武装,写进了水浒传中,变成了祝家庄、李家庄、曾头市这些能够与梁山匹敌的武装。


Mer86


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是独龙冈前面的三座山冈上的三个村坊。祝家庄居中,庄主祝朝奉,还有三个儿子祝龙、祝虎、祝彪,祝家庄也是三家当中实力最强劲的;扈家庄在西,庄主扈太公,一双儿女扈成与扈三娘;李家庄为东,拿得出手的人物也就是庄主李应了。三个庄一共大约有一两万军马,并且三家结下盟约,但凡有一家有难另两家需全力救助,这是三家民间武装势力之前的状况。

在《水浒传》中类似于祝家庄的民间地方势力很多,要知道朝廷当时是默许这些组织存在的。而祝家庄庄主祝朝奉可不是姓祝名朝奉,这个称呼和梁“中书”、张“招讨”一样,属于官名,也就是说祝家庄庄主当的可是名为“朝奉”的官。所谓朝奉在宋朝并不是直属于朝廷调遣的重要职位,说白了就是为了拉拢地方土豪专门为他们设置的虚官,而朝奉的品级也从五品到九品不等,品级的高低和他们给朝廷捐献的银两数目直接关联。

也就是说,由于祝家庄庄主的积极表现,他在关系方面已经领先于其他两庄了,更要命的是,祝家庄三公子祝彪和扈家庄三小姐扈三娘有媒妁之约,这样一来两个结成姻亲关系,李家庄的位置就很尴尬了。所以当李应来和祝家庄要人时,晚辈祝彪毫无礼貌的怼李应,并且还暗箭射伤了他。

李应受伤并不算坏事,这样一来他就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援助祝家庄了,自然也不会去得罪梁山,但李应没想到的是,梁山可不会放弃他这块大肥肉,所以他在祝家庄被灭后还是被拉上了山。

所以总得来说像这种地方武装机构看似是义气为重,实则是利益为天。


可别觉得李应排名过高,既有钱武功又高强的人除了卢俊义就是他了。


逻辑文史游


《水浒传》里类似于祝家庄、扈家庄和李家庄这样的庄园比比皆是,如果熟读水浒传小说原著的朋友们应该不会陌生,作者在小说里写到的庄园不下于二十几处,比如我们熟悉的:九纹龙史进史家庄,晁盖晁保正的晁家庄,曾头市曾家庄、孔明,孔亮孔太公孔家庄、还有小旋风柴进的庄园等等。但最为著名的就是祝家庄和曾头市,因为这两个庄园与梁山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都曾被梁山攻打过,三打祝家庄与报仇曾头市都是小说中非常重要,非常出彩的内容。前者的胜利让梁山好汉声威大震,后者则成为梁山一二把手晁盖与宋江领导交替的关键性事件。那么书中诸如祝家庄,李家庄,曾头市这样的庄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一种地主豪强武装。

何为地主豪强武装呢,也就是有某地土著地主出钱出人,利用官府默许或者支持,借助血亲,宗族,朋友,师生,同乡等等人际关系组织的半职业化武装团体,地主豪强武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团体,从汉代著名的豪强起家,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一时,再到隋唐时期被彻底摧毁,再到两宋时期死灰复燃,直到清朝末年曾国藩组织的湘军抵抗太平天国起义军我们仍能看到地主豪强武装的身影。但是我们在阅读水浒传时既会感慨小说中三打祝家庄的曲折,报仇曾头市的痛快,也常常会产生出疑惑,那就是地主武装对抗梁山好汉的时候动辄出动几千上万的人马,战斗力明显超过前来围剿水泊梁山的官府军队,如此强大的祝家庄,曾头市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呢?答案是肯定的,还真确实存在过,这些民间地主武装不光是小说水浒传中独有的,元杂剧《李逵负荆》就提到过一句话,那就是水泊梁山的头领晁盖死于三打祝家庄,而宋江正是替晁盖报仇才成为梁山之主的,由于这两部杂剧和作者诞生年代不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元杂剧中肯定出现过梁山好汉三打祝家庄的事件,只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水浒题材的元代杂剧至今留存下来的只有几个,三大祝家庄的故事没能流传下来。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通过小说水浒传中对祝家庄和曾头市相关文字的描写中找出端倪。

比如,这两处地主武装的人数众多,装备武器和马匹,祝家庄子弟和曾头市五虎都善于骑射,步站,马战皆能娴熟,而且都有相应的负责武装力量培训的教头,祝家庄的栾廷玉,曾头市的史文恭可都是媲美林冲,卢俊义的一等一的武功高手。从北宋年间的相关制度来看,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辽,西夏,以及吐蕃,当时是允许民间储备和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的,比如允许屯备弓箭和一些刀枪矛等常规的进攻性兵器的,而从王安石变法中推行的保甲法开始对民间持有一定武器这方面做了加强,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梁山好汉活跃的北宋徽宗宣和年间。至于地主武装与农民起义军正面对抗的案例,在北宋时期也出现过,由于地方豪强普遍都是当地的既得利益者,或者是经济垄断者,因此面对农民起义风潮时他们会经常率先组织乡民抵抗,在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中,曾经就有一支由李自荣率领的农民起义军部队在四川绵阳当地就遭遇一支地主武装的强烈抵抗,这支武装就是当地的地主豪强杨家组织的,杨家当时聚集了当地的子弟,宗亲组成团练,击退了李自荣义军,随后又充当官府军队的前锋和向导追击农民起义军,最终抓住了李自荣。另一方面为了争取物资补充,控制底盘和扩大队伍规模,农民起义军也会跟当地地主武装作战。在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中农民军首先攻打的目标就是当地豪绅,地主武装,大量的地主豪强武装被消灭的同时农民起义军的财力,物力,队伍规模都迅速增长。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和曾头市都获得了大量的财物和粮食物资,队伍的规模和实力壮大,这些都是符合历史大背景的。而且由于这一类地主豪强武装往往是地头蛇,在霸占土地,囤积粮食甚至私自铸造货币方面都与官府产生很多的利益冲突,往往桀骜不驯,与官府冲突频繁发生,因此也有一些地主豪强武装在乱世中直接投奔农民起义军或者投奔敌国入侵者,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很多例子,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也是当地的豪强,只不过他比祝家庄,曾头市这样的豪强实力差一些,可以说是小一号的祝家庄,起初史进组织地方武装与当地占山为王的土匪强盗对抗,后来由于官府催逼,而与当地土匪合流;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中的韦昌辉就是当地的一支地主豪强,由于官府对客家人的歧视,使得韦昌辉家族团体长期受人欺负和压制,最终被逼全家老小加入太平军起义之中。

《水浒传》小说中对祝家庄,曾头市这样的地主豪强武装还有一个不太引入注意的描写,也就是这两家地主武装家里都是没有出过高官子弟的,没有大官做后台的,依靠的往往是自家子弟和亲戚的好武斗勇和积累的大量财富,才能拉起队伍,像祝家庄仅仅是因为来了一个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就被这种级别的武官忽悠的迷迷糊糊,直至完蛋,这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说起地主武装的最初形态那就是曹操,袁绍这样的一种,家里有钱有粮,还有私人军队,同时还有家人在官府里当大官来充腰,再狠一点的就是有学问,有文化形成了流氓有文化的学术,地位,和暴力三合一的门阀大族,这种门阀大族在三国两晋时期称王称霸,到了隋唐时期因为势力太大被官府反复打压,彻底瓦解,后来在宋元时期兴起的祝家庄,曾头市这类的地主豪强中那都是没有什么文化的地主土财,主要靠的就是家里的成年男子多,非常的能打以及积累的大量财物。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为了论证祝家庄,曾头市这样的地主豪强武装在水浒传中存在的可能。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在梁山好汉活跃的年代里是不可能存在祝家庄,曾头市这样的大规模成建制的成千上万人的地主武装的,因为这样的武装力量是能动摇当地官府统治的,甚至能演变成威胁王朝政权的军事力量。任何一个健康运转的封建王朝都不会允许这样的祝家庄,曾头市的存在,什么时候存在过这样规模的地主武装呢?那就是在封建王朝崩溃的时候,那些小一号的祝家庄,曾头市们就会发展成水浒传中千军万马的真正祝家庄,曾头市。


朵夏沐妍


在晁盖入梁山以前,梁山就是土匪的据点,王伦被林冲火并后,晁盖等人鸠占鹊巢,晁盖坐了梁山第一把交椅。也就是说祝家庄的发展和梁山土匪武装的壮大是同期进行的关系。可以参考张麻子与黄四郎的关系。一个劫匪,一个地保,到时候两头都有钱赚。王伦不去抢大户,大户也不动王伦。只是后来这种平衡被晁盖打破了。为什么剿匪不尽也是这个道理。


用户6881995692


古代的地主豪强为了在乱世保全自己的财产,通常会修筑庄园用以自保。水浒里面的祝家庄就是这种地主庄园。

从水浒中看祝家庄实力并不比梁山强,但为什么梁山打了三次才依靠内应打下来呢?

因为祝家庄和梁山一样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所以祝家庄之类的地方在水浒里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地方?


古籍与历史


大概和高家庄、赵庄、马家河子差不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