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蘭州和銀川平原相隔500公里,為何方言土話如此相似?

Alen-阿路


寧夏雖然是自治區,但是寧夏回族說的也是蘭銀官話,跟甘肅蘭銀官話是一回事。寧夏是從甘肅分出來的,都一樣還是說的蘭銀官話。以前寧夏 馬鴻逵 也是甘肅河湟地區的馬家。

寧北(題主說的寧夏平原)蘭銀官話是肯定的。寧南山區,歷史上是左宗棠遷移了大量陝西關中的回族來這裡,所以方言具有陝西關中特點,就不是蘭銀官話了。

寧南和河湟回族差異還是有的,寧南沿襲陝西關中特點,歷史上是唐朝時候阿拉伯人後裔,教坊為主;河湟是蒙元色目人後代,門宦為主。所以語言上差異客觀存在。

至於什麼西夏後裔早就滅絕了,要有後裔也是人家羌族,跟現在沒什麼關係。

青海要分開看,因為是組合起來的,安多 加上 海東(主要是回漢區),海東地區也是從甘肅分出來合併的。解放前,馬步芳 也是甘肅河湟地區的馬家。

這幾個地方不管漢還是回,說的口語,語言上都是一樣的都是蘭銀官話及其變種,夾雜了很多外來語成分(比如小兒經)。跟東部地區漢語差異還是有的。

甘肅寧夏青海的漢族到了中東部地區,說自己是漢族也會被懷疑祖上是胡人或者胡人血統,這很正常,我們國家特別西北地區是民族融合大團結的產物,講的口語夾雜很多阿拉伯語波斯語成分也是正常的。蘭銀官話就是典型的融合產物了。


thessalonikki


蘭州人和寧夏人用方言溝通的確不是問題。

蘭州方言和寧夏方言雖有不同,卻有相似,據個人認為,原因大致如下:

地域方面,都屬黃河流域,人口沿黃河遷徙交流,語言是交流工具,長期交流使語言漸漸有相似之處。且不說蘭州和銀川只有區區500裡,就算全國漢語各地方言也都有不同,但又有共同之處。

蘭州和寧夏兩地在西夏時就同屬一個地區域,相同人文文化體系,民國時期,由馬家兄弟共同治理,在解放初期,因為包蘭鐵路沒有打通曾經短期合併,為一個行政管轄區,在這一時期兩地人們來回交往流動性相對較多,語言互相交叉滲透,這大概也是原因之一。

個人愚見,不知對否,歡迎指正!





蘆薈79545


歷史上黃河水路是重要的交通通道,尤其是南宋時期,蒙元是打下甘肅(那時的甘肅包括青海大部和寧夏全部)後繞到南宋的西面西南面最終滅了南宋的,其中通過黃河水路通道用皮筏往前線九原(今包頭一帶)運輸物質,對整個戰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之後黃河水運漸起,把北方的皮毛運往東部,通過黃河運到九原,再通過陸路運到河北,再通過大運河運到南方。到了明代黃河筏運更成為溝通東西的重要物質運輸交通通道,蘭州成為重要的皮毛聚焦加工的中心,經初步加工後便於上船(筏),成為黃河上游重要的起始碼頭,往下第一站重要的碼頭就是銀川,銀川成為重要驛站碼頭,許多蘭州筏工都在銀川休息、添加補給,整個城市服務筏工的餐飲業、旅店業及相關行業為了更好的服務,也都說起了蘭州話,長久以來,銀川人說話就跟蘭州話非常像,而北面的都說塞北話(類似陝北話),寧南的都說平(涼)慶(陽)話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蘭州牛智造


西夏國的範圍,語言是歷史遺蹟。蘭州有蘭銀官話,西寧方言,張掖酒泉地區方言都很相似。武威地區有差異,受山西生意人影響。這個範圍正是西夏王國曾經的版圖。佛教文化興盛。敦煌莫高窟也興起於那個時代。


我喜歡104368353


寧南中衛地區的語言與甘肅民勤地區幾乎相同,原因是均地處黃河北岸,歷史上民勤人沿騰格裡沙漠南緣與中衛交流頻繁,中衛歷史上由於地處河陸交通要地,受戰亂頻繁影響,人口多次大幅減少,民勤因為以上陸路交通便利原因,在人口自然流動中多次補充中衛空缺人口,所以現在中衛當地語言與民勤幾乎無異。


小雨2015616


說明寧夏 銀川一帶的人是蘭州人的後人 有什麼好解釋


尾號8121


蘭州話和銀川話非常相似!容易交流!很有意思的


用戶1842302323054


窮地方說話都這樣


陳益陽2


蘭銀官話


崇光秀仁


第一,青海省北大部,寧夏全部,從元代開始都屬於甘肅行政區域。新疆中東部昌吉地區大部分和哈密地區全部、吐魯番一部分歷史上有大批甘肅人入內(新疆甘肅籍貫人口在冊超過800萬)。所以整個甘肅蘭州西部、蘭州北部,寧夏全部,青海北部都屬於蘭銀官話區域。蘭州東部的定西東部,天水、慶陽、平涼、隴南東北方向大部,都屬於或接近秦陝西官話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