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日本为什么发动太平洋战争?

奥力芙


面对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切断了它的燃油进口,日本本就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石油又是战争的血液,只能继续通过战争来掠夺资源,此时日本内部有两种方案,第一东进进攻苏联,第二南下夺取英美殖民地,由于诺门坎战役失利,再加上苏德战争的前景尚不明确,于是日本最终选择了南下的战略,这就要先摧毁美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海上力量,激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乞力马扎罗山煤矿工


为了资源,继续发动战争的资源。

日本作为岛国,想要发展就要海洋,作为亚洲国家,想要发展就要走向陆地。


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举国动员支撑战争,本该掠夺以补充国内经济的战争变成了持久战,日本做不到以战养战,国内也是水深火热。

东南亚有日本急需的橡胶,矿石和石油资源,于是日本不停意图向南方发展。

而英美不可能让日本在亚洲做大,所以对日本实行了制裁。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八成的石油都是从英美进口,尤其是美国,美国一制裁,逼迫日本不得染指东南亚,甚至让日本结束侵华,日本怎么可能打赢。

而且长期石油禁运的话,工厂开不了工,军舰出不了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击,诺门坎证明了北上打苏联不可能了,中国战场又没有什么进展,于是南下成了必然。


婆罗州的石油,马来亚的橡胶近在眼前,日本这头饿狼已经没有理智了。国内的经济都快崩溃了,美国都抵制了日货,无疑雪上加霜,日本决定再赌一次,开战。

日本就一直被疯狂的军人们绑在战车上,让疯狂的民众往前推。

就像甲午和日俄战争一样,赌上国运,赌上一切。


历史区总柴


由于是个岛国,偏狭窄小,生活在岛上的民众自古以来就缺少宏伟的历史和壮阔的业绩。

地域影响历史,历史决定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偏狭窄小就导致日本极度缺乏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人才。


观察日本近现代扩张的历史,我们发现:日本政治人物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鼠目寸光,解决了一个小麻烦,却惹来一个或者一堆大麻烦。

从日清战争开始,日本曾经定下一个国策,以朝鲜为跳板,占领朝鲜,入侵东北,霸占中国,走向世界。

从一方情愿的角度上讲,这个计划挺完美。逐步蚕食,消化,侵吞,霸占。就像一条贪婪的蛇,一口口吃掉鼠窝里的幼崽。 在清朝时候,这个计划行不通,因为中国不是一窝鼠,而是一头大猪,吞咽不下去。那么就只好一点点地来。



打败和占据了朝鲜,这就与中国为敌了,解决掉朝鲜这个小麻烦,惹了中国这个大麻烦。

中国体量太大,那就按计划来。甲午战争打败中国,争抢中国山东和东北地区。但是,由于俄罗斯在中国东北有利益,解决掉前面的麻烦,又惹来了俄罗斯。



好吧,继续,日俄战争,又打败了俄国,这个下与俄罗斯为敌了。

机会来了,清政府倒台,北洋执政,军阀混战,中国趋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但国共合作,北伐,打垮了各军阀,东北张学良易帜,中国又趋向统一。 眼看机会渐失,日本一急,九一八侵占东北了。

这就彻底没商量了,中俄肯定是日本的死敌了。 东北还没有完全消化,国共二次合作,全面抗战开始,日本全面入侵。 日本正面战场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平推了国军,但是背后有麻烦了。



侵占中国,归根结底是要获取资源,劳力,进行生产,获得成果。这需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共军不让日本得逞。 共军讲究的全民抗战,敌后抗战,游击抗战。就是来破坏日本这个秩序的。

好嘛,今天扒铁路,明天炸厂矿,后天毁公路。这就让生产根本继续不下去。 围剿吧,于是,日本和共党为了几个玉米棒子,窝头,炭块块,天天打得头破血流。

狠狠收拾国军的计划也破灭了。 继续打下去,就得要东西。 打仗需要军用物资,要橡胶做轮胎,要燃油开汽车,要药品治伤。 而这些,中国没有,有也没用,都要被破坏掉,道路也不畅通。

东南亚有啊,那就再打东南亚。这是英美的地盘,这下就把英国和美国也惹下了。

不惹英美,拿不到战争物资,就拿不下中国。而惹了英美,就必须打败他们,干脆就豁出去了。

日本善于冒险,因为他们总认为胜利和运气会站到他们那一边。打败了朝鲜,打败了清政府,打败了俄国,打败了国军。继续打,还能赢!


现在看看日本惹的麻烦:

拥有世界上最辽阔领土的俄国。

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中国。

拥有世界上最多殖民地的英国。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工业的美国。

想想都不寒而栗。 但日本就这样,他真敢干。 不仅仅是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基于他的文化特性: 贪婪与狂妄。



到现在也没改。历史会再次给他教训。


馋嘴肥猫铲史官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应该说是中国人用巨大的牺牲,用坚决不投降换取的,逼迫日本不得不发动太平洋战争,试图在外围的包抄解决中国问题。

日本原本打算在中国战场速战速决,没想到变成了耗人耗资耗时间的持久战,得不到预想的利益。更何况日本在开战之前,美国就联合英国一些国家开始经济制裁日本,以及计划孤立日本本岛,集齐舰队决战,这些都是有完整的计划,南云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的航母舰队就在附近游弋,舰队司令的命令就是看到日军就直接开火,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得不到资源,最终在中国战场也是要退败,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利益。

同时当时的日本认为德国在欧洲能牵制美国英国等相当大量力量,自己在太平洋地区打败美国有可能,这也有他的大国志向,接受美国的条件不能忍,认为不如一战,自认肩负的使命。日本希望通过扩大侵略掠夺更多的战争资源,如石油橡胶,来扩大战争机器和满足战争机器运转,战争运转,或许能扩大战争机器。只有打破这种局面,日本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是这世界上第三大舰队,终究折戟在太平洋上。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


奇文笑谭


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其实也是由来已久,也是经过日本内阁和参谋部的认真思考过后的结果。

1941年10月,日本近卫内阁总辞职,随后接替他的是战争的狂热分子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是一个法西斯分子,对战争的狂热程度是比较厉害的,他坚决主张,如果美国不按他的意图办事就跟美国开战。在这之前,美国曾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 ,东条英机自然不能同意,并认为陆海军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


到了1941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已快有四个年头了,日本所需要的石油都是由美国提供的。可是,随后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美国害怕日本在太平洋坐大,于是在八月份开始实施对日本石油的禁运。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了条约,条约的矛盾直接指向美国,把战争矛头指向了太平洋。随后日本不顾美国的警告,登陆东南亚南部、荷属东印度等,美国随即冻结了日本的资产和全面禁止了对日本的石油禁用。这样一来,日本更加坚定了与美国决一死战,山本开始全身心投入研究如何打败美国的计划中。

日军南下太平洋的最大障碍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于是围绕着进攻珍珠港的计划便开始了。于是爆发了1941年12月的偷袭珍珠港事件,至此美国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历史长流水


因为日本缺少石油资源,导致日本无法将侵略战争继续下去。因此日本只能发动太平洋战争,希望摧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这样日本就可以占领东南亚地区的油田,保证日本军队将侵略战争进行到底。



1.日本在1920年代已经成为了亚洲的工业强国,日本从1930年代开始对东亚地区进行武力扩张。由于日本在东亚地区发展太快,这让美国感觉到了非常大的威胁。日本在1931年占领东北三省后,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强烈谴责,也使美国和日本的关系趋于冷淡。美国为了阻止日本在东亚地区做强做大,不断减少向日本出口石油、橡胶、钢材等战略物资。1930年末美国彻底断绝了与日本的经贸合作,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这导致日本的很多坦克、轮船、飞机、汽车因为缺少燃油而无法使用,因此日本决定北上占领苏联的油田。



2.日本在1939年5月至8月对蒙古进行了入侵,日本计划占领苏联的贝加尔湖地区。可是苏联组织了强大的军队把日本打败了,这让日本感觉到苏联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因此日本决定南下进攻东南亚地区,占领东南亚的油田和橡胶产地。如果日本不尽快占领东南亚地区的油田,那么日本军队的石油储备只能维持到1942年6月。可是东南亚地区是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如果日本想占领东南亚地区,就必须与这些国家宣战。不过日本的综合国力不如欧美国家强大,因此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减小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的威胁。



3.日本在1941年组织6艘航空母舰、300多架舰载机、几十艘护卫舰、巡洋舰、综合补给舰、潜艇,在日本的北方四岛进行集结。日本海军决定走北太平洋航线,远离美国军队的监控,悄悄地驶入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海域附近,在1941年12月7日对美国珍珠港进行偷袭。与此同时日本开始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进行军事入侵,并且对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在4年内生产了147艘航空母舰、29万架飞机、10万辆坦克、几十万辆军用汽车。美国不断对日本的油轮进行袭击,导致日本很多舰艇、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都因为缺乏燃料而无法使用,这就是日本失败的原因。


香堂风子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主要是因为日本当时的国际情势对他越来越不利。

首先陷入我们中国的抗日的汪洋大海中,他们原来是计划用速战速决的方式来侵占咱们的祖国,却没有想到我们的祖国原来是这么的强悍,这么多抗击,所以它就陷入了我们中国的战场,变成了耗人耗时的持久战,要知道打仗打到最后拼的是实力和资源。

而这个时候关东军在东北与苏联交恶,而美国和英国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石油封锁,日本本来就没有资源,所以他必须得获取资源,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的丰富使他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诱因。

另一方面,美国,英国,俄国等于说对日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日本必须得冲出这个包围圈寻找战略的空间。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被我们拖着了中国的战场,我们用巨大的牺牲,小日本拼人口,最后逼迫的小日本不得不发动太平洋战争,为补充资源,继续打消耗战。



太平洋战争发动之后,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这都是咱们伟大的祖国的功劳,咱们千千万万牺牲的老百姓战士的功劳。能用我们的生命,加速了它们的灭亡。中国人民万岁。


知常容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战争涉及全球大多数国家,而太平洋战争是二战中的一部分,小小的日本怎么胆敢发动太平洋战争?有是什么样的勇气又再开辟新的战场?要知道大部分的军事力量当时被牵制在我国,在举国进行反侵略时,日军也被打到没有新的战果,虽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在挑起与美军的战场。但还是在太平洋上凭借着海军的实力占领了四分之一的太平洋。

起因与二战日军其他战场的战略物资消和重要战略物资被切断有关,1937年,日本为了应对美方对其战略物资石油、钢材的禁运,苦于现有资源无法支撑其继续侵略时,日方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这里有他们能够继续发动侵略的资源。美、英等国为了调停战争,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断绝其重要战略物资的输入,前者提出恢复贸易的条件为撤军。日本在发动全面战争与撤兵间选择前者,并计划夺取东南亚的殖民地。但只见日军并未收手,于是在1941年的7月25日美方冻结日本在美资产,8月1日对“所有侵略国”实施石油禁运与经济制裁,英国与荷兰同时跟进。对于石油、钢铁、工具母机有70%从美国进口的日本来说,这政策是极为致命的,日方也不自量力的决定通过占领东南亚来自给自足资源,不再依靠进口。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国海军向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战,同时在西太平洋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和菲律宾等地发动攻击。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向日本宣战,而与日本同盟的欧洲轴心国纳粹德国与意大利亦向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欧亚两大战场合流。

在战争初期日军就已占领太平洋约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岛海战时丧失四艘航空母舰而失去太平洋主动权。接着日军又于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上消耗甚多战力,而美国则重组军队反击,于太平洋两线进攻。


历史君观


首先,日本在明治维新走向强大后,就产生了向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对外扩张可以说是日本一直都有的一个国策!日本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对外发动的战争多以胜利告终,战争的胜利总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再加武士道精神及效忠天皇思想的洗脑使得日本人非常向往战争!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严重影响到欧美国家在中国的利益,美国等开始在资源上制裁日本!日本本身资源很匮乏,如果得不到资源将严重影响到其战争步伐!使得日本不得不选择挺而走险!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加入德国、意大利轴心国集团,强大的盟友使其敢于同英美叫板!当德国在欧洲所向披靡的时候,日本对此羡慕不已!二战初期,东南亚的欧洲殖民者们都忙于欧洲战场,在东亚地区的实力薄弱,这让贪婪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看到了机遇!

但如果想吞并东南亚,日本最大的敌人就是美国!此时日本的领导人多是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许多老狐狸在二二六事变中就被清君侧了!日本自大的认为美军都是少爷兵,在“皇军”面前不堪一击!此时一些日本海军军官还是比较理性的,认为不宜与英美开战,但最终还是被迫妥协,突袭了美国珍珠港彻底被陆军拉下水!

由此太平洋战争全面展开!虽然日本前期取得了一系胜利,但这也激发了美国的斗志!在盟军强大的实力面前,日本逐渐走向战争深渊,最终被迫无条件投降!




人民之友阿飞


日本通过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大幕。以当时日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日本主动挑衅无异蚂蚁要搬动大象,而此时,它还在和亚洲的另一头“大象”中国鏖战。而追究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也要从日本的侵华战争说起。

与美国开战的4年之前,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部展开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人原本以为3个月就能灭亡中国,结果战争越打越持久,尽管在中国战场上无往不利,各大战役都能胜出,但是战争丝毫没有停止的征兆。日本有些慌,想和国民政府讲和。日本认为你战场上输了,按照以往的先例道歉、割地、赔款,这事儿就结了。结果蒋介石就是不谈判,中国就是不投降。即便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几次给蒋下最后通牒,但毫无效果。在攻陷南京后,近卫发表声明称“不与国民政府为谈判对象”。结果战争更是没法收场了。

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在中国有利权,因此对国民政府表示同情。这时西方列强倒是几乎一致地开始通过各种路径给国军输送粮食、武器。日本一看这仗越来越难打了,但是想跟英美协调又协调不了。。在1939年7月,美国宣布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开始对日本开始了经济制裁。日本人更慌了,但是还是敢怒不敢言。

当时,德国已经攻下了波兰,二战开始。根据此前日德防共协定,德国要求日本结成军事同盟。但是阿部信行内阁和之后的米内光政内阁,为了不刺激英美都明智地没有答应。可是当看到德军连战连捷连巴黎都占领了,而日本还在和中国纠缠,近卫文麿第二次组阁,加入了德意日法西斯三国同盟。

此后,日本为了掠夺石油、橡胶等资源将战火引向东南亚,同时意图切断西方国家的援华路线。道到1940年,日军进驻了资源丰富的法属印度支那。1941年,日本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样对于苏联对朝鲜和“满洲”的压力就没有了。此时也是受到德国胜利的影响,日本国内要求南进的呼声高涨。7月份,日军断然进驻印支南部,彻底激怒了美国。美国对日本全面石油禁运。近卫文麿内阁试图与美国缓和,但是军部内认为石油不足的话将无法终结在中国的战争,于是决定“对美一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